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57|回复: 1

摩诃震旦之胸膛——答日本留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9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从网上听到一段日本学生评论“支那”文明的录音。大意为:
   
   中国人只有在唐朝才能称为中国人,而在唐朝之后只能称为支那人。支那民族是世界上最劣等的民族。支那文明又有以下特点:港台地区略优于大陆地区,沿海地区略优于内陆地区。
   “支那”一词最早应追溯到印度佛经里的“摩诃震旦”,本意为广大之国,后因东西文化的相互渗透,几经音意互译,又日本人省去一些字母形成罗马文字“shina”一词(与英文中的China无关),而在现代日语中“唏呐”的罗马注音与“支那”一词完全相同,又可谐音为“木偶”、“玩物”、“将死”等词。因此,虽然“支那”一词在中文字义中没有鄙意的成分,但经日本人音意双关的语言游戏,在现代日语的特定语境中则是对中国人极大的羞辱。
   为什么这位日本学生赞赏唐朝的文明呢?因为日本的服饰、行礼方式、他们以为自傲的礼貌,都是唐朝文明的现代日式翻版。那么出于日本人之口,总不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吧。此外,承认中华文明的曾经灿烂,似乎将自己摆在了一个非常客观的位置了。孰不知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浴血奋战才从庸俗的孔孟礼节中脱胎出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还在初始阶段。新事物的成长,不可避免地遭遇种种挫折,暴露出某些弊端。在其成长过程中,该扬弃的我们当然扬弃,该回归的我们也自然会回归。关于曲膝哈腰,我不禁想起米开朗奇罗的一幅身体萎缩双脚缠曲的人体泥塑草稿。悲剧的力量不在悲剧本身,而在受者与悲剧形象的契合点。日本人在津津乐道时,怕是还不明白中国人自孙中山起就已经将矛头对准了曲折人性的曲膝哈腰礼节。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评论祖先,似有不敬之嫌偏激之疑,况且我们现在要说的还是日本人。那就从现场来抓个小镜头吧。以上所引的录音是一位留学长沙的日本学生向一位中国节目主持人所念的一段文章。这位日本学生的汉语发音相当标准,节奏缓慢,语调平和,大有君子风度。而中国节目主持人却一反常态的激愤。这个时候,你会去怀疑这位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和把持情绪的能力吗?当然不会,因为他是有感而发,是中国人直爽的一面。另一方面,只要是懂汉语的人(哪怕是外国人)是听到日本学生平和的语调呢,还是语言本质里的恶意中伤?写到这里,两种文明的比较似乎可以省些笔墨了。
   又说道,支那文明港台地区略优于大陆地区,沿海地区略优于内陆地区。这与中国经济分布的地理特征不谋而合。毫无疑问,日本人考察文明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经济的优劣。这话里面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台湾当前以及回归前的香港与日本关系密切,所谓的“沿海地区”应该主要是指上海,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也是首先从上海登陆的。这么一想,似乎只要
是与日本人有关的地区,它的文明就是“略优”于其它地区的。我cao你妈!恶狼也知道擦擦嘴上的鸡毛,你杀了人还说给予人文明。
   日本人只知道内陆城市的街道垃圾比沿海城市多,看不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他们不知道豪爽的内蒙牧歌,含蓄的江南柔情,朴实的湘西民风。因为这些正是他们所害怕的。延安的全军纺线,缝补军衣的江南女子,掀杆起义的湘西苗民,这些都是他们曾经见识过的。
   告诉你吧,小日本,我们大上海的繁华是你们铁蹄践踏后的复苏,是血红蛋白在伤口处的重新集结,我们的沿海是“摩诃震旦”向战败大和民族挺起的胸膛。
发表于 2005-4-19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摩诃震旦之胸膛——答日本留学生

TMD,把这些日本留学生赶出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0 0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