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47|回复: 4

望极天涯不见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006400] 望极天涯不见
    [color=#006400]“春风已自绿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不知为什么,在这所成天成夜居住的钢筋水泥的房间里,竟想起了这样的诗句,家的感觉仿佛又是那么遥远。在这个城市中,虽然我有自己的家,但这个家所缺少的不仅是父母的关爱和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它更缺少的是故乡那个家的自然、和谐和充满诗意的温馨。
    城市中的家,除了个别有钱有势的人的郊外别墅之外,大都是千户一面的。所不同的也只是面积大小的差别而已。无论多大面积的家居,都逃脱不了钢筋水泥的包围。墙上涂抹着石灰石或化石的粉末,洁白是洁白了,光滑也是光滑了却时时渗透着无情和恐怖。考究的地板、装饰得典雅或现代的门窗上,无一不印有树木伤心的泪痕。生机勃勃的树被生吞活剥地砍倒、切割、抽筋剥皮后变成一具具惨不忍睹的尸块,被人们铺到地上、粘在门上、吊到棚上,美是美了,可是成天与那些树的灵魂相面,还能有什么诗情画意的感觉呢?这是城市病,也是城市人的悲哀和痛苦,面对用金钱换来的被摧残的原本鲜活的生命,有一点良知的人们是不会没有负罪感和危机感的。
            
    在这种家居中生活,田园牧歌式的悠远情调已成绝唱,当然我们也不须怀旧。但现代化倘若建造在对自然贪婪的掠夺上,无异是危石累卵。任何时候我们都该牢记:人是万物之灵,也是自然之子。
    我不能不怀念辽南山沟里那个真正的家,惟有那个家才是我的家园。那个家,屋前是坡,坡平缓;坡下有泉,泉长流;泉边生草,草茂密;草间长树,树高大。树与树成林,林是青青绿绿浑然一体,分不清这棵那棵。树的周围用不着人为的设障,没有人去毁坏它们。它们毫无后顾之忧平安地长着,千棵万棵的汇集在一起,越发引人喜爱。林后是山,山色浅绛。山后是蓝天,真正的蓝天。天上飘着白云,纯粹的白云,蓝得很净,白得很净,是传统诗人眼里的真正的蓝天白云,而不是现代派诗人笔下那种经过修饰了的蓝天白云。屋外是静悄悄的世界,活生生的自然。步入田间地头,看大自然的赐予,越看精神越清爽,越看心里越清净,心中会隐隐感到来自山野的脉脉关爱。在这种清净中思考或写作,思维特敏捷,语言也滋润,许多美妙的文字纷纷然不期而至。不是你一下子才华横溢,而是山川草木酿就的无边清净感染了你,浸润了你,一时间消释了你浮躁和庸俗。这是在城市的家居中面对石头的粉末和树木们的尸身所不能引发出的绝妙的感觉。
         
    久居闹市预支了许多子孙钱财的现代人,很应该到大河边走一走,到山林中看一看,有条件者大可以到长江上游、黄河源头的森林中去听一听揪心的电锯声,到江边去目睹那些顺流而下的树的尸体。在那里人们或许能感受到大地的痉挛和呻吟,人类自身或许能找到一点良知和需要向大地忏悔的本源。
    成天有我们国家资源匮乏的新闻报道,成天有我们国家森林覆盖率远远小于其它发达国家的理论剖析,成天又有多少万亩森林毁于锯下的事实,可是,木材市场却一天比一天兴隆、发达,个中原因,有谁会说清楚呢?
    健忘的人类,仍旧延续着毁灭自然、污染环境的罪恶。因此,我们真的需要建立一种环境伦理学。我们需要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保护环境,然后再去科学的利用环境,唯如此,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发表于 2005-10-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极天涯不见家

文章不错,写得到位。有思考,有观点,结构紧凑。问好禾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极天涯不见家

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职责~~图文并茂、笔触委婉而深刻,具有深层的思考~~
问好禾斑斑!
红并推荐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极天涯不见家

  居家为家,自然为家,在豪华家居的背后却又在一次次剥夺着自然美丽的装束,为之叹息。正如前日在“心情”看到的一篇《自然氧吧》,文中那般富有气息的杉林近来真是少见了,只盼国家优化调整好生态环境,加以严密的法律保护,让自然回归到大家的怀抱。
  禾木的这篇文章不错,我也推荐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极天涯不见家

同意精华!操作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6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