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49|回复: 2

学诗模板(第二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诗模板(第二卷)

学诗模板(第二卷)
诗要养“气”。“养”者;保养也。
“气”在中国文化、医学、艺术、武术中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书法之“笔断意连”;中国画中的“酣畅淋漓”等。在诗词中也非常讲究,简单一点的来说,气是一种高深的修为。
在诗词创作中,“气”不能低下,而要高扬。比如:
居士的《乘机》:“纵使风雷声已杳,万家还得仰头看。”
太白的《下江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的《登泰山》“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些都是“气”很足的作品,许多人不知养气,其作品便不能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怀抱。居士以为,很有必要地加大练习的步伐,下面如有赞同居士观点的诗人不妨跟贴,共同学习,提高。
赐教处:http://www.xiangchu.com/bbs/index.php

论坛习作选录
1. 雨夜人未眠;           演琪居士
久立门前野气凉,归来独坐五车房。残灯数我玩奇句,剩墨同谁写短章。
何处登程嘶汗马,他年骑鹤漫潇湘。庸才空有风骚兴,雨夜芭蕉韵味长。
2.赠宋骞印兄                   演琪居士
方寸犹能种性情,青田刀尺费权衡。一朝醒悟六书外,始觉前人浪得名。
3.赠挹江门小学薛丽娟老师             演琪居士
灯下劳心夜寐迟,满园桃李有谁知。宽怀且学春风样,育出人间最碧枝。
4.咏雾松                 麻者
北风好似旧相知,遣使冬郎索我诗。即令冰蚕编塞地,饱观万木裹银丝。
5. 雨后雁山            麻者
云白峰青雨后天,千条飞瀑万山连。碧流汇聚清江水,曾是龙湫百丈烟。
6.代人作            孤灯下
背井离乡数十秋,霜尘早已敝貂裘。浮沉人海无青眼,落拓江湖只白头。
老去挥戈留晚照,狂来揽月策飞舟。余生当学高阳客,耻到磻溪放钓钩。
发表于 2006-1-2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诗模板(第二卷)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风冀在 2006/01/25 03:5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演琪居士2006/01/23 11:25am 发表的内容:
学诗模板(第二卷)
诗要养“气”。“养”者;保养也。
“气”在中国文化、医学、艺术、武术中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书法之“笔断意连”;中国画中的“酣畅淋漓”等。在诗词中也非常讲究,简单一点 ...
对“气”有不同看法:我以为“气”字虽虚,但有其实在的地方。
诗中之气大概有三,一是气质、二是气脉、三是气象。居士的笔断意连”“酣畅淋漓”等大概指的就是气脉了。诗之气脉,指的是气势脉络。如袁枚《随园诗话》卷六所言“诗虽工,气脉不贯”之气脉也。诗词中气脉的形成主要与作者的诗思有关,在技法上,流畅的启、承、转、合也会对气脉的畅通起极大的正面作用。而诗的气质与作者的修养有关了。可以这么说,诗人不同,其诗气质也必然不同。而诗的气象指的则是诗的风格气韵,与气质稍近,但又不同于气质,却与气质十分密切。
发表于 2006-1-2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诗模板(第二卷)

这个我十分赞同清版的说法。这个东东是天赋的,后天只是使其得以运用自如表现出来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3 1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