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92|回复: 4

逝者如斯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25-7-20 14:57 编辑

《在赤壁,看逝水如斯》
文/毛子

江水历数着过往,但它倚重的江山
已经萎靡。

我们抽烟,谈笑,合影
然后离去。

然后,拖曳一条大水的虚无
埋首日常。

埋首于流水的重复性
和空洞性。

《在沪蓉高速公路》
文/毛子

一辆长途大巴上
我把自己塞进耳机里

一个沙哑的女声优,在读
一首外国诗
诗中回忆少年时
他离开出生的小城
搭上一艘蒸汽轮船
去了远方。但多年后
他开始怀念码头上
挥手的人

当你从太空中朝下打量
你能看见,公路上
快速移动的我
但你看不到那段朗读,那首诗歌
它们也在移动,也随大巴拐过弯道
进入又穿过
一个又一个隧洞

真的很奇妙。狭小的车厢里
循环着一个更大的空间,更大的存在
就像中途下车的人
带走了另一种生活
就像物理学家所说:在宇宙之外
还有平行的宇宙


《诗刊社》公号推出的“中国好诗”,里面读到两首毛子的诗。同时附有专人点评。以下摘录陈先发的一段“发言”。

“毛子是不可多得的气息纯正的诗人,他技巧精熟却并未被语言作为“一种术”的快乐吸附进去而沦为修辞的奴隶,祛浮握重,作为一种鲜明语言风格的主人,他举重若轻的姿态引人注目。”

提取一个关键词,“修辞的奴隶”。

以下是我阅读毛子这两首诗之后的读后感。
《在赤壁,看逝水如斯》,我疑惑其中一个词,“萎靡”,今天写我的《台风韦帕》,我也用到了相同的词,“萎顿”,大叶榕在感受自己的萎顿,它无法去除身上已经腐烂的枯枝。与毛子的“江水历数着过往,但它倚重的江山,已经萎靡。”所表达的意思,看来也差不多。

为什么对毛子诗首句的“萎靡”有疑惑?因为我不能肯定他想表达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赤壁这条大江,以及大江两岸的河山,他究竟暗喻什么,江山,是字面的意思吗?那现在毛子面对的江山,是萎靡的吗?大江两岸正朝着伟大的复兴奋勇前进呢,毛子显然另有所指,那他指的是什么呢?

《在沪蓉高速公路》,从思想性看,比《在赤壁,看逝水如斯》更轻,从诗歌表达的艺术性看,则要丰富得多,陈的欣赏和点评,切中这首诗艺术表达的要害了吗?

现代新诗,确实有不少人迷恋诗歌语言的“一种术”,成为修辞的奴隶,为什么会这样?我的观点是,修辞爱好者们对诗歌的认识,仅仅是“当下的”,或者说是“潮流的”,“先锋的”,“主义的”,更精确的说,是“自我的”,“自己的”。

诗是什么?这本是一个毫无必要回答的问题,因为诗在中国已存在好几千年了,但凡熟读中国各时期诗歌后,都会有一个确定的共识,这种共识,更准确的说就是,诗歌思想,是不能挖,不能移,更不能斩断的根。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文化的根。

诗,不能只看眼下的路,每个诗人都有必要上升到太空的位置去俯瞰,那样视野更宽广。

我欣赏毛子的表达,以及他隐隐约约的诗思,但总觉得这样还不够。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花几十年心血忍辱负重造出东风系列,造出新航母,仅仅只是用来收复台湾,是远远不够的。


2025/07/20/HT


发表于 2025-7-20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息哈了来看,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0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子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辛苦了。解读细致
一更有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抒情的延展很不错,空间拓展和情绪寄托成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25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