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47|回复: 5

[原创]继续旧作:老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8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时的学校位于北方一座古城的北隅。

出门北行,有一小巷,路面用大小不一的青砖铺就,仄而曲。沿着这条小径七拐八拐便可见一门洞,这便是从前的城北门。如今铜门早已不复存在,整座古城也只剩几截残垣断壁,一幅老态龙钟的样子,让人想起迟暮的英雄。

出了洞,便见一石碑,名曰:原州古城遗址。沿所示方向西行,却可意外地发现在西北处赫然保存了一角砖坯墙。高约三丈许,依稀可辨其当年的模样。这里因僻静常少人来,然而于我却是一方好去处。课余时常挟一本书到这里来读。许多边塞的诗文放在这里读,仿佛几百年的岁月被拉到了眼前。王维诗《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底下一句“萧关逢候吏”的萧关,就在古原州的城郊。

读书读得倦了,便起来散散步。用手摩挲青砖上的墨绿的干苔,或贴在厚实的城墙上倾听它的心跳。常常是在下午,夕照,落木,荒阒的城郭,远望一抹黛色的山峦,“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让人极自然地沉浸在一种诗的氛围里。至劲厉的寒风从残垣断壁间呼啸而来,雪被扯成破碎的白片挂在老墙上时,那伤口便愈见峥嵘……

说来惭愧,生于斯长于斯20年,我却对这一方风土的了解少之又少。对于时常亲近的老墙,竟不知它筑于何时。只是听父亲辈有时说起,30年前他们初到这里,古城还保存完好;一溜厚厚方方的青砖,底下是尺来厚的几层条石作基,铜锈斑驳的城门时开时闭,古旧中透着一种不可逼视的威仪。可惜都在那场劫难中被毁了。

大约他们说得并不错。小城的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它的模型,里外三层布局谨严而颇具规模。馆内的老专家不无遗憾地说:“这样的规模在西北方并不多见,如果不是人为破坏,至少它还能保存上千年。可有人把它建起,就有人把它拆掉。拆它的人,甚至活不到一百岁。由于破坏严重,古城已无修复的可能,如今只能踩着砖坯铺就的小路去凭吊它了。可我觉得,倒塌的不只是一圈城墙。

只有老城的西北角得以幸存。没有拆掉的理由很简单:当初(直到现在)这里是一所监狱。关押着各种各样的罪犯。我不知道该作何解释。说得大些,是一段古老的文明因一种现代的愚昧和野蛮得以幸存?还是这种文明继续框范了愚昧和野蛮的蔓延?我曾读过一些诸如《文明的碎片序》这样的文章。可面对这一角颇耐人寻味的老墙,却无法深入地思考这是怎样的一种况味。嘲讽耶?悲哀耶?

如今老墙的影子已如一枚风干的书签,夹进了历史的书页,夹进了我褪色的记忆里。只在夕阳下,残墙孑立,仿佛一位学者笔下寓言。
发表于 2005-8-1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继续旧作:老墙

[color=#0000CD]点点很荣幸,成为了这篇文章的第一个读者。
读完之后,感觉霜斑斑有很深的文学功底。
“如今老墙的影子已如一枚风干的书签,夹进了历史的书页,夹进了我褪色的记忆里。
只在夕阳下,残墙孑立,仿佛一位学者笔下寓言。”
对老墙,有了感情。因而让它“活”在自己的记忆当中。
问好:)
发表于 2005-8-1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继续旧作:老墙

旧痕依在,沧桑尽历,皆在笔端。
问好。
发表于 2005-8-1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继续旧作:老墙

蕴含历史、文化、思想的一篇好文字,足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了。学习!
问好霜林晚版主:)
发表于 2005-8-19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继续旧作:老墙

[color=#9932CC]
“如今老墙的影子已如一枚风干的书签,夹进了历史的书页,夹进了我褪色的记忆里。只在夕阳下,残墙孑立,仿佛一位学者笔下寓言。”
——喜欢这样的表叙:)
或许正是一种对历史以及文字的敏锐,于是能够对一堵老墙产生这样的感怀与思考。有些东西,越是古老,它在土地里存在着的时间越长,它的故事也就越多。而这,也是一种考验,对老墙的考验,对欣赏着老墙的人的考验。
问好,霜林晚^-^
发表于 2005-8-19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继续旧作:老墙

拜读!很有文字功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6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