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65|回复: 3

[原创]丝丝缕缕(91—1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9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1、八九岁的儿子要我猜一个脑筋急转弯题:三条虫子排成纵队往前爬,前一条往后看和后一条往前看都说能看到两条虫子,中间那条往前看也往后看却说一条也没看见,你说为什么?我想了半天,说:“中间那条虫是瞎子”。“错”!这下我纳闷了,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儿子问我“放不放弃(作答)”,我只好放弃。他便告诉我:“正确答案是——中间那条虫子撒谎”。我不禁哈哈大笑,觉得答案蛮有道理。想来也是,尤其在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中,许多“急转弯”、非“急转弯”的问题,都是不能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的,必须打破常规,否则,即使“小儿科的问题”也无法正确解答。这个道理不难懂,只是对不会撒谎、没有撒谎习惯的人来说,除非看过答案,不然是很难想到这个答案的。因为撒谎是不讲事实、不顾他人、不管后果却能轻易达到蒙骗目的的常见方法,而正直善良的人们,往往就在这样一种“常见”的刁虫小技中上当受骗。
   92、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旦与私欲或卑鄙的目的搅和在一起,理性即被扭曲,其险恶用心便可能对善良和忠诚产生戕害。
   93、人,多么像伊壁鸠鲁说的“原子”。他说:“原子永远不断在运动,有的直线下落,有的离开正路,还有的由于冲撞而向后退”。原子是那样的渺小,对“运动”着的人们,大概可以作些类比吧?其实,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是如此,脑子里不停地转着许多事情,且时而“直线下落”,时而“离开正路”,有时还会因为受到“冲撞”而“向后退”,只是不易被别人发现而已。
   94、关于儒家的教化艺术观,曹植有段精辟而又耐人寻味的论述:“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君,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见忠臣孝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足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见《画赞序》)曹植此言颇有真知灼见,至今仍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赞赏。只是对时下的某些现象,却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现代的一些“篡臣贼嗣”,是很难看出他们的“切齿”面目的,他们可能会戴着慈善、博爱的面具,出现在世人面前,且还能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直到东窗事发,劣迹败露,人们才如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善良的心灵仿佛一下子受到了沉重打击,无法接受这严酷的现实。又如“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恐不尽然。现在的“淫夫妒妇”可谓不少,但什么时候看到他们“侧目”呢?绝大多数时候恐怕是看到他们穿金戴银、趾高气扬、招摇过市,好不风光气派,好不潇洒自如!除非他们的丑事被揭了幕或让人当场捉了奸,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媒体的摄像镜头前,才能见其“羞耻”而“侧目”。是啊,流动的人群就像流动的画面,画面上的众生像不是一家之言能够概括得了的,也不是一家之言能够盖棺定论的。这里不是说曹植所言“不是”(岂敢!),也不是说社会这个“流动画面”上的人都不正派,只是说,要了解其真相、认识其本质,恐怕不能被“‘见’什么,‘莫不’什么”的“句式”所局限,而当“勿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这才是“观画”应有的态度吧?
   95、明代思想家吕坤有句话说:“世人三不过意,王法天理人情;这个全然不顾,此身到处难容”。就是说,要依照王法、天理、人情去做人处事,而不恣意行事,否则,难有容身之地。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恣意行事”,且往往还有其容身之地(当然是不会长久的),否则,法律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了,天理、人情也就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了。
   96、人们知道画师毛延寿被汉元帝所杀,是因为毛延寿把大美人王昭君画丑了,没让美人在选美中入选,直到元帝亲眼看见“绝色昭君”时才顿生“恶图”之怒,一气之下便杀了他。对此,王安石还为毛延寿鸣不平,认为元帝“枉杀”了画师。有王氏诗句为证:“意态由来画不成,元帝枉杀毛延寿”。就是今天,也有人认为王安石的评论确实很有见地,因为中国的绘画技术一直注重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当时没有透视、用光等西洋手法(这一手法,上个世纪初才被中国画界借鉴),要想充分表现美人的娇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毛延寿不能将王昭君的美貌画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笔者在读初中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听语文老师说,王昭君之所以被画丑了,是因为她没有行贿画师。而且,按照当时百里挑一的宫庭画师的绘画技术,是不可能将一个美女画成“恶图”的。想必是毛延寿没捞到好处,就心怀鬼胎、歪曲真相、瞒天过海了(起码他是没有尽心尽力去描画美人,未能尽忠皇上)。谁知美终究藏不住、画不丑,绝代佳人还是被元帝发现了,只可惜她被派去凶奴和亲,致使汉元帝悔怒交加。莫说封建皇帝掌握着臣子和百姓们的生杀大权,即使现在也是不能让人容忍的。看看诗人笔下的“昭君恨”吧:“汉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事和亲!”若不是毛延寿把王昭君画丑了,她不就在皇帝身边享受荣华富贵了吗?说不定,昭君侍君有方,加之绝色之功,哪一天龙颜大悦,王昭君就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甚至皇后了呢!这里无意与王安石或后来的谁争论什么是非,只是说,若果真如笔者的老师所言,毛延寿真是活该了。
   97、李大钊有句名言:“凡事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可有一些人,哪里来什么求真的态度、踏实的工夫?往往是什么“学”、什么“事”来钱快、赚钱多就求什么“学”、干什么“事”,并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和“真理”,而这方面的成功者,又使更多的人“驰于空想”、“鹜于虚声”,且颇有形成气候之势。对某些人来说,或许只有“求金”的态度最真、最实了。这可能就是“赚钱的人不费力,费力的人不赚钱”的一种现象吧?
   98、惊雷,强令狂风席卷大地,纵令暴雨洗劫万物。但在巍然挺拔的大山面前,却只像听到一个喷嚏似的,丝毫没有惊心之处。
   99、齿轮之所以能够默默无闻地相互啮合,保持恒久而有序的运作,关键是有一根固定不变的轴和许多坚硬而规范的齿,始终按照一定的方向转动。
   100、当黎明的钟声响起,震撼蜷伏的灵魂;当朝阳渐渐升起,东山把希望高高托起,那热情和喜悦洒满大地;当阳光映照着流水,光与影的合奏如此优美;河流环绕青山,灵动与秀美那样和谐;大地应时换装,面貌为之一新,噢!大自然是一幅何等活灵活现而又美妙绝伦的画图! 其实, 一切都按时节和规律生生息息。 飞鸟掠过,似匆匆过客;风儿吹落黄叶,催促流逝的时日,但见鲜花在画中含笑,飘逸芳香,怎不令人陶醉!当日落于西,晚霞依然红艳,仿佛还在吟唱中天的辉煌......难道你没有听到大自然的心声吗?它说:“叹息就留给唧唧啾啾的虫子吧!请给自己留一线光辉,好在夜深人静时,让它牵着自己的瞳仁。”夜幕真的降临了,一切归于隐秘或者沉寂,看不见鲜活的气息,色彩也似变了调子。可别忘记,自从黎明的钟声响起,我们就从黎明走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走过黎明... ...
发表于 2003-11-29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丝丝缕缕(91—100)

如果是原创作品的话,你的确超乎了我的想象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丝丝缕缕(91—100)

不是原创作品,我会注明的。抄袭作品不是我所为,我怕打官司喔:)
 楼主| 发表于 2003-1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丝丝缕缕(91—100)

[这个贴子最后由新越在 2003/12/11 10:03am 第 1 次编辑]

不管你的想象是什么,请相信,我是对得起这些文字、对得起读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