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夜】日晞 于 2025-8-31 22:49 编辑
(汉乐府·长安酒肆)
我拨动十二弦的月光, 让编钟的回声在喉间发酵。隔壁卖胡饼的胡姬突然静默—— 她听出我歌里的玉门关,正被羌笛吹得微微倾斜。 歌谣里沉浮的,是未央宫前落单的朱鹮, 是渔阳鼙鼓里走失的麦穗,以及你衣袖上, 那缕我永远对不齐整的平仄。
《半边秋色》
(唐·长安西市·胡商货摊)
左边的枫叶刚染上赭石红, 右边的银杏还攥着翡翠扳指。波斯地毯上的秋色被对半切开, 像未完成的和亲协议。卖胡麻的老人用驼铃称重: "左边够酿三坛葡萄酒,右边仅盛下半阙《钗头凤》。" 而我的斗篷正巧盖住分界线—— 从此我的左肩落着长安的雨,右肩栖着塞外的雁。
《八月的雪粒》
(宋·汴京·七月廿三)
砚台里结出冰凌的刹那, 我听见汴河在瓷枕下结冰的声音。卖冰的胡商突然收起铜盏: "这雪粒带着梅蕊的胎记,定是瑶池宴散时, 嫦娥打翻的胭脂盒。"孩童们用竹帚收集雪粒, 却发现它们在掌心化作半融的蜜饯金桔—— 像极了那个本该炎热的午后,你突然递过来的 一句凉飕飕的耳语。
《夜钓》
(晋·会稽山阴·兰亭)
竹竿垂向魏晋的墨色, 浮标打捞着王羲之遗落的墨点。鱼篓里渐渐堆满: 两片羲之换鹅的黄麻纸,半阙谢安定神的药方, 以及陶渊明醉倒时遗落的菊花瓣。 当子夜的星光沉入潭底,我突然收竿—— 钓线那端缠绕的,分明是顾恺之未画完的 一弯远山黛眉。
《热辣滚烫》
(明·重庆府·朝天门码头)
辣椒在火锅里爆裂成流星, 船工的号子烫穿了雾霭。挑夫们汗珠里滚动的, 是嘉陵江与长江第一次相拥时,溅起的火星子。 酒旗招展处,说书人拍响醒木:"话说那红油翻滚的江湖里—— 烫熟的毛肚是青龙偃月刀,鸭肠是丈八蛇矛, 而老板娘甩出的账单,比岳飞的花枪还利索!"
《两个夜晚之间》
(唐·骊山·华清宫)
第一夜的烛泪还未凝固, 第二夜的更鼓已催动马蹄。贵妃的荔枝在银盘里氧化, 而我的影子还卡在宫墙的裂缝中—— 左边浸着霓裳羽衣的香,右边飘着渔阳鼙鼓的尘。 当最后一个宫女熄灭灯笼,两个夜晚突然在丹墀上相撞, 溅起满地碎成星光的"迟迟钟鼓"。
《第七个泡泡》
(宋·汴京·虹桥市集)
货郎的拨浪鼓摇碎晨光, 第七个肥皂泡里——囚禁着翰林院失传的墨香, 勾栏瓦舍未唱完的《西厢》,以及我偷藏的半块饴糖。 孩童的竹竿一捅,泡泡里飞出: 苏轼醉写的赤壁赋残页,李清照簪落的桂花, 还有我娘亲临终前那句没说出口的 "早些回来"。
《点燃最后一页白纸》
(清·扬州·个园焚稿)
火苗舔舐宣纸的瞬间, 所有未寄出的信突然站立。林黛玉的帕子烧出并蒂莲, 纳兰词里的雁阵排成火舌。守园的老仆看见: 最后那页白纸上,站着个穿月白衫子的书生—— 他正将燃烧的笔尖,指向我们头顶 那片越来越薄的青天。
《山楂树下》
(汉·上林苑·未央年少)
红果坠落时压弯《诗经》的韵脚, 我们躲在树影里分食酸涩。卫子夫发间的珠钗叮当, 比不过你衣袖沾着的露水重重。千年后考古的铲子挖出: 某颗山楂核里封存着,半阙未写完的《有所思》, 以及少年天子望向民间时,突然柔软的 眉峰。
《天一软就下雨》
(唐·巴蜀·竹溪草堂)
杜甫的茅屋被云朵压低檐角, 墨汁在宣纸上晕成雨脚。老农指着天际线说: "看呐,那片软下来的蔚蓝—— 正把剑门关的雄浑,泡成一杯千年的盖碗茶。" 当雨滴串成水晶帘幕,我看见李白醉卧的扁舟上, 云朵正用绵密的针脚,缝补着巴山夜雨时 涨潮的思念。
《忠于自己》
(战国·郢都·屈子行吟)
香草在衣襟上结成徽章, 我拒绝与浑浊的朝堂同频。即使渔父的船桨拍碎星光, 也要把《九歌》唱给江底游动的星辰。 当最后一片橘林在郢都陷落时, 我怀抱的石头突然轻如羽毛—— 原来忠于自己的人,终将被历史打磨成 不随波逐流的河床。
《潺潺》
(宋·富春江·严陵钓台)
我的脚步声惊醒了溪水的私语, 卵石在流水中翻动《水经注》。严子陵的钓竿垂向二十一世纪, 钓起半尾发光的鲭鱼——鱼腹里藏着: 黄公望未干的墨迹,范仲淹未寄出的《渔家傲》, 以及所有不肯上岸的清澈与固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