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93|回复: 3

[转帖]朱先树:情感的三原色——周世通诗歌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情感的三原色
——周世通诗歌印象
朱先树

诗人周世通详细的人生经历我不太了解,无法做到“知人论诗”。对于诗的创作,他曾说过:“诗不能没有感情”,“诗代表的是强烈感情轨迹”。读他的诗,我就能沿着这“感情轨迹”,去了解和认识他的心灵情感世界了,从“言为心声”,谈一些对周世通诗歌的印象。
周世通曾经作为军人,在西藏高原上生活过。他说“在高原、军营、在神秘裸露的雪原,读山,读出许多泪水,感受阳光而理解阳光;在原始森林,感受泥泞并倾听雨声,经历死亡又体味新生。”应当说这种经历和感受是真实的和深刻的。但是在他的诗中写高原的阳光、风雪、森林、峡谷,虽然神秘但却美好。这可能是诗人的情感底色就是热爱自然、享受自然原始的美。在《黎明》中写“面对黎明/寂静的画面/巍然不动/我的双腿插在群山之间/我知道/再向前迈出一步/就走进了太阳”。在《感受阳光》中写:“我端坐身子/目光坦然/让自己/成为阳光涂抹的风景/最后/缓慢地踱出屋去/感受阳光”。写雪,在《那一场雪》中是这样写的:“那一场雪/使许多人/特别是那些离家很远的人/常常立在雪地上/用脚印丈量/视野外的故乡//我知道/每一场雪后/许多人和我一样/都要拾一些雪在屋内藏着”。写《高原的风》:“高原是被风围起来的/高原是被风垒起来的/高原没有风的时候/人们便提心吊胆/怕风酿造更大的阴谋//高原的人喜欢风/就像喜欢自己的女人一样”。另外,写高原的森林、峡谷、山川、河流,以及高原的事物和人,总之高原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神秘的、深刻的,也是美好的。正如诗人在《想念高原》中写的“当我真正背过身去/我就感觉到/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我只能站在一种高度想念我的高原”。虽然原始,但因自然、纯洁、宁静,这与诗人心灵的追寻和向往是那么的契合,因而也就成了诗人生命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对于城市,这现代文明的产物,诗人却有些不适应,而无法融入其中。这原因自然是诗人童年在“山村度过”,后来又在军营中经受过高原雪域的阳光、风雪的滋养。但更重要的却是现代人生活在城市的水泥钢筋丛林中,目光无法穿透坚硬的情感壁障,因而感到沉重和压抑。在繁华热闹中却孤寂与失落,在浮躁中不安与无奈,甚至隐痛,感觉到在城市,“我们也是多余的”。于是诗人以冷眼看待城市的一切:“双脚疾走/保持特有的沉默”,“出租车无聊地驶来/扔下几个无聊的人/足音很乱/陌生的面孔在身后微笑/……”“远处的广告女郎在微笑地/欺骗众多的路人/……”城市的光怪陆离,还有流浪者和乞丐,还有车轮轧断一条腿的受伤的狗,这些都引起诗人对命运的思考。甚至爱情也是变味的。如《室内日记之五》记录的是一个也许真实却又荒诞的爱情故事:“从电影院出来/我们便非常熟悉了/我说回家吧/你说你没有家/我就只好把你带回家/我吻了吻你/你说最好别这样/我问为什么/你说你不知道怎么的/就跟我来了/送你回家的路上/你没有说什么/主动吻了我一下/就上楼去了”。在城市爱情是苍白的,是精神空虚的产物。而真正的爱情失落容易,寻觅却难:“走在街上/橄榄色邮筒/沉重地/倒/下/散落一大片玫瑰色的信/右上角唇印在慢慢褪色//邮局开始放假/门前海报上一女郎在狂笑”。在诗人的眼里城市就是这样:“……街上的人/越堆越多/慢慢地/城市的大街上开始拥挤/汽车上立满了人/红绿灯时隐时现/我想挤出人群/穿过这座城市唯一的一条河流/可怎么也迈不动步子”。看来选择逃离已经是一些人的行动了:“诗人早已出门游荡/画家早已破窗而出/……/情人们纷纷冲出城去/在途中接吻/太阳自始至终也没跳出来”。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使一些人寻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在西方早已成为一种时代病。诗人周世通的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的某些存在,这应当是有某种思想启发和警示意义的。
我们的民族是有精神支撑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两个文明一齐抓,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精神文明。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是得到了体现的。诗人周世通在这方面也有着充分的描写,在《那面红旗》中这样写道:“在我的视野中/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召唤/召唤我回想那血与火的日子//某一个早晨/我的血液沸腾/震撼了我周围的整个山峦/包括那片林海/发出阵阵涛声/我虔诚倾听这亘古不变的独白/净化我的灵魂//在一些摇曳的日子/高昂的人们/迎你而上/让身后阳光蔓延/倒下的英烈们/长眠你那红色的梦里//现在,每在某些特殊的日子/你使一些站立的人们/高举拳头向你宣誓/这时/我就感慨万端而又满怀信心”。在《畅想二十一世纪》中,也让我们充满着一种信念:“让新世纪的第一缕春风吹净脸上所有的尘埃/此时新世纪的列车正沿着伟人挥手的方向/飞奔 迎接曙光 迎接太阳”,这种激情的歌唱是鼓舞人心的。而希望就在于我们民族和人民有着精神的向往的,特别是那些普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纯洁而高尚的。诗人周世通的诗许多是写铁路工人的,“……铁路上的汉子们/一代又一代/伸出自己的双臂/以一种骄傲的方式/拥抱冉冉升起的太阳/放声歌唱/新世纪的太阳”。特别是他的近作中,有一组是写大渡河铁路工人的,写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和艰辛而坚定的生活与精神风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现实生活的抒情,是普通劳动者和建设者生存状态的描写,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与向往,正是表现了我们民族和人民的精神面貌与精神理想。这是我们民族振兴与祖国走向发展繁荣的希望。歌颂他们、表现他们,在今天是诗人们的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诗人周世通的诗,在丰富与多样的创作中,这一点是显示了他的诗意情感的亮色的。
总的说来,诗人周世通的诗歌创作是走在正路上的,从社会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了自己的心灵的真实情感体验。在艺术表现上,传统的抒情与现代手法综合并用,语言运用上也是把口语的叙述,形象的夸张与荒诞手法,巧妙运用在不同情感的表达之中,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今后的创作中,希望加强对社会生活和艺术的自觉思考,诗意发掘更深一些,诗更锐利一些,使自己的创作更加成熟,写出好诗和更加好的诗来。从周世通现有的基础和诗的潜能,这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我相信,广大的诗歌读者都在期待着。


发表于 2004-12-1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朱先树:情感的三原色——周世通诗歌印象

呵呵,写得很好!诗也很好!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1-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朱先树:情感的三原色——周世通诗歌印象

问好!
发表于 2005-1-9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朱先树:情感的三原色——周世通诗歌印象

朱先生对世通诗作的评介定位非常精到,言词不温不火,恰如其分,不愧为中国当代诗坛顶级的评论家。
问好世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