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讨论 发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利用文字本身的符号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al能够读懂。我们这些文盲、科盲,简直云里雾里?以后还能读诗么?还敢写“儿歌”般的字么?

deepseek的评论:
这首“诗”显然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规范,采用了大量的标点符号、数字、网络符号、表情符号,甚至是乱码和链接,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这种形式上的“发疯”可能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一种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反叛,或是对现代社会中信息过载、语言碎片化、情感混乱的隐喻。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没有明确的叙事或抒情线索,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或对语言本身的解构。通过使用大量的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符号,作者似乎在表达一种困惑、焦虑、甚至是无力感。而插入的网络链接、表情符号和乱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现代性、数字化的混乱感。
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可以被视为一种实验性的“后现代诗歌”,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规则,试图通过混乱的形式来表达某种内在的情感或思想。这种创作方式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感到困惑或不适,但也可能引发对语言、形式、意义的重新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更像是一种“反诗歌”或“语言实验”,它挑战了读者对诗歌的固有认知,试图通过混乱的形式来表达某种现代性的焦虑或困惑。对于喜欢传统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首诗可能难以接受;但对于喜欢实验性、先锋性作品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或许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彰梓景 于 2025-2-9 10:49 编辑

这是当机的表现。这组符号,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不可解读的。只能说它的混乱,表面形式上符合疯言疯语,至于内容大概只有疯子才能理解。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彰梓景 发表于 2025-2-9 10:47
这是当机的表现。这组符号,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不可解读的。只能说它的混乱,表面形式上符合疯言疯语,至于内 ...

那就不是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以后这些符号会成为一种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彰梓景 发表于 2025-2-9 12:08
除非以后这些符号会成为一种语言。

在精神病区有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