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21|回复: 9

青鸟殷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董桥,他说现在不流行写信,人情不是太浓就是太淡。文明进步过了头,文化是浅薄得多了。对于我这样既乐于写信,更乐于读信的人来说,读到这样的话,自然是心有戚戚焉。
  新年就要到来,每年的这个时候,总忘不了给朋友们写上一张明信片寄去,而且总是手书,哪怕只是写上“开心、快乐”几个字。同事看到总会笑话我,身旁的电脑及打印设备一应俱全,却还费力手写,也不嫌老派,我却只是笑笑,不加争辩。公司的明信片基本上是属于公事应酬的一种手段,千篇一律的电脑打印,规规矩矩的宋体或楷体的祝福语,我固执地认为这不能表达我对朋友的一份真诚,就算我重新打印上自己专为每一位朋友写的祝福,到底给人一种复制的感觉。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远离精致远离优雅的时代,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圣诞卡、新年贺卡、情人卡或者是电子贺卡,你想要的最美好、最动人、最温柔的话语,你都能毫不费劲地在上面找到,只可惜都是批量生产,没有一份是专为你写的,连我们的感情也顺带成了批量生产,可随时批发的了。
  前几天,听马郁的歌<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歌中的女子在收到一张明信片,看到那熟悉的字迹后,便坠入回忆之中,思念起那个下辈子如果还记得,死也要在一起的遥远的他。那一种遗憾,那一种美好的情怀,用清丽的歌声娓娓道来,轻易地就打动了我。这里明信片成了一种信物,表达着永不相忘的誓言。有了这样深情的借口,我的明信片情结再没有理由不坚持。
  董桥说,书信不是面对面聊天,写信的人和读信的人都处于心灵上的孤寂境界里,联想和想像的能力于是格外机敏。梁鼎芬给缪荃孙的信上有“寒天奉书,一室皆春气矣”之句,因为“微雨,甚思酒,何日具鸡黍约我?<梦余录>再送两部,祈察收。”雨冷,酒暖,书香,人多情:寒天得这样的信,当然“一室皆春气矣”。这样的信件往来,是要有情调、要有精致心思的人才能写,才能读的。一直心怀钦羡,那时的人们一封信也可以做到雅得一塌糊涂,一纸素笺、一方砚墨,小楷、草书、格式,提笔落墨,蕴含了无尽的文化韵味。如今,去哪里寻这样的笔下情致。
  前两年家里迁新居,帮着母亲收拾,无意中看到了母亲精心收藏的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父亲与母亲当年的信件,还有一些他们当年互赠的小信物,几张发黄的小纸片上写着一些诗句,边上缀着一些手绘的花草,小幅的合照上有他们亲手题写的爱情宣言。打开那些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情书,我不禁为父亲母亲曾收到这样一些精致的情书而感到幸福。那信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只为你一个人而写,只为你一个人所拥有,那些不管是工整还是凌乱的笔迹,流露出写信时的激动、甜蜜或是认真。手书毕竟有生气,有个性,有激情,这是电子邮件时代的刻板情书所无法与之比拟的风情,只能感慨这样的幸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
  现在的人似乎都不爱写信了,记得原来上大学时,与高中同学之间书信来往颇为频繁,是为全班之最,每天往返于校门口信箱处与教室宿舍之间无数次。那时,虽然不是每封信都洋洋洒洒上千言,也不是每封信必八行书,尺素笺,但也是情致盎然,叙人叙事论理,写景致,写感受,有年少轻狂,有义气风发,也有风花雪月,情深意长,每封来信都让我捧读再三。尤记得当时在成都读书的好友,在游玩了峨嵋山之后,写了一封长信与我。整整九页信纸,从头到尾字迹工整无乱,认真之极。写山中的怡人景色,写飞泄而下的小瀑布,写在他手中争食的可爱猴子,写他当时的心情,虽没有倚马可待的才情,但读来意趣无穷,直让我恨不能立马去一趟峨嵋山,直到现在也不能忘怀。最最难忘的还是收到家中的第一封信,捧在手中,还不及拆开,眼泪便扑簌簌地掉了下来。第一次离家的徬徨无依,独力承受的孤独委屈,在得到来自亲人的温柔关怀之后,让一颗年少的心有些无法承受,那是不得不掉的眼泪。
  “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董桥以为,这样浅的话,这样深的情,看了真教人怀旧。我这怀旧之人没有即读即弃的豪爽作风,我舍不得扔掉这些细故细物,经年下来,积累下不少的信件,就连大学时代的信件也在毕业时一并打包带了回来。寂寞时旧信重读,会读出以前所不能体会的意味,而此时物是人非,也只能增添几许的惆怅。很多的话,若是当面说,或电话里说,意境全无,决无写信时的含蓄与体贴,能给你留出想像的余地,更无进退自如的从容。写信还可以享受自由发挥、随性自在的乐趣,我手写我心,只管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信马由缰,悠悠然道来;或是柔情满怀,倾心诉说;或激情澎湃,一泄千里......这一切都由得你妙笔生花,何等痛快的事情。
  及至现在,文明进步到了计算机互联网,写信较之从前更为方便简捷,电话问候也比较易于交流。至于打电话,准备了满腹的体己话儿,急切地拨通了号码,正要开口诉说,对方一句“我现在很忙”,一下子让人兴致全无,再也说不出话来,仿佛舌头被猫儿叼走了,人也跟霜打的茄子一般了,对方再咔嗒一声挂了电话,你便被扔到了寂寞空虚里,于是对电话便深恶痛疾起来。仍旧还是回到那不合适宜的癖好上去,接着写信吧,只是很少再写手书了。电子邮件最方便的就是可以随写随发,几句话也可以当作一封信发出去,于是常常把自己读书的感受,对朋友的思念,郁闷时的烦躁,快乐时的明朗心情寄给朋友,虽然也常常为去的是一封信对方回的却是一个电话而感到怅然。
  “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样的诗句,代表的只是一场美丽的往事吧。
发表于 2005-2-15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
问好,新来的朋友,写得不错,继续加油了
http://eooo.net/UploadFile/2004-9/2004921163225660.gif
发表于 2005-2-1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看你的名字我发了半天愣,哈哈,你是大珠小珠,我是雨珠。都带珠啦。
问好。常来。
“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董桥以为,这样浅的话,这样深的情,看了真教人怀旧。我这怀旧之人没有即读即弃的豪爽作风,我舍不得扔掉这些细故细物,
真是好习惯呢。
发表于 2005-2-15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大年三十,收到了很多千篇一律的祝福短信。开始时还很高兴,但心情很快淡然了。在这信息疾驰的电子时代,人的情感也常常跟着思想、智慧一块儿,被复制、被放大、被批量生产。工具的进步简化了程序、节省了时间,然而却湮灭了过程和载体中细腻的情思、悠远的怀想、隽永的祝福,以及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亲切感。在这样的时候,能够收到一封手书的信件、一幅虽然稚拙却温情绵绵的水墨画,该是多么的亲切和温暖,真是家书抵万金哪!
  这篇散文写出了信息时代人们对朴质真情的怀念和想望,浸渍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真是一篇意味隽咏的美文!
  
 楼主| 发表于 2005-2-15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谢谢楼上几位朋友的欢迎与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发表于 2005-2-1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向大珠、小珠、诸位问好。
发表于 2005-2-1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说句实话我本人特别喜欢用明信片,但别人如果用一样的明信片发给我来,我会很讨厌。奇怪,我就是喜欢特别,不一样的感觉。用心做出来的才东西最美丽!
发表于 2005-2-1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抚今追昔,令人慨叹。红。
发表于 2005-2-16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好文。打捞人的真心真情。
发表于 2005-2-1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鸟殷勤

呵,顶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8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