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恒心永在

旅日札记(图文陆续添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太太太太神了!!!
         喜欢,不仅仅是图,文字间的衔接和叙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读了几遍,若有所思,我想这就是中日两个国度之间存在的差异。
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丰富的旅程,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品味的文字.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地婶
你得PP怎么和字“火热”成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奕然 于 2008-3-25 21:37 发表
简直太太太太神了!!!
         喜欢,不仅仅是图,文字间的衔接和叙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读了几遍,若有所思,我想这就是中日两个国度之间存在的差异。
问好了。
问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08-3-25 22:03 发表
这样丰富的旅程,羡慕!
问好,散记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黎明 于 2008-3-25 22:31 发表
很有品味的文字.喜欢!
问好,谢谢评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梦心曲 于 2008-3-26 16:47 发表
慢慢来看
问好,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牧歌悠扬 于 2008-3-26 16:05 发表
额地婶
你得PP怎么和字“火热”成一片?
问好,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青小草 于 2008-3-27 14:51 发表
问好.

问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京都印象
  2月12日,上午当地时间早晨八点半,我们从歧阜出发前往京都。天阴阴的,一直在下小雨。
  路,是高速公路。路两侧,分不清是城市,还是村庄。也看不不到冒烟的工厂,听不见机械的轰鸣声,听不见嘈杂的音响,见的最多的是寺庙、神社,很难想象一个弹丸之地,一个人口密度大国,却是这样寂静之地。在路上遇到了日本自卫队,都穿着迷彩服,有的在军车上,有的在路下,只听见他们说话,不知道再说什么。见到他们,就让我联想到日本鬼子,有人真的喊,看“日本鬼子”。也可能正是这些人的先人曾经到中国侵略过。抗日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心灵深处抹不掉的印记。导游小刘说,现在日本很重视国防建设的,虽然称自卫队,实际与各国军队没有区别,武器装备是很先进的。日本的年轻人都要服兵役的,服兵役都要有工资的,待遇是很高的,日本自卫队队员每个月都有工资20万日元左右。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日本国民对自卫队的好感不断加强。和中国军队一样,日本自卫队经常参加一些亲民救灾的活动,真是“倭寇”不“倭”呀。
  有人讲过,日本是一个需要慢慢品味的地方。来日几天最深的印象就是绿化好,窗外放眼一片绿,而且大都保持原生态,没有太多刻意的修剪。树多草地少,真是“江云漠漠花草湿,雨水攸攸心事然”,有时又多了一份亲切感,尤其是随处可见的汉字,虽然意义不同,但仍可意会。全世界仍在大量使用汉字的国家,除了日本,似乎找不到第二个。到处可见乌鸦,在日本乌鸦非但不是一种不受欢迎的鸟类,而是吉利的象征,很多神社还将乌鸦贡为神,在日本的童谣都会有乌鸦的词句,与日本人从不乱杀动物也有关。“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域”的影像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1、“千年古城”
  当地时间10点40分到达京都。说起京都,那可是日本的古都,虽然人口只有一百五十多万人,却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佛教中心和神道圣地,拥有众多的文化古迹。京都是日本的象征,更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京都又是“中国化”极深的城市。京都又名西京,是古代旅日的中国豪族秦氏的根基地。秦氏为了开发这个三面环山一面环湖的盆地,造堰引水,将荒芜的原野变为沃土。794年桓武天皇将都城从山城长冈迁到这里,希望能得到平安、吉利、安宁和平和,于是定名为“平安京”。从此,真正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直到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京都作为国都的历史有1075之久,正因如此,被称为“千年古城”。平安京建立时,适逢我国唐代,当时两国交往密切,日本密有遣唐使来中国。公元8世纪时,京都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洛阳、西京仿长安。因而日本人总喜爱称京都为“洛阳”、“洛城”,简称为“洛”。过眼望去,城市条条分明,方正对称。街上经常能见到“条”和“洛”的路,许多店铺的名称上仍然有汉字的痕迹,京都由于是日本历史上历时最久的国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化古都,故别日本人视为“精神故乡”。就这样一座古城是多灾多难的,作为日本的战国时代的开端的应任之乱,18世纪到19世纪,宝永,天明,元治的三场大火,使京都损失残重,使得城市几乎被烧尽。此后被卷入战乱中,一时衰弱下来。这时候的京都,分为上京和下京。在江户时代被夺走首都地位的京都,在明治初年的一段时间里恢复了首都地位。但因为政治原因,首都被再次迁回东京。京都市民的抗议游行也没能阻止天皇迁移的脚步。过去的皇室贵族,有钱的市民,也陆续迁离。在这之后,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保护以及“町众”的支持下,又逐渐复兴。特别是丰臣秀吉对都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对散落在各处的寺院进行建设,现在在京都的都市构造中还能看到当时的痕迹。
  有人说京都是一所博物馆,因为这里有明治维新前的旧皇室,旧皇宫始建与1100多年前,皇宫的主要建筑有承明门、日华门、月华门和紫宸殿等。承明门是天皇出行及举行重要隆重礼仪时的专用通道。紫宸门是皇宫的主殿,殿前的“南庭”全铺着白色碎石,既显得洁净,又可以防盗。因为人走在碎石上,必然会发出响声。日本的天皇举行即位、立太子、让位等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宫城之外是做衙置之用皇城,而皇城之外是作为一般管理、平民居住的都城。有江户幕府时代德川家康大将军与1603年所建的宅邸,有1631座佛寺,267座神社,以及数不清的庭院和名胜古迹。我们路过东山区一条最热闹繁华的街道,叫祗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停留,只见有一个个红格子的大门及古色古香的屋宇,挤挤挨挨地排列着。时有穿木屐、着鲜明艳丽的和服、打着小伞的艺伎,穿梭于街上,娓娓前行,分外动人。京都有很多艺伎,并设有学校。都要接受唱歌、舞蹈、乐器和外语会话等严格的训练。因此,艺伎的地位不同与一般演员,其中红牌艺伎在政治及商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京都的艺伎馆并不是一般人所能享受得起的,消费甚高。一般高级艺伎馆和世界上许多豪华俱乐部一样。可是,艺伎既不是我们所谓的歌舞演员,也不是妓女,她们是“陪酒不陪睡”、“卖艺不卖身”的,她是日本文化的一个怪胎。
  作为千年古都,京都郊区也有不少旅游胜地,岚山是观赏樱花、枫叶的好地方,山麓有龟山公元,特别在秋天,苍松翠柏之中映衬着丛丛红叶,给人以鲜艳、热烈的感受。山上花木的色彩绚丽浓艳。山脚下是大堰河,河水平缓如镜,河上古桥高架,穿着漂亮和服的少女走在桥上,屐声杳杳,一如花枝摇动。小桥流水,青嶂绿野,加上彩服仕女,构成一副天然成趣的日本风情画。“春来樱花盛,落如雪遍山野。秋来红叶艳,锦绣岚山入黄昏。”这是日本诗人用来形容岚山的诗句。可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欣赏到樱花,更没有观赏到枫叶,不无遗憾。是呀,在我来说,遗憾也是一种美,让我始终心怀梦想,总有期冀。
  京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她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路两旁,街巷处到处有“茶”字的招牌,朴实古朴,清新怡然。我们路过京都大学,掩映在绿树丛中,偶而有学生模样的人进出。日本诺贝尔奖得主大都毕业于京都大学,这所创建于1897年的大学,是日本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京都的庭台楼阁、花草树木似乎都能向游人讲述京都的过去丰富的历史文化,也能述说京都的现在。
  京都也是幸运的,没有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在二战末期,美军对京都网开一面,没有进行轰炸。据说,在投掷原子弹前美军为确定目标曾颇费头绪,目标应符合下列条件:该地应为日本的工业重镇,原子弹爆炸后可以沉重打击日本工业基础,其次该地应拥有日本重要的军事目标,原子弹爆炸后会影响日本的本土作战计划,第三,该地应没有盟军战俘,所以确定目标后定下广岛、长崎、京都、小仓四座城。广岛是日本重要的军事基地,日本第二方面军司令部驻地,工业发达,地势平坦,易与原子弹的破坏,该地还没有受到盟军的大规模轰炸,保存完好。还没有盟军战俘,小仓也是日本重要的军事基地和工业基地,长崎造船业发达,京都是日本有名的文化故都,轰炸后会摧毁日本的精神支柱。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为了保护寺庙,保护古文化,说服了美国人不在那个城市投弹,后来美军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把京都从目标中划除,确定第一目标广岛,第二目标小仓,第三目标长崎,广岛爆炸后日本拒绝投降,所以号称”博克“之车的B-29起飞轰炸小仓,由于等待气象飞机,燃料消耗过大,飞到小仓小仓云层过厚,无法投弹,所以飞行员紧急改飞长崎,飞到长崎后同样是多云天气,机长下令雷达投弹,但云层突然裂开一条缝,下面是长崎的第二目标三菱重工,所以美军毫不迟疑投弹。日本人应该感谢梁思成教授、感谢美国人为他们保留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浏览京都市井,领悟古都文化,“传统的美丽”,物质又丰富,又有精神,有内涵。这或许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知道是历史的进步,还是时代的进化,文明进步难以摆脱的悲剧,终定要与野蛮与愚昧为邻,政治争斗、经济利益争夺,必定引起战火,圆明园没有幸免,没有逃脱,没有这样幸运,被八国联军洗劫烧毁,让大国历史遗产毁于一旦,看来八国联军还没有美国讲人道呀,真是可悲可叹,也是西方文明、道德的悲哀。
  在雨中的京都,显得清瘦忧郁,古朴而具体,可能是历史的负载太重,她继承了大唐的风韵,现代文明的洗礼。我跨越千里来拜访,仅仅是因为那荡漾千年的大唐神彩,仅仅因为一种叫缘的偕语。

[ 本帖最后由 恒心永在 于 2008-3-28 18: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2、金阁寺
  当地时间上午11点半到达金阁寺。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
  金阁寺又名鹿苑寺,鹿苑寺位于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其名称源自于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幕府将军、足利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之法名,但因为寺内主要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因此得到金阁寺的再称。
  金阁寺本是1397年足利义满将军所建鹿苑寺的原址,足利义满将军对于艺术人文的提倡颇有贡献,此地原为他个人的画院,无论阅读、典藏、赏析文物皆在此。后来在1950年被大火焚毁,1960年开始重建,足足用了五年时间。虽然历经火神吞噬,但在日本人重视文化保护的策略之下,又浴火重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得不令人佩服。它与东京浅草寺都被列为日本最重要的寺庙。一个国家历史悠久,佛教盛行,寺庙的座次难以排列。我国也有一个金阁寺,它比日本的金阁寺早600多年。它在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也是国家重点寺院。金阁寺与中国密宗的传播和密宗创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师有极密切的关系。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到五台山创建金阁寺。据传说,金阁寺是按照道义悟见的金阁形制而建。金阁寺后来几经灭佛和兵燹,仅余遗址。现存寺庙建筑及塑像设置,均为明、清及民国时复修和添制后的形制。
  五台山的金阁寺我去过,当时没有在意。看到日本也有个同名的寺,就越发有探究的想法。虽然雨下的很大,由于车上备的雨伞少,我只好顶雨进寺。通往金阁的路,两边像是浓墨重彩的水彩画。都蕴涵着与禅宗教义一样具有内敛的思维又兼具优雅的美感,相互辉映。启发我们领悟许多人生的道理。来金阁寺游览的人多,我们排队进去,门票是一张祝福平安的纸符,很有纪念意义,有种质感,有种神秘感。
  一进寺,古树参天,橘色墙壁泄漏了古老的颤抖,犹如无字之经,像是首优美的俳句。走过一个门楼,就见在美丽的湖边,有一座周身贴满金箔的舍利殿闪着金光,宛如一张立体的明信片,寺顶一只金色凤凰昂扬远望,表现了刚与动的艺术美,显示灿烂辉煌的气魄。雨滴飘落的湖面金影婆娑,水底游鱼轻巧游荡。觅食着浅水的浮游生物。与周围的绿树相应成趣。真是太美、太尊贵,让我有一种奇特的审美心绪,有种即时的畏怯,愈加端详,愈加厚重。我不知道当年将军以金箔修建它,是为了烘托自己的尊贵地位,还是弘扬佛法。我不得而知,佛不惜钱,也不厌钱。
  我走在林间小径,不知道是否还残留着义满公的足迹。伺奉的花園的守護神,毅然伫立在坡上。陆舟之松,悠游在地面上的方舟。银河泉眼细流淙淙。义满公曾经洗过手的严下水,龙门瀑布与与鲤鱼石,据说这鯉魚石是因为中国登龙门的故事而摆置,取鲤鱼跃龙门的意涵。矗立在露天的佛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少的痕迹,而不知何时竟然竟成了许愿池池了,只见来到他们面前的人们纷纷掏出硬币往里丢,目标是佛前的石缽,我也真诚的许了个愿望,扔进两枚,得到两尊菩萨的帮助,有一枚弹进了缽里头。来到上头的安民泽,湖里有不少的水鸭,一派的闲适自然。湖中的岛則是白蛇之塚,湖中还有一个缩小的雷峰塔。西子湖畔的浪漫邂逅,雷峰塔下的千年悲剧,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一水相隔的日本,人们对白娘子的故事也不陌生。1958年,日本据此拍摄了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影片《白蛇传》。这部动画影片讲的是在远古时代,天界的宝物不幸被狐狸精胡媚娘所盗,为取回落入凡尘的宝物,白蛇族的“白娘”化身凡人来到人间,并与许仙相爱。而仙术修行者“法界”却看出了白娘真身,要取其性命。斗法中许仙丧生,伤心欲绝的白娘为让许仙复活,踏上寻找“生命之花”的旅途。可见义满公大概也喜爱这个的美丽传说吧,虽然是一个尚武之人,却有如此浪漫的情怀。
  走进夕佳亭,只是一个小小的茶榭,它是日本江户时代的茶道家金森宗和所酷爱的茶席,因为此地夕阳辉映下的景色绝佳,因而得名,只是我到此时是阴雨天气,无法法感受那份美景,只好在贵人榻上坐坐,闭着眼体味那种情境。最后来到不动堂,伺奉的佛像为不动明王石像,有很多人来拜。在日本的寺庙中,也有类似我们中国抽签的习俗,如果抽到的签文是好的,那就可以留在身边作为保佑之用,如果抽到的是不好的签,则可以留在寺庙特定的铁架上,可能是让寺院的香火带走厄运的意思吧。我投进100日元,自动出了个签,上写:“一片无暇玉,从今好琢磨,待遇高人识,方逢喜气多。”自我感觉还好,是一个好人,却需要高人赏识,大有自鸣得意之感,是一个好卦呀,但愿如此吧。
  金阁寺真是经典之作,掩藏在宁静的气氛当中,丝毫不沾一点做作,虽然装饰富丽尊贵,却衬托出清新脱俗,简单的视觉美感,藉着这样的情境,带着我回到心灵的净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令我无与伦比的愉悦。
  3、平安神宫
  我们在离开金阁寺之后,来到平安神宫已是当地时间12点多了。这时雨已停了。
  从近几天看到的日本神社来看,均用沉重的色调,但是平安神宫却采用了中国人认为吉祥的朱红色。朱墙绿瓦是平安神宫的特征。此神社于1895年举行平安奠都一千一百年祭祀时建立,故取名平安神宫。日本神社均用沉重的色调,但平安神宫却破例采用了中国人认为吉祥的朱红色。
  京都是日本文化的摇篮,号称三步一寺庙、七步一神社,全市拥有佛寺1500多座,神社2000多座,据说平安神宫又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自公元795年开始,历史上京都曾经长期作为日本的首都。明治28年(1895)为了纪念平安迁都1100年,建造了这座平安神宫,用于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日本人非常重视宗教祭祀活动,直到现在,每年10月22日都要在这里举行京都三大祭之一的“时代祭”。
  在进入神宫之前,先在这里进行三净:净手、净眼、净心。规矩挺多也挺繁琐,方法是用长柄小木勺舀上一勺水,从左手心到右手心净手;再一勺洗眼,最后一勺喝下去净心。
  宽大空旷的广场。日本好多古代建筑的广场都是沙石地面,人走在上面沙沙作响,据说是当时为了防范刺客,但久而久之也演变成为了一种模式或文化,如现在东京的皇宫外面的广场也仍然是沙石地面,雨后的沙石更是一尘不染,显得纯粹和干净。平安神宫设计简洁,布局对称。大殿两侧对称设置的角楼,式样完全一模一样。整个建筑群呈正南正北方向,广场东西两侧的建筑,左侧是白虎楼,右侧是苍龙楼。正面的祭祀大殿是整个神宫的重点建筑,里面供奉着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的神位,进内参观的人不多,大殿里显得空空荡荡,但不许拍照。
  大殿内外都挂有每个年龄段,哪个岁数是个“坎”,大有能“破灾保平安”之意。大殿外面东西两侧的一排小树丛上系满了祈愿的小纸条。有意思的是,认真观察了一下,小树丛竟然是假的。看来是专门为祈福许愿者设置的,要不的话,小纸条就无处可放了。还有一个许愿的牌架,上面密密麻麻挂着游客的许愿牌,有日文的,有中文的,还有英文的…….
  广场上有一个天皇在位60年纪念碑。自公元前660年第一任天皇神武开始算起,日本历史上已有126任天皇,其中在位超过60年的有8位,当今明仁天皇的上一任昭和天皇共在位64年。这块碑纪念哪一位天皇没搞清楚,如果是纪念昭和天皇在位60年的话,此碑则应立于1985年。
  但不知何故,整个行程中印象最淡漠的要数平安神宫了,没有怎么看进去,只是拍了一些图片,说明来过了。表象看来平安神宫气魄宏伟,很大气,正如日本著名诗人吉井勇的诗所描绘的那样:“思万延历往事如幻,朱红廊百官来。”风貌可见一斑。但是给我的印象,却缺乏神气和底蕴。文化就是文化,历史就是历史,缺少相应的历史文化支撑,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感到很勉强、很尴尬。临走时,我为女儿求了个“平安守护神”的牌,为女儿祈求平安也是我的最大心愿。
  

[ 本帖最后由 恒心永在 于 2008-3-28 18: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京都印象(下)
      4、中国菜馆
  2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1点半,我们在京都一家中国风味的餐厅吃饭,是个五层红楼,名字叫“金城酒楼”,服务员听口音是中国东北的,汉语说的很好。五菜一汤,虽然菜很普通,但是吃的很饱,有点象过去“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味道。
  老板是个老头,有六十多岁,我跟他聊了一会。他的台湾人,已经开饭店了四十多年了。看见小小的吧台后面,摆着中国五粮液、茅台等一些名酒,还贴着大人小孩的照片,都是他的亲人。小饭店,汇聚的全是中国人,蕴藏着一种浓烈的乡情。我问老板,这么大岁数还干呀,他笑着说,我还算年轻的呢。看来,日本的老龄化是很严重的。这样的话题,没有商人气息的交流,是让人快慰的。望着这个快乐可爱的台湾老人,不禁感叹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洒脱、解脱呢,让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呢。
  5、西阵
  当地时间下午2点多,我们又到了西阵参观。西阵织会馆是个三层小楼,一进来,一楼是各种点心销售柜台,有一个舞台,用来和服表演。二楼是商店,各种纺织品,有几个女工在手织机上工作,不知是表演,还是真在织布。我只是买几个小物件,一个手机套,一个化妆镜,都是给女儿买的小礼物。还与那些手织机照了一张像,因为过去只是在电视上见过,这是亲眼所见。
  西阵起源比较早,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在公元5、6世纪,从中国大陆来的归化人豪族秦氏(秦河胜)一族开拓了山城之地。他们以洛西的太秦为根据地,不仅将新的农耕技术传了进来,还把养蚕和纺织丝绸的方法带到了这里。
  秦氏的经济实力成为第五十代天皇桓武天皇迁都的巨大推动力。平安王朝的宫廷纺织工业也是在此传统之上发扬光大的。在室町时代由于应仁之乱,京都的街市被兵火焚烧,大舍人町也荒废了,织工们也流离失所疏散到界市等地。但是战乱一结束,织工们就返回京都,一部分在白云村,这些织工集团被称为练贯方。另一族群山名宗全的西军大本营遗址为中心建立起大舍人座,复活了在战乱中中断了的大舍人绫,后来就被称为西阵织。
  幕末维新后的动乱和向京都迁都,不仅使西阵,也使整个京都衰退了。但是伴随着明治的新时代,西阵又象不死鸟一样复生了。从此西阵织为中心的寻蓝华丽的染织同鸭川的河流一样是京都的象征。它的严格即使说是与古都千年的历史同在也不算夸张。 2点15分,在人们的热烈注视下,观看了和服表演。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我们没有看到男式和服表演,可能是色彩比较单一,没有看点。表演的都是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款式多样,还有许多附属品。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著时的繁冗规矩,穿和服时讲究穿木屐、布袜,还要根据和服的种类,梳理不同的发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 和服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礼和服、宴礼和服及一般礼服。日本历史上曾定桔黄色、深红色、青色、深紫色分别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亲王的礼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红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这种规定一直持续到1945年。在日本高松冢古坟壁画上,除有唐装男子和女子画像外,尚有作为四方守护神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黑龟)画图。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著和服时,非隆重仪式,一般不选用白色和红色。因为白色代表神圣、纯洁;红色象徵魔力。 十五分钟的和服表演,设计师不断在花色和质地上推陈出新,将各种大胆的设计运用在花色上,使现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和服的历史。

[ 本帖最后由 恒心永在 于 2008-4-4 21: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9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