《诗歌报》论坛

标题: 物哀·幽玄·侘寂 [打印本页]

作者: 舒布衣    时间: 2025-7-22 09:15
标题: 物哀·幽玄·侘寂
《物哀》

樱花落在池塘的水面,像未说出的叹息——
春光太短,短得只够蝴蝶停一次翅膀。谁在擦亮檐角的风铃?
风过时,声音碎成一片透明的尘埃。
而钟声正从山那边,漫过来,
漫过来,漫成你眼中,一粒不肯落下的泪。


《幽玄》

夜把山削成一道墨痕,
寺院的灯是悬在纸上的一个逗点。我们坐在石阶上,
等月亮从井底升起——它来得很慢,慢得像一句未完成的偈语。
松针垂落,把松子缝进石缝里。
你忽然说:“听,露水在返青。”
而我听见更深的寂静,正从你的心里,
长出青苔。


《侘寂》

茶碗里盛着
整个下午的时光。碗沿的裂隙是岁月的掌纹,
捧在手心,却捂不热,那截断藕般的沉默。庭前的石灯笼,
光阴漫过了它的头顶——多像你坐在廊下,
用半生修补,一只破碎的陶罐。而落花不断落着,仿佛在说:
“残缺本身,就是圆满。”


作者: 诗妖    时间: 2025-7-22 10:15
《物哀》樱花飘落的具象,在春天里成为你眼角的泪。时间的钝响,像刀一样切割着心脏。哀叹岁月流逝。很深刻,
《幽玄》独享月色和寂静。孤独在回忆里返青。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提升。所以,幽深的夜里能得到玄妙的体验。
《侘寂》对失去的情感有一种固执的留念。有些东西不可以圆满。其实也是一种圆满。感恩因果,才会有所期待、
语言精炼。诗意深刻潇洒。推荐精华。
作者: 快快.    时间: 2025-7-22 16:39
来读,欣赏!有大厅评手的推荐。提起来!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时间: 2025-7-23 08:39
拜读这三个作品,想起之前(约20年前)的几位写手,印象深刻。记得有雨儿、雨珠儿、星星小倩……精致、唯美、哲思兼具,适合在舒缓的背景音乐里朗诵,且各有所长。
作者: 怀斯    时间: 2025-7-23 12:39
物哀·幽玄·侘寂是日本美学的三个支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人以柔曼的笔调抒发了对时光的感悟。好文笔,好架构。推荐精华!
作者: 快快.    时间: 2025-7-23 12:59
我个人支持这三首诗的精华。但支持的理由如下。

我觉得这三首更像一种自我说服,而非日本美学中的天然认同。

我看到她诗歌的解构的本质在,用这三首诗日本美学的概念外壳,注入了现代汉语诗歌的抒情逻辑。


汉语诗歌传统中“诗言志”的基因,使得即使书写相似主题,仍会不自觉地转向对自我意义的追问,而非日本美学中“消融自我于自然”的终极追求。



作者: 姬予    时间: 2025-7-24 09:46
好看的字,学习
作者: 这里有阳光    时间: 2025-7-25 12:32
万物皆有生灵,万物情感皆通,支持
作者: 怀斯    时间: 2025-7-26 10:43
快快. 发表于 2025-7-23 12:59
我个人支持这三首诗的精华。但支持的理由如下。

我觉得这三首更像一种自我说服,而非日本美学中的天然认 ...

那我来操作精华。




欢迎光临 《诗歌报》论坛 (http://shigebao.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