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45|回复: 4

多多: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3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多: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十一月入夜的城市
惟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突然

我家树上的桔子
在秋风中晃动

我关上窗户,也没有用
河流倒流,也没有用
那镶满珍珠的太阳,升起来了
也没有用

鸽群像铁屑散落
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

秋雨过后
那爬满蜗牛的屋顶
——我的祖国

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



 楼主| 发表于 2021-3-31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首思念祖国的诗,或者说,某个秋雨的夜祖国不经意滑进身在异国的作者不能自己的意识里

这首诗非常有力量 这种力量是暗暗升起的 不是吼不是哗 也告别过多的悲戕。。。最后又像抛物线降落。点明

我家树上的桔子
在秋风中晃动。。。。。。。。。这是至关重要的节点 暗示

秋雨过后
那爬满蜗牛的屋顶。。。。。。。。。精彩,带出回望故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3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了一下,看看网上的。

《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写于1989年。这一年多多出国去荷兰,在该国旅居了15年之久。这首诗歌可以说是一首乡愁诗,可以与余光中的《乡愁》对比阅读,当然,效果或许会相映成趣。当代诗歌赏析:多多《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十一月入夜的城市/惟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诗歌从深秋的夜晚入笔,一个“惟有”表达了诗人初到异国的孤独感,举目无亲、两手空空。“突然”这个词单独一行,看起来显得很突兀,不过等读完整首诗歌就能明白这个词的张力效果,以及所起到的粘连作用。“我家树上的桔子”……是一种意识流的写法,从眼前过渡到对深秋家园的想念。这个秋天,桔子是否没人去采摘了,为何还在秋风中晃动?诗人有将目光拉回眼前,“我关上窗户”……当思念成灾奔涌而来,不要说关上窗户,就算河流倒流也是无法改变,或者有丝毫停歇的。“鸽群像铁屑散落/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自由飞翔的鸽群,却像铁屑那样沉重,并且无望的散落下来。记忆里的街道,诗人孩提时候与玩伴的嬉戏身影和笑声充斥着,如今却空空荡荡;或者眼前街道的空阔,让诗人引发了联想。“秋雨过后”……诗人再一次回到思念的故土,于是祖国出现了,“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或者诗人在阿姆斯特丹面对河流的窗户驻足,入秋的夜色和面前的河水让他陷入了浓浓的乡愁;亦或当诗人面对河流的时候,一艘挂有中国国旗的远洋轮船正在河上缓缓驶过。这样的情景撞入诗人的视野,于是对故土的思念决堤了。这才回到诗歌第二节的“突然”,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多多曾说过,我基本就是张力说,没有张力的诗歌,或者说不紧张的诗歌我是不读的,没有意思。在《阿姆斯特丹的河流》中,多多将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并且打破时空的限制,真实之于幻觉,历史之于当下,构成时空的紧张关系,创造了一种自在流动的张力效果。当然,这种技艺的展现是基于诗人浓烈的思乡情感的。多多曾经在回到友人问他,这首诗歌写的是阿姆斯特丹的哪一条河流时,他说阿姆斯特丹的河流有许多条,哪一条都不属于我——这里没有我的河流。



[思考与讨论]

1.请简述,这首诗歌中,“祖国”的意象是怎样放置并且展开的?

   “祖国”的意象是这首诗歌的核心意象,但诗人不是直接呈现这个意象的。而是通过与诗歌主题中的“河流”并置呈现的。在诗中,“祖国”是以船的意象从阿姆斯特丹的“河流”上驶过的,这有了某种承载的象征。就像河流象征了时间,生命的记忆是镌刻在时间的河流之上的,而船则承载这具体的记忆——思念。“祖国”毋宁是故乡的代名词,思乡与还乡是诗歌的母题。之所以诗人有思乡情怀和还乡的冲动,根本的是源于生命中曾有过的一段黄金岁月在故土度过。如同飘摇在时间河流之上的一艘船。那段在故土度过的时光,在去国离乡之后便成为蛊惑,不断拉扯着诗人的记忆。诗人通过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家国,展开了无限的乡愁离绪和对曾经生命的点滴记忆。

2.如何理解《阿姆斯特丹的河流》中使用的张力手法?

     诗歌中的张力,是借用物理学名词,其原意是;“液体表面相邻两个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转借到诗歌创作,张力就成了表现诗意、结构诗歌的一项重要技巧。美国新批评派的阿伦·泰特说:“诗的意义,全在于诗的张力;诗的张力就是我们在诗中所能找到的一切外延力和内涵力的完整的有机体。”所谓张力,是指诗歌的内敛与外射在冲突对抗中达到的平衡态,这种矛盾的统一,成为诗意的综合与浑结,发散与升腾,也强调了张力对诗歌的生成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诗的张力,一方面使诗人确切给出一种意念,或者经验;一方面使读者能够有所感受、领悟,或者重建诗中世界。诗人不断增强诗的张力,不仅使其富有更多的弹性,更臻于严密,又使诗不至于松散、虚浮和陷于混乱。应该知道,张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而是一种技巧的活用和创新。它是诗人运用各种媒介创造和显现诗的情境或智境,以达到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完整与统一,从而使诗歌具有一种生长性,即诗性意义,不因受时空限制而终止,而是不断地在读者心目中增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张力的理解比较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觉,不针对多多,而是他们一批人,也许老了,很多东西都只有拿碎片的精来写诗,不会再有当年的格局和力量,枯竭是日渐清晰的事实。北岛后期的诗基本读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7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