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20|回复: 6

论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兼论紫陌秋桐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1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山鬼鸿在 2006/04/20 00:05am 第 3 次编辑]

论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
——兼论紫陌秋桐的诗

文章摘要:紫陌秋桐是我所接触到的网络诗人之一,她的诗柔软、细腻、温和、不急不躁、不怨不怒、不愠不菲,在字里行间流露着浓郁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本文解读了她的小诗《恍惚》中所显现出来的的抒情和典雅,并以此作为基点初步的分析了网络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问题。
关键  词:紫陌秋桐  抒情  典雅  自我意识  智慧气息
接触紫陌秋桐是从阅读她的诗开始的;虽然,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认识,我对她的身份和背景也没有什么了解,我只知道她(或许是“他”,但我更倾向于认定是“她”)是“诗歌报论坛活动大厅”的常务版主,是诗的爱好者、写作者和评论者。
因此,对我来说,她只能算是“熟悉的陌生人”,只是成百上千的未曾谋面的网友之一,我对她的了解也只能是从诗开始、到诗结束,决不可能掺杂其他的非诗因素;但是在她的诗中蕴含的鲜明的抒情和典雅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驻足于此,不忍离去。具体来说,就是那种在当代中国诗坛尤其是网络诗歌界久已缺失的柔软、细腻、温和、不急不躁、不怨不怒、不愠不菲的抒情和典雅吸引了我;同时,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她的诗中还流露着浓郁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而这些都是同时代的大多数网络诗歌写手所不具备的,甚至还没有认识到的。
于是,我带着急切和喜悦的心情阅读了她发在“诗歌报论坛”上的《恍惚》等相对来说篇幅比较短小的诗,并写下三五之行的文字作为此行的纪念。
就我认为,紫陌秋桐是个感觉敏锐而又细腻多情的诗人,她的诗饱含感情,她多半是在用抒情的语调构建诗的整体,即使是叙事性的诗中也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并通过这种抒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超越感官刺激和物质诱惑进而达到心灵的满足,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读者的欲望和希望。比如她的《恍惚》就可以集中体现她的这些特征。
在解读之前,我们先来看这首诗。全诗如下:
我习惯斜倚在沙发上,看书
这个角度很巧,透过光线可以清楚地看见你
身着紫衫,读跟我同样的书,微笑
阳光中浮动的灰尘像记忆
闪亮的鳞片带来一些明朗的疼痛
秋日干爽的空气中
一片叶子
慵懒地揭开冬天的门帘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斜倚在沙发上看书时的所见所闻,但是,她却极力把叙事的因素散开,运用“阳光中浮动的灰尘像记忆//闪亮的鳞片带来一些明朗的疼痛”、“一片叶子//慵懒地揭开冬天的门帘”等向往性、想象性的句子把读者引向虚无缥缈的远方,并且在“我”、“你”的或隐或显中带出诗的主题“恍惚”。在此,这种“恍惚”,是诗人的恍惚呢,还是读者的恍惚呢,或者是世界的恍惚,是情感的恍惚,是因情感恍惚而带来的世界的恍惚,从而造成的作者和读者的恍惚呢。似乎以上几者兼而有之,而以情感的恍惚带来世界的恍惚最为符合诗人当时的心意。因为诗人写到,“秋日干爽的空气中//一片叶子//慵懒地揭开冬天的门帘”,这句话既可以看作是拟人,又可以看作是诗人在恍惚中物我同化,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竟然把“一片叶子”当作了看守门帘的人,而且是用带有女性色彩的慵懒的姿态“揭开冬天的门帘”。或许是秋日终了,冬天将近,诗人怜悯祁阳的离去,但更加珍惜的是“我”斜倚在沙发上看“你”“身着紫衫”,读着跟“我”同样的书,然后我会心的或满足的“微笑”时的场景。在此,“我”和“你”相聚在一起,诗人没有描述外在的激情洋溢,也没有刻画缠绵悱恻的纠缠交接,她倾诉的只是“我”透过阳光看着“你”和我读一样的书时的会意和满足。这是多么纯洁的感情,这是多么崇高的倾诉,这是多么深切的宣告。就这一点,我认为,网络诗坛上没有几人能够做到;何况诗人在这里所倾诉的不是那种“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受外在制度化的意识形态束缚的矫揉造作的虚伪抒情,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意。在这种私人化的情感空间里诗人没有叙述时下流行的暴力、色情和欲望,而是选择了温馨、和谐、适度的交往或交流,通过柔软、温和、细腻的抒情展露心扉,表情达意,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这种美的享受是更高层次的享受,是超越感官刺激和视觉诱惑的,这种心灵的满足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驱逐暴力和色情,让读者重新回到“思无邪”的境遇中去,从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现实欲望世界中寻找到些许宁静、淡雅、温暖、柔和的地域安置疲惫的心灵。这就是深度抒情的意义所在,虽然现代汉诗的大多数文本已经放弃了抒情的努力,但是看到有如《恍惚》等的优秀抒情文本,我们还应该是庆幸的,庆幸抒情并没有因叙事在文学领域的殖民、扩张和叙事理论在学术界的霸占、泛滥而沦落,庆幸还有紫陌秋桐等诗人坚守于抒情并钟情于抒情。
以上是我从抒情方面对紫陌秋桐的《恍惚》进行的分析,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恍惚》的出色之处并不是仅仅在于抒情,从文学风格方面来说,它是典雅的,区别于当下的其他诗歌文本的混乱和破碎状态;这一点也难能可贵。
所谓文学风格,就是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1]当然,就这个定义来说,评价一个诗人的文学风格要从创作个性、具体话语情境以及整体话语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一般说来,从一首小诗并不能出发并不能确定一个诗人的文学风格,一个诗人的文学风格也不一定就是单一的;但是,在阅读了紫陌秋桐的大量诗歌文本之后,[2]我觉得,“典雅”就是她最重要的文学风格,而《恍惚》这首诗最能体现她“典雅”的文学风格所在。
回顾中国文学批评史,“典雅”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风格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的《体性》篇里就有提到。在刘勰那里典雅是“四对八体”[3]中的一种,有着古典、继承、传统的意思;在唐末司空图的《诗品》中也有对“典雅”这种文学风格的确切描述,即“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4] 在此,司空图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典雅”类诗歌文本的境界之美,并由此确立了“典雅”作为一种文学风格的审美特征。
就我认为,所谓“典雅”的文学风格,也就是如同司空图所说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诗人并不需要太多的暗示和指向,只需要用简单的词语画出诗意的痕迹,读者就可以沿着诗人挖掘的道路轻装前行,充分的欣赏诗情画意的所在。我们眼前所触摸到的《恍惚》就是如此,诗人并没有用太多的词语刻画动作和行为,只是轻描淡写,写出了“我”习惯性的斜倚在沙发上看书,并从这个恰当的视角看到“你”的情形,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联想,如同落花流水,看似无情实则有情的真实生活场面。比如“阳光中浮动的灰尘像记忆”、“闪亮的鳞片带来一些明朗的疼痛”、“一片叶子//慵懒地揭开冬天的门帘”等等,这就是“典雅”,“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自然而然且富有深情,意味缠绵,传之久远。我喜欢这样的句子,华丽而和谐。
其实,典雅不仅是显现在紫陌秋桐的《恍惚》这首诗里的主要风格之一,她的其它的诗,如《走在开着葫芦花的路上》“阳光被小手折//成精致的发夹,别在发际//简单纯粹的幸福,就那么自然地开放”,《黑夜的缺口》“月亮碎了//到处都是裂纹”,《飞》“你看,紫云英地里有蝶翩舞//灿烂的阳光下,纯洁的小花儿漫山遍野”等等。由此可见,典雅是紫陌秋桐在现今时期的主要文学风格之一。
当然了,我不了解紫陌秋桐本人在生活中的个性和情境,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我对她的诗的阅读和理解。我认为,她在她的诗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具体话语情境等所成就的整体话语特色是“典雅”的,简单的常规的句子的排列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做到这一点的确很不简单,这需要长时间的技艺的积累和特定的天赋。
紫陌秋桐的“典雅”还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陈旧腐烂的旧式诗词的“典雅”,她的“典雅”是新兴的,华美而和谐,能够让人在纷繁复杂的物质社会里寻找到些微的灵魂栖息的场所,借以安置疲惫和重负,也能涤荡虚伪的风流和激越,让人回到自然、和谐与美的状态中去。
这种文学风格的形成可能与紫陌秋桐所坚持的诗歌观点有关。在“诗歌报论坛”里,我找到了她的诗观,即“用诗心追求诗美,用诗歌融解生活。在诗的法则里自由,在诗的精神里创新”、“用尽量少而平实的语言营造尽量大而扩张的空间,使诗歌结构伸向浓炼、伸向密度、伸向多义和深广,伸向意义的反射层”等等。在她那里,语词的运用是平实的、简单的,诗的意义是深广的、多层次的、凝练而又密度的;同时,她的诗是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诗内在于生活,诗意与诗美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她通过典雅的语词运用和自然的情境描述,从而造就了抒情中夹杂叙事式的诗歌境界,让人回味,不忍离去。
这首诗里面还有着浓郁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就我认为,在知识和智慧之间,我们最根本的、深层次的、终极的需要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无论在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知识只能充当通向智慧的垫脚石的角色,而不能取代智慧成为主角。
因此,回到紫陌秋桐的《恍惚》,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用了些常见的词语堆积起了优美的文字,比如“这个角度很巧,透过光线可以清楚地看见你”、“闪亮的鳞片带来一些明朗的疼痛”等等。在这些散落的普遍性词汇里面并没有什么典故或习语,都是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日用词语,毫无卖弄文字和炫耀知识之意;但是,诗人把这些词汇放在了一起,并且用了细腻的心情把它们联系起来,那感觉就好了,小小的文字堆积在此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沐春风,如坐草垫,舒适而畅快。就我认为,这些就是诗人的智慧的显现,也可以是维科所说的“诗性的智慧”。诗人不是在用权力渗透的知识组织诗本身,而是用体验、情感和想象等逐层次的构建起诗歌文本的诗性空间,并赋予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循环往复流动的诗性时间,这种意识是人类本真智慧的显现,而不是简单的经验、理论和概念所能够造就的。
就此,我认为,紫陌秋桐的诗歌文本是建立在充分的智慧基础上的,也许诗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长所在,诗人只是在一如既往的用分行的文字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的独特的体验、情感和想象。但是,作为读者,作为诗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我们应该找出诗人的突出之处、优点所在,以帮助诗人更好的写作,以引导读者深入的阅读,以促进现代汉诗的更好的发展。如果我的批评工作能做到这么一点点的微不足道的贡献,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面对复杂的网络诗歌写作,有时候我很想退却,因为太多的权力知识和虚伪感受充斥在网络诗歌文本之中,太多的非诗的东西充满屏幕,太多的没有诗意的文本占据了人们的视野。也许这是必然的,现在的时代毕竟与上世纪很不相同了,改用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想写就写”,任何有机会上网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诗歌写手”,因此就造成了今日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鲜花和垃圾工仔的场面。这样的局面的造成是有着多方面的因素的,既是文学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学破落的表象,具体说来,主要是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写作权力分散和下移所造成的。现阶段,写作权力从文人士大夫类型的知识分子手中的特权滑落为一般的零散的知识分子手中的时髦的“玩意”,而这里面的许多人又是缺少对于文学的起码的认识和界定的;但是他们却急于求成,想在网络时代一吐为快,消除多年的压抑和困顿。所以呢,今日的鱼龙混杂的场面出现了,很是令人悲哀。诗歌报论坛也是如此,尽管每天都有很多的帖子挂上来,但是,有价值的,可供研究的却很少,关键在于大多数的诗歌文本缺少智慧,缺少对于诗这种特定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当然,网络写手们的热情是值得赞扬的,也是很令人钦佩的。可是每当想到在这种虚假的繁荣之后,纯正的有价值创造和突出贡献的文学或诗歌正在逐渐的消失,我就感到非常痛心,以至于在恍惚之余乱了手脚,不知所措。幸好还有紫陌秋桐的诗,幸好还有她的智慧和诗意,幸好还有她的灵气和坚守给人以勇气和信心;也许,网络诗歌继续发展下去会是很有前途的,起码不会是堕落到深渊,以至于无法收拾。
当然了,知识和智慧在写诗运用中孰是孰非的问题从两宋以来就争吵不休,并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解决的,也不需要硬性的规定。在我认为,网络诗歌写作中的深层次问题是诗人的自我意识问题,诗人有无自我意识,诗人的自我意识强烈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网络诗人的写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连带欲望的膨胀和媚俗的盛行,人逐渐在非我的生活中异化,甚至于失去自我。同样,作为社会生活成员的诗人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到形形色色的欲望的诱惑,有些时候,诗人自我的媚俗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诗人的自我在于真诚和良知,“真性情”和“致良知”是诗人写作的基点和起点。因此,网络诗人能否坚守住真诚和良知也就成了刻不容缓的、急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就是网络诗人的自我意识问题。
就我认为,欲望的满足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的只是自我,他人只可能是途径或手段。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再次来看紫陌秋桐的《恍惚》,它写的是“我”习惯性的躺在沙发上看书,并习惯性的看到“你”也在看书的文学场。[5](在此,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文学场”局限在文本所体现的时空中,而不涉及历史性和超历史性的互相纠缠的是非。)这个文学场中,“我”看到了“你”,两个人都在看书,而没有别的故事发生;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得让人无法相信这是自由浪漫、风流多情的诗人所为。但是,诗人的描述就是如此,我们不能做随意的猜测和推论。
在《恍惚》这首诗里,诗人的自我意识是很明显的,“我”和“你”构成了最简单的欲望结构,诗人的自我意识也就由此展开。从诗歌文本的深层含义来讲,“我”对“你”是有着相当明显的强烈的欲望的,但是,“我”并没有把“我”的欲望直接的发泄到,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隐”的手法把“我”的欲望化到不易察觉的心理暗示或行为动作中去,比如“身着紫衫”、“读跟我同样的书”、“微笑”等等,在这些平淡典雅的词语面背后隐藏的是火热的激情和力量的爆发。但是,诗人并没有茫然地猛烈地发泄出来,也没有就此压抑住自己的欲望,而是继续的转移和嫁接,运用了“闪亮的鳞片带来一些明朗的疼痛”、“秋日干爽的空气中//一片叶子//慵懒地揭开冬天的门帘”等不易察觉的隐秀的作为泄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行动。因此,我认为,紫陌秋桐是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她的自我意识不是狂热和媚俗,而是表现在真实的性情和诗意的良知之中。她借用隐秀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真实的欲望和行为,但是我们觉得在这其中没有丝毫的虚伪和欺骗;诗人是在我们的注视下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得淫秽和色情,而是能够宽容和理解,并深表同情和佩服。其实这种高超的技法在《红楼梦》中已经多次用到,比如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鲜醪曲演红楼梦”中所小说作者曹雪芹所说的“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6]诗人是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只有这样,她的诗才能写出个人独特的遭遇和性情,才能有着充分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承担,才能为我们所阅读、所欣赏、所理解、所信服、所敬仰,
于是,我认为,网络诗人的自我意识在于“真性情”和“致良知”,既要用分行的文字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还要能够让大多数人欣赏和理解,避免媚俗和流于形式等。这是相当高的技法了,甚至上升到了诗的本体的程度,对于大多数网络诗人来说,这样的要求可能是有些太高了;但是,如果网络诗歌想要健康、良好的发展下去,网络诗人想要坚守住诗歌应有的诗意,在新的形势下再创诗歌盛世的辉煌灿烂,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以上是我对紫陌秋桐的《恍惚》的解读,并以此作为基点初步的分析了网络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问题,些许浅见,还请大方之家指正。

注释: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二版,第249页
[2]如紫陌秋桐发表在“诗歌报论坛”的《失眠》、《幸福》、《新年,一些灰尘落在脸上》、《绝处》、《烟囱》、《飞》、《到处找你》、《黑夜的缺口》、《走在开着葫芦花的路上》等诗。从这些诗歌文本的阅读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典雅”是“紫陌秋桐”最重要的文学风格之一。
见http://www.shigebao.com/html/articles/41/1430.html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257页。“四对八体”即“典雅与新奇、远奥与显附、精约与繁缛、壮丽与轻靡”等。
[4]司空图,诗品,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5][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5页
[6]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88页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兼论紫陌秋桐的诗

[这个贴子最后由山鬼鸿在 2006/04/11 10:45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兼论紫陌秋桐的诗

提起来大家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兼论紫陌秋桐的诗

为什么会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兼论紫陌秋桐的诗

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兼论紫陌秋桐的诗

都没看法,郁闷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智慧气息——兼论紫陌秋桐的诗

再提一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0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