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21|回复: 10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2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作者:求风
………………………………………………………………………………
关于诗歌的反讽意识

2004-10-26 10:25:47 心情:一般 天气:晴朗 温度:21 ℃ 
反讽性话语在诗歌中出现,也许和一个时代的文化征候有关。正如我们看到的,原有的神话构型和意识形态话语在今天被颠覆,被戏仿和改写,被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理论,这些都已经成为社会总体的话语实践的一部分。
然而,当“反讽”诗歌中的反讽正是出于这种自觉才出现的,因而它是一种更具写作难度和美学批判精神的反映,是和当今那些“顽固主们”的调聊深刻有别的反讽。
总之,和流行文化风气不同,诗歌中的这种反讽恰恰使过去不成问题的“成了问题”——正是从这里出现了一种“写作难度”,而它同时也就是一种文化批判和历史反思的难度。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

2004-10-27 11:30:56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21 ℃ 
诗歌评论就象一潭死水,平静得入黑夜的天空。很多年了,难得碰上周涛的《新诗十三问》,但也只是“波浪”了一下,便悄无声息地平静下来。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诗歌的振兴与发展,每一次都在文化兴衰的浪尖上,如果没有领头的导流,是很难想象的。

诗歌的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从事诗歌写作的人,应该具有自己的“惠心惠眼”,在现时条件下,要求诗歌的振兴与发展,这样我们还必须有个良好的艺术争鸣的氛围。

在诗歌领域,应该有更多的“周涛”,应该有更多的“十三问”。写作的人应该具有“生风点火,处处冒烟”的度量。要允许评论的人提出问题,也要允许人把话说完。

                                           

………………………………………………………………………………
 关于诗歌的随想片段

2004-10-28 9:48:23 心情:还好 天气:多云 温度:23 ℃ 
这些年以来,我国诗歌现状有些令人担忧,有些萎缩不振,这从反面又印证了诗歌评论的软弱无能,评论的导向功能,已经大大“滑坡”。大家各自为阵,以求照亮诗歌的前程。其实,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萌生的一种文化惰性的“复归”。
具体来说是,对现实境况,未来作好充足的思想理论准备。就其诗歌发展的现状而言,也就不能作出科学的深刻的考量,而只是浮光掠影地绕绕弯子,兜兜圈子,做做样子。其实诗歌的评论,是处在诗歌发展的同一水平线上。评论功能的“短缺”,导致诗歌发展“后劲”的“短缺”。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暂不称是新生代)有些诗学理论研究,还是大胆地突破了过去理论的框架。从实践上、理论上,将我国的诗学理论研究,推向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十分令人可喜的良好的开端。
然而,在宣传力度上,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还相距甚远。一些显而易见的重大理论问题,却视而不见,没有勇气提出来。一说到信息快速发展的冲击,便双手赞成。我们的评论便明显滞后的原因就是旧文化的惰性劣根所致。

…………………………………………………………………………………………
关于诗歌的精神向度

2004-10-29 14:02:57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25 ℃ 
当今社会,处于由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过度的转型期,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速,生存竞争激烈,交通、传媒日益先进,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加强,田园牧歌式的诗篇将会越来越少,诗歌的纯粹精神将与世俗社会产生激烈的冲突。然而,在人的精神逐渐被社会物质化之际,诗歌不会处于无能地位,它将一如既往,帮助人们寻找精神的家园。诗人自有诗人的良心与志向,甘于寂寞,决不孤独,自有其知音在。
关于“精神向度”的问题,什么是精神向度呢?这很难确定。我到认为,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向度不足,而是肉体向度不足。总是在思想、沉思,只有大脑,没有身体,背离里小说基本的东西。
在我们新生代这些人当中,还没有人创造出语言的奇观。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再理想、再精神,而是要有力地回到经验上,回到器官上,这样才能开辟诗歌新生代的一片新天地来。

…………………………………………………………………………………………
关于诗歌的随想片段

2004-10-30 16:24:43 心情:一般 天气:晴朗 温度:25 ℃ 
我不明白,我莫名的伤感是怎样涌出来的;我也不知道,我凭什么而感到悲凉。
今天一大早出门下楼的时候,在楼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一片,就像铺了一层壮锦色的地毯。在楼外几十平米的小院子里,经过一夜的风吹,五颜六色菊花和一些我也叫不出名字的花洒落了满满一地!
一股莫名的伤感顿时涌出,就在那一瞬间,我曾在心里质问过自己:为什么?何必这样呢?那落花,只是一种被树木们丢洒下来的粪便一样的东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落花的伤感之情,在中国的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在外国的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源远流长。今天是不是可以写一首诗歌,题目就叫《落花》。这诗,还没写内容,便已先露出一股凄凉来,因为只要一看见“落花”这两个字,就有人会伤心,就想哭。
这是谁使我们未写先悲伤,或未悲先流泪呢?
这又是谁教会了我们在落花面前伤感不已呢?
这种所谓优雅的情感是从什么部位钻出来的呢?
如果是辛酸的诗歌,那么是谁给了我们这种敏感的内在情绪呢?
如果是流行的伤感,那又是谁使它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呢?
作为一个生命,我不仅要质问:这伤感,是我们这单一的、唯一的个体所发出的独一无二的情感吗?
其实,酸溜溜一点说,能够发出各种情感的我们,也只不过是那些花叶而已。在我们人类这棵大树上,一层层、一茬茬落下去的花叶们,早已经荡然无存。新的树叶、新的花朵,还含在它那汁液流淌的茎脉里。赫然几十亿的花朵,包括我们,整整一树的小小的灵魂,正煞有介事地活在这棵半绿不绿、灰溜溜的树上。

…………………………………………………………………………………………
关于诗歌评论

2004-10-31 7:34:26 心情:一般 天气:阴雨 温度:24 ℃ 
真理是和谬误的“斗争”中得出来的。只要坚持正确的艺术争鸣原则,我们新生代的诗歌不愁不活跃起来,这样就可以推动我们“新生代”、或者是“后新生代”诗歌的发展,这有什么不好呢?

这是当前诗歌领域的一大文化劣性。他们对名人的作品,除了是鲜花还是鲜花,惟恐说得不够。

客观地讲,我曾经对一些名人的作品总是用双手捧着,但是,名人一般只是“名人过”,他们绝对不是每件作品都是上品。名人也是人,也是俗人,不大可能下笔“吐莲花”,张口“喷珠玉”。说重点,这是一种文化奴性。我们不应该苛求名人每件作品都是名篇佳作,更何况,有的产品还劣质的。

对于一般作品的评论,也大体如此。因为名刊,上名刊的被评者,自然都是“小名人”,或所谓的“新秀”,或是那些“崭露头角”之类。

说穿了,其模式,也不外乎“掌声开路”,然后“好字当头”,结尾便是前途光明之类的话。

这些,明显已经偏离了当前诗歌评论的三要素。既然是“新秀”,就应该有提高的地方。如此这般,于读者是个误导,于作者也没有什么好处。

………………………………………………………………………………………………
关于诗歌新生代

2004-11-1 12:05:44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23 ℃ 
我想,弄出新生代这个词是不是正是取了古生物学上的意义:恐龙正在消失,而野猪则在大量涌现。作为诗歌版的斑竹和编辑,我们对每一种向度都应予以尊重,不是去有意煽动,只是使文化生态,即我们的诗歌生态环境保护得更好,以便使新生代的“野猪们”生活在丛林中,悠哉游哉。
诗歌新生代幸运也不幸运地生活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样一个媒体时代。说其幸运,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诗歌等文学也是媒体的中心之一,新生代被人们时时注视着,所以象一些地毯式轰炸也能够奏效。
不幸的是,他们被媒体时代所要求,首先要将作品密集地发表,名字露脸的次数作为一个重要参数,于是那些潜心于质量的诗人就容易被忽视。一旦被媒体牵上了欲望的战车,只好狂奔不止。
总的看来,他们在诗歌艺术上呈现了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从叙述的定向到故事的未定。这种写作造成了一种欲望话语从约束到释放的过程,这是一个进步。
第二,语言在先锋诗人那里是一种刻意追求的东西,而新生代则喋喋不休,成为言说的庆典,造成了某种对象物的缺度。从语素角度上看,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形容词,而宾语和动词较少,支离破碎。
第三,从精神倾向上看,一方面,他们感到了媒体时代的压力,维恐被淹没;另一方面却又陶醉其中。这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时使他们产生了矛盾心理,欲望化叙述便得以凸显出来。
但是,作为媒体时代的主人,他们也取得了坦然、理直气壮地面对他们生存的这个时代的资格,整体上出现了一种生长状态,不是红色写作,不是灰色写作,也不是黑色写作,而是绿色写作。

……………………………………………………………………………………………
关于“下半身”诗歌

2004-11-9 20:16:59 心情:一般 天气:阴雨 温度:26 ℃ 
  讲到关于“下半身”诗歌作品,我觉得,诗人们在骨子里依然是严肃的,他们并不是普通市民随便拿一支笔就可以图画出来的,这是他们意识到怎样用诗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识,这就是反讽意识与喜剧精神,但是一旦他们的意识离开了这些反讽与喜剧精神,他们的生存环境就不可能得以言表,诗歌也就不可能从过去单一的视角中摆脱出来。可以说,正是这种写作,引领着诗人们从一个过于悲壮的时代进入到一个更加开阔的诗学世界。
  或许这种诗歌的出现,和一个时代有关系,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原有的神话构型和意识形态话语在今天被一群新生代诗人所颠覆,并且被他们进行戏聊和改写,这些被进行这种或那种的后现代式处理,已经成为社会总体的话语实践的一部分。
  然而,当这些诗歌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恐怕也是到了反它一讽的时候了。当今诗歌中的理念正是处于这种自觉才出现的,因而它是一种更具有写作难度的和具有批判精神的,这和当今那些“玩固派”们的调侃深刻而又带有讽刺。
  总之,和流行文化风气不同,诗歌中的这种反讽恰恰使过去不成问题的“成了问题”——正是从这里出现了一种“写作难度”,而它同时也就是一种文化批判和历史反思的难度。
 楼主| 发表于 2005-5-22 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这个贴子最后由范围在 2005/05/23 12:26pm 第 1 次编辑]

本文已征得作者本人同意,由于篇幅较长特此分多次粘贴。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一)

2004-11-10 15:46:06 心情:一般 天气:小雨 温度:23 ℃ 

前面花的一切生活的法儿,都是后面花的悲哀。
没有参与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也没有参与女娲补天的神圣。
没有参与炎、黄那远古的理想,也没有参与尧、舜、禹那最为完美的政治制度的“禅让”。
没有参与大禹治水的治理,也没有参与盘庚迁都的建设。
我们的花枝,光秃秃地直接长在粗大的树干上。
没有受到半坡村和周口店风雨的侵蚀,也没有受到后羿射日前十个烈日的煎晒。
没有受到幽王烽火的戏弄,也没有受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灾难。
没有在侯景之乱中奔走呼号,也没有首当其冲地站在四大发明的空白纸上。
……
这些,我们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我们都似是而非地知道。这一些,都像梦一样缠绕着我们。这是我们之幸呢?还是不幸呢?
在我看来,当满地落花的时候,陶渊明已在东篱采过菊花,欧阳修也已事先地悲伤过秋天。
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已经刚刚进行过第三次搬家,家里几千册的图书正在大面积的发霉,连同那早期的书稿。那些图书里的文字,以及自己早期写下的文字,让我花几年的时间也整理不完。
所以,我认为,自己连真正的鲜活的花朵都不是。我只有学着前边落花的样子活着,学着现成的欣喜与忧伤,然后像昨晚风吹落的花一样悠悠地飘下去。作为人类,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的“唯一”就是已经落地。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二)

2004-11-11 9:50:18 心情:一般 天气:阴雨 温度:22 ℃ 
  也许在我们的后来者中,落花们将更加千篇一律。就算再晚一千年出生,我用来书写和打字的手指中再也不必磨出一种叫茧子的特殊皮肤来。或许那时的宗教已经消失,诗歌也已成为平凡呼吸的本身。我们人类的大脑,经过科学研究出的基因注射,全地球的文明轻松地获得了统一。一个人克隆出另一个人。一棵一千年后的树克隆出另一棵一千年后一样的树。这些树再也不开花,再也不用凋零,再也不结果,人们也再不用伤感。
到那时,靠近南北两极的树全部是具有保温性质的红色或者黄色,赤道附近的树则像空调一样反映着白色或者蓝色,就像女人的化妆与烫发一样,人们想让树保持什么颜色它就保持什么颜色。
花朵夹在树枝叶之间,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就在叶子的中间,生存在这已经开始忧伤、然而尚未死亡飘落的时代。整个诗歌,正在开始不断地走下滑之路,而且是钻在前人的套子里不断下滑。
在我的身上,包装着某些名牌工厂成批制造出来的名牌衣服和鞋袜。我刚刚搬进住的房子,按照一种最现代、最时尚、而且最有艺术的设计图纸装潢出来。我现在和我所有的邻居一样,整天把自己囚在同样大小的一百三十六点六五平方米的空间里。我第一次走出门,那用鹅卵石铺就的花园小道,早已在我走之前就已经预先铺设完毕。单位的大巴每天固定地从单位门口循环着驶向每个职工上下班时等候的站台。我读的书,每一册都经过多次翻印,每一次翻印都一连印刷了几千和几万册。像别人家一样,我的家除了放置了一台钢琴外,也添置了一台家用电脑。在电脑液晶显示屏的表面,电,把同样的画面和连同世界各地的信息变动和传输着,在进入我的眼帘的同时,展示给几十亿双的黑眼睛或蓝眼睛......
我不时地问自己,我还是一个麻木不仁的肉体吗?在我生活着的这三十几年里,全人类都千篇一律地知道什么叫伤心,什么叫欢乐。所有的人类文明像机关枪一样瞄准着每一个人的头颅。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三)

2004-11-12 19:25:03 心情:还好 天气:阴天 温度:20 ℃ 
一本本诗歌集子,横放在我们的面前。你认识的词句,他也认识。你颤抖着用笔写下诗歌的真诚,另一个冷笑者也写下同样的诗歌,他的诗歌比你写得还真诚,还要缪斯。因为你所写的诗歌或许是在玷污缪斯,让缪斯伤心地哭泣,而只有他所写的诗歌才是给缪斯脸上贴金的,而且不停的安慰缪斯。
几千年过去了,写诗的那双手,摸遍了每一颗心,人类发明了那么多的词汇,每一个刚刚产生的小小心思,都早已被命名着、规定着、重复着。就像中药铺里一个个的装药的抽屉,一个人看见了落花,所有人的心里,马上就打开一个装满悲伤的盒子。
在唐代,某一个凄冷的深夜,有两个最杰出的青年,一个是豪放浪漫,一个是沉郁现实。他们喝完酒后,躺在竹席上热力四散。他们胸怀坦荡,互相敬仰,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建立了纯真的友谊,如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来年感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走出门,看到瑟瑟的月亮和地上的一片寒光。当他们再举起杯时,邀请月亮和影子一起摇动……他们是这一切的唯一的目击者:他们看到了三个灵魂在同时飘然起舞……
他们的手不停地在纸上颤抖,那是他们肉体里不断发出的逼迫,是落花自己的、深处的汁液,把一个个字染到纸上。但是,第二天,没有杂志或者报刊去发表他们那墨迹未干的诗歌,也没有哪家出版社出版他们的诗歌集子。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四)

2004-11-13 14:21:25 心情:一般 天气:大雨 温度:16 ℃ 
今天,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牵引,使那落花真实地发生了扭曲?
而那一次,偶然发生的扭曲,却被后面的落花们痛苦不已,一直忧伤地生活到今天。
……几千年前,一个穿着破旧衫子的牧羊人,手执使节伫立在空旷大草原上,他望着一团团厚重的黑云渐渐远去,而他的衣襟上则早已浸透了他乡的膻腥。那时,他是不是在为人类做出了一个用世不再的动作。他的耳能听、目能视,脑可想,他的所有感觉都是唯一的。那大片大片的荒凉和大片大片的飘落野花,衬托着他卑微的足印,他的头颅在羊群之上,独自高昂。
他在寥廓的大草原不断了望着,像一只羊那样不断地望着天空。这种唯一的,无比真实的了望,人类还能够再发出吗?
一只狼,在看到羊群时,真实地扑向它们。那“扑”之所有真实,是因为狼没有观念。反之,在群狼而视、群狼而歌,群歌后还准备发表文章品评之际,一只狼在扑之前,一定会先唱上一首:注意,我们开始扑了。
在当今我们这个时代,我想地球上再也没有一片唯一的、圣洁的净土了。我们的天空里,已有一层层写满诗歌等文字和伊妹儿的英特尔,一切关于天空和乌云的意象,一切关于辽阔关于崇高的信息时代的观念都代替天空,被强行注入了每一个人的脑子。
一个人的想法,都是某种观念的压迫下刻意所为的。当别人喊他的名字时,潜意识使你发出了一声回答。回答后,马上仔细辨认对方,并会根据对方的身份做出相应得体的姿态。
在每一片荒漠土地中,都曾经有过一段平凡的历史。曾几度的繁荣与昌盛,商贾云集,驼铃叮当;曾无数次的战乱,沙场人呐马啸,尸陈遍野。我们面对它,只有悲凉与无声的叹息。
发表于 2005-5-22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6>诗歌大厅</a>转移过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五)

2004-11-14 16:51:53 心情:愉快 天气:小雨 温度:16 ℃ 
当人们看到云时,会认为是无数的诗歌与文字的叠影。人们看到的树,则是绿色的和平、完美的幸福以及旺盛生命的感觉……
不知道是谁把一种散发着魔力的落花之瓣洒在人们的心头,一股忧伤的气味,弥漫了我们的全身?
也不知道是谁把一层用落花的瓣织成的巨大无比的薄膜,蒙上了大川与名山,蒙住了我们的双眼?
我们看不到真正的大川,摸不到真正的名山,我们说不出人话来——我们本身就是被落花塑成的人形,为某种文明的沉淀所驱使的肉体。
说句难听的话,我们没有人生。在我们出生前,有无数的人已经为你设计了种种生存的方式。我们只能像做选择题目一样,在现成的答案里选上一种人生。
再说句难听的话,我们没有性格。人类的一代又一代像落花一样在我们的面前飘落。我们不想学落花,因为我们不想飘落。关于几种人生,前人都早已经替我试验过了,各有各的模式。我们怎么选择,都在模式之中。
我们生活了一天又一天,我们只是想办法把食物从别人那里抢回来然后放进自己的嘴巴,把一些词汇抢来放进脑子。我们写了一首又一首诗歌,像把落花一瓣瓣撕开然后投入泥土中。也许落花的命运比落叶的命运还要好。落花的一生,都在学着别人在呻吟。在飘落之前,作为一朵花,它们甚至连一个新的果实都没有结出。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六)

2004-11-15 11:43:39 心情:还好 天气:多云 温度:13 ℃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是爱情的先试探,落花愿随流水去,流水无意恋落花。
……
落下的终究会落下,活着,然后就是凋零。落花比半坡村的更可卑。落花的一生都没有经历过一次纯粹意义上的恐惧。
关于落花的观念,铺天盖地,从高空中像雪花一样纷纷飘落下来的观念,周身抚摸一样地击中了我们的一切言行!落花想真实,落花的“想真实”的本身,就是在观念下制造的饿一次变质的挣扎。落花想无二,其实只是一种做作的人生的设计。落花的这些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在落花还没有想完的时候,别人就指着落花说,落花存在主义。
……
当我们走进一层无所不在的变质的阴影之中,我们的心似乎还像人的器官,我们的思想似乎还是人的性灵。
但是,这一切似乎都已经变得忧伤起来,我们与真实仿佛只隔一步之遥。我们活着,就像数学里的公式一样,你代我,我代你,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连一个生灵都没有的时候,这落花还可能存在吗?!还可能有真实的忧伤情绪吗?!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人类的诗歌,已经写了好几千年了,关于落花的诗歌就有几千年了,即使从此一首不写,特别是关于落花那种忧伤情绪的,在数量上已经足够了。这些被写作者到处急切发表的一笔一画,都被自然而然地当成了前车之鉴。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七)

2004-11-16 10:34:37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17 ℃ 
几千几百年后的多愁善感的忧伤的诗人们,已经使他们的脑袋精明到了如此地步。一首诗歌摆在那里,他们只要看上一眼,就会轻松地说,这是现实主义,这是达达主义,这是后现代!他们知道什么已经过时,他们懂得什么正在时髦。
在主题上,他们知道应该迎合什么哲学潮流。
在美学上,他们明白这样取悦于世人。
在操作上,他们知道时下最流行的创作方法。
在反馈上,他们钻研进了时下评论家的心。
诗人们对评论家的招数都明明白白,评论家也对诗人装卸自如。诗人按照评论家的套路去写,评论家也按照诗人的创作设想去还原……所以,为了一首诗歌的发表,付出忧伤的苦笑、真实的饭局、自我标榜的创作经验谈以及任人伤感的诗歌研讨。
这哪里是在写诗啊!?这还有什么诗歌的艺术存在吗!?这就是对落花般的伤感的情绪吗!?
从人类文明里的哲学与美学的文字中,轻轻地撒上一把忧伤情绪的辣椒粉,把你呛得眼泪和鼻涕直流,也不知道是伤感得这样呢?还是……?同时,再随手浇上一些“意识流”的写作方法,然后拿起当今最为流行并感人的毛刷,在个人作品集子的封面上刷上一层经过评论家镀金的迷人镁粉,最后,用收买章子怡、周迅等明星拍摄电视广告千金一笑的同样宣传手法与评论家构成愉快,再以贩卖的促销手段将之推向市场……
这就是今日的诗人!真是令人感到忧伤的啊!我们真的为这诗歌的变质而感伤着!
在当今,诗坛上的一些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使诗歌走向了铜臭的低谷,也使在现在的诗歌写作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现在写一首诗歌,能够像零件那样被拆散,能够像一盘南昌炒粉那样被分析出各种调料的成分,一个诗人能够如此清醒地制造诗歌和贩卖诗歌,我们如果有着一腔傻乎乎的真诚的热血的话,我们不是应该站出来在自己时代的前沿对着伤感的诗歌放声大哭吗?!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八)

2004-11-17 16:36:48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18 ℃ 
当今,也许最懂得所谓的现代文明,最懂得诗歌艺术各种所谓最新的评论方法,他们不是所谓的学者,而是所谓的诗人。他们把各种各样的所谓的“忧伤的蝙蝠”等等分门别类地写进自己的文字里。
然后,在他们的文字里,便充满了所谓闪光的句子。他们的发言,隐含着数不清的无病呻吟,好象用所谓的哭泣来博取什么所谓的同情。他们的发言,好象是居高临下,因为这个世界上好象只有他们才配得上与缪斯去交谈,而有些刚学习写诗歌的人所写的诗歌在他们的眼里是在玷污和侮辱缪斯。
生活中就有那么一些自我标榜的所谓是缪斯的人,平时写不出几首“好”诗来,但是有时突然灵感一来,便东拼西凑出一首所谓的“佳作”,在人们面前带着几分博取同情的哭腔朗诵着。于是,被蒙住的人们“感动”了,看!多好的诗啊!我都“感动”得想哭了!
但或许又有那么一天,他们又猛然获得了所谓的“语言”这个法宝,他们又像是在玩魔术一样,握着各种各样的笔在无数面的镜子之间跳舞,在不懂又假装懂的诗歌之间不断地切换着他们令人恶心的腰身。
……
就这样,人们再也听不到小虫唧唧的乡音了;人们再也看不到鸟儿振翅飞翔的双翅了;人们再也闻不到花香了,看到的只是满地凋零的落花;……
我们应该重新找回我们真实的听觉,真实的视觉,真实的嗅觉,真实的味觉,……
也许我今天所说的没有人听得到,也没有人能看得到。但我满耳、满眼都是那些所谓的评论家的“权力话语”,以及那些所谓缪斯身边写诗的人的变味的话语!
或许我们现在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了,或许整个诗歌也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了,因为诗歌对那些借着缪斯的面具来坑蒙拐骗的所谓写诗高手也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5-25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九)

2004-11-18 11:01:49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17 ℃ 
 感伤的诗歌,还需要艺术吗?
大家什么都不需要,大家只需要把一个缪斯的假面具放在身边就可以了。大家整天收着这个假面具,用所谓的火眼金睛看着那些刚刚学习写诗的人在摆弄着身边的汉字。
……
诗歌在逐渐变异着,与人类的进化一样。经过长时期的变异与进化,诗歌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伙人类了。
21世纪到来之际,人的脾气变得古怪起来了,他们已经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座庞大的生产任何物品的生产线。人类现在所谓的诗歌艺术,在技术复制的流水线上,变幻着色彩浓烈的诱惑。
在这个类似工业生产的机器轰鸣声中,整个地球上的人类正在大口地咀嚼着有限的原材料。诗歌的艺术也正在走向一片没有颜色、毫无意义的惨白世界。
……
当我断断续续写下这些散乱的思绪后,我身边的网络诗歌正在成为我们现在的一个热点。我又开始拖着一根网线的电脑,为我呈现出一个个似真非真的梦幻,夜使那神秘的梦似乎发生了变化,飘飘悠悠的,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地在醒来之时不断地波动着。
在那一页叫诗歌的网站,正发着一首首感伤的诗歌。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

2004-11-19 20:14:08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19 ℃ 
今天闲空之余翻阅着那些没有变成铅字的诗歌旧作手稿,读着读着禁不住眼含着泪花。我把脸转向窗外的湖景花园,感慨万千地反复沉吟……
岁月真是令人吃惊啊!
这是我十几年前写下的一些诗歌,那时还不过是个爱好诗歌的热血小青年,纵然现在的我相当敏感地写下许多新的作品,那时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领悟并不象现在这样深刻,或者说,并没有深切地感到某种东西对我生命本身的压力。那时只是随便地写写,写过了,早就已经淡忘了。
但是,就是那时我不经意写下的,今天的此时此刻却使我获得了如此强烈的、深刻的震撼力,这是我今天没有想到的。或许我今天翻阅旧作也许是为了追求往日的旧梦吧!但却在这时又遇上了。诗歌还是那些诗歌,一字未动,这使我忽然醒悟到自己作为人间的旅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度过了三十几个春秋,已经过了写诗的黄金年龄。
今天我一直在体会当年的心境,黯然泪下也绝不是处于感伤。宝贵的黄金时段已过,我依然一无所获,依然在思索着、实验着……
我在想,是“安静”地告别呢?还是继续前行?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一)

2004-11-20 19:14:07 心情:还好 天气:晴天多云 温度:19 ℃ 
  今天当我再次翻阅到《后现代主义写作模式》一文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查尔斯·纽曼声称的“反体裁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主导模式”这个问题,其实文学之间的界限犹如灵魂的边界,它们从来就不是那么明朗的。记得列夫·托尔斯泰就曾经说过:“我永远不知道,哪里是散文和诗歌的界限”,并且在他的《青年时代的日记》中这样发问:“为什么诗和散文,幸福和不幸那么紧密地连在一起呢?应该怎样生活呢?努力把诗和散文结合在一起呢?还是先尽情享受诗歌,然后再委身于散文呢?”
  然而,根据我以往的实践经验,我觉得当我们委身于散文之时,我们到是有可能发现更为真实的诗歌,正如当我们阅读某些语言片段时,我们会触及到更为丰富、甚至是无穷的生命一样。比如,当我阅读一些我喜欢的诗人或散文作家的哲学片段及文字札记时,我往往会感到一种诗的言说,一种领悟生命的独特方式。应该说那是反哲学的哲学,反诗歌的诗歌。
  我喜欢读叶芝的日记,它控制住诗人的激情而专注于自我的分析,它不仅显示了一种不断认识自己的愿望和勇气,也时时闪现出令我不胜欣喜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它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构造方式来领悟生命,它在本质上乃是一种存在的诗歌。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二)

2004-11-21 21:07:08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19 ℃ 
  今天我再次翻阅着叶芝的诗,感受这些作品里迸发出的光辉,让这光辉再次照耀我前行的诗歌之路。
  对于这位爱尔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人们曾经有着多种说法,诸如“象征主义巨匠”、“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爱尔兰的灵魂”、“无可置疑的大师”、“生与死的骑手”、“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等等,这些并非赞美之辞,但我更宁愿通过自己的道路来接近他、发现他。
  也许诗人自己生前期待的,恐怕正是能不断地对人们的灵魂讲话,而不仅是在文学史上空留一个名字而已。
  我想,20世纪一代代诗人,或者说不同语言的诗人,都曾从叶芝那里感受到过激励。叶芝不仅从象征主义发展到现代主义,而且还超越了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最经得起时间考验和人们反复阅读的那么少数几位伟大诗人之一。
  叶芝是唯一值得研究的当代诗人。今天再次阅读叶芝,我发现叶芝绝不仅仅是早年印象中那个单纯的抒情诗人,随着更加深入的阅读,一个复杂的、充满了多种启示和可能性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叶芝也益发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为此,我惊讶、欣喜,好似在梦中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精神财富。
  我不得不惊叹他的那种大手笔,在经历了历史上一场血的悲剧之后,诗人强行抑制住自己的颤栗,以一种看似什么都不特别的笔调开始了他的挽歌或史诗,直到读到“但一切变了,彻底变了: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我这才意识到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开始在为一种失败的美、悲剧的美所照耀。也许正是通过这些诗歌,爱尔兰的民族精神才得以升华到一种悲剧的高度,并像诗人一再写到的大理石那样不可磨灭。
 楼主| 发表于 2005-5-26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三)

2004-11-22 23:25:19 心情:郁闷 天气:晴朗 温度:21 ℃ 
  
  关于叶芝的诗,有两个方面更加使我着迷:
  一是在对民族的神化、历史和现实进行诠释的同时,叶芝却能把这种诠释变成时代意识的一部分,换句话来说,从具体经验中透露出了与我们每个人都深刻相关的20世纪的精神冲突与焦虑;
  二是在从事这一切的同时,叶芝又在致力形成一种既不重复于他的过去又不同于任何时代诗人的个人诗学,正是这种诗学能把个人与历史、艺术与政治、激情与反讽、信仰与智慧等等相互熔铸为一个整体。
  用叶芝的话来说,他年轻时就对三样东西感兴趣:一是文学形式;二是哲学思想;三是民族信念。而从那时起,在他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把你的各种思想锤炼成为和谐的整体。”
  叶芝的一生,即体现了这样一个“锤炼”、“统一”的过程。纵然他比其他人更敏感地意识到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了,但他并不因时代的日趋破碎而破碎,相反,在其一生中他都致力于一种心灵的重新整合,致力于一种具有这种整合力量的诗歌。
  的确,艺术的完美以及人生的完美都来自于自身的锤炼,在这一点上,叶芝在已经是第一类中的伟大匠人之后,又成了第二类中的伟大诗人,换而言之,他已成为超越于现代社会混乱之上的某种诗歌人格的光辉象征。
  而这一切都包含着诸多启示,包含着一个诗人在其自我争辩、自我超越中不断走向成熟的秘密。我们应该记住叶芝在这个过程中所承受的一切,诸如苦难、惩罚,以及那不可言传的精神洗礼。
  每次读到叶芝的诗时,我都仿佛陷入一种境遇之中,这是什么造就了这令人触景生情的美呢?我想,如果要回答的话,也只能用两个字来回答,“诗歌”!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四)

2004-11-23 19:14:49 心情:一般 天气:晴朗 温度:22 ℃ 
  今天读了叶芝的一些其他文学作品,虽然叶芝是一个诗人,但在其一生中,另外还写下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文论、自传性作品、日记以及书信等,此外还有一部阐释其象征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专著《幻象》。
  这些作品与他的诗歌和诗剧形成了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这些作品合起来仍然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灵魂从不同侧面对我们讲话。
  叶芝的这些作品不用说具有其某种诗的性质,因为它们充满了诗的激情与睿智,同时具有叶芝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比如《诗歌的象征主义》、《幻象·献辞》、《心境》等篇章,它们在论述诗歌,以及在传递着它永远新鲜和永远古老的启示的同时,本身就是一种诗的言说。
  如果说叶芝的诗歌强烈、节制,并往往把具体经验转化到神话和象征的层次,从而具备不可解析的完美,微妙到每天都会产生新的含意,那么叶芝的这些作品则犹如置身于激流,我们为一种来自诗人心灵的力量所推动,并处处感受到一刀多刃那样的美丽的诸多光芒的照耀。
  应该说叶芝的这些作品在现代英语作品中独树一帜,它们增强了一种语言所能达到的明亮程度与诗意表现程度。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五)

2004-11-24 19:57:11 心情:一般 天气:晴朗 温度:22 ℃ 
  今天读了叶芝的一些作品作品,日记以及札记、言辞之类的作品如果按照传统文学观念来看,这些文字都不是作品,但对我来说,这些文字却构成了诗人叶芝个人精神的源泉,我视这些文字为文学作品,也认真深入到诗人的精神世界。因为我们在珍惜诗人许多宏篇巨作之时,会因一个痛苦的灵魂在这些日子片段里呼吸着。
  今天在叶芝这些日记里,我在感受诗人的灵魂。这些日记是他精神生活的一个秘密掩体。这些日记应该是诗人未发展的精神片段,因而具有作品的一种未完成性,这些片段应该是诗人刺激自己思考的可写文本而非仅供消费的可读文本。下面我摘几个诗人日记中的句子以记之:
  “灵魂是一个流亡者而没有意志。”
  “见学修女们在夜里的尖叫。”
  “爱也创造面具。”
  ……
  我在阅读这些日记时,思想一再从这些片段里开始,这或许正是为了让诗人再次来到我这里完成自己吧?
  的确,这些日记里是一个人的秘密,但也是整个文学的秘密,是整个诗歌界的秘密,我们应该记住。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六)

2004-11-25 20:25:36 心情:还好 天气:中雨 温度:10 ℃ 
  叶芝在日记写作中,个人以为主要是致力于形成和发展一种自我分析的风格,我惊讶于他在这种自我分析中所显示的诚实、智慧与精确,而且有时精确到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程度。
  在日记中都伴随着这种不断认识自己的愿望,这种自我分析和反讽。在诗人的激情与神秘本能中又伴之以一种超越性的自我观照,我觉得这恰恰正是叶芝不断走向成熟的秘密之一。
  诚然,叶芝的日记在我读来是我读过的所有同类作品中的最好的一种,它给我们带来一种对生活的沉思,显示了作为一个诗人最难得的品质,而且处处体现了一种如同诗人自己所说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关于叶芝的神话与象征主义的体系,也许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但我认为也不必盲目地去接受。应该说这是一种从爱尔兰特有的文化和叶芝自己的精神生活形成的信仰,它成全了叶芝自己的诗,但对其他人未必适合。
  所以说,对于叶芝这样一个致力于神话式写作的诗人,我们只能说,一个相信奇迹的人,最终创造了奇迹,而且是一种诗歌的奇迹。
  诗人从来不是那种提供普遍性思想体系的人,反之,为了自己的诗他必须去超越自己曾经苦心经营的一切。对此,叶芝自己也说:“有人会问,我是否相信太阳和月亮的确像我说的那样爱绕着圈转……我只能回答,如果说有的时候我被奇迹迷惑住了,而把这种太阳和月亮绕着圈转的词句信以为真的话,事实上我的理智很快就恢复过来了……它们帮助我把现实与正义结合在同一个思想里。”
  因此,叶芝的伟大,最终就在于他以自己的诗超越了这一切。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提,并关注。
发表于 2005-5-27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如果是你自己的日志,我就关注,否则讨论的主角不在,没法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这个贴子最后由范围在 2005/05/28 01:31am 第 5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菠菜小虫2005/05/26 10:52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是你自己的日志,我就关注,否则讨论的主角不在,没法交流:)
呵呵,斑斑说的没有道理。谁的不重要,关键是帖子的内容。这里的人好像都不需要看理论了,他还来干什么?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我可以如实转达给作者本人。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七)

2004-11-26 8:00:41 心情:还好 天气:晴天多云 温度:9 ℃ 
  其实,读叶芝日记,最使我震撼的就是他对自身中“黑暗一面”的暴露与认识。
  叶芝,一直是被人们视为诗性灵魂的光辉象征,因他实际生活和诗歌中的高贵与美。下面摘引一段:
  “昨晚,很迟走回家,在经过运河桥时我感到一种欲望,要把一枚我珍视胜于我所有的任何事物的戒指扔进运河,就因为是她给我的。它出现了一两刻,但几乎就像我在圣马力诺时感到要把自己扔下悬崖的欲望一样强。有一回我与一个亲爱得的朋友散步在一座树林里时,手里提着一柄斧头,那种冲动有一刻采取了一种凶杀的形式,它在我抓着斧头而非斧头柄的一刻消失了。我父亲说当他在一辆公共汽车顶上,而有另一辆经过时,他想从一辆跳到另一辆上。在每一个心灵里是否都有暴烈的疯狂,等待着某次纽带的崩断?”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叶芝无情地写出了在自己身上存在的那种不可理喻的破坏欲,死亡冲动甚至凶杀冲动,并且还要把它们确切到历历在目、呼之欲出的程度!这引起了我的不安,因为之中日记具有一种迫使我反观自身的力量。
  但是,叶芝并没有屈从于内心的黑暗暴力,因为他同样具有强大的自制能力。关于这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日记里读出,例如:
  “我不得不克制一种激情的愤怒。我完全作为一个作家通过我的风格逃避它。一个人的艺术不是从自己灵魂里的斗争创造出来的吗?美不是对自我的一场胜利吗?”
  事实如此,在人类自身的地狱和炼狱里发生的一切,都曾经在叶芝那里发生过,但是他比我们所要想象的还要伟大。而这种伟大,恰好与他所从事的自我搏斗及付出的代价成正比的。
  在结束今天关于叶芝的这篇读书笔记之前,我想摘引他于20多岁时写的一首有名诗篇《当你老了》以示纪念:
  
  《当你老了》(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年青欢畅的时候,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上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八)

2004-11-27 22:45:13 心情:还好 天气:多云 温度:9 ℃ 
  在诗歌写作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是诗歌语言的的问题,大家通常所说的诗歌技巧,我以为在诗歌写作中是次要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思想和语言的表达。
  诗歌写作中碰到的语言问题都是大家比较头痛的事,我就经常为一、两句诗歌语言头痛不已。如果写散文随笔,凡是能说的都可以说清楚,而在诗歌这里,要达到一种他所设想的诗歌的言说与意境,这几乎是一种苦差事。不是语言迫使它意识到自己的限度,就是自己迫使语言做起它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每次进入诗歌写作状态中就犹如卷入与语言的搏斗,那种刻意而自以为聪明的语言实验也从来没有给我带来过对它的领悟,也许这只能是一种功到自然成才能达到的写作境界吧!
  有时,我的笔下的诗歌语言似乎永远都达不到自己最初所设想的程度,但是,每当语言突然间向自己奇妙地展示它的风采的时候,我也只能出自一种语言达到的成熟时的突然一现。
  我有时总感觉自己与诗歌在根本上就是这样一种与语言的关系,每次诗歌的写作煎熬也正是它的使命所在。大家都在使用语言,而它却在诗歌写作的人提示它潜在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歌几乎就是一种未知的语言,它也只有经过一种严格的、深入的、有时是出其不意的写作才有可能将自身呈现出来。
  关于诗歌的语言,我也将一直头痛下去。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十九)

2004-11-28 21:33:28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8 ℃ 
  今天我在某文学网站诗歌论坛读到一个这样的帖子,我当时就愤怒了,帖子如下:
  公元2004年11月27日,一个用日本语命名的现代汉奸蓝の沙竟然到诗歌论坛发表如下言论“我觉得辱骂日本鬼子不是一个君子的作风,更何况日本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我们出生的前一个年代,战争就是残酷的。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啊!谁叫我们中华民族要败给人家呢!”“另,靖国神社,它只是一座用木头建成的普通的寺庙而已。小泉的祭拜那也是人家自已行动的自由,我都没有听说小泉过问我们总理的行踪!”“我也是经历过太多关于民族问题的争论。历史我是懂的少,因我学的是国际现代学,当然其中包括中国。到外面的世界听多世人的看法与想法,那时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不是说我被教育教坏了,相反的,我以前是党员,我想我的爱国之心比你们都强,但是当你目睹一些无可争议的事实之后,你不会再如此批斗我了。”
  这人是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也很喜欢写诗,但我不仅要问,一个没有人格和国格的人怎么去写诗?她的诗还可以去读吗?或许这些诗歌可以在日子鬼子那里乞讨些可怜的眼光,但我想日本鬼子对这一类没有人格和国格的人更多的是讽刺和鄙视。
  诗要有诗品,人要有人品。如果诗歌作者缺少自己的人格和国格魅力,那将是诗坛的悲哀,同时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不辛。世界创造了人类,然后由几个人组成一个家庭,再由千万个家庭组成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一首歌,每个人都必须要唱的爱国之歌,这之间不知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艰辛和苦难,为了那个真实的自己,为了自己的人格和国格,我们献身于诗歌,尽管伴随着一些挣扎与痛苦。
  在诗歌写作中,我们只有不再热衷于自己,不去媚俗,不失去自己的人格与国格,那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缘于一种生存的需要,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国格魅力,而这种则魅力照亮了一个世界的存在,屈辱的历史我们必须牢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自己,我们要让共和国的礼花照亮着诗人向上的头颅。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二十)

2004-11-29 9:36:47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10 ℃ 
  今天抽空再读了读田汉的诗歌。我以为,田汉的创作思想是比较复杂的,这不仅仅与他接受的中外文学家的影响有关联,而且与他的生活经历也有关联。他的诗歌创作风格不是一个名词、或一个汉字、或一种倾向可以概括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田汉的诗歌作品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只是这些文学流派在他的诗歌作品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尤其是与中国文学传统相融合时,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情趣与艺术风格。田汉也正是在这种中外文学流派相交流、相碰撞中开始了他的艺术探索。
  田汉的诗歌作品的创作风格最为丰富多彩,最能体现其创作个性,他的诗歌作品不但数量多,而且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全面反映了他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时代心声。在现、当代诗坛上,正如诗翁杜甫在论诗的《戏为六绝句》第四首所吟咏的:“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田汉的诗歌创作,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进的思想、热烈的情绪、执着的追求,使他的诗歌作品既展示着他“青春期的感伤,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彷徨与留恋”。也展示着二十世纪那个二、三十年代的青年“所共有的对于腐败现状渐趋明确的反抗”。(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在创作方法上对外来艺术手法的吸收和对传统艺术手法的继承,使其诗歌作品风格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追求——戏剧化、音乐美和传奇性。
发表于 2005-5-2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虽说不能与作者进行比较密切的面对面交流,这些日记仍不失为大家学习的好资料.支持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5-5-30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主题日记《关于诗歌》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21)

2004-11-30 10:49:19 心情:还好 天气:多云 温度:15 ℃ 
  今天简要说说关于田汉诗歌的戏剧化。
  对于田汉,与其说是诗人,到不如说是诗人戏剧家更为合适。他写戏剧的技巧就如他写诗那样顺畅。有人说田汉“是把真诚纯洁天真的个性流露出来的浪漫主义的作家”(陈筱梅:《<田汉创作选>序》),这评价是不错的,是比较适中的。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压倒了客观叙事性,对戏剧一般扣人心弦的意境的追求就如对诗歌一般优美意境的追求,从而形成了一种重气势、重抒情、重神似、重哲理的艺术风格。也就是说,田汉的诗歌常常不是以生动、结构的严谨而取胜的,而是以情绪的浓烈和语言的戏剧化感动读者的。
  田汉在诗歌的创作中常常是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去捕捉问题,但在问题表现时又往往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因此,他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一般不正面描写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戏剧般的剧情发展来进行表述。实际上就是田汉由于受到现实的刺激而引发的思考与联想,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要从眼睛看得到的物的世界,去窥破眼睛看不到的灵的世界,由感觉所能接触的世界,去探知超感觉的世界。”(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它》)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他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的诗歌作品中,也表现在他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的戏剧作品中。
  这种对戏剧化的刻意追求,虽然说增强了田汉诗歌创作上的抒情美感和戏剧性的美感,但也模糊了创作风格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之间的界限。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22)

2004-12-1 21:42:57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18 ℃ 
  今天简要说说关于田汉诗歌的音乐美和传奇性。
  关于音乐美。为营造诗歌作品的抒情气氛和写作意境,田汉在创作中不仅追求诗歌结构的戏剧化,通过戏剧化的语言发展体现作品的抒情性,而且,他还把乐曲和音乐节奏溶入到诗歌的创作之中,以增强诗歌作品的美感和韵律感,并通过对全诗气氛的渲染,使所抒之“情”更为浓烈,使之所写之“意”更加幽深。
  田汉在诗歌创作方面,在旧体诗歌创作上,有着长期的素养和精练的技能,而且能真正达到“敏捷诗千首”的境界。据说田汉从青少年开始就成了诗歌写作的能手,在他上长沙师范学校时,就以擅长写诗而闻名全校;他写的戏曲,在湖南的报刊上也发表过不少。可惜的是,那些诗歌、戏曲等作品都没有能留存下来,无法去欣赏。
  田汉在诗歌创作上不但吸收了前人诗歌创作的音律,而且吸引了民歌中的“养料和形式”,发挥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爱革命的时代心声。就以他的杰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毕业歌》的歌词和《扬子江暴风雨》中一些插曲的歌词来讲吧,到目前为止,人们只要一听到这些歌曲的演奏声,就不禁奋发而起,热血沸腾。
  田汉的诗歌作品,不论是旧体诗歌,还是新体诗歌,都具有这样同一特点,即熟练地掌握了音乐的旋律,即使不配乐曲,不用乐器伴奏,也都可以琅琅上口,成为动人的歌唱,所以说,他创作的诗歌具有音乐美。
  关于传奇性。田汉的诗歌作品根基于现实生活,但在创作构思上则刻意追求浪漫主义的传奇性。他把音乐性的美感和韵律感和传奇性的情节结合在一起,通过强烈的诗情对生活的偶然性进行主观的想象与创造,使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色彩。
  在诗歌创作的结构安排上,他不受时空的限制,不拘泥于“三一律”,不采用那种要求有高度集中统一性的“锁闭式”的结构方法。在他的笔下常常出现“惊奇”的诗性。
  在新文化运动后的那个年代,田汉的诗歌创作确实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他在创作中刻意追求戏剧化、音乐美、传奇性,既给诗歌创作增添诗情画意的美感,也开创了“五四”以来新诗创作的风格。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23)

2004-12-2 21:52:44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20 ℃ 
心理学上,把不符合客观事物实际情况的感受称为错觉。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错觉,则往往是一个人的感官失常(比如色盲、幻听)或精神紊乱所造成的迷惘、混乱现象。
但是,在我们的诗歌写作中,错觉则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感受,是诗人独特的艺术感受的结晶。比如一首诗歌作品中所表现的错觉,就是诗人情思所至,对正常的感觉加以改造,运用通感、变形等特殊手段,变客观形象为主观意象的结果。
诗歌艺术的错觉与诗人的想象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瞬间的错觉激发起自己的想象,而自己的想象的发展、飞跃又使这种错觉完成、强化,乃至得到具有质感的表现。
意大利启蒙美学家缪越陀里在谈到错觉与想象的相互关系时说:“当诗人受到某种情感的激发,想象就把两个单纯的自然形象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具有不同于呈现感官的那种形状和性质。例如他的狂烈的热情使他想到所爱的对象对他的温存简直是一种天大的稀罕的可欣羡的幸福,以至他真正地而且很自然地想象到其它一切事物,连花草也在内,也在若饥若渴地想望求得那种幸福。……这是迷于爱情所产生的一种错觉,但是,诗人就是要把他想象中所产生的这种错觉描绘出来给旁人看,让他生动地领会到自己强烈的感情。”
诗歌艺术错觉有一个显著的审美特征,就是客观对象的变形。诗歌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将生活具象创造成艺术意象,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诗歌作品中的意象比其他文学艺术样式中的艺术形象变形的幅度要大。诗歌意象的变形,不但不使事物的形态失真,恰恰是事物的形态脱去它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外壳,给诗人改造、净化而获得艺术上更加的效果。
又如意大利启蒙美学家缪越陀里所说:“对想象是直接地真实的或近情理的,但是对于理解却间接地显示得真实或近清理的。这种想象中的错觉,使理解也领会到其中的真理。”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诗歌艺术的错觉与变形,是诗人更加巧妙地、别出心裁地表现客观对象本质性的东西。如果我们作为读者,如果初次欣赏诗歌作品时,会造成感受上的错觉,但一个有审美能力的读者,能够从对象丰满的意境里想象出对象应有的东西,使之比生活具象更加精粹、更加真实,这样,错觉就会转化成深化了的审美知觉。

--------------------------------------------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24)

2004-12-3 9:19:53 心情:还好 天气:晴朗 温度:20 ℃ 
我认为,诗歌艺术错觉与生活错觉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生活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一种干扰,而诗歌艺术的错觉则是曲折地表现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甚至比生活中的正常感觉更为真实,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真实感。
也许有的朋友会把诗歌说成是“一连串的错觉结合”,“至于诗人是否在诗中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社会效果如何”,诗人可以不予以理会。甚至也有朋友会这样说:“诗是非常独特的领域,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的法则规定了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了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产生了变形……诗人通过它洞悉世界的奥秘和自己的命运。”其实这是对诗歌艺术错觉的误解。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诗人的面前便没有一个稳定的物质世界,只有在他充满美妙错觉的心目中解体了的世界和凭他的主观意图重新组合的一个虚幻的世界。若果真如此,那诗人的错觉与精神病患者的错觉有何区别呢?
诗歌的艺术错觉既然对于想象与理解有直接或间接的真实与近情近理,寻常见的逻辑也就没有沉默了,只是错动了一些环节并隐藏到错觉性意象后面去了。逻辑关系的变形因艺术错觉的表现形态不同而异,有的诗歌艺术错觉是顺向的,想象随诗人情绪的向前推进而展开;有的诗歌艺术呈现横向和多向性;还有的艺术错觉则呈现出逆向性。但是不管诗歌艺术错觉怎么变化,都不会丧失它的规定性的作用。
诗歌艺术错觉的确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但是这个超越不是毫无限制的。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不可能没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所表现的艺术的错觉也一定有时代感,显示出某些时代特征。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诗歌艺术错觉,一定会给人以真实感、时代感和不同凡响的美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诗人有自觉意识渗透其中而非下意识、潜意识贯穿始终的、外错而内不错、特定而又特殊的诗歌审美知觉,因而使诗歌作品神采熠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