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ys: 说到诗歌的情感,对一些看似情感表达不明显,或者干脆说“拒绝情感”的现代诗歌创作,现代诗歌也常以营设连环意象和观察叙述写实相搏,对这类诗歌如何从表象到本质,就是如何读懂它们到底要表达什么?
古不为: 这是关于诗歌的欣赏问题,进一步说,就是怎样读懂一首难懂的诗歌? 爱好诗歌的人,特别是爱好诗歌创作的人,阅读量都不会太少。在阅读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好懂的,一类是不好懂的。 现在一些人提倡的口语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汪国真的诗,更早一些郭小川、艾青、孙文波等人的诗,台湾余光中的诗等等,我认为都是好懂的诗。好懂的诗,应该不在我们此刻这一个话题涵盖的范围之内。 我觉得各个流派中,学院派、朦胧派、意象派、象征派等流派的诗歌是相对比较难理解的。
今天,我只谈谈意象派。 什么是意象?意象和意境有什么不同?
第一,意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是通过形象引领出来的,是要体悟的、抽象的。第二,一个意象或多个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境是靠一首完整的诗歌表达出来的,而一首诗可以由一个意象组成,也可以由多个意象组成。古今很多咏物诗都是单意象的诗,更多的诗是多意象的诗。 而联想和想象,是通往意象和意境的必经之路。 这些概念百度一下,各种解读都能看到。 这样从概念到概念的叙述,初学的诗友可能会不得要领。 在这里,古不为给大家打一个比方,应该就能够很容易理解什么是意象了。 不知道各位在家里腌过大蒜没有,但肯定都是吃过的,至少都是见过的。 腌蒜需要的材料:一是大蒜,二是食盐、白糖、醋、水组合的溶液。腌制过程就不说了。 大蒜就是现实中的物象,混合溶液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联想、想象,最后腌制成的能吃的美味可口的腌蒜就是意象。
还是举个例子。美国意象派鼻祖诗人庞德代表作《地铁车站》,这里给出两个翻译的版本: 译文版本一: 这些脸在人潮中明灭 朵朵花瓣落在 湿润的 黑粗树枝上 译文版本二: 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过程,庞德自己曾在1916年写道:“我发现这对我为了摆脱那次在地铁的情感所造成的困境很有用。我写了一首30行的诗,然后销毁了,……6个月后,我写了一首比那首短一半的诗;一年后我写了下列日本和歌式的诗句。” 在这里,我展示了两种版本的译文,以及诗人自己讲述的写作过程。 这首诗,就一个单一场景的意象组合。地铁车站人潮涌动,一张张脸如朵朵花瓣,整个地铁站看上去如黑色的枝条一样。 这样的诗歌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解读,正所谓诗无达诂,谁也不能做出精准的解读,甚至,连作者本人,都不一定是解读的最精准的那个人。因为有时候,诗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00多年来,它竟然沦落为(这个词儿是不是很牛逼?)意象派诗歌的扛鼎之作。
那么怎样阅读和欣赏此类难以理解的诗歌呢? 我的原则是:第一,不要勉强自己非要一次性彻底弄懂,顺其自然就好,此次读不懂就下一次,今年读不懂就明年,随着阅读经验的增加和积累,该懂的时候自然就懂了;第二,有人说,诗人会在一首诗中故意留下破绽和线索,让读者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者只要足够用心去读,一个词一个词去品味,再结合标题的主线提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理解和解读。至于精准不精准,那都是次要问题了。因为,此类诗歌的解读没有标准答案。 理解这首诗的途径,必定还在这首诗里面。通过这几个词语“地铁车站”“人群”“面孔”“花瓣”“枝条”提供的信息,你可以尽情展开想象了。上述五个词汇里面,“地铁车站”“人群”“面孔”是眼中看到的客观存在,而“花瓣”“枝条”是诗人联想得来的意象。由客观存在到联想出来的意象,就是诗歌形成的过程。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个“地铁车站”“人群”里的一个个“面孔”,多么像“枝条”上的“花瓣”啊!后面,读者就可以继续推理,从花开到花落,是多么短暂的时间啊!这情景又如人生,如历史,如世间一切的存在一样,生生灭灭,无穷无尽······ 当然,你可以继续推理想象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