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89|回复: 7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6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探花初到御桥西,暖水香风燕子泥。南陌云舒彩蝶舞,董林霞薄野莺啼。
一朝尽在枝头闹,日暮归来落满蹊。多少酒旗争画杏,更无骚客不沉迷。
发表于 2005-5-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中间两联对得不甚好。南陌对董林,董林是个典故,南陌却只是一般的描写。云舒对霞薄都是云彩的意思,合掌。在律诗中第三联是一定要对仗的,这里对得不严谨。
 楼主| 发表于 2005-5-7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恩,谢谢佩佩指点。
南陌对董林,刚学的“谐音”对,董=东,本来想拽一哈滴:)
合掌问题得解决。
发表于 2005-5-8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就对仗而言,南陌对董林不成问题,这在律诗中叫“借对”
: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例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05-5-9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哦,谢谢清风老师,这回明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5-25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再改:
探花初到御桥西,暖水香风合燕泥。十里春深蜂蝶舞,几枝尘远小莺啼。
烟霞片片生云海,红雨纷纷落野蹊。多少酒帘常绘影,更无醉客不沉迷。
发表于 2005-5-25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其实更看好原作,尾句再提一下方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5-26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 赏杏花(修改旧作)

尾句问题一直没解决,谢谢三千版版批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1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