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097|回复: 2

诗境徜徉录/叶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18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境徜徉录/叶鹏


曾典袈裟籴米归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舆恭《思母》
  舆恭的这首思念亡母的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诗人回忆:去年五月黄梅时节,家中粮断,白发老娘倚门翘首,盼儿归来,望眼欲穿!自己是出家人,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当时的境况虽然清苦,但毕竟老母健在,孝心有托。可现在,母亲已经去世,柴扉冷落,已无亲人倚门。霜打芦花,泪湿衣衫,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恸。
  读这首诗,令人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动。诗中写梅雨季节,白头倚门,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等景象,朴素真实,直抒胸臆。句句在叙事,句句含深情;句句在写景,句句蕴至诚。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是开启心灵的奥秘,这是感人肺腑的奥秘。这是作诗的真谛,这是做人的真谛。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忘我的感情。“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清人倪瑞?《忆母》中的这两句诗,总算懂得了母亲的心肠,这是对母亲有孝心的理解。所以,做儿女的,领略多少,感受多深,思念多强烈,报答多殷切,正是人品的折射。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比喻真切,语出肺腑,所以能真挚感人,流传千古。
  舆恭的《思母》所以格外动人,更因为诗是出家人写的,是一位出家人不解的尘缘和难舍的亲情。其实,母爱的崇尚和感戴,与出家宗旨并不相悖。《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这就是说,十方诸佛,怜悯忆念一切众生,好像母亲忆念亲生儿子一样。在佛经中,母亲的爱怜和佛祖的慈悲是同位的。僧人舆恭的感情所以美好,正因为在他的诗中,充满了世俗的人情。
林下何曾见一人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灵澈,唐代诗僧。本诗是他居东林寺时所作,洪州刺史韦丹是他的好友。
  “年老心闲无外事”:年老,精力式微,心气平和;心闲,无求无欲,大度从容;无外事,世俗应酬,几近绝迹。叠诉三事,强烈表明作者置身世外的超脱态度。“麻衣草座亦容身”:麻衣草座,指清苦简陋的物质生活。这两句,自叙人生信奉。“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这两句,讽喻世俗矫情。多少当官作官的人,平日里口口声声都说不当官为好,可何曾见过,有人在花团锦簇的仕途上退下,隐居山林,甘受冷落?原来,嘴上风雅的人,恰恰是一些假冒清高的利禄之徒。
  出家人冷眼旁观,看穿了官场丑态。要斩断名缰利锁是何等不易。但是,世俗中人,也可以旁观出家人,身在佛门,心在尘世的窘相。赵嘏的《题僧壁》云:“晓傍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居闲人。溪头尽日看红叶,欲笑高僧衣有尘。”在清溪红叶、秋色绚丽的大自然中忘情漫游,只要心无杂念,出家也好,不出家也好,都能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但是,身披袈裟却心猿不定,意马难驯,一肚皮的名利私欲,这哪里谈得上六根清净?“衣有尘”,用笔巧妙,轻轻一点,神情俱出,实在是大手笔。
  所以,真清高不容易。要耐得了寂寞,吃得下苦楚,受得起轻贱,经得住磨难。真正想隐退的人是逼出来的;理想破灭,报国无门,正义难申,迫(害)临头,不是装出来的。
  苏轼历尽坎坷,把功名看透了,“耳根洗尽功名话”.最后才追求:“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辛弃疾“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是因为“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西北天”。北定中原的壮志至死难酬。一般来说,隐退山林的人是经历了大灾大难的人、兼济天下而不得的人。不像现在有人,住在香港,偏说山居;当了主持,还问级别。雅乎?伪乎?
老夫一夜空相忆
  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捣衣平正石。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
 --葛天民《绝句》
  这首小诗,句句浅白,如听家常诉说。读后令人会心一笑,读者情不自禁地被诗人表达的美好情感深深感动。夜雨不歇,河水上涨,作者一夜无眠,担心捣衣平石会不会随波荡走?翌日,雨过天晴,水落石出,诗人为自己担惊受怕的一夜思虑,哑然失笑:因释然而自慰,因多虑而自嘲。
  作者的一夜相忆,用俗话来说,可谓“瞎操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瞎操心”的人和事。“瞎操心”不都是多管闲事,“瞎操心”往往是关切过甚造成的荒唐,是可爱的笑料;“瞎操心”是发自肺腑的对人的关怀。
  作者对捣衣平石的关切之情,是心地善良的流露,所以它美好。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善良是心头的岗哨,它以自觉自律的精神,不容一切邪念萌生,使人永葆纯洁。善良是一种慈善倾向,总是为他人着想,是人文情怀的核心。
  大千世界,或对等交换,或人欲横流,善良却常常带着天真的本色。情不自禁、不期回报的善意。在特定的境遇中,往往显得幼稚可笑或不合时宜。善良的人总是不会觉察他人的居心不良,因为他想不出这等邪恶的谋图;善良的人常常陷入窘境,因为他真诚的不懂设防;善良的人往往不被理解,因为他不识世务的令人难以置信;善良的人难免日日黯然神伤,因为他美好的愿望有时会被粗暴地践踏。
  和谐的自然不容惊扰,无私的爱心不容沾污,这是善良最难舍的情结。因此,善良的人总喜欢顺其自然,对自然的真善美抱有最浓厚的兴趣。《绝句》流露的正是这一段情结和兴趣。作者葛天民,宋人,曾出家为僧,你看他,这也操心,那也记挂,对捣衣石的一夜相忆,就是明证。所以,他最后还俗,全在情理之中:俗务难解脱,红尘情未了嘛!
犹抱余光照水飞
  月向寒林欲上时,露从秋后己沾衣。微萤不自知时晚,犹抱余光照水飞。
  --周紫芝《秋晚》
  夜空中,萤火虫携火提灯,绕树似花,腾空如星,形象可爱,能引起观赏的美感。同时,这点点光亮,还能引起诸多隐喻和联想,启迪心智。所以,在小昆虫里面,萤火虫特别引人钟爱,被写入诗中也就特别多。
  有人赞美萤火的奇妙:“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这是诗人的观赏,说得有点荒唐,却显得十分有趣。萤火虫尾部有发光器,“萤光素”在氧化过程中,不断发出光亮。所以,雨当然洒不灭,风也难能把萤火吹燃。有人赞美萤火虫的奉献精神:“不自惭微照,秋宵款款飞。”发光虽然微弱,萤火虫一点也不羞惭,坦坦荡荡,从容飞渡,真有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更有把萤火虫人格化以作为一种美好的品德来歌颂。骆宾王在《萤火虫赋》中,赞美萤火虫“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明人不作暗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有君子之风。
  周紫芝的这首《秋晚》,前两句叠写秋晚天寒,为萤火虫的生存危机作了浓墨重笔的渲染,表明萤火虫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为后两句蓄势。境况虽已如此,可萤火虫却不知秋寒将至,依然以自身的余光照临水面,款款飞翔。一个“抱”字,把认真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肃穆的氛围表现得异常生动。这情景可谓悲壮凄凉。什么叫无私奉献?对自身的得失浑然不觉,对自身的天职从容履行。
  小小萤火虫,可以破译人生的大道理;些些细事可以展示一个大境界。萤火虫生于腐草,可它却与光明同位。囊萤读书是家喻户晓的佳话。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故事多么美丽动人!后来,人们把书房叫做“萤窗”,隐喻苦读。我们常说化腐朽为神奇,我看世界万物中,当数这小小的萤火虫。腐草化为生命,生命点燃光明,光明奉献人间。
  夏夜秋宵,萤火在前,你不妨信步追随,领略这神奇的生命,领略这生命的神奇!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作者简介】寒山(生卒年不详),一称寒山子,唐太宗(627-—649在位)时人,一说睿宗、宪宗时仍见其人,盖莫能考。居天台唐兴县寒岩(今浙江天台县西南)。与诗僧丰干、拾得友善。山狂放不羁,善诗。从现存的寒山诗中,可知山曾习儒业,后又热衷于道?,但最终还是皈依佛门,成为我国古代著名诗僧。其诗多讥评世俗,描写山林幽趣,说理解禅,蔚为大观。清人王夫之评其诗“一似阮公,一似太白,天然成章。”《全唐诗》辑录其诗311首。
  【题解】诗写禅师的生活环境以及参禅学佛的心情。诗中描述寒山空寂清冷,充满了禅机禅味。之所以选此诗,还在于借鉴其创作上的艺术技巧,此诗善用叠词人诗。诗用叠词很难,用得好更难。全诗共用了八个叠词,读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达到了诗情美、形式美、音乐美的完美结合。此乃五言诗中少见者。

文/林清玄
 
安 之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
  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
  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
  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这个简短的禅宗公案,给我们一些深刻的生活哲学,就是“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求人不如求己”,这三个从生活里来的智慧,其实是一贯的、相通的,它是说:只有在宁静平安的心境里,人才会生出更清澈的智慧,不至于因生活的奔波在红尘里迷失。
如何才能求到宁静平安的心境呢?
  答案是“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求人的地方愈少,依赖人的地方愈少,我们就更能看清人间世相,维持一种平安欢喜的心情。观世音菩萨念自己的佛号得大自在,我们如果每天多一分反观自照,我们就会多一分自在;而一个自在的人,就会像古代的禅师触机都是智慧,那是由于他心有所安,包容广大,万事万物自然都有一个智慧的定位了。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的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册王氏所写的《华严经解相》给他看,并对苏东坡说:“这位王公修道已到了极致了。”
  苏东坡就问宋宝国说:“《华严经》一共有八十卷,王氏怎么只解了一卷呢?”
  宝国说:“王氏对我说,只有这一卷是佛语奥妙,其余的都只是菩萨所说的话,没有什么可观。”
  东坡听了,心里觉得非常奇怪,就说:“我从大藏经里取几句佛陀说的话,再取几句菩萨的话放在里面,你能分辨出其中哪些是佛说或菩萨说的吗?”
  “我不能分辨。”宋宝国说。
  “不仅你不能分辨,王氏也不能分辨。我从前住在岐下,听说沂阳的猪肉味道最美,就派人去买一头猪回来,派去的人买好猪那天喝醉了,他买的猪也跑了,他只好随便买一头来给我。我不知道他带给我的不是沂阳的猪,结果我就用那头猪来请客,告诉大家那是好不容易从沂阳带来的猪,所有的客人吃了都大大叫好,认为是别地猪肉不能相比的美味,后来我派去的人承认沂阳猪跑掉了,所有的客人听了都感到非常惭愧。
  “从前买猪的事情使我悟到:如果人一念清净,墙壁瓦砾都说无上法,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即使像买猪肉、娼妓唱歌这种卑微的事也能令人开悟。像王氏所说,佛语奥妙,菩萨不能相比,这就像吃猪肉的客人一样,不是痴人说梦吗?”
  宋宝国听了大表赞同说:“是呀!是呀!”
  苏东坡用猪肉的比喻来破除对佛法的谬见,虽然有点过度,却颇有深意,就是一念清净的人见什么都是清净,心中有佛,所见皆是佛法;心中无佛,即使是佛亲口所说,我们也不能领会它的奥妙。有智慧的人,瓦砾对他都是无上法;没有智慧的人,无上法对他也是瓦砾。
  愚痴的人觉得黄金最珍贵,聪明的人知道石头有时比黄金珍贵,智者金石同一观。
  苏东坡体会到这个道理,曾经写过两首有智慧的诗,后来成为中国名诗,一首是:

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

另一首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惜 缘
  苏东坡的朋友柳子玉,山水草木妙绝一时。子玉的儿子名唤子文,在京师得到一幅画,拿来给苏东坡题诗。苏东坡一看,原来这幅画大有来历。
  传说,唐朝开元年间,房?与道士邢和璞出游,经过夏口村,进入一座废弃的佛寺,两人坐在松树下谈天。邢和璞叫人挖地,挖出了一个古瓮,瓮中有一幅娄师德送给永禅师的画。邢和璞就问房?:“你想起这件事了吗?”
  房?惆怅地忆起自己的前生原来是永禅师。
  原来柳子玉本来有埋在瓮中那画的临本。而子文所求到的那幅正是真迹。
要给这幅画题诗的时候,苏东坡突然想起天佑六年三月十九日的一个梦,那时他从杭州回京,夜宿吴松江上。他梦到方外的朋友仲殊禅师带一把琴来看他,弹起来声音非常奇特。苏东坡仔细看那把琴只有十三弦,破损得很厉害,不禁叹惜不已。
  仲舒说:“虽然破损了,还是可以修理呀!”
  东坡说:“可惜只有十三弦,又能奈何?”
  仲舒没有回答,只吟了一首诗:
  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只有十三弦;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
  苏东坡隐隐约约感觉到,仲舒的意思是自己乃邢和璞所转世,但也不确定,就醒了。第二天,苏东坡白天睡觉又做同一个梦,仲舒禅师又诵了同一首诗。他惊醒过来的时候,正好仲舒来访,感觉到那么真实,仿佛不是梦境,以这个梦问仲舒,仲舒说:“我不知道呀!”
苏东坡于是在画上题了一首诗: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挂起来的新琴,琴声都还没有进到木头里去,可惜世人却偏爱这种新声音的追逐。旧的破琴虽然只有十三弦,其音节却像玉佩铮琮,琴意与情意都非常丰沛。可怜世上的人都像房?一样,轮回在流俗里面,不能知道无弦琴的曲调了。
苏东坡的感喟真是令人神伤,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都是由因缘和成的,我们固然不能知悉前世有埋画、破琴的因缘,但也不能不爱惜今生今世的因缘,唯有惜缘的人才能在无弦的琴里,也能听到佩玉一样美丽的音声!

文/刘静波

梅兰菊竹,多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而莲花,却为更多的不同阶层的人所喜爱。文学作品中,咏莲的诗词很多,而且写得也美,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早晨的阳光,把凝聚在荷叶上的露珠吸干了,圆圆的粉红色的花苞随着晨风的轻拂,渐渐举了起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诗情画意。也有人把莲之美写过了头,“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我怀疑这一故事的真实性,金兀术攻打南宋京城杭州,不一定也不可能是因为有慕于西湖的十里荷花。然而,从另一角度可以看出结构故事的人,对于荷花之美是十二分的倾慕。
在叙述文字中,明人刘侗的《西堤》,是写莲花较好的一篇:
“……荷,花时即叶时,花香其红,叶香其绿,香皆以其粉。荷,风姿雨韵。姿在风,羽红摇摇,扇白翻翻;韵在雨,粉历历,碧??,珠溅合,合而倾。荷,朵时笔植,而花好偃仰,花头每重,柄每弱,盖每傍挤之……”
写湖上莲花风姿雨韵,花红香绿,楚楚动人。
这是明崇祯年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中的莲花一景,不知今天游颐和园,是否还能领略这一景观。
在众多的咏莲文字中,最为人称道的,应推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他把莲人格化了:“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凛然浩气,卓立世俗之上,独标俊逸高洁风韵。
周敦颐中兴儒学,有大功焉,黄庭坚称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为官,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不为权贵所左右;为文,“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而且提掖后进,诲人不倦。程颢、程颐皆出其门,朱熹又受业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家于庐山莲花峰下,以示对莲花的爱慕之情。他把自己的品格、自己的愿望及自己的美学观念,统统融汇在莲花里了。那些贪官污吏之徒,那些蝇营狗苟之辈,那些甘言媚词、卑躬屈膝而干谒求进之流,是写不出如此高格调的好文章的。
莲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是情理之中的。春兰、秋菊、腊梅,还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诸花,也称君子之花、高雅之花,也有其某些象征意义,但它们毕竟只能供观赏。而莲,除观赏价值外,还有更广泛的实用价值。其子、其根可入药,可作佳肴,是餐桌上的美味。清人张潮评论:“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矣,全少之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殷日戒也说:“花叶根实,无所不空,亦无不适于用,莲则全有其德者也。”这完全符合美学理论中对于美的含意的界定:真善美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客观的统一。
正因为具有真善美,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物质文化生活中,莲占有相当的地位,并且大踏步进入佛门圣地。佛家崇善、崇美、崇洁净,选中莲花作为象征和代称,可谓慧眼独具。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坐在象征圣洁的莲花座上,并且还演义出与莲花有关的传说:释氏母亲怀孕满月,游园时攀无忧树,树下忽然开出莲花,大如车轮,此时释氏便从母亲的右胁生出,坐在莲花上。佛教经书也有不少冠以莲花二字,如《妙法莲华经》等。也有不少僧人取洁白纯真美丽之意,以莲为名,以莲为寺,以莲为宗。东晋僧人慧远创净土宗,在庐山东林建莲社。越南17世纪竹林禅派僧人白梅麟角,将越南禅宗与净土宗相结合,创造莲宗派,在河内建莲宗寺。至于以莲为名的僧人,就更多了,比如印度的莲花生、莲花戒,日本的莲池等等。
日本是佛教大国,又是岛国,崇拜大海,性喜洁净,所以对莲花有着特殊的感情,莲花在日本文化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莲花遍布日本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餐具中有呈莲花瓣形的小瓷羹匙,而且在日本人的饮食生活中,莲菜要占相当的比重。”
欧洲人造园必有泉,日本人造园必有池,池中必有莲。在俗人看来,莲是清雅纯美的花儿;在佛眼中,莲是理想中的极乐净土。莲池是日本人游览观赏的好去处,所以描写泛舟赏莲的诗文俳句就特别多,文字也特别美。作家和?哲郎的《巨椋池的莲》就写得不错:“……荷花高出水面,我们坐在船上,荷花有的齐胸,有的打眼眉;……亭亭出水,姿态端丽,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挨挨挤挤的荷花,从一朵朵到一片片,从少到多,由远及近,一下子全部映入你的眼帘。此情此景,完全忘掉了荷花以外的形象,看到的是一个纯粹的莲花的世界。”读着这些隽逸清灵的文字,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孙犁先生笔下的《荷花淀》,我们的想象也情不自禁地展翅翱翔在那个“纯粹的莲花的世界”里,尽情享受美的芬芳、美的真趣、美的韵致。
佛教首先由印度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甚大,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基本反映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过去我们一度强调美的阶级性,强调不同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念,认为焦大不爱林妹妹,是因为他们不是一个阶级的人,从而忽略了美的共同性。莲就体现了美的共同性,东方人爱莲,西方人也爱莲。古希腊神话中,就有不少莲花的美丽传说。
法国19世纪印象派绘画大师克洛德·莫奈,对莲情有独钟,对东方文化也颇感兴趣。1893年,他在厄尔省吉维尔尼村的住宅旁,买下一片土地建造花园,园内挖一池塘。塘内种莲花,塘边又建造一座东方式小桥,叫日本桥。他的一幅名画《日本桥和仙人池》,就是以此为背景。仙人池,即种上莲花的那个池塘,这与东方人将莲花视为仙人仙境的意义是相通的。使他获得世界声誉的名画《白睡莲》,就是以他家池塘里的莲为素材创作的。他的一系列以白睡莲为主题的作品,使他获得极大的成功,奠定了他在法国的绘画大师地位。
作家巴什拉尔为《白睡莲》写了一篇画评,题为《白睡莲或夏日黎明的惊奇》。所谓惊奇,是借用波德莱尔一句名言:美就是惊奇。在这里我们看到,形式上画家画莲、评家评莲,而实质上他们都是沉浸在对美的赞叹、美的呵护、美的爱怜的一片深情中。文章写得轻灵活泼,幽默俏丽:“池上一片水灵灵的花,鲜嫩嫩的花,经过一夜,更透出勃勃生机。”“傍晚,小花将躲进水里过夜。故事(指古希腊神话故事)里不是说,它的柄收缩,一直把它拉回到阴暗的泥底吗?这样,每一个黎明,睡莲的花——这水上的大含羞草,在夏天的夜里好好地睡过一觉之后,就伴随着光明再诞生一次,所以它的花永远新鲜,成为水和阳光的纯洁的女儿。”
在这里,我们惊喜地读到了西方的《爱莲说》。周敦颐将莲人格化,把清廉高洁的人格美作为美的极致加以颂扬;而巴什拉尔把莲写成一位天真可爱的“水和阳光的纯洁的女儿”!进而将这种纯洁之美扩大开来,涵盖所有的花儿。
然而,巴什拉尔并没有就此打住,他继续写道:“克洛德·莫奈该是理解了美的这种无量的恩惠,理解了人给予一切倾向于美的东西的这种鼓励,而他自己,则是毕生都善于为一切落在眼前的东西增加美。”因为,“在其生命的所有行动中,在其艺术的所有努力中,克洛德·莫奈都是美的力量的仆人和向导,而美的力量是支配世界的”。
发表于 2003-9-18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境徜徉录/叶鹏

谢谢!
发表于 2003-9-1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境徜徉录/叶鹏

湖面剖心。好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0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