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90|回复: 6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盼支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9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盼支持)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
                                      (2006-2007)
                                           代    序
    在经济、政治与文化“全球化”脚步的逼近下,在网络手段的推波助澜下,世界文化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的已经悄然展开,文化的逐渐趋同将是一个大势所趋的发展进程。中国文化之于世界文化,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体现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层面上,而改变的方向也是一直沿着同化与异化两个截然相反的轨迹发展的。所谓民族的走向了世界,世界的融会于民族,就是文化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之所以有人奋臂惊呼:中国传统文化正受到世界文化思潮的侵袭,固有的汉语传统正在面临着种种怵目惊心的威胁。我看,这到不是他们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我到愿意认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怀有无限的感情。因为怀有对母亲的真挚的爱,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挺身捍卫母亲的纯洁,捍卫自身文化的纯洁。
    危机与威胁并不是单纯的来源于文化一个方面,但来自文化的冲击和异化将是具有颠覆性的。从纯粹的意义上讲,“肯德基”、“麦当劳”在世界的跑马占地,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竞争。它将美国的饮食文化,乃至本土文化正在一步步推向世界。改变有时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根深蒂固,无法逆转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英语文化等等,作为西方文化的杀手锏,其实都已经在我们尚未觉醒之时占据了优势地位。全民学英语的鼓吹者,其实就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汉奸、叛徒(本文肯定英语专业,但反对全民学英语)。一个民族的语言,其实是民族文化的最主要载体。还记得以中国瓷器为载体的东方文化向西方的传播吧?但那远比为了一个民族语言对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世界上的四大古老文明,而今只剩下华夏文明尚在全球独放光彩,作为这种文化的继承者,我们守土有责。事实上,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从最初的甲骨文(可能还要更早)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白话文,无时无刻不处于变革之中。在这中间,也吸收和借鉴了许多外来语言文化。但是,这些变革并没有颠覆我们固有的精神思维,也没有阻断我们传统文化的自然沿续,而是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并使之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
    在中国文化中,抛开所谓的四大发明,其实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看,也是有着四大文明的。这是四大文明,也是四大艺术,更是四大人文精神的浓缩。首当其冲的是汉语言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其次是书法,包括不同书体,不同门派的书法;再次是绘画,包括工笔画与写意画;第四就是民乐。在这四大文明中,具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写意。绘画中的写意画很好理解,简单几笔勾划和几笔泼墨,就能画出或山或水或马或人物,而且是形神俱备。而西洋油画中的所谓抽象派油彩的涂抹,儿童能画,大象、大猩猩也能画,许多所谓的名作,其实都是画家在精神失常中的作品,这能算艺术吗,是真正的艺术吗?书法中的行书、草书,就是一种写意,民乐中的作品更是生活中的写意作品。
    汉语言文学的写意体现在精炼传神的语言文字上,体现在每一个单音节词的发音与表义上。其中,诗歌又最具代表性,包括民歌(《诗经》和《南北朝乐府民歌》为其代表)、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律绝诗)、词和自由诗等。在诗歌中最能体现汉语言艺术魅力的,就是近体诗和词了,而近体诗又更甚之。为此,引出本《规划》的主旨——
    毛泽东曾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这也是一千多年来中国诗歌文化界的定论。固然,讲平仄、论格律,对常人来讲是一种束缚。但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套完整的规则,我们才能够在其中寻觅到格律诗的魅力。“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灵之契合与感应;“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的情动于心而发于言的妻子思夫之痛;“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人生无奈与伤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寂静描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新旧更换、与时俱进的坚韧态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漫漫探求、甘于奉献的精神等等,无不是通过洗练、传神的诗句传达给读者的,这是世界上其它任何语言文字所不能够达到的境界。就是因为它作为汉语言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辈近体诗爱好者有责任、有义务,更有信心将其加以传承和光大,并成为保护民族文化的急先锋和精神支柱。
    鉴于唐诗在近体诗中的地位,以我们当前单纯的依靠个人爱好进行创作的力量,逾越这座高峰简直是不可想象,而有组织的攻关,也尚不是一朝一夕之易事。但是,保护和发扬汉语言文化的重任不能因此而搁置,我们要寻求突破方向,确立突破点。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著之一,其中的诗文艺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使之成为名著中的名著。作为《诗歌报》的一群古风(实为格律诗)精英,我们可以联合起来,从改编《红楼梦》入手,作为练笔,在长篇(巨著)格律诗上开拓作为。《长恨歌》,长恨歌,御宇多年求不得,……此恨绵绵无绝期呀。假借用白居易的长诗,恨仰旨诗之高峰而空兴叹,我辈生当其时,当整装待发,勇往直前,为我国汉语言文化殿堂增一块砖,添一方瓦,甚至是修一道丰碑。
                                             《编委会》组织机构
    《编委会》由《诗歌报》论坛《古风版》常任版主清风翼牵头,招募有识、有志、有为之士,组成委员会。并完成机构设置,确立工作岗位与分工,制定相应职责。进而对《红楼梦》前80回进行分工编纂。
    一、机构设置:
    主编,1人;策划,1人;常务理事,5人;理事,20人(含常务理事);资料提供,若干人;校对,3-5人;协调,若干人。
    二、约略职责:
    主编,负责任务的分配,人员的管理,总体风格、质量、进度的把关与督导,印刷、版权与成员待遇的分配,及各项事务的协调等工作。
    常务理事,负责编制任务计划,对新任理事的考核与指导,招集组织研讨会,及格律的把关与订校等。
    理事,按主编的任务分配或自选任务,负责主笔编纂。
资料提供,负责诗歌知识、红学知识等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提供,并按理事以上人员的要求重点搜集必要信息。
    校对,负责对完成内容与原著及文字等进行校对,并负责成书时的校对。
    协调:负责联系名人题辞、作序、印刷、发行等工作。
    另外,财务管理与法律保障等其它未竟事宜授权《诗歌报》负责。
                                          《编委会》工作粗略规划与设想
    在组织机构完成建制后,即可着手对现有在册理事分配适当的任务,并以工作的开展和进度,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加入进来。对于初来不摸底者,可安排后40回作为练笔。
   
    一、时间安排:
    2006年5月着完成组建,并着手开展编纂工作。
    2006年底完成至少前20回的编纂任务,并适时召开一次主题研讨会,沟通理解,总结经验,鼓舞斗志,树立信心,并确立下一步具体工作方案。
    2007年10月之前,完成前80回全部编纂任务,并做好出书的所有准备工作。
    2007年10月初,全体参予人员完成照片、简历的报送。有条件,可再进行一次集中。
    2008年初,成书,
    二、一些初步设想:
    (一)书籍可定为奥运礼品书,作为奥运奖牌、鲜花、吉祥物之后的第四件礼品,送到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的手中。
    (二)《编委会》工作的主题是:文化、责任、义务、追求。
    (三)书名暂定:《诗绘〈红楼梦〉》。
    三、意义:
    (一)保护和弘扬汉语言文化,提高人类对格律诗的理解和认识。
    (二)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人的各种依赖性增中,记忆必须呈现退化的趋势。记忆训练将成为人的体能训练之后的又一个必须课。《诗绘〈红楼梦〉》可以像《三字经》一样成为在人记忆训练的规范性教材。
    (三)填补格律长诗的空白。
    (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文化的反击与反浸透。
    (五)完成《红楼梦》诗化艺术的提升,推动红学研究的发展。
                           附《诗绘〈红楼梦〉》第一回初样稿(抛砖引玉)
红楼浩瀚影如烟,流彩泼墨悟若泉。顽石也能通灵性,潘安怎又不知贤?
坐卧捧抱难释手,日日秉读字字怜。抽筋挖骨非不敬,汲取精华洞真言。
提文炼语成一句,更有原书诗正鲜。直引只为达君意,删改求得上口弦。
莫求处处和音律,且教小生细细研。读者莫苦髓不至,看罢此篇诵原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第一回   士隐梦幻识通灵  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卷梦幻石头记,书中女子行止全。自云碌碌无成事,堂堂须眉让裙衩。
天恩祖德纨绔时,背负师父教规劝。潦倒半生无一技,今卧绳床避茅椽。
愧悔有余而无益,释怀笔墨愿昭传。女娲补天炼顽石,三万六千五零一。
单剩一块弃青埂,无人知是已通灵。顽石不堪补天憾,遂自悲号遂自惭。
每日嗟悼叹息里,忽见僧道二人来。幻化扇坠莹洁玉,僧托掌上笑石顽。
欲使人知非俗物,但镌数字逞狂癫。袖石飘然无影去,几世几劫浑不知。
空空道人求仙者,又见顽石历悲欢。“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贫者日为衣食累,富者又怀不足心。
朝代年纪无可考,道人忧恐世人偏。石头笑问何太痴?故事实因再求难。
消愁破闷书中事,喷饭供酒事中诗。称奇道妙不足取,喜悦检读稍许安。
道人一览眷无穷,抄录问世十万言。曹氏雪芹披十载,悼红轩中几增删。
石上所书皆如下,故事如何细细咽。姑苏阊门甄士隐,修竹酌酒似神仙。
嫡妻封氏知礼义,有女三岁名英莲。炎夏永昼坐书房,不慕功名性禀恬。
手倦抛书朦胧睡,梦遇僧道行中谈。僧诉一段风流案,暂未投胎下凡间。
三生石畔灵河岸,绛珠草儿修成仙。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绛珠。
绛珠受惠无以报,下世欲以泪相还。士隐闻言明一二,僧道携手警幻宫。
不知蠢物为何物,忙使身前问分明。僧示美玉一面缘,通灵宝玉正面镌。
背有小字几行行,未待看清已夺还。太虚幻境俱已到,两边对联石牌坊。
“假用真来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霹雳山崩忽惊醒,梦中之事忘一半。
怜女英莲抱在怀,一僧一道站门外。癞头跣脚疯疯僧,垢面跛足癫癫道。
僧哭英莲累父母,士隐恶疯不耐烦。挥霍谈笑留四句,僧道相别三劫后。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时有穷儒贾雨村,寄居邻寺葫芦庙。此间来访入书房,语未三言客又往。
士隐前厅礼会客,雪村房内闷翻书。忽闻窗外女嗽声,转目丫鬟撷花红。
眉目清明仪态好,动人之处说不清。雨村呆目丫鬟惊,暗自思量看者何。
敝巾贫窘气不俗,料非久困择高枝。不免亦步亦回头,雨村领意喜不禁。
自认知几风尘中,不知丫鬟名娇杏。月圆更伤情深处,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又思抱负未逢时,搔首长叹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士隐中秋设宴,亲邀雨村赏明月。叹兄报负应不浅,暂置小酌聊自慰。
款斟漫饮听箫乐,愈添豪兴乱管弦。飞彩凝辉无寂寥,雨村寓怀借酒力。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贺飞腾之兆,不日可接云霓浩。闲语囊羞沽名困,封银五十衣两套。
雨村略谢非介意,谈笑安然三更到。元宵佳节看花灯,英莲失散无影踪。
半生只得此一女,夫妻因病日日惊。又值三月十五日,邻庙失火延一街。
甄家逃命三五条,房舍化作瓦砾场。田庄变卖投封肃,薄田朽屋丈人嫌。
急贫怨痛积伤重,暮年渐近残烛短。拄拐街前散散心,疯癫道人念言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巧解好了歌,其中甘苦谁知道:陋室空堂笏满床,衰草枯杨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蓬窗。脂正浓也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送白骨,今宵红帐卧鸳鸯。金银满箱展眼空,乞丐也能嘲笑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只想日后作强梁,谁承流落烟花巷!
曾因粮少难度日,又嫌官小锁枷扛。昨怜破袄烂履寒,今嫌玉带紫蟒长。
来去无定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都为他人作嫁衣,反认他乡是故乡。
疯跛道人拍掌笑:解得好来解得切!道人褡裢士隐背,一声走罢竟不归。
街坊烘动作新闻,封氏遣人各处寻。父虽日日皆抱怨,无奈石沉无音信。
甄家丫鬟去买线,前呼后拥官道拦。乌帽猩袍新太爷,面不生疏似所见。
晚间将息门敲响,本府太爷差人传。封肃闻听慌手脚,目瞪口呆疑惧端。
                                                                  石  戈
                                                           二00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文字
发表于 2005-12-20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盼支持)

如此浩繁工程,如能实现,真开诗写名著之先河,可喜可贺。
我深知这项工程艰巨、之不易,并为石戈先生的执着所感动。牵头不敢,做个鼓号手是当仁不让的。
这个作为设想先挂起来,具体如何操作望各位有识之士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在这里,先谢了。
发表于 2005-12-2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盼支持)

确实是浩繁的工程 关注中~~~
发表于 2005-12-2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盼支持)

期待中……
发表于 2005-12-30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盼支持)

下面引用由zlg2005/12/26 01:33am 发表的内容:
期待中……
同样期待!
问好!
发表于 2006-1-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盼支持)

十分敬佩楼主的精神。单这一篇序文就很见功夫!鄙人密切关注,衷心祝愿此计划能顺利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绘〈红楼梦〉编委会》工作规划(盼支持)

清风翼、竹露滴清响、ZLG、张军、南窗飘雨:各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只是关注呀?这是我一人能力所不及呀。我现在仿佛在裸奔一般,好羞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3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