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龙袭长空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0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下面引用由郝小会子2005/12/10 09:38am 发表的内容:
期待!
小会子,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这个贴子最后由龙袭长空在 2005/12/11 08:50pm 第 6 次编辑]


欢迎秋水,介绍下写作背景,好吗?
第四期:    一江秋水

待品文章(一)——《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一江秋水简介:05年8月2日注册后,迄今在心情版块已发了50余篇佳作,影响较大。代表有《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柳下惠,太监,嫖娼及其他》、《贪官多好色》和《欣赏的力量》。
秋水签名:从小爱词牌,乱弹二十载。苦攻平仄律,景仰古今才。曾历清照累,翻覆女儿怀。 感君吟兴好,携手上峰台。  


[1]在南方考察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所见所闻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不停的奔流着,它使我想把许多事情告诉给我的同事和朋友,其中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在革命老区娄山关里遇到的一件事。
我们两辆车行驶在遵义通往重庆娄山关途中,爬过了有名的七十二道弯,五脏六腑都翻了个,这边是万丈深渊,使人如履薄冰;那边是一辆又一辆大货车,刹车算发出来的味道随处可闻。百十里荒芜人烟。突然,我们发现路边有一户人家,一座破的不能再破的草房。

[2]我们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看上去七、八十岁的老人,瘦小而又单薄,岁月的风霜刻在脸上。他热情的招呼着这些北方来的客人。可是,他的破草屋里,好象除了炕上一条破旧不堪的被子,地下有一口大锅外,给人感觉吃了上顿没下顿,其贫穷程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是我从未见到过的。
我想:在这海拔二千多米的群山雾峰里,住着这样一位老人,又是这样的贫穷潦倒,他是怎么生活的呢?

[3] “听你们的口音是山东人吧?我年轻时在山东莱阳当过兵,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立过功呢’。
老人说着领我们去屋里的墙上看他当年的照片。
“老大爷,你今年多大了?”我问。
“我八十岁了”。
“你没有儿女吗?”
“我在朝鲜战场负了伤,这不成了残废”。
老人指了指一条腿。我这才发现:老人一条腿是残废的。
“我无儿无女,一个人过……来,来,来,你们吃橘子吧”。
“老大爷,地方和民政部门没有优抚政策?”“有一点,政府也有难处,我凑和着过……”。
说着,老人眼里闪着些许泪花。

[4]虽然橘子有些酸,但我们还是决定借买橘子的机会,给老人一些钱。
我说“大爷,我们买你一些橘子,这些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说着,我们拾了一袋橘子,把一叠钱递了过去。可老人说什么也不要,推来让去,一个同事手快,把钱放在篮子里,我们就上了车。刚要发动车子,老大爷从后面一瘸一拐追上来,气喘吁吁的说:
“谢谢你们,你们是大好人,我是一名老党员,我不能要你们的钱,我留下橘子的钱,你们赶快上路吧”。
说着把那一叠钱扔进了车里。

[5]车子启动了,我回头望着远远向我们招手,看着那样瘦小单薄的大爷和渐远的破草屋,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我想:这孤苦伶仃八十岁的老大爷,一个人在这绵延几百里荒芜人烟的山上,这些年都怎么过来的?今后的日子又怎么过?
我想:这位老大爷抗日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负过伤,在一片莺歌燕舞的和平年代,他生活之如此贫穷潦倒,难道我们把他忘了?
我想:这就是革命老区一位共产党人克服着艰难岁月的种种磨难,心里还想着不让政府为难,不接受生活以外的恩赐,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和宽阔胸怀!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这个贴子最后由郝小会子在 2005/12/10 11:24am 第 1 次编辑]

随见随作是以随笔,秋水这篇作品里透露着哝哝的情感。没有过多的描述便把一位老人的过往交代的清楚,也没有太多的赘述便把作者的心境做一交代:我想:这位老大爷抗日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负过伤,在一片莺歌燕舞的和平年代,他生活之如此贫穷潦倒,难道我们把他忘了?
我想:这就是革命老区一位共产党人克服着艰难岁月的种种磨难,心里还想着不让政府为难,不接受生活以外的恩赐,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和宽阔胸怀!
简练而有题意。
     一位淳朴厚道的老人,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沉重的思考!我们不能把他们忘记!
    小会子认为,本文是篇简练有义,有血有肉的好文章。但题目与文章本身不太协调,题目是文章之龙睛,点好将为文章增添不少魅力!个人观点,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写作背景:
    1,这篇随笔是2004年12月初,我们到南方考察,途经革命老区娄山关时,偶然遇到的真实事件。
    2,全部对话和事件真实可靠。当天晚上在三峡的游船上,满含热泪的写下了这段文字。
    3,我当时写作时觉得很难把握,既不能太针砭时弊,也还要表达那么一份热切关注的情感,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了曾经在战场上流血甚至致残的老军人们一个安定的环境。只是我们觉得那还远远不够......
    4,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在这物欲模流的时代里,能拥有这样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灵,不求回报,不求名利,是多么的难得可贵! 关注和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点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下面引用由郝小会子2005/12/10 11:06am 发表的内容:
随见随作是以随笔,秋水这篇作品里透露着哝哝的情感。没有过多的描述便把一位老人的过往交代的清楚,也没有太多的赘述便把作者的心境做一交代:我想:这位老大爷抗日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负过伤,在一片莺歌燕舞 ...

小会子,真有你的!还是你第一个品完!长空要加油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这个贴子最后由龙袭长空在 2005/12/10 01:47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一江秋水2005/12/10 12:37pm 发表的内容:
写作背景:
    1,这篇随笔是2004年12月初,我们到南方考察,途经革命老区娄山关时,偶然遇到的真实事件。
    2,全部对话和事件真实可靠。当天晚上在三峡的游船上,满含热泪的写下了这段文字。
    3,我当时 ...
谢谢秋水的大力支持!长空收到!上茶了!
[sound]http://www.dabaoku.com/bjyinyue/mid/15.mid[/sou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文贵简明,从一开始对于背景和感觉的交代,到引入对话,简约天成。并且作者很会将自己的感觉衬出环境的艰苦恶劣。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这样的老人,本身就很使人凄然了。而后边,到了关于橘子的一段,是很有一种蕴籍的味道的。使我想起了《小橘灯》。但是,到后来,却不是一开始对于老人的可怜和对于破败恶劣环境的无奈的凄然;而是一种时代的怆然了。就像作者所说的“这位老大爷抗日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负过伤,在一片莺歌燕舞的和平年代,他生活之如此贫穷潦倒,难道我们把他忘了?”而更加一步,作者提到“这就是革命老区一位共产党人克服着艰难岁月的种种磨难,心里还想着不让政府为难,不接受生活以外的恩赐,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和宽阔胸怀!”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心里仔细反思,我们要的崇高的精神是什么,不就是这样的么?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怆然,因为我们没能给这种崇高精神和品格以公平的待遇。现在的党员有多少人,具有老人这样的品格,而没有被重视,而贪官污吏却在无休止的挥霍着国家的财产。这样的对比,能不让人痛苦么?但是,时代的确在呼唤这样的精神,我想,秋水也不是单单可怜老人,而上面的思考,是足以说明我们的良知,以及时代的良知要求什么样的精神。老人,在尘嚣之外,孤独的守卫着一方的精神,在世事变迁当中,还是这样清洁的精神,这本身感动我们,这尘世使我们反思。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一种深深的沉重,而借体只是一个简约的叙述,一个娓娓的小故事。在最后,又重新提到的毛主席诗词,那苍凉怆然的诗词,是对于这一切的铿锵的节奏和歌声,使这样的感觉,达到了最深阔的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下面引用由郝小会子2005/12/10 11:06am 发表的内容:
随见随作是以随笔,秋水这篇作品里透露着哝哝的情感。没有过多的描述便把一位老人的过往交代的清楚,也没有太多的赘述便把作者的心境做一交代:我想:这位老大爷抗日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负过伤,在一片莺歌燕舞 ...
感谢小会子这么快的点评,这是我来诗歌报的第一篇加精华的作品。并不是我写的怎么好,是这个题材好,当时的泽润首席和北溟常务扶持新人,对我的鼓励。你也帮我润润题目吧:)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下面引用由龙袭长空2005/12/10 01:36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秋水的大力支持!长空收到!上茶了!
(www.qxzc.net/dy/ymssk/tp3/qh7.jpg)http://www.dabaoku.com/bjyinyue/mid/15.mid
我刚刚自己泡了一杯呢:)我就坐在这里慢慢的品:)
谢谢你的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下面引用由王一舸2005/12/10 09:56pm 发表的内容:
文贵简明,从一开始对于背景和感觉的交代,到引入对话,简约天成。并且作者很会将自己的感觉衬出环境的艰苦恶劣。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这样的老人,本身就很使人凄然了。而后边,到了关于橘子的一段,是很有一种蕴 ...
一舸,长空问好!你的品文简约雅致,好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下面引用由一江秋水2005/12/10 03:05pm 发表的内容:
我刚刚自己泡了一杯呢:)我就坐在这里慢慢的品:)
谢谢你的茶:)
秋水,长空的品文很快便要出现了!
问好秋水!正在感动于你的那份真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文贵简明,从一开始对于背景和感觉的交代,到引入对话,简约天成。并且作者很会将自己的感觉衬出环境的艰苦恶劣。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这样的老人,本身就很使人凄然了。而后边,到了关于橘子的一段,是很有一种蕴籍的味道的。使我想起了《小橘灯》。但是,到后来,却不是一开始对于老人的可怜和对于破败恶劣环境的无奈的凄然;而是一种时代的怆然了。就像作者所说的“这位老大爷抗日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负过伤,在一片莺歌燕舞的和平年代,他生活之如此贫穷潦倒,难道我们把他忘了?”而更加一步,作者提到“这就是革命老区一位共产党人克服着艰难岁月的种种磨难,心里还想着不让政府为难,不接受生活以外的恩赐,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和宽阔胸怀!”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心里仔细反思,我们要的崇高的精神是什么,不就是这样的么?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怆然,因为我们没能给这种崇高精神和品格以公平的待遇。现在的党员有多少人,具有老人这样的品格,而没有被重视,而贪官污吏却在无休止的挥霍着国家的财产。这样的对比,能不让人痛苦么?但是,时代的确在呼唤这样的精神,我想,秋水也不是单单可怜老人,而上面的思考,是足以说明我们的良知,以及时代的良知要求什么样的精神。老人,在尘嚣之外,孤独的守卫着一方的精神,在世事变迁当中,还是这样清洁的精神,这本身感动我们,这尘世使我们反思。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一种深深的沉重,而借体只是一个简约的叙述,一个娓娓的小故事。在最后,又重新提到的毛主席诗词,那苍凉怆然的诗词,是对于这一切的铿锵的节奏和歌声,使这样的感觉,达到了最深阔的地步。
  


问好王一舸  !
王先生点评的真好!秋水很是感动。你这个朋友秋水交定了。:)握手!
老人家的忆秦娥 娄山关恐怕先生是倒背如流啊!我很喜欢他老人的词。:)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1935.02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那》文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位立过军功的军人,一位身残志坚的老党员,在丛山峻岭中默默生活,不给国家添麻烦是他做人的准则。读来很受感动。关于本文的优点,众说不尽,无庸复赘。提几个问题:一 独身的八十多岁的残肢老人,在两千海拔以上的高山上能生活吗?文中也找不出能生活的理由。二 上文没有交代,突然出现了橘子,这橘子是怎么来的?是天外飞来么?三 老人是党员,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他交党费 过组织生活吗?如果不交党费,他早就不应是党员了。四 老人的思想境界只限于一个善良的普通百姓的觉悟,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还有距离,不是吗?纵观全文,给人以戏说的感觉,请秋水恕我直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空品文茶社· 第四期 一江秋水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江秋水在 2005/12/10 10:00pm 第 1 次编辑]

《那》文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位立过军功的军人,一位身残志坚的老党员,在丛山峻岭中默默生活,不给国家添麻烦是他做人的准则。读来很受感动。关于本文的优点,众说不尽,无庸复赘。提几个问题:一 独身的八十多岁的残肢老人,在两千海拔以上的高山上能生活吗?文中也找不出能生活的理由。二 上文没有交代,突然出现了橘子,这橘子是怎么来的?是天外飞来么?三 老人是党员,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他交党费 过组织生活吗?如果不交党费,他早就不应是党员了。四 老人的思想境界只限于一个善良的普通百姓的觉悟,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还有距离,不是吗?纵观全文,给人以戏说的感觉,请秋水恕我直言。

首先感谢您的点评!问候前辈!
对于您的问题,我来回答:
1,这个海拔2000米是相对于其他地势,而不是生活在高山上,我们是自己带着两辆车行进在72道弯之处的。打眼一看荒芜人烟,应该在某一个地方,还是会有人家的。:)
2,橘子是摆在大爷门前的,是准备外卖的。至于怎么来得,我无从考究。:)
3,荒芜人烟,是相对而言,是人烟稀少,交党费,过组织生活有难处,请你原谅,秋水和我的领导们不是去采访他,而是路过,至于这些细节,我们也没有义务去了解。:)
4,朋友如此上纲上线,怪秋水没法回答。但请注意:我们政府多亏了十多个人的一个团出访,我写的观点、思想融入了大家的意见。说戏说我不敢苟同,我是认真的,对不起。
谢谢诤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