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28|回复: 24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5/11/29 11:39am 第 1 次编辑]

    昨晚读到尹子的这组短诗,有一种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这是诗歌在经历多次探索和变革后,又回到朴实的生活中,犹如一件棉布衬衣,那样抚慰我们缺水的肌肤,给人以真切的舒服之感,这是诗歌的一种回归生活,也是诗歌达到一定境界后,语言去繁就简的质朴,能够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切的情感,犹如王国维的无我境界,看似白描,却是功夫都在纸外。
   
    《老屋子》
   
    文/尹子
   
    门上,还是那把老锁
    我打开,老屋子
   
    童年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相信,一个屋子,一种气味
    就是,与别人家不同
   
    墙角的老矮柜子里,藏着
    爷爷的旱烟袋,奶奶的捻线柁
    还有一堆,八路军和日本鬼子的故事
   
    父亲与母亲的探望,早已
    被清明节的灰尘填满
    门前的小路,越来越窄
   
    屋脊上的土燕窝,还是老样子
    我在想,儿时,我认识的那一对燕子
    是不是在这个巢里,一同老去
    ――――――――――――――――――――
    门上,还是那把老锁
    我打开,老屋子
   
    “门上,还是那把老锁。”故乡的一切都没有改变,我回来了,带着游子的疲惫,用收藏多年的钥匙打开那扇门,老屋子,那是我梦魂牵萦的家。诗歌起句切入的很干净,没有多余的废话和修饰,就像一张干净的脸,素面朝天的展示在我们的眼前,短短的二句话,却交待了很多很多,感受都在言外,我回来了,回到久别的故乡,那里一切和过去一样。
   
    童年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相信,一个屋子,一种气味
    就是,与别人家不同
   
    扑面而来的是一些熟悉的家具和味道,这里有诗人的童年的记忆,一切都那样的亲切。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用一种感叹的语气陈述:“我相信,一个屋子,一种气味/就是,与别人家不同/”这是诗人的心声,对自家的爱和感受。我的家,我家的气味就是有着与其它的家有所不同,它是我的家,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主观的写法,给人感受及其深刻。
   
    墙角的老矮柜子里,藏着
    爷爷的旱烟袋,奶奶的捻线柁
    还有一堆,八路军和日本鬼子的故事
   
    诗人在用眼睛在看着这个久别的家,那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家具,可以闭着眼睛背出来,哪些东西放在哪里,都有些什么,可见诗人在外整样的思念这个家,都在冷静的描述中渗透出来。这种小说中的自然描写手法,在此处运用的恰到好处,和前面衔接自如。
   
    父亲与母亲的探望,早已
    被清明节的灰尘填满
    门前的小路,越来越窄
   
    我的父亲与母亲也曾来这里的探望,已经过去很久,被桌面上或者地上的灰尘填满覆盖。站在这个家中,看着门前的小路,他们越来越窄。门前的小路为何越来越窄?这里有着作者的主观因素,小路瘦了,或许是因为田地更宽阔和茂盛了。这里交待的,不仅仅是我对故乡的深情,还有我的父母,我们都忘不了这个根。
   
    屋脊上的土燕窝,还是老样子
    我在想,儿时,我认识的那一对燕子
    是不是在这个巢里,一同老去
   
    一切都是老样子。这节的写法同第二节一样的句式。燕窝,昔日的成双燕子是否恩爱一生,一些宁静的时光,就在这样静静看着这个家的时候,慢慢的流淌。回来看看,再匆匆上路,这个家不同的气味永远让我想念,以及一些老去的时光。
   
    纵观全诗,缓缓的,犹如雨珠滴落枝叶,渗入泥土,所有的情绪把握的到位而随心。一首能够在不经意中进入人心的诗歌,就是成功的,他能够勾起读者的共鸣,和读者心中曾经有过的老屋的记忆。
   
    《童伴》
   
    文/尹子
   
    田埂上,蹲着
    几位老人,驮着孩子
    那些孩子,都是
    童伴的孩子
   
    童伴们,每年都在选择
    一个恰当的时间
    带着老婆去南方
    在城市的胸脯上
    种植一季希望
   
    今天,我回来了
    他们,没有回来
   
   
    第一节是白描的写法,给出交待,重点在第二节。城市更加发达繁荣,很多童年时期的同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中的外来移民。他们在农忙后,“带着老婆去南方/在城市的胸脯上/种植一季希望/”这三句写的非常形象和漂亮。
   
    今天,我回来了
    他们,没有回来
   
    收尾这是一种感叹,也是一种遗憾,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可以感觉尹子是完全为心灵之作,无刻意追求表象的深沉和喧哗。
   
    《老磨》
   
    文/尹子
   
    你还在打谷场东南角坐着
    让我再抱抱你的胳膊
    摸摸你的脸
   
    ……
   
    老磨,你瘦了
   
   
    这首尤其经典,简洁,使得我想起卞之琳和冯至的作品《断章》、《一盏灯》等等。文的一系列动词用的非常生动“坐”“抱”“摸”,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你“瘦”了。所有的关爱都在无言中。
    此诗如电影中的一个短镜头,谋篇布局安排的巧妙,给人印象深刻。在技巧上,留白处理的恰到好处,给出空间,氛围制造的协和,语言老练,给人沧桑之感。
   
    古筝写于11.28日中午,仓促之稿。
   
发表于 2005-11-28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在城市的胸脯上
   种植一季希望”该诗这句不错!
诗来自于人民,只有人民喜欢的才是真正的好诗!而不是乱七八糟,而不是七歪八扭
地摸不着北,看不清东西!
支持你的看法!
向你致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下面引用由王者天夫2005/11/28 11:59am 发表的内容:
“在城市的胸脯上
   种植一季希望”该诗这句不错!
诗来自于人民,只有人民喜欢的才是真正的好诗!而不是乱七八糟,而不是七歪八扭
地摸不着北,看不清东西!
...
谢谢王者天夫君,好诗是能够产生共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认真的评论!我建议这个要多提倡。红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下面引用由白鸦2005/11/28 12:56pm 发表的内容:
认真的评论!我建议这个要多提倡。红了看。
谢谢白鸦斑斑的支持,筝个人觉得诗人们该多写评论,肯定优秀作品,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便于深入的交流,才能有所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古筝劲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最后一个非常好,姐姐也应该多写一点,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下面引用由水牛2005/11/28 01:05pm 发表的内容:
古筝劲弹:)
嘿嘿,好诗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下面引用由幽云2005/11/28 01:35pm 发表的内容:
最后一个非常好,姐姐也应该多写一点,嘿嘿
等我有时间吧,最后一首确实韵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学习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谢谢古筝细致地解读!
上周回乡,探亲友,主要是为了前段日子他们对我的陪护,再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许多年没回老家了,在踏入老家的一刹那,许多感慨涌上心头。周围的旧模样不复存在,物、景、人都成为历史,而在历史里,有的东西没有因为岁月的变迁而改变——对根的眷恋,对儿时玩伴感情,还有影响自己成长的乡俗以及祖辈遗传的性格。
我们都有一个“根”,无论贵贱,我们都不可以否认,更不可以排斥,它留给我们的精神,我们还会把它传给我们的后人,一代一代传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评得细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如果所有的人都说你的诗好,有可能是垃圾;如果所有的人都说你的诗歌不好,有可能是伟大。如果有说好有说不好的,一定是好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下面引用由如是2005/11/28 02:13pm 发表的内容:
学习 问好!
客气了,问好,相互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尹子的《回乡笔记》

下面引用由尹子2005/11/28 02:24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古筝细致地解读!
上周回乡,探亲友,主要是为了前段日子他们对我的陪护,再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许多年没回老家了,在踏入老家的一刹那,许多感慨涌上心头。周围的旧模样不复存在,物、景、人都成为历史, ...
不必言谢,因为喜欢,所以就涂了几笔,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8 2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