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297|回复: 53

争论流派是可耻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叙述的破绽:满树梨花尽是诗(上)


1

诗歌变成文字对于诗歌本身而言,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变成铅字又高兴个屁。若是高兴,也是高兴这个“屁”,这个虚无。当一个人的生命停止,他或许还会有很多优秀的诗歌未曾写下,这不值得遗憾。

2

争论流派是可耻的。怎么能让下一代翻来覆去玩那些没有新意的骰子呢?事实是这样的,他们(她们)常在过度亢奋或消极中玩骰子,输了的喝酒,然后回家,充其不过是那个场景中的一次小事件。

3

诗人的观念性很强,贞操观念有如现代强奸传统;宗族观念有如象征毗邻超现实;等级观念有如知识分子蔑视垃圾;名利观念有如民间倒戈诗刊社;自由观念有如遍地插花,生柳为树……但很少有人有时间观念。时间既是形而上的哲学也是形而下的东西,我们在时间之中,欲罢不能。用诗歌诠释时间是徒劳的,以时间来诠释诗歌是可笑的。把时间置入诗歌不废吹灰之力,反过来,诗歌放入时间却是很无奈的事情。诗人和诗歌都是历史的产物,是时间的灰尘。

4

汉语的好处不像下蛋,下了个鸡蛋孵出的就是鸡,蛇蛋孵出的就是蛇。其它语种也可以下蛋,而且可以下更漂亮的蛋。比如花,汉语可以说是“花”,英语可以说是“FLOWER”,“喇叭花”英文中也有所对应。我若是说“琴花”,有声有色,如何接招?

5

诗歌语言既成桂冠,就要彰显她的实力。例如“琴花”,简单地安个主谓式:她看到——,那末,意境便跃然纸上。琴可为虚相可为真实相,花为真实相,两相相生,即成富于虚相的真实相。

6

一个死去的人需要诗歌干什么?一群死去的人需要诗歌干什么?一段死去的时间需要诗歌干什么?

7

情人节之后的玖瑰花插在废弃的饮料瓶里,她们适合呆在门后的墙角。

8

我梦见我的外婆,在傻瓜相机的境头里慢慢没了脸孔。慌乱之下摁下快门,相机突然断了电。写在诗歌里常常是这样的:外婆,你怎么不愿意照相了?

9

布罗茨基一定要出名,那些冗长的诗评,细致到每个词的繁琐的推敲,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来龙去脉。奥登的《1939年9月1号》需要他;佛罗斯特的《步入》也需要他。我却一点也不,我宁愿不出名,以无名氏来攻击他的冗长与繁琐,想到这,我大笑三声。

10

“所以,当我们阅读一位诗人时,我们是在参与他或他的作品的死亡。”“写诗也是一种死亡的练习。”(布罗茨基语)那就是说,诗在未形成诗之前还是“生”,让我迷惑的是,谁是真正的刽子手?

11

诗歌是经验的孩子,又是经验的奴隶。关于这一点,可以去问问你的意识。

12

叙述的破绽来源于对诗歌之外的文体与诗歌的疑惑不定。神经病患者肯定自己的思想的同时,肯定自己的语言——是就是,没有不是。

13

诗歌本身的事情有什么值得高兴?诗歌只是个用在中国的政治的借口。
陈先发的:要阻止铁从刀子中冲出来。这句诗本质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充其量不过是满足了我的新鲜感,可是如果在“ENVIROMENT CONTEXT”中赋予铁或刀子任何一项的任何意义,诗意就活动起来了。诗歌理论家要做的是前者,后者交给诗人。

14

我不断地写诗,不断地排除,不断地衰老。

15

满树梨花尽是诗,你只看到白色的花,写出花样的诗,而它五岁时的遭遇呢?

16

伊沙去鹿特丹参加国际诗歌节,不要读他的诗,看他去那里做了什么?有没有嫖过鹿特丹的小姐或被其强奸,或被鹿特丹的野狗咬伤。

17

我写下“琴花”,它们——琴或者花——是不是死过一回了。

18

诗是大有作为的,以致大众没有作为。新安故城现在人来人往,谁也不会去关注什么《新安故城》,新安故城大都是有文化的人,谁也不会关注《新安故城》的文化。所以现在不要炒作诗歌手法或诗歌概念或诗歌流派,请炒作诗人如何强奸新安故城的白领小姐,让妓女们说:诗人太穷,要靠强奸解决问题。让她们说:拜托让我们为诗人献身。让她们说:分行与开叉惺惺相惜。最后让大众说:拯救治安,拯救妓女,拯救诗人!

19

诗歌入世,饿死诗人;诗歌出世,愁死诗人;诗歌去世,笑死诗人。
诗人入世,饿死诗歌;诗人出世,愁死诗歌;诗人去世;笑死诗歌。

20

在我的老家,海子有几种说法:一、妈妈的儿子。二、村里人的普适称谓。三、动物或植物,哺乳或无脊爬行科。四、品牌。
于是我说:海子是诗人。
他们嘿然一笑说,知道了。

21

世界就是这么简单,越说越复杂,像诗歌。

22

在诗歌中我写到:妈妈的饭菜,爸爸的位置,妈妈的言语(不是语言),还有他们的脸庞,浑浊的眼睛……像一篇说明文或小说细节。
不自觉地我接着写到:在烛光下,他们的眼睛像两片秋天的叶子。
天啊,瞬间把我们置身于肃杀的秋天当中,除了我,诗歌的语言也是同谋。

24

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诗人也好,读者也罢。要列好队,诗人通过诗歌喊到你的时候,你要感谢上帝,因为你是宠儿。

26

一而再再而三地谈及死亡或生的意义,就像诠释的手法在诗歌中,最终要被忽视。

27

“离开”这个词在诗歌中很有分量。变换主语或宾语都愿意倾向于过去式,至少对于诗歌来说是这样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离开诗歌却接近诗歌,我想,这只有死亡了。死亡是最好的诗歌,无人能通,无人能透,说大恨却含大爱,看似与已无关却息息相关,看似一切没有了却拥有了一切——“离开”是死亡的暂态语。

28

向一切诗人哀悼。向一切诗人致敬。我们冠冕堂皇地美化了他们的死亡。

29

诗人都干什么去了?众生相,你道出了几相?那有什么资格在诗歌文本里妄谈色相。有一种死亡——海子的死亡,所有人包括诗人都未曾见识过,海子也没有。诗人悲哀与耻辱就在这里:掌握了闪光的语言,通晓了奥妙的哲理,深入了事物的本质,却未能超越死亡。

30

阳光出来的时候我忽然记起阴郁的天气——这是诗人的气质。这倒霉的气质,害得我只顾构思诗歌而忽略了自然的熠熠生辉,那是何等的壮观与神圣。

31

……没有被诱惑的诗歌。

32

诗歌写到这里,不能不说是它的庆幸:鸡下蛋也一样,蛋下到“这里”的一刹那,最富于诗意,最有向多维发展的可能,至于“下”或“落地”都是虚无的发生。若是来了个“看”,无疑是加速这种发生,应该说是一匕毙命——谁还在洋洋得意?

33

我惊诧于那些养宠物,比如养猫养狗的人为什么缺乏诗意。很显然,猫狗就是诗歌的送信者,本身只是介质,它们的毛皮,眼睛,叫声也是介质的一部分。在那广袤而深深邃的诗意世界,猫粮,狗粮,鱼,耗子等等都是破坏之王。

34

恐惧,希望,爱,性都是诗歌的盗墓者,它让我们成人,又反过来创造诗歌,多像战乱年代的生活场面。

35

小九挖墓的技术真不怎么样:庞大的土堆——林里路边——墓眼森森——石碑破损散乱。看过的人都说:墓是小九挖的,据说有好东西。

36

小九来谈论诗歌,村里的人竖着耳朵听。他们害怕听到无聊的消息而,更喜欢听到令人恐怖的事件,我选择离开:诗艺叙述的要点在此,让人不自觉地变成那个写诗的人。

38

诗歌用记忆说话,这是不错的;诗歌用想象说话,这是不错的;诗歌用笔说话,这也是不错的。而诗歌用风说话,用梦说话,用树木说话,用山水说话,这有点匪夷所思。是的,空间总是让人忽视,因为你怀抱着诗歌在空间里寻找空间,结果时间缠住了你。

39

你是可以阻止任何一首诗的发生的,如果不能,那你是在趋炎附势。

40

葱翠的叶子或正在飘落的叶子都有其色相,你要通过一些手段达到其内部,诗歌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当然对于我们也是这样的。)而对于叶子,也是最为神圣的悼礼,因为这个缪斯从不随便参加一个事物或一个事件的死亡仪式,尽管死亡遍布“死亡之中”。原谅我只能用“死亡之中”这个词,我再也找不到没有死亡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慢速伊妹尔 于 2008-3-5 10:5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叙述的破绽:满树梨花尽是诗(中)

41

夜晚。深圳的天桥。
闪着红光的车流离你远去,闪着白光的车流向你涌来,你却在诗中露出“向前”或“向后”的破绽,我知道,你已坠入匆忙的公路之中不可自拔。

42

芭蕉叶和棕榈叶上都是写诗歌的好地方,怀素和尚在芭蕉叶上是在写一种心境,一大片一大片的心境。犹如这时,我听着博客里的《梅花三弄》,这些闲语碎语是写在音符之上。犹如那时,我躺在春天里一棵繁茂的棕榈树下,天高云淡,树叶垂散,梳割天空,忽然有诗,于是拿笔在棕榈叶上竖行写诗,一行一行不知写给谁看。

43

“轻风扶弱柳”——意境之和谐莫过于此。柳丝的柔弱道出诗歌的三种美:一、形态美(本我),二、内蕴美(自我),三、和谐美(超我)。

44

冥冥世界,皆我子民。现之为诗,善莫大焉。

45

霜冻皑皑,残尸遍野,松树的归宿是荆棘丛生的山岗,还是烧火煮饭的灶膛?

46

诗歌的达达主义正在流行,以人性达达主义的名义。谢灵运的悟山悟水,稽康的悟神悟仙,陶渊明的悟空悟悟,王维的悟我悟道,袁宏道的悟性悟灵,皆非空洞无聊和虚伪造作之悟,而今反之。

47

我有梨花树,至今未报芽。乳黄寻不见,亡春近一年。

48

对于当下诗歌而言,使用“拯救”一词过于空洞与高调。诗歌犹如神仙,从来就不依人类而生,是人类“请”来的:如佛祖菩萨罗汉西天传经诵道,玉皇神仙天将相处于天庭,天兵仙女诸灵物圣器各司其职,以人类三寸细管为香,虔诚之心为祭奉,青天皓月之下,阔野明湖之上请来。她们自来自去,无须拯救。

49

现在,请大家喊出这个口号:实现自我,实现诗歌。
我们要做诗歌的主人,只有实现:实现统一“自我”与“诗歌”的辨证关系;实现是成全自我的最佳途径;实现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诗人;实现让诗歌成为真正的诗歌;实现须让实现本身赋予诗歌范畴的哲学意义。然而,实现自我,实现诗歌,两者顺序不可颠倒。

50

文化与语言习惯是导致诗歌的外因,意识神经与情感是其内因。作诗压迫神经,犹如太极生风,而风过处,落叶飘飘。

51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让一切色相死去。请你关闭心灵,让一切空相死去。

52

正因为时间不可捉摸,其编正结构或状语结构更加神奇。《圣经》上常用到这两个词汇“这时”“那时”或“这日”“那日”,它们不约而同统摄了时间的向度。如果把时间用三维坐标,简单地把它分为历史时间(X轴),现在时间(Z轴),将来时间(Y轴),那么“这时”“那时”或“这日”“那日”各自形成一个时间平面。
很多时间都被我瞬时掏出或藏起,那时,你还在掐着手指头计算时间。

53

今天去教堂礼拜,牧师讲耶稣基督治好瞎子的故事,其间讲道:睁眼的都有罪,瞎子是无罪的。我在底下想:眼睛之外——。

54

诗人之生无疑是用诗歌来实现自我,诗人之死却是用诗歌来表现自我。正常的死亡理性地表现诗歌,意外的死亡诗意地表现诗歌。

55

没有尾巴的鱼说:诗歌是他的全部,平原蕴育着他的生命和滋养着他的诗歌。我认为他后半部分话说对了,前半部分却大错特错。诗歌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人——诗歌死亡练习参与者的全部。

56

没有尾巴的鱼的诗歌越来越涉及到现实的残酷,妻子和父亲的生活状态。我想他意欲试着回归烟火,回归抒情。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他的平原逐渐荒凉,大片大片的麦子重新回到麦穗,回到镰刀的怀里,回到秋天的仓库。

57

不可置疑的是,没有尾巴的鱼拥有了他的平原与生命,并呈现在世人面前。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是一个真正诗人的最高荣誉——一切都是崭新的。

58

赫伯特的《围城报导》那首诗里,我无意中看到了排列故意错乱的手法,如果不是译本的原因的话。先前是很工整地写着: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接着就是:星期四……/……/星期五……时期六/……星期日……/……,可以看出,诗行到了星期四就开始故意错乱,以致到星期日变得零乱不堪。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和其它一些朋友的类似的手法,比如典型的施世游的《打针比吃药要好得快些》:我把针,扎/进去,拔出来/扎进去,拔出来/扎进去,拔/出来/一片白,接着又一片白//他们都是我的病人。

59

博尔赫斯,里尔克,请收回你们的城堡与孤独。我要把太平溪献给你们,要你们重新抒情,让山岗上的皑皑冰霜诗意地化去,让断裂的松树诗意地新生,让远离的飞鸟诗意地回来,而且还要让太平溪的人不知不觉,毫无诗意!

60

天天死人,而且还在死着。杜绝此类事件罗列在诗歌中,诗歌中只可能有死亡,死人参与诗歌创作已经被他(她)巧妙谢绝。
61

对于康德而言,鸡尾酒会、单行本哲学书、故宫、佛、太平溪……都可不予理会,惟独头顶上熠熠星空不能不理会。那不是星球之外还有星球,时间之外还有时间,那是蕴藏着无穷真理和永恒的秘密的星空,诗意始于现在而止于遥远。唯物主义哲学不能达到的地方恰恰在于此,康德内心的道德律令及世人的羞愧由此衍生。

62

夜读《隋唐嘉话》颇有感慨、《通典》则不通,隔世远矣、《唐会要》可观、《三辅黄图校证》广博却不务世了。我很郁闷地重复这几个词:“隔世远矣”“可观”“广博却不务世了”。

63

道亡德治,德丧仁修,仁失义补,义毁礼应,礼崩智崇,智滥信重,而归于道。

64

当我们激情四射的时候,是最接近伟大的人性的时候,那是一种最高的宗教真谛,是虔诚和敬畏的感觉,然后得到了最为神圣的诗意。

65

“窗含天上月,镜影门前花。”现在,我把这两句诗的宾格倒过来:窗含天上花,镜影门前月。这样,诗句依然成立。其叙述方法基本未变,而诗歌的意境与主体的情感位置却遭遇变化。古人云:妙笔生花,诗歌的意象王国里没有不能!

66

现在,北方冬天,火车正在向前。

67

一只钢笔在诗歌创作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一个词汇在诗歌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一双眼睛在诗歌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假如把诗歌创作比喻为一件凶杀案,那么,眼睛无疑是同谋犯,词汇是主案犯,钢笔是窝藏犯。

68

那是一个黄昏,五六点钟,我独自逛完上海南京步行街,走出一小段路忽然回首,发现那条街的灯不知怎么地都亮了起来,那么辉煌,那么泰然。感觉那是一场梦境,一种亲人的和蔼,一种上帝的慈爱。——“当我泪流满面地离开/你的灯火悄悄辉煌。”

69

假如我们是两头被彖养在同一个地方的猪,那么,我们将遭遇什么样的命运?……有人鱼贯而入,鱼贯而出。……你说想要写诗,采用辉煌的比喻,我便抬头看看天边挂着的轻柔的绢丝以及那颗绯红的纽扣,想是谁要解开衣襟,为我们献出悲壮的贞洁?……悲惨地活着,悲惨地死去,一切存在都是期骗,包括我,一头卑微的痛苦的猪。……带走一个曾直面死亡的冷却的灵,一粒被吹落的多情种子,一具沉重的躯体,一种令人心碎的活着!(眉批:这个人与这头猪都是诗歌的产物,这段话是诗歌的骸骨!)

70

我在很早就试图用诗的语言来描绘死亡的世界,献给那些远离、恐惧、憎恨、慕恋死亡的人。“死,是感悟,是回家!”你从尘土来,终须归为尘土,若能用神性语言重建一个美好的死亡的世界,语言也就未失去上帝赋予它的魅力。死亡的另一种状态,即为花开灿烂的停止,上帝的呼唤。这种状态见证于再见康桥的小诗《一朵花》:没有根,也没有枝叶/简简单单的一朵花/忽远忽近地开着//一会红/一会蓝/一会紫/一会白//当是白色的时候/我听到你说/“停!”。

文章引用自:

[ 本帖最后由 慢速伊妹尔 于 2008-3-10 11: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尾巴的鱼说:诗歌是他的全部,平原蕴育着他的生命和滋养着他的诗歌。我认为他后半部分话说对了,前半部分却大错特错。诗歌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人——诗歌死亡练习参与者的全部。
是说这个论坛的管理吧,呵呵,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体看了下.很不错,有思考的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颇有看头和见地,我来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都一样!小山头小圈子小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都一样!小山头小圈子小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也是自己的掘墓人

任何流派没有没有大众的认可都是个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文的风格和见识都非同一般! :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71

我有秘密被不幸的人发觉,离永恒很近。

72

得不到的我们将会得到,得到的我们将失去。就如拥有眼睛,我们便得到荒诞的光。

73

我是我的王。夜晚,当我拥着时间睡死,子民们却开始整理或埋藏私物。我看到隐约的场景,听到模糊的风声。当郁抑不乐时,我返回我的王国,命令子民迁徙,月高风黑,发生大规模的动乱。

75

“我要熟悉,像梅花熟悉飞雪和纯洁的红。”这句诗分裂但又统一了众多元素,诗人像魔术师,你永远不知道“The next surperise”。

76

我们还会回来,成为别人。


77

如何产生语言早已有了共识,诗歌和纷繁的意象如何产生却是个问题。在海子思想过程中,屈原的两只鞋子是如何得到的,午夜偷牛的人是如何走进他的王国。如果诸意象为海子动地联系,则造作之痕难免;如果被动,换句话说,屈原的鞋子或午夜偷牛的人却有彰显昭示的潜欲望,那海子又充当什么角色;如若综合两者,那矛盾如何解决;若是全然在自由状态下得到,那么诗意的追寻有无答案,有无意义?

78

世界大到,任何一个“小”都有很大的世界。春天之下有满树梨花,梨花点点有黑色虫豕,虫豕静止有微薄花香,花香飘落有——清苦悲愁。

79

苦藤果有什么好吃的,山上到处都是。山外的人千里迢迢来天汾村,不晓得要走多少山路,却是来吃苦藤果。那果子酸酸甜甜的,牙齿都能酸掉半口,他们不知道,总以为很希罕,很好吃,嘿嘿——(摘自《天汾村仙缘记》)这句话无意中被我听到:死亡露出破绽。

80

最好的表述莫过于简单、简洁、肯定。“一路北上/到处是我的故乡。”诗歌创作中常常犯怯弱的毛病,明明坐在奔驰的火车中脱口而出的就是“到处是我的故乡。”却要在笔头下不停地揣测“是”与“象”这两者的孰优孰劣,叙述的破绽缘于“象”的使用,比喻的蹩脚常输给直截的肯定。

81

五六十号年青人,男的嬉皮笑脸,女的衣着暴露,抬鼎焚香,举帜呼号(上书:足浴文化,群呼:提倡文化,从足浴开始),沿车流滚滚的深南大道前行——这是一家休闲娱乐城新开张提倡的“足浴文化”。我真想一把火烧死他们,浩荡青天,强奸文化,藐视观众!

82

一切都是时间,一切都有时间,不必记忆时间。

83

屋顶结着破蛛网,墙上挂着旧相框,老相框下边是一只古钟,褪色的桌柜,旧煤油灯……对抗时间的战役中,没有英雄,满是奸细。

84

诗歌批评的死穴在于,你不愿意冤做鬼魂死而复生。

85

我说,爸,这儿(深圳)的天气真的很好,不信明年你来看看——我又在撒谎。

86

而今的这几只白羊是不是去年我见到的那几只,如果是,那么它们能不能记起曾经在它们身旁凝视良久的我,如果不是,它们会不会在意我的存在?——我给这些羊拍照时,不远几米的边上有个老人默默地看着我,他穿着破旧,神情木然,躬着背不停地吸烟,一句话不说。我真想过去和他打个招呼,说:“大爷你好,去年我来过!”可是又一想,谁又在乎谁来过此地呢?或许他们自己都不在乎自己。

87

我不认识那个女孩,她的死与我有关;我若认识那个女孩,她的死理所当然。(选自《文登一女孩跳海自尽》)

88

我无所适从。幽幽地来到门的李树下,发现树上的梨花瞬间凋落,开始结出果子来,定睛一看,根本不是李子,而是一个个青色的灯笼辣椒。我无比惊奇,李树上怎么会结出辣椒呢?赶紧走到别的树下看,这下慒了,树上乱七八糟的都套不上了。茶树上忽地开出了黑色的花,等你一回头,花朵忽地凋谢,结出像苹果似的果子来。一些平日惯见的草树,都很快地开出了花,然后谢了,迅速地结了奇异的果。最令我吃惊的是,原先总是长不大的小鸡,此刻一下子长起来了,而且拼命地下蛋,地下还流出水,我感到一切已经完结。时间加快了脚步,压缩了行程。

89

汹涌澎湃的感觉所映射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而累积的事件常彰显与众不同的宁静。例如我妈妈说:“供灶神的地方是不能用掸子拂拭的,即使再大的灰也只能留着,堆着越老的灰越好。”——越老的灰越好——我真的想哭。

90

墙角悉悉索索有一只虫子在蠕动,惶恐地试探着我的警觉,我静静地看着它,等待它下一步将会爬到地方。这种对峙是非常具有诗意与戏剧性的,那只虫子试探着我,幻想让我变成一只虫子,我们一起对峙的,是一种状态。

91

故乡晴朗夜空下的星星是村庄的灯火,层层铺开的珍珠,迎接我的可爱天使——抬头相望,原谅我不能静伫太久,我还想回屋睡觉直到清晨,你不必把我带走。

92

怀念家里的那头牛:我们是苦命相连的朋友。你吃草很慢,冬天草地上的你是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忘不了你流泪的眼睛,我们的眼泪是早春的寒潮。

93

我们是土地的守墓人,仇恨因何而起?爱因何而逝?回一回头,我们老了,冬天还是一样苍凉。

94

家乡的墓地常常令我害怕,而他们又如此熟悉。那是向天空虚掩着的门,里面的人去了天堂还未回家……墓地里时常有蛇。

95

不料仙人大怒,唾曰:“愚夫!汝当俯首田地,敬仰昊天,何故妄知将来之事耶?”——“愚夫”“妄”“知将来之事”这三者矛盾得十分合理。

96

“清风徐来,白浪滔天,襟衣飞舞,馨香洗面。”(摘自《山人语荷》)诗至于此,夫复何言。

97

对峙。对峙。对峙……诗歌让我成为巨人,这是我的悲哀。

98

飞鸟衔来湛蓝的琴花。(摘自《我并不连夜写诗》)
此行诗句交给我们很多疑问,在没有弄清楚之前请别接下一句,这就是保持诗歌完美的惟一途径,不要企图圆满地破坏。

99

许多年以后,空气安静下来,我早已蒙尘累累。

[ 本帖最后由 慢速伊妹尔 于 2008-3-10 11: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帖到这里吧.谢谢上面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明一下很多人看了第一首,说诗歌写出来不是件高兴的事.
我不是说"成就""成果"之类的,这方面当然高兴了,我是说从诗歌与作者的内心方面讲.下文很多立足点都是依据此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下立見

黑池坝笔记》
   
   (整理1995年以来的数千个碎片/陈先发)
   
   
   1
   
   思想对行动的无效性愈强,就愈成全其自身,它无与伦比的纯洁性让孤独的人舍生以往。是飞矢烂于它的不动性之中。没有赐予。没有被读。
   
   2
   
   做神仙,是做人的一部分。可共享而不可被拆解的。微风拂过,凛厉无比。
   
   3
   
   一个人死掉之前,他所剩的最后一个难题就是立场问题。因无可更改而被杀,是高于一切的景象。比如嵇康。如果确须把场景扩大至局外人,那么我要说,死过的人将不再有机会背叛他自已,因为这个,我从不为活着的人鼓掌。
   
   4
   
   有时我会想,我究竟爱什么样的女人呢?Sylvia Plath?Greta Garbo或者柳如是?这样一想,爱就变得毫无生机了。她们仗着什么活在我的心里呢?说她们是被悄然置换过的我自身,无疑是不可靠的。如果,她们仅是无名无姓,散坐在傍晚河边,浑身湿透,乳房肿涨,只剩下器官之涨疼这一样,只剩下献身。可悲剧在于,我爱的只是黑暗中的符号,是版本,是与本体若即若离的比喻。
   
    5
   
   在京城之夜路遇红灯,我摇下车窗,问路旁妖娆拦车的妓女“以前做什么”。她猛地愣了一下,继而哈哈大笑着说是“乡政府的炊事员”。这一愣叫我难忘,它附着于笑声混成的感染力,随着我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一愣之后,她贯通了,没有断裂,没有消耗。她从她之中脱身而出了。
   
   6
   
   孤月高悬。心耳齐鸣。见与闻,嗅与触,出与入,忽高忽低,忽强忽弱。心脏可以摘下来点灯,五官混成一体。
   我若开口,便是陷阱。
   
    7
   
   死亡不值得赞颂,它远非明觉本身。椅中有,布中有,溺中有。无中忽有,达到颠覆。
   而自杀,是必须讨论的问题。自杀是对既有的舍弃,也是对屈辱的回报,但它所指向的自足性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我们对它的生一无所知。
   
   8
   
   黄叶飘下,亦为教诲。
   
   9
   
   当一条河流缺乏象征意义时,它的泡沫才不至被视为本质之外的东西。
   
   10
   
   最开阔的心灵源自独裁。为专制而敲的钟声,是一把不锈的钥匙。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刻意模仿
等於
自取其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個例子

樓主的

诗人之生无疑是用诗歌来实现自我,诗人之死却是用诗歌来表现自我。正常的死亡理性地表现诗歌,意外的死亡诗意地表现诗歌。


陳先發的

一个人死掉之前,他所剩的最后一个难题就是立场问题。因无可更改而被杀,是高于一切的景象。比如嵇康。如果确须把场景扩大至局外人,那么我要说,死过的人将不再有机会背叛他自已,因为这个,我从不为活着的人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3-29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