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51|回复: 3

沈念蓉诗歌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4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远的苜蓿地
                            ——《苜蓿地》赏析
  《北碚文化》我不敢说每一期都读到的,但是刊载有“沈念蓉散文诗”、“沈念蓉短诗选”的这两期我却都读到了,应该说是一种缘分。我认为,她的诗里充满了灵性和凄美的抒情色彩。可惜,她的诗我读得太少了,无法形成整体的评价。
多年来,诗歌创作背离了传统的审美轨道,诗评者找不到一把通用的审美尺子来评价诗歌,于是,诗评少了,即是有也是一些大而空的评价,极少有人敢做具体的诗论。具体的诗论往往令论者尴尬,但却对诗人的创作很有益处。这里,我不揣冒昧就作一次具体的诗论。
《苜蓿地》全诗不长,现录于此,以便论说:
                               走进你
                               走进你的深处
                        
                               在静寂的田野的风里
                               你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
                               淡紫色的花儿
                               轻颤出忧伤和甜蜜
                               让我深深地吻你的额头
                               在你紫色的云烟里
                               倾听你的苍茫和美丽
                               蝶在你的身边飞舞
                               又轻扑在你的怀里
                               死去,我的渴望如
                               蝶
                               走进你
                               走进你的深处
    全诗共五小节,前三小节总体上说是比较平淡的,到了第四小节,一只蝶死去让诗歌扬起了高潮,一种凄美、一种难以完全表达的悲壮之美骤涌心头,这种美是崇高的、令人景仰的。诗人借蝶的追求表达她的艺术观、人生观,“我的渴望如/蝶”,简洁而深刻。更有力、更妙的则是“我走进你/走进你的深处”,诗人为了自己的追求,在目睹了蝶的坠落之后,毅然吟唱着,走进了自己“苜蓿地”的深处。结束的第五小节,看似平淡,却让诗产生了余音绕梁的效果。
    好的诗能够鼓舞人,《苜蓿地》就具有这样的力量。读完诗后,尚未走进“苜蓿地”的人渴望走进自己的“苜蓿地”,走进了“苜蓿地”的人会产生更加坚定的信念。读完诗后,“苜蓿地”不仅是诗人的,也成了读者心中的圣地,成了读者人生目标的象征。一首小诗能够产生如此的效果,真的很不容易。不过,《苜蓿地》的这些意义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读者从诗中咀嚼出来的;能够咀嚼出这样的意义,前提是诗人必须放入了这样的意义层。诗的道理如果是靠说出来的,那么这样的诗就会让人翻胃;有时一首好的诗因为生硬地贴上一个说理的标签而让人遗憾,如“沈念蓉短诗选”中的《虞姬》就是这样,“风里这些花瓣的纷纷飘零/一个美人在垓下的血火中狂剑歌舞//残香,滚滚红尘/留下伤痛和酒/让一些人叹息/另一些人成为英雄好汉//”,本来诗很美,前四句已经表现了一个绝世美人在战争中香消玉殒的伤痛,也表现了诗人的非战情绪。何必非要写出后两句呢?
  《苜蓿地》是一首很抒情的小诗,清新自然,没有雕琢痕迹(这可以从它的笔误中看出),但是,作者有的诗则显得过份雕琢,如《狐馆遇神》;有的则显得太随意,如《记忆》。鲁迅先生有一句话,其意是“文章宜著,不宜太著”,诗人还应该在这一方面下点功夫,把握好“著”与“太著”的度;清代著名诗论家袁枚倡导的“性灵说”,强调诗歌艺术要自然清新、平易流畅,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一首诗,如果句句都是诗,那么全诗就不象诗;句句都是诗,必然是雕琢出来的,有堆砌之弊,失去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同时,也丧失了只有在诗人灵感状态下才能产生的飘逸之美。《苜蓿地》的前三节看似平淡,却在为后面作铺垫,正是有了前三小节的铺垫,第四小节才能够扬起来,第五小节也才能能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苜蓿地》铺垫的具体表现是这样的,第二小节“忧伤的甜蜜”无疑是对人生追求况味的概括,也是对蝶的坠落的伤感预示。这种忧伤,大概是诗人赋于紫色的象征意义,也流露出诗人追求的苦楚。“紫色的云烟”是美丽的,也是苜蓿地诱人之处,没有这美丽的诱惑,蝶不可能死去,我不可能“走进你的深处”;“让我吻你的额头”,是爱的表达,也为后面,我“走进你/走进你的深处”的作了铺垫。  
  此诗的结构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第一小节与第五小节完全相同。从结构上说,这是首尾照应;从意义上说,起句“我走进你的深处”,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无意;但是,当我目睹了你的“忧伤”、你的“苍茫”和蝶的死亡之后,(到结尾句时)诗人还要“走进你的深处”,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追求。如果没有起句,结尾句无疑不可能表达出更加坚定、更加果敢的人生态度。第一、五小节的重复是诗歌常用的复沓回环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苜蓿地》的结构应该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完成的;全诗也较好地把握住了“著”与“太著”的度。
  这首诗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特色。“轻颤出忧伤和甜蜜”,风中的苜蓿叶摇曳,无论怎样也摇不出“忧伤与甜蜜”,这是诗人对苜蓿地的个人感受。这么写语言显得很美,“所指”有限,而“能指”的量则显然加大了;“倾听你的苍茫和美丽”,把视觉的转换成了听觉的,让词语具有了与灵性一起飞翔的可能,并且也加大了语言的张力。
  《苜蓿地》我有两个小的建议,不一定对,愿与诗人商讨。
  一、“蝶在你的身边飞舞/又轻扑在你的怀里/死去”,从全诗来看,如果,作者不反对我前边把握的正确性,那么,诗人想表达的无疑是对不懈追求的歌颂,既然是这样,那么蝶“在你身边飞舞”而后死去,就不能与全诗的立意相一致,相反,蝶所体现的则不是“追求”,而是“游玩”,因为它只是在“身边”飞舞,这样的死显然也就不值得歌颂;从后面“我的渴望如/蝶”、“走进你的深处”两句来咀嚼,无疑蝶是在追求中“坠落”的。前面有“倾听你的苍茫和美丽”,“苍茫”的正解是空旷辽远,鉴于这样的前因后果,蝶,应该是被浩瀚无边的紫色美丽所吸引,想穿越“苜蓿地”,但最终因苜蓿地太宽广而疲惫死去,这样才能和立意相一致,同时,也可以使全诗显得更加深刻。
这点就是我前面说的笔误。
  二、苜蓿,也作目宿,是一种欧洲植物,开紫花。在我的印象中,北京有一个地名就叫苜蓿地。但在诗里,诗人意象存在的基础是“生长苜蓿的土地”。我之所以要说出这样一番话,绝不是要卖弄知识,而是因为,诗歌里的词语具有一种其它文体所不具备的张力。用符号学的观点来说,就是语言符号有能指与所指,也就是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诗歌语言具有强烈的文化的内涵和情感色彩。如果,诗人仅仅是想借“苜蓿”来表达“美丽”,那么为什么不用其它的植物呢?苜蓿是外国传入的,而中国原产的紫云英与苜蓿同属豆科植物,且花也相似,诗人为什么不用呢?如果,诗人是随意想到的苜蓿,那么,“这种随意”是诗人在以后的创作中应该注意的。这不是批评!试想,如果换成“紫云英”,那么中国味肯定要浓一些;如果换成“油菜花”,重庆味肯定要浓一些。这正如诗人在《落日》里,用的是中国的神话典故,如果你用外国的阿波罗、普罗米修斯,那肯定会给人以另外的感受。诗人的词语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展示着诗人特有的文化背景及诗人对这种文化的好恶,与此同时,这个文化背景对诗人的作品给予极大的支持。比如诗人的《虞姬》诗中,有两个关键词“虞姬——垓下”如果没有垓下一词,此虞姬不一定是彼虞姬,有了“垓下”一词,这首诗就得到了楚汉相争这个大的文化背景的支持,也有了《霸王别姬》故事的支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词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红豆、茶、松竹梅兰、鹤、南山等等,因此,诗人有必要注意词的选择。
  以上说的不一定正确,但它至少是一个读者的真实感受。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欣赏阅读,一种是评论阅读。欣赏阅读是跟踪亮点,读者总是在欣赏中读完作品;因为跟踪亮点,所以就完全(或基础上)忽略了作品的不足;而评论阅读则是一种苛求阅读,它要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审看,找到作者、读者都不一定发现得了的问题——好的与不好的。作为评论者的我,也许有些挑剔,但是我应该忠实于我的感受,我必须歌唱我心中的美丽;而作为诗人的作者,虽说要善待评论,但在创作时必须我行我素,不理会评论,否则诗评将成束缚诗人灵感的桎梏。最后,我说一句:缺点是诗歌存在的理由,没有缺点就没有诗。
愿诗人一生一世都歌唱自己心中的美丽。
发表于 2003-9-24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念蓉诗歌评论

唯美一般:}
 楼主| 发表于 2003-9-2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念蓉诗歌评论

一般,对于我是一种表扬。足矣!
感谢版主夸奖!
 楼主| 发表于 2004-3-23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念蓉诗歌评论

下面引用由鱼跃激流2003/09/24 01:50pm 发表的内容:
一般,对于我是一种表扬。足矣!
感谢版主夸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