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24|回复: 4

[原创]展望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4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展望诗歌,是红日喷薄,新风劲疾,驱散迷雾阴霾;展望诗歌,是浪潮热烈,峰峦耸立,一派壮丽豪迈。——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不禁感慨,为诗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我也相信,这说法一定会遭到很多质疑,毕竟这些年,诗歌一直处于窘迫低谷之中。那么,我这样说是不是不切实际,太乐观,或者说是臆想狂想呢?我想不是!因为有太多的迹象表明,诗歌正在复兴,在走向希望,且前景愈来愈明朗。是的,这是事实,也是必然。
而凡事都有因果关系。所以,在展开展望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诗歌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境况。
是的,诗歌为什么会窘迫低谷,且持续多年呢?
显然与时代有关系。随着发展经济而普遍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使一时难以取得效益的诗歌,不为创作者看好。而对优良传统的反叛,对西方文化盲目的崇拜、拿来,使诗歌创作,逐渐脱离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走上了一条越来越狭隘艰难,看不到希望的道路。是的,这些年来,在诗歌界,先锋前卫意象张力等名词不少,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更多,然而,晦涩难懂、无病呻吟的篇章,堆砌造作的文字,没有旋律节奏韵味的作品,能被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的读者大众接受喜爱吗?显然不会。而读者不爱看,报刊杂志等也就不得不减少或取消发表诗歌的版面阵地,出版商自然更不愿意出版。是的,谁愿意赔钱呢?——自费除外。这样一天天,一年年,诗歌逐渐就步入了发表难,出版难,发表出版了也少有人阅读购买的恶性循环。
此外,诗歌的低徊困窘,与诗歌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也有很大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优秀的作品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诗人那里。譬如唐宋,几百年间诗人不计其数,但真正出类拔萃,具有强大号召力的诗人,只有那么一些,唐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李商隐等,宋朝有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柳永秦观等。可以说,如果把唐诗宋词的成就比作两座雄伟的建筑,那么,正是这些诗人支起了柱,挑起了大梁。而进入新诗时期,写诗的依然数不胜数,出色的同样屈指可数。如初期有徐志摩戴望舒等,近二三十年有以舒婷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派,和席慕蓉,汪国真。而自汪国真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掀起的诗歌热潮退却之后,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还没有强有力的诗人,和成批量的富有感染力的诗作出现。——如果我们仔细耐心检索,会发现其实也不是没有佳作,然而由于其不成规模,也就成不了气候,形不成浪潮。是的,由于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现在读者的欣赏水平,与徐志摩戴望舒,乃至席慕蓉汪国真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要想靠一首两首,或者说十首八首甚至更多一些的好诗,取得个人的成功,挽回诗歌的颓势,显然已不现实。所以说,缺乏强势的诗人,和成规模的佳作,也是诗歌难以兴旺风光的重要原因。
而前面我说了,诗歌已形成恶性循环。那么,有什么样的事物能维持长期的恶性循环呢?纵观古今中外,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事物,大到如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小到如一部机器,一个生命,能长期在恶性循环中悠哉乐哉。只要进入恶性循环,一般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变革,二是消亡。那么,诗歌会怎样呢?会一直窘迫低谷下去,直至消亡吗?显然不会。有太多的理由和依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首先,诗歌是一门千年的艺术,在我国有深厚的基础,极其广泛的影响。我们常常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一点无容置疑。而既是如此,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度里的人们,可能不受到丝毫的影响吗?当然不可能!可以说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譬如上学,不论小学中学大学,都少不了诗歌,而即便没有上过学,甚至不识字的人们,也难免诗歌的影响,如流行歌曲和民歌的歌词,还有民间流传的一些俚词俗曲,乃至打油诗,也是诗歌的分枝或延伸。
其次,诗歌的特点也决定了诗歌的前景前途。那么,什么是诗歌的特点呢?诗歌的特点,就是能直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彰显自我。换句话说,就是一旦写好了,往往一下就能打动人。——远比散文小说等更容易打动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举例。如“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这八位大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尊崇的,其散文作品的隽永价值也是公认的。而这八位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又具有诗人的身份名望。而不仅在当时,还是现今,大众对于他们的认知,却主要是诗歌而不是散文。譬如提起苏轼,便是大诗人;而如柳宗元,诗名并不盛,但提起他,人们想到的往往不是他的诸多散文佳作,而是那一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在现代,徐志摩戴望舒总体成就根本无法同鲁迅,梁实秋,老舍,巴金等大家相提并论,但他们的影响力却并不逊色于那些散文小说大家,凭什么呢?徐志摩凭的是《偶然》《再别康桥》等,戴望舒凭的是一首《雨巷》。至于当代,写小说散文纪实文学等的作者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高手大家,可是,有几位掀起了比席慕蓉汪国真更热的浪潮?又有几位有比席慕蓉汪国真更持久的影响?——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不断能看到他们诗作的盗版本。
再次,时代需要诗歌。这是由时代的特色决定的。那么,什么又是时代的特色呢?首先便是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快节奏使人们很难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阅读篇幅较长的文艺作品。而诗歌恰以短小见长,读诗常常能产生感悟,受到启示,得到美的享受等等,且能提高生活的品质,又不会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其次是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崇尚奋斗的环境氛围。这与诗歌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牵强附会呢?当然不是,这里面的关系相当密切。激烈的竞争,常常使人们产生情感的淡漠,思想的困惑,造成心理方面的压力压抑等等,而情感思想需要理解慰藉,压力压抑需要排解宣泄。在现在,当然有很多渠道办法,可以达到以上目的。如上网聊天,如向至交好友倾诉,找心理医生等等。但读诗写诗显然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因为诗歌具有直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特点。而青年朋友们在奋斗,在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又难免遭遇坎坷挫折失败,要鼓起勇气,重头再来,继续奋战,自是需要励志。那么激情豪迈昂扬的诗歌,无疑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古人的名句,便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那么,何以励志呢?最好便是读诗。因为诗歌除了能直接抒情达意外,更常常充满了个性,使自我在欣赏或写作的过程中,受到鼓舞激励,获得彰显凸现,扬眉吐气。
再者,诗歌的复兴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五千年生生不息,与文化的一代代传承有密切关系。是的,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华文明遭遇了无数的战乱、动荡、改朝换代,受到了太多的冲击、毁损、破坏,然而,不论时世怎样,文化的筋脉也无法被割断。而诗歌作为文化的精髓,无疑是连接古今的纽带,维系无数心灵的丝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沧海桑田,人的情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诸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诸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诸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等,至今依然脍炙人口。是的,千年的诗路,虽然历经曲折艰难,却绵延不绝。因为中华文明离不开这看不见摸不着,又确确凿凿存在的纽带丝线。而现今又逢好时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给包括诗歌在内的艺术的复兴发展弘扬,提供了契机,舞台和天地……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在给诗歌增添亮丽和崛起的动力。譬如人生都要经历一个青春期,绚烂的梦想,如何编织?朦胧的情怀,怎样表达?很多青少年自然而然选择了诗歌。再如人生的婚恋阶段,不是有一句话吗?——恋爱时,人人都是诗人。确实,优美的爱情诗能给爱情生活增添很多浪漫、姿彩。还有很多很多,不一一赘述。
而读到这里,相信肯定有读者朋友提出疑问——既然诗歌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为什么现在诗歌又会那么不景气,不受欢迎呢?这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前面所说,那种晦涩难懂,缺乏真情实感,和诗意诗味的作品,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被认可喜爱!是的,诗歌能否赢得大众,至关重要的是品质,换句话说,就是究竟是什么样的诗歌!而只要上网浏览一下,便可知道写诗的人究竟有多少。写得如何且不论,值得关注的是,有多少人在以诗歌抒情达意,表现自我;有多少人钟情、迷恋着诗歌……
所以,那种认为诗歌不行,不适合时代、现实生活等等的观点,只是误解,是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大众心理的不了解,对时代脉搏和发展趋势的迟钝麻木。
那么,既然生活需要诗歌,时代需要诗歌,中华文明需要诗歌;既然诗歌不会一直窘迫低谷下去,更不可能消亡,那又将如何呢?无疑便是变革。诗歌这些年的境况,已充分暴露了表明了新诗创作存在的弊端和误区。所以,变革创新将是必然。而多年的消沉,也必将促成迅猛的崛起。在此引述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既然排除了死亡,那显然便是爆发。而沉默难道不正是爆发前的准备,辉煌前的积淀和积累?
所以说,展望诗歌,是红日喷薄,新风劲疾,驱散迷雾阴霾;展望诗歌,是浪潮热烈,峰峦耸立,一派壮丽豪迈。
是的,展望诗歌,是诗歌的革新和复兴,是一个崭新时代,势不可当的到来。
发表于 2006-2-24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展望诗歌

但原如此!
发表于 2006-2-28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展望诗歌

只有真正打动读者的诗歌 才最终能够走出低潮而崛起
发表于 2006-3-1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展望诗歌

诗歌的“复兴”时代总会到来,但是,不是现在,也许甚至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了。那又如何?总会来的!
发表于 2006-3-1 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展望诗歌

来自乡村,醉时,我看到城市屋顶上谷浪翻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1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