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疯笑在 2003/06/01 08:00pm 第 1 次编辑]
我以为自己不再骂人了.可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就不得不拍桌子大骂一句了.
死亡会改变许多东西.传统的说法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死人照例要收获很多颂词.鲁迅希望自己能够免俗,至死不肯饶恕他的敌人,他也不指望敌人能够饶恕他.可是 ,世界上的事就这样有趣,他生前的宿敌们未能免俗,出于各种理由而宽恕了死者.
鲁迅逝世不足一月,便有苏雪林恶毒的鞭尸之举.她写了篇<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说鲁迅有病态心理和矛盾人格,是"玷污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苏雪林还未必算得鲁迅的敌人,但她攻击一个不能还嘴的人,行为过于卑下,胡适看不过去,劝苏雪林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他已经死了,我们尽可以憋开一切小节不谈,转讨论他的思想有些什么,有些什么是有价值,有些什么是无价值的.'胡适才是鲁迅的真正对手,他也愿意饶恕死者了
早年的郭沫若是鲁迅的敌人之一 .1928年,他化名为杜荃写了篇<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沥>,过鲁迅戴上了 一个大堆空前可怕的帽子:封建余沥,二重的反革命,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主义者)......鲁迅死后,毛泽东盖棺论定,高度评价了鲁迅的革命性.郭沫若后来完全改变了观点,转而称鲁迅为"民族的杰作',散发着"不朽的光芒'.他是否真的这么想?我们就不明白了.
被痛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梁实秋,按理该仇恨鲁迅的.1941,他写了篇<鲁迅与我>,没有漫骂,鞭尸,口口声声都是"鲁迅先生'.他说鲁迅的杂感文学当代无人能及,并惋惜他在无谓的论战中浪费了精力,否则,以他的才力,创造成就还要更高.梁实秋是被鲁迅骂的最狠的人,但对死者表现出十足的绅士风度.
也许真正的敌手才能明白鲁迅.梁实秋继续说:"鲁迅先生的至死不肯饶恕人的,我想他也未必愿意被人饶恕.'如果鲁迅知道自己死后,他的众多对手也烟消云散,论战没有延伸到墓穴,他一定十分困惑和空虚.当然,死者也有敌人,那通常是在他生前不配成为敌人的人.战士倒下,苍蝇就会围拢来.
当我带这怒火将这篇文章读完时,全身都在发颤 当即拍着桌子大骂那个苏雪林.然后特意去书店找这个苏雪林书籍看看,想知道她有什么资格鞭尸鲁迅先生.可惜的是跑好几个书店都没有找到,可见此人的书笔.
虽然鲁迅先生有的文章不是最好,可人即死,何必行鞭尸之举呢.为何不在他生前进行批击呢,是怕自己份量不够,还是看着死人好欺负啊.更为一提的是她苏雪林还称不上是鲁迅先生的敌人.就连他真正的敌人郭沫若,胡适,梁实秋等都原谅先生了,她苏雪林算得上什么,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小人,不是小人物,不是身高之小,是一种可怕的我们身边的心理小人.他们太矮,矮到我们用显微镜都不能看见.我记得以前在<读者>中看到过 小人 这篇文.至今我都忘不了,一个人可以用几句话或几个动作改变整个村落.这样的人着实令人恶之.可苏雪林这个小人更是可恶,居然鞭刺一个死者.这种行为,这种人,在我们身边时时存在,不至只是她一个.
我死了.埋葬在土中,各种各样的土.是有颜色的,可惜我识不全.他们围在我身边,用身体挡住外面的风风雨雨.唉,世事就这么难.我不识的那些土从缝隙间向我蠕来,带上锯子钻入我没有神经的躯体内大刺特刺.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我不识的土,生前从没见过,死后我倒见识了.真是一种可恶的土.虽然我死了,我空虚了,可我也不需要这样的土作为地下的伴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