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27|回复: 4

[原创]关于于仲达文集《坚守与突围》的一组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30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槟郎:散落在民间里的精神兄弟于仲达
  
  
    于仲达说:“我一直想做一件事情,就是给散落在民间里的精神兄弟做个精神档案。这些兄弟大都活跃于网络”。他在“散落在民间里的精神兄弟”总题下陆陆续续地写下了关于十多位网友的系列文章,我荣幸忝列其中,便也共鸣于他的用心:“多个同道者,多几个言说常识做人真诚的精神兄弟,解除心灵自封的路就多些,不是吗?思想深度还是广度都厉害的,在当下有不少,我更关注那些言说常识做人真诚的精神兄弟”。
  
  
  
    我与于仲达相识在民间网络思想论坛,近两年他以众多高质量的文章在网络思想界引起广泛注意,博得众多好评。我最初关注他,是在2003年底,他在槟榔园文学书院发贴了两篇关于鲁迅的文章,以成熟的文字和厚实的内容引起我的注意。他又在那里发贴了长篇日记体随笔,我热情地回了贴。后来,在许多论坛读到他更多的文字,并相互有了多次的交流。新近,他的新书《坚守与突围??一个民间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了,我有幸先睹为快,便写下对它的观感,但不限本书收录的文章。实际上这本书收录的文章在他发表于网络的文字中只占一部分,我盼望他以后将剩下和新写的文字再陆续收集出版。
  
  
  
    李永辉说“生活中的仲达是一个文弱安静的男孩,宽容、善良、单纯、热拗,对外部的世界有着超常的敏锐的认识。”通过网络与我交流的于仲达是个热情的人,对别人满腔热情,也获得网友的广泛喜爱,许多人称他为“于才子”。我与他还是安徽老乡,都在华东这个中国中部省份贫瘠的乡村长大,通过读书吸收现代文明的气息,韧性的奋斗和艰辛的思考中带有草根的泥土味。我虚长他八岁,深为自己的浮薄焦虑,便也羡慕他的才华,祝愿他美好地成长。他在芜湖一家省级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皖北的小城当电视记者,志存高远而环境庸闭,努力着到远方更大的世界中去。他一度想通过考研进入学院,终于定心于暂在学院外的奋斗,以民间化的自由写作表达自己的精神人生的追求。
  
  
  
    于仲达以自由写作表达了他的精神人生的追求,他的丰富的成果也使他成为网络思想论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网友南朵(网络上一个让人喜爱的人)评价于仲达,“一个执著于思想耕耘的勤勉的劳作者。在这个思想者落寞读书人落魄的惨淡年月,正是仲达这样的一批产生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思想者的崛起,酝酿着中国民间思想的雏形与成熟!我为他以及他们的自觉、为我以及我们的唤醒鼓与呼!!”我完全赞同。我深切地感受到,于仲达是一个物质化和庸俗化时代的精神追求者,一个纯粹的人、执著的人,在人文精神世界里直面社会人生的幽暗,痛苦着而又坚强地探索着文明的新生与希望,承担虚无反抗绝望,坚守人文理想,突围虚妄与暗夜,尽一份灾变社会中知识分子的责任,在精神废墟中探寻理想与希望之光。
  
  
  
    于仲达的文字让我感到亲切,我们同有以中文系出身为文化基础的背景,共同面对一个文学和人文思想的丰厚资源和广阔空间。当然由于年龄和个性的差异,我们也有着显著的不同。我们都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核心专业,以20世纪中国第一等的思想文化圣人鲁迅为精神导师,致力于知识分子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外烁于社会的为文明进步的奋斗。于仲达比较注意阐释鲁迅的“立人”和“历史中间物”思想:“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最深刻的思想是中间物思想。鲁迅的立人思想是中国本位的,而中间物意识是作为知识分子的立场的一种思考。立人思想也是鲁迅始终关注的,但是立人来源于强烈的怀疑意识,也就是那种清醒的中间物意识”。我认为他的这种把握是准确的,睿智的。
  
  
  
    于仲达钟情于体现中间物意识和精神界之战士的“过客”形象,分明与他本人从事艰苦精神探索的现实人生相通,他写出了他的“一个人的鲁迅”。我则有“鲁迅左派”言说,只是一家角度,有两个特点:一是将鲁迅??胡风、瞿秋白、冯雪峰??其他人及槟郎作为一个学派谱系,依此来言说鲁迅左派中的鲁迅;二是将鲁迅左派放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来言说,为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创出一条新路,最终目的,建立一个为劳苦大众解放服务的学理系统。我们都对自由右派的自由主义化鲁迅或者抬胡适抑鲁迅垫脚不满,遭受攻击,顽强辩难,以至于他发出“给‘自由主义者’做‘药渣子’”的愤慨之语。
  
  
  
    翻开于仲达的《坚守和突围》这本书,点击他网络文集上没收入书的文字,最触目的就是谈论鲁迅。除了上面简单说及的这方面的见解的深刻和个性化特征,就是他对鲁迅研究领域内的情况十分熟悉,知识渊博,稍有影响的鲁迅研究者他都关注熟悉。在一些论坛,他常常挑起或参与关于鲁迅的争论,热心为鲁迅辩护,捍卫鲁迅的积极意义,对一些肤浅的或歪曲的非鲁言论予以驳斥。我们之间的网络交流也基本上以鲁迅为主题,彼此观点有同有异,相互理解和支持。显然的,我也发现年轻的于仲达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摩罗和余杰给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启蒙老师,他的许多文字都是谈论这两个人的,他的文体的特征、问题的探讨也与这两个人有密切关系,他既学习他们,也不断地反诘他们,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精神内容。我对这两个人则毫不在意,对余杰还抨击过他的媚美挺战姿态。
  
  
  
    我非常佩服于仲达对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与知识分子的精神分析的文字。很惭愧,身在高校以现当代文学为职业的我,不愿再写曾为学位写的纯学术文字,材料压没思想,越来越偏重社会评论,将本行冷落了,而尚在学院外的于仲达却能将文学史材料与新颖活泼的思想结合得非常好。《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通病》、《当代中国文学的精神缺陷》、《匮乏时代的阅读》、《“荒寒和冷硬”:一条黑暗的精神线索》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思想清理与精神求索、理性与情性相得益彰,文采斐然,才气灵动,不愧网友赠送的“才子”、“思想者”的称赞。
  
  
  
    除了文学史的思想清理,于仲达也在思考独具个性的思想理论框架,《作为存在的诗学》重建敞亮“存在的暗夜”的诗性光辉;《正午的思想》里他“感到一个强大的自我正在悄悄生长。这个自我不想淹没于世俗、功利的现实之中,而是要超越于此举世界,觅一种天上的圣光来照耀大地的荒寒,不断在抵制诱惑与重压的努力中壮大自己,疗救衰萎的人格和意志。”当然,他的自我创造的理论框架更多来自对鲁迅的思考。于仲达寻求鲁迅的“思想原点”,确定“精神”与“个人”才是鲁迅根本性的东西,可以说是鲁迅也是他自己的“思想原点”,但在他心诣的“过客”的去向上还心存矛盾,他既肯定了中国“基督徒”们为中国人移植来的基督教信仰,又在一些文字里质疑这种信仰的是否必要性和可能性。我的左翼鲁迅执著于现实的斗争,但显然也没有忽视终极关怀问题,曾经经受过基督使徒灵修训练的我终无缘“圣灵”的充满,也知道他们鄙视“文化基督徒”的伪信仰。在《我的宗教之旅》中,我终究与鲁迅共享了一个彼岸的情人“女吊”,共通了中国化宗教禅宗的此岸与彼岸互在的终极真理。
  
  
  
    散落在民间里的精神兄弟于仲达,是我所关注并祝福的。他还仅近三十岁,思想终究要与人生一道成长,我注视他“在路上”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的不懈追求,他毕竟已在个体存在的艰难和困惑中获得了某种灵魂的承诺和精神担当。我祝贺他的《坚守与突围??一个民间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的出版,并预祝他的民间思想者的精神写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在一次交流中,他说以后来南京时与我喝茶谈天,我期待这个美好的日子,也更关注他目前的现实处境,祝愿他到远方更大的世界中去的心愿能尽快实现。
  
  
  
  
  
  
  
  
  
   (2)听雨馆主: 一个矛盾着的思考者?----《坚守与突围》读后
  
  
  
  
  
  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他的思考,很多是深刻的。仅仅从这一本书来看,我暂时还没有完全摸清楚此人思想的脉络,然而只从这里,我已经清楚地感觉到:认真地阅读,积极地思索,相对清晰的表达能力及相对客观的态度。
  
  
    上面这些特点,使这部书不同于“流行知识分子”们的特点??它不是也没有过多地想引起轰动,也没有说一些必定使人震惊的话;在大的方面,比如政治、历史等等范畴,当然也有所涉及,但却是相对平静的,理性的。
  
  
    在对一些观点的讨论上,尽管这部书里包含的内容有矛盾的地方,但总体上说,学术的味道更多一些??这与一些人借夸奖或贬低一些名人而使自己成名,有本质的区别。
  
  
    
  
  
    在第一辑《暗夜潜行》里,作者主要讨论的是鲁迅精神。这里面,更多横向的比较??与同样一些启蒙者、思想家。同时,更多一些哲学上的思考??通过鲁迅的文字。而在这里值得欣喜的是,有些叙述又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这种“感知”,这种混杂着鲁迅原话的陈述与感叹的写法,是新颖的,同时也是吸引人的。
  
  
    在第二辑《灾变社会中知识分子的责任》里,同样没有离开对鲁迅思想的研究,而更多关注的是当代知识分子们的精神状态与行为模式。
  
  
    在这里,作者时有异常精辟的见解??对知识分子,对他们所生存的社会与文化环境。而这些的分析与评论,往往是尖锐的,同时又是宽容的。我个人以为,就叙述的简洁与观点的清晰程度而言,这一辑该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在第三辑《精神废墟的探寻》里,似乎是对前面一些观点的展开与重述。这里面,“专题化”的味道更浓厚一些。
  
  
    
  
  
    当然,我个人对本书的分辑不很认同??相对杂乱,不很清楚。
  
   作为一个我以为的朋友,我主要想说一点“坏话”而不想更多的赞扬。
  
  
    首先来说,我以为作者缺乏“主体意识”。说白了,就是在整体上,缺乏自我的完整清晰的表达??这些表达往往掩藏在很多具体的话题、章节中。一些引用与评论,冲淡了作者本人思想的完整性。这样一来,就是作者很多独到而且深邃的思考,被掩盖了。
  
  
    其次,从整体上看,作者在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知识分子们的思想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整个时代精神特征的联系,也忽略了历史传承上的进一步挖掘。这一点,如果以为我是在苛求的话,那我想说,这本来该是作者的“强项”。因为通过看他对鲁迅的感受与分析,做这样的联系与挖掘,该不是难事。
  
  
    第三,该书的整体结构(或者说设计与排版)存在重大缺陷。一些篇目,似乎不是独立成章的??这就是阅读的时候发生障碍。其实,这里的每一篇够该是独立的,又是相联系的。而该书的结构,给人以是一部“长篇”而不是“论文集”的印象。
  
  
    最后,书中有些观点,有矛盾的地方。
  
  
    
  
  
    我摘录该书的一小段,作为对我的第二点意见的“补偿”??其实作者在这方面做了,但却给隐藏起来了。
  
  
    “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太缺乏承担责任的胸怀和能力,他们以知识求奉禄,以言说谋稻粱……九十年代以来,更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一个个学术大师和精神界战士横空出世。学术研究本身挣不脱功利和媚俗和机巧,各种变相的精神小农跳来跳去,中国的学术只剩下空洞的口号,诸如什么中华文化可以拯救西方,什么基督信仰能带领我们认识文革,什么宪政自由主义是未来中国的唯一出路一类。……(一些人)一方面痛斥专制,一方面巧妙地后撤,激情消失过后,于是逃避黑暗幻想光明,自然找来佛陀和上帝来拯救自己。
  
  
    “这些教条主义的自由派政治家,出在俄罗斯并不算太坏,不过同样的情况落到中国,那恐怕天真是要塌下来的……当代中国人丧失了传统的善恶观念和区分是非的能力,精神面貌全面倒退,社会道德基础恶化。一些大众媒体向社会民众传输一些西方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中国是格格不入的,这些价值观只是为了巧取豪夺和追取个人利益。”
  
  
    
  
  
    
  
  
  
  
  
  
  
  
  
   (3)李永辉:荒凉中挣扎的心----关于于仲达《坚守与突围》补白
  
  
  
  沙颍河横穿过小城的南端,东顺河街就躺在河坝北坡下七八米远的地方。街边杂草丛生,酿酒厂的残渣垃圾被随意地堆放在街口。街上曾一度出现过一群来历不明身份暖昧的外乡人,他们衣着光鲜,行为诡秘,一口难懂的乡音,他们把街边的墙根弄得尿迹斑斑,污秽不堪,直到有一天他们忽然消失。河上架着一座灰白的大桥,夜晚载重卡车驶过时会发出一种空旷而清脆的震动声,东顺河街静静地葡辅在月光下,当卡车终于从街道上空飞驰而过时,夜行人会觉得整条街都在咯吱咯吱的摇晃。车灯使柏油路面和两低矮的房屋上闪烁着一些飘游不定的阴影。这时的夜行人会对这条熟悉的街道产生一丝恐惧之心。进入雨季之后,河颍沙每天都在上涨,河岸上的青草疯长着遮盖了满地的瓦砾和垃圾,整条街道就终日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奇怪的酒味。从黑洞洞的窗口,可以看到那些体形矮小形容委琐的街坊邻居。两年前的一天,我和仲达从河坝上走过,方向上从东向西,其时正是春天的黄昏,被晚霞浸泡过的河水泛着乌红色,这是一种奇怪的长红色,水面浮着垃圾和油渍,向下游流去。在和一个推着飞鸽牌破旧自行车的男人亲热地打过招呼之后,仲达忽然指着第二人民医院那密集的旧式民房说:杨树后面就是我的家。
  
  
  
  那时我在一个乡村中学教书,仲达在小城的电视台工作。开始生活时,经常遭遇到琐碎生活的磨砺,往往摆弄的精疲力尽。阜阳一带民风刁蛮,人脾气粗野,这里的人往往有一股“匪气”,喝酒、斗欧、赌博,官场政治生态失衡,潜规则流行,几乎没有给一个书生留下任何幻想余地。我到过仲达工作的地方去过,天哪,那间“黑屋子”象一间大教室,十多个男人挤在一起办公,个个一副人精的模样,我不禁为仲达暗暗捏了一把汗。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在农村社会底层长大,从小就学习着干农活,因为兄弟多,我们从来都不是父母的什么掌上明珠,唯一能改变我们生活命运的途径就是考试。这是我们的相同点,更大的相同点是:我们都很穷,在这个粗浅直露的小城里,吃喝似乎是人们表达感情的唯一方式。似乎一夜之间,小吃摊夜市异乎寻常地兴旺起来。说来很惭愧,我们都吃不起,聊天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又都是很乏味的人,生活阅历不深,生活中又没有多少值得兴奋的地方。但是,乐于精神世界的漫游。于是谈文学,探讨对于人和社会的认识。我们穿过黑黝黝的小巷,小声地谈,遇到有人,我们就打住了--至少我们知道,在这个小城,文学是孤独的表现,套用张楚的一句话: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仲达常给我谈起他在夜间的感受,夜间看书看久了,冬天的风就会刮起来,房屋和大地一起在黑暗中漂浮,院内的那颗核桃树下面就会响起一种奇怪的声音,外面的风刮得太猛然了,他说他对此感到莫名的恐惧,这时他会把那些密封的窗户开一点,看看孩子熟睡的脸。当窗外风声渐止时,他朝外眺望,窗外是暗蓝的天空和稀疏的树影,一切都很安祥。他常用荒凉形容对生活的感受。生活中的仲达是一个文弱安静的男孩,宽容、善良、单纯、执拗,对外部的世界有着超常的敏锐的认识。
  
  
  
  在这个小城里,从生活层面上说,仲达的朋友不多,他虽然对于文学保持着长久的兴趣,却与阜阳和县城的文人圈子保持着距离,甚至很少来往。他对于生活低调,对于写作却很较真,而这样的人,在那些性情平和的人和犬儒主义者看来,是偏激的,也是被排斥的;在那些惯于发表对天气或腌咸萝卜干的见解的街坊邻居看来,仲达是一个写诗的人,他们也知道仲达的诗发表了不少,但那又能换多少钱呢?在他们看来,一个不善喝酒不愿钻营的单位人,他的生活是残缺的。他们甚至把这些话有意无意地传给仲达家人,仲家人也为此生过气,时间一长,也就默默认可了。在那条充满传言和中伤的小街,他们已经习惯了因循的生活方式,整整一座小城,这类基于长期的观察和窥视后对别人生活的无端指责,象雨水一样充沛,或者像冰雹打下来,让人猝不及防。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直一件让我恶心的事:去年夏天的一天,我没有在家,仲达来我家送一些书,那时天气很热,仲达又是个很执着的人,我不知道他在我家门前等了多久,但我下午回家时,一个街坊冷笑着说:有个人掖着两本破书在这呆了好长时间,您两个在搞啥文学?淮北方言的娴熟运用者,是很能说出一种冷酷的愤怒的。这种愤怒源自于崇高对委琐的玷污。源自于相对陌生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既定生活方式的破坏。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仲达,他突然不可抑止地笑了起来,直笑得全身发抖。
  
  
  
  后来,我去了合肥,那是一个印象中总是细雨霏霏的城市,街头弥漫着霉干草的气味,大朵大朵泡胀了的白玉兰被抛在路边,显出一种肮脏的白色。每天的生活就是等待,等待着一个茫然的不可知的未来。直到有一天,仲达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说他已经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出来了,先后到北京、南京几所大学里听课,现在该回家了。说话的时候,他的语气是平淡的,透着几许悲凉。我突然想起了那个跋涉山间小道四处找人下棋的棋五,同时又想到鲁迅笔下的吕伟甫,生活画了个圆,我们都该回家了。两年的精神逃难,并没有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几年以来,仲达为考研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专业课不错,结果外语老是过不去。2003年他忍受不了小城生活的窒息,去了那所高校补习外语,通过和那里的研究生接触,感觉到学院里的生活十分无趣。仲达说学院里的人虽不乏博学之人,然而心灵冷漠、自私,都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并不比小城里的人好到哪儿去,想想几年来的努力十分无聊。一年以来,仲达决定决定放弃考研,尝试回到实际的生活中。他开始明白钱的重要性,写稿挣钱,寻求代课,寄种仙人掌,还得了一笔小钱,有一段时间,他还对传销和保险产生了兴趣。为此暗暗为仲达兄高兴,也许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家园吧,变得从容坚强起来。我却时常处于精神上的惶惑之中,今年考研结束后的那一段时间里,我精神无力,有时给学生上课时,常常感到疲倦和晕眩。仲达兄虽然有时也很苦闷和抑郁,但对于生活还有着一种进取的姿态,我却没有。
  
  
  
  今夜,读着仲达兄的新作《坚守与突围》,从愤怒的呐喊中,我听出了一个荒凉小城的民间思想者的焦灼和无助,在无边的黑暗中,我听到鲁迅老人沉重而苍凉的声音,他说:孩子,别哭,孩子,别哭。于是我真得哭了起来,我听到无边的寂寞和荒凉在压迫着我,犹如一个冤屈的灵魂,向我诉说着它的眼泪和不幸。
  
  
  
   作者于2005-3-17 13:15:36
  
  
  
  
  
  
  
   (4)老酷:我们是假奶粉喂大的一代----写给于仲达
  
  
  
  
   认识仲达是在某个网站,当时“阜阳假奶粉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
  
    
  
    在某网论坛,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在讨论中,仲达不无愧疚地告诉大家,他就是阜阳人,似乎他也参与了假奶粉的制造似的。
  
    
  
    由于工作繁忙,仲达不常上网,但是他一来就会让大家眼睛一亮,他要么贴几篇反思知识分子的长文,要么发一段对中国当代作家的解读。论题不算新鲜,但体验却是新鲜的、鲜活的,有一种钝刀割肉般的疼痛。身处中国,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疼痛体验,这个人恐怕已经麻木得不可救药了。疼痛是我们活着的惟一证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里最珍贵的部分就是这种疼痛,这种从龚自珍开始到鲁迅终于发扬光大此后又断裂了的疼痛。
  
    
  
    但是假如一直这样疼痛下去,而学不会宽容、幽默、豁达,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中国文学也不会有希望。这种鲁迅式的疼痛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无法逃脱的梦魇,除了要追问外部原因,还应该追问我们自己,到底我们的灵魂内部出了什么问题?是我们骨头太软,离开依附对象就无法生活,或者是我们缺少新的精神资源?
  
    
  
    鉴于这样的肤浅认识,我就仲达的一些文章发表了一些不太客气的偏见,仗着自己“体制外”的特殊身份,我表达了些这样的意思,一个体制内的人没有资格谈论自由,体制内的人谈论的自由都是伪自由。
  
    
  
    说完不久,又重读他的《困境中的囚徒----- 一个精神奴隶的日记》,竟是另外一番感受。我为自己的“心直口快”深深歉疚。自己仅仅拥有了“体制外”的身份就沾沾自喜,以为比“体制内”的人们高一个层次,这实在是一种庸俗。几千年来的中国,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体制外”与“体制内”之分的,我们都在体制画定的圆圈里高蹈,就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即使躲到世外桃源,即使躲到异国他乡,即使哪一天体制发生了我们希望中的质的变化,我们的大脑和思维也还是“体制内”的。我们已经受了体制的诅咒,如同那些食用了假奶粉的孩子,不可能克服这种后天不足,有的已经死了,而我们却还活着,像那些畸形的大头娃娃一样活着,不知道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在认同和体谅的层面上,我对仲达多了一些关心,一些担忧。对于他接二连三的巨大家庭不幸,我想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对于他愤世嫉俗的强烈个性,我捏着一把汗,我无意鼓动他毅然决然地在表面上离开体制,因为我无法保证离开体制后他会不会像我一样辗转漂泊,甚至,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孙志刚?
  
    
  
    所以我拿自己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的混世经验劝他“消解”,劝他“平和”,劝他的时候,一面也在心里疑惑着:我是不是也在给他推销一些有毒的假奶粉?
  
    
  
    除了例行的网上讨论,我实在不知道对他说些什么,男人的沉默里,有着太多的无奈。在仲达接连失去亲人的悲痛中,真名网几乎成了他的家,他是把真名网的朋友们当兄弟姐妹看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我比仲达痴长几岁,仲达要出书了,嘱我写上几句,我想了好几天,才写下以上文字,算是对他的祝福,对他的希望。
  
    
  
    更多的,我仍然不知从何说起。兄弟之间,经常会有这样的沉默,这样的默契。
  
  
   2004年05月28日 16:30:38
  
发表于 2005-10-1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于仲达文集《坚守与突围》的一组评论

看过四位对于仲达先生文集的评论,感到于先生的才华横溢,尤其对鲁迅文化和思想的研究造诣很深,因此由衷地敬佩!红,让大家共同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于仲达文集《坚守与突围》的一组评论

知道你的人生经历~~~~祝福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于仲达文集《坚守与突围》的一组评论

先挂,为散落于民间的精神兄弟.
让更多的人来理解于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于仲达文集《坚守与突围》的一组评论

精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