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30|回复: 1

70后,最后一位天才诗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0后,最后一位天才诗人

      ——作者。漫雪菲舞——

(一)
    70后,最后一位天才诗人,他叫轩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流浪汉、诗歌狂人。他出身农村,没有读过正规学校,所受得文化教育,只有小学毕业水平——唯一的毕业文凭,就是小学五年级的证书。
   他身高不足一米六零,长得矮矮瘦瘦,见过他的人无不说他像个鬼。从不修饰的个人形象,乍一看真是一个叫花子。这就是轩扬,具有天才者的形象与气质。
   他于1994年底来北京,如今算来已整整十年,但这十年,他除了东奔西跑地为生存忙碌,其余的时间,就是读书、学习、写诗、工作、挫折、打击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在没有爱情的青春期,他没有把自己的浪漫爱情之地荒芜,他用诗心传递着自己的心之向往。一首首充满现实气息与浪漫色彩的爱情诗,就这样从他的心中,笔尖流出。
   苍天不负有心人。由于他对诗歌的爱,和对诗歌特有的天赋与领悟,使他创作出不少优秀的,被读者和大诗人、作家们称赞的好诗歌。
  北京十年,他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诗歌天赋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打天下。在北京这个人才辈出的大熔炉里,悠然自得地生活着。后来,他还时不时地望女人堆里钻。你还别小看他的诗,为他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地赢得美眉的“红颜一笑”提供了舞台。他成了女人与诗歌之间,自由驰骋的“诗歌王子”。
   轩扬是个诗歌怪才,难怪有人称他为“情诗怪侠”。他的诗以爱情为主,兼顾对生活的感悟,还有一些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他是诗歌上的全才,是新时期诗歌史上,一面另类的旗帜。他的诗在继承传统,突破现代的所谓朦胧诗,作出了自己的创新与发展。这是他诗歌的一大成就,也是他之所以能称为天才诗人的关键所在。
(二)
  他的诗多为日记体,记录着每天的生活琐事和思想感悟。
   这种以日记体为创作的诗歌,不发则已,一发就引起了轰动。
   本来这种题材、体裁的诗歌,在诗歌界是很常见的事,可他的诗,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他能从别人的忽视中发现诗意,且能写的入木三分。如诗:他的近作《不和谐》、《怀念爱情》、《工地上的女人》等。更让我等一饱眼福和开拓思维的《用一只眼看女人》,在《用一只眼看女人》中,他用了一种,几乎别人没有尝试的形式,把我们的阅读从视觉空间带到思维空间。让我们在反复的思考与琢磨中,领悟他诗歌的魅力。他说自己的诗歌,是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这首《用一只眼看女人》,真真切切地体现了这一表达方式。是呀!用一只眼看女人,那一只干什么呢?是欣赏、思考、还是心猿意马,作者没有告诉我们,他只在最后留下,慎重、慎重、再慎重的留白。这留白是什么呢?诗人没说,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知晓,原来女人是一种很危险的事物,切不可轻易贪念。
  的确如此,女人是很危险的。回头看我们身边的贪官,哪一个不是因为女人而毁于一旦,甚至于身败名裂。难怪金庸武侠小说中有这样一句经典语言:越是漂亮的女人越危险。张无忌妈临死前对儿子的一句忠告。
录摘轩扬诗作,让大家玩味:

《用一只眼看女人》
用一只眼看女人
“另一只干吗?”
“哦!”你在问吗!
“欣赏”你穷追不舍
“不”我若无其事
“思考”你迷惑不解
“不”我故弄玄虚
“美眉”你千丝万绪
“哦”我沉默不语
“原来”你另有隐情
“不”慎重!慎重!再慎重

(三)
  轩扬的诗,不只是我个人偏爱,他的诗歌造诣,的确很高,受到许多诗歌爱好者的青睐。
  下面这则小故事,足以说明他的诗是受大众欢迎的。
  最让他引以为荣的应该是2000年,发在某时尚杂志上的一首《在某个下午的北京》,就这首诗,让他忙碌了好一阵子——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歌旋风,而是引来了众多异性的目光,这些目光中有纯洁的羡慕者,爱诗的崇拜者,当然也有以文会友的男性诗友,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竟收到一百零八封求爱信。当然,这种轰动有追随者也有排斥者。
由此可见,轩扬的诗歌,在女性读者中的地位。
通过以上论述,谁能否认,他不是70后,最后一位天才诗人。
诗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是不被大众关注的文化广场。而他的诗能产生这种效益,不能不说是诗歌界的一大快事、乐事!通过轩扬的诗歌现象,我突然有所启悟,当下,不是读者不读诗,更不是爱诗的人越来越少,而是没有好作品,不能让读者产生心灵共鸣,久而久之,读者就离诗歌越来越远了。
更让读者不能接受的是,有很多写诗的人,只是挂羊头买狗肉,或是根本就不会写诗,或是不到人民中间去了解心声,而是做在办公室,无病呻吟地“为赋新诗强说愁”。诗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大众,离开生活和大众这片土壤,任何事物都不能生存下去,诗歌也不例外。
(四)   
  轩扬为人为诗,都很低调,从不与人“拉帮结派、狐朋狗友”。甚至在网络的交流中,他对别人的誉词或否认,视而不见。冷静的像一座“石佛”。其心态平静无人能比。
在这个网络时代,还有人为了表达心中的某些冲动和激动,而“挥笔疾书”特别是让那些以矜持而心藏心事的女孩子,把爱说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70后,最后一位诗人,他是诗神,在给我们思考和感动的同时,能让女孩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心里的声音,大胆地向一个陌生的男人袒露,我们无法否认,这是他诗歌天才的功绩。
(五)
关于轩扬的诗歌,诗评家朱先树说:轩扬的诗在艺术上的确有自己的追求和特点,有的形象运用和情绪表达是极富诗意,耐人寻味的。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杂文作家毛志成老师也有这样的评述:他的诗中有早熟的少年式漂泊和青年式遐游;有对廖廖苍穹的困惑和对漫漫尘寰的追问;有对爱情之迷的猜解和对生活之门的叩击。
其实,早在1999年,他就受到著名诗人雷抒雁院长勉励的题词:新的世纪将有新的文学以及文学的新人,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雷院长对他诗歌创作的肯定和希望。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他的一首诗:
弯腰捡起的镰刀
割不割农民田间
被诅咒压抑的野草
顺着季节的阳光
饱满的子粒
慢慢长高
成熟
在篝火燃烧的郊外
无法寻觅
可以发芽的沃土
夏日的雨
像风,长出的翅膀
煽动各奔西东的方向
爱在哀歌的午夜
弹奏一曲怀念江南的相思
从此,月亮不再偷看
嫦娥与吴刚的约会
这是轩扬组诗《情人的雨季》中一首叫《情人》的短诗。在这里引用,是想让更多的诗爱者,更近地了解轩扬和他的诗歌文本以及他诗歌中的语言魅力和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轩扬就是轩扬,天才就是天才,这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才能铺垫出来的。
他是如何把情人之间的思念,用野草、子粒、篝火、夏日的雨、长了翅膀的风等,一连串的意象和物体,通过比喻、明喻、隐喻、通喻或暗喻的手法,把这些简洁的事物、词组,被他天才的智慧,搭配显得那样洗炼、清新、深邃、从容、自然而又不俗。
(六)
阅读轩扬的诗,离不开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审视。他的诗,总能在某个角落给我们的心灵重重一击。如他新近诗集《青春组合》中有首题为《诗人的悲哀》的诗,在这首诗中,作者是这样理解当今诗人的。
在不需要诗人的时代
却诞生了一个天才诗人
这是时代的嘲弄
还是个人的悲哀
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自己该不该
成为灵魂的斗士
这首短诗,也许是写他自己的,也许是表达他对某位诗人的感慨。但我作为旁观者则认为,这首诗套在他身上,是再合适不过,这或许就是“言为心声”吧!
在这首诗旁边,有人用铅笔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令我联想颇多。现录下,与大家一起品茗其中的个中滋味。也更深更彻底地看看轩扬的诗,在读者中,到底是怎么一种心灵敲打或说震撼。
“国尤如此,人何以堪!随波逐流的超凡绝俗,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谁来评说!天才是什么,在世人眼中,天才就是蠢才,诗人的悲哀,是因为思想的存在。我很悲观,讨厌这个世界,但我害怕遁入空门——”
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读者,说他(她)很悲观,讨厌这个世界,可又害怕遁入空门——
不清楚他(她)所说的悲观是指那方面的,生活?事业?还是情感?又说讨厌这个世界,我们又不知因何,讨厌这个世界?我们局外人无法知晓,也就找不到可以症结所在,所以,他(她)的这种厌世情结,只能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七)
其实,人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没无可取之处。只要你敢于去面对现实,生活也是很“可爱”的。比如,让我们在不断的成长和挫折中,学到很多,懂得很多,甚至受益很多。讨厌和害怕这个是因为你不自信,不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
看我们的天才诗人轩扬,是如何面对生活和人生的。
了解轩扬的人生观,同样可以从他的诗中,体现出来。
一双脚在长安街上
不停地奔跑
我那曾抓住爱情的手
抓住了一个梦
抓住一个属于青春的风筝
爱在北京
蓝蓝的天空下
我一路向前
穿越平安大街的宽敞
从一个窄窄的小道
向西直门
以北的魏公村
沿着三环的环行
一环又一环地
与时间赛跑
        ——《爱在北京》
(八)
轩扬是诗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他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飞翔。早已让人眼红心妒。有人说他是一个尤物,还有人说,他是诗坛上的一只猛兽——横冲直撞在文字之间。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你看他来去自由地穿梭在诗歌和社科之间,让我们这帮身边的哥们“眼谗心动”,又耳目交融,因此,有人高呼,该君乃“人神”也。
是的,轩扬的创作,在诗歌和社科类两方面都有不错的“身手”。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体现出大将风采。他编写的社科图书,在社会上反响也是极为强烈的,其声势不亚于他在诗歌上的成就。
作为多年的好友,看到他有今天的成绩,我在心中一遍遍地默念,如果将来他的创作,再去接触编导、影视,那他岂不成了文字上的全才,到那时,他是不是可以与港台的所谓“三栖”明星一样,成为文学界的“三栖”文学才子也。
期盼!
祝贺!
这一天早日到来!!!
发表于 2005-10-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最后一位天才诗人

同贺!:)
天才没有最后,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1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