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夜】日晞 于 2025-9-2 07:33 编辑
(唐·长安·大明宫棋局)
黑子落进未央年的雪, 白子悬在渭水畔的弓弦上。我拾起一枚 刻着"忠"字的棋,发现棋枰早已裂成—— 西域的葡萄纹,和东宫的烛泪痕。 执棋的手突然被烛烟笼罩,原来每一步落子声, 都是史官笔尖在竹简上 刮出的沙沙回响。
《你的眼神如此明亮》
(汉·未央宫·椒房殿)
长信宫灯的火苗颤了颤, 照见你眸中未融的星河。那是祁连山 融雪折射的光,还是未寄出的竹简上, 未干的墨迹在闪烁?我伸手欲接那道光芒, 却只抓到半缕,从博山炉升起的香烟—— 它正飘向未央宫的飞檐,像你欲言又止的 那个清晨。
《多走几步》
(宋·蜀道·剑门关栈道)
樵夫的斧痕刻到第三十九道时, 云朵突然低垂到马鞍高度。多走几步,就能看见—— 诸葛亮军帐里未燃尽的烛芯,和李白醉倒时 遗落的酒壶碎片。石阶在脚下发出脆响, 像竹简翻页的声响。当我数到第一百零八步, 整座山突然转身——露出背面 未被刻字的月光。
《洗尘》
(唐·长安·灞桥驿)
柳枝蘸着渭水清洗风尘, 却怎么也洗不净,官袍第三颗纽扣里的沙粒。 马厩里的老骥突然昂首——它嗅到了 三千里外玉门关的霜气。旅人解下佩剑浸入溪流, 剑柄上渐渐浮现:阳关的残雪, 凉州的琵琶骨,和一粒 永远卡在剑鞘缝隙的乡愁。
《经过这里》
(宋·江南·临安渡口)
艄公的竹篙点碎倒影时, 我看见建炎四年的雨滴,正从屋檐滑向我的衣领。 茶肆里的说书人突然停顿—— 他惊觉说书稿里的风波亭,正从我的斗笠下 缓缓升起。经过这里的每阵风, 都带着未盖印的圣旨气息。当渡船划向对岸, 整条钱塘江突然静止——为了记住 某个无名旅人衣角掀起的涟漪。
《只迷恋一种水》
(战国·汨罗江·屈子行吟)
只迷恋这种 带着兰草苦涩的水,它倒映过渔父的斗笠, 也浸泡过未寄出的《怀沙》。当我的衣袖浸透江雾, 所有楚地的方言,突然在漩涡里清晰可辨—— "沧浪之水清兮",是打渔人哼唱的晚调; "沧浪之水浊兮",是我衣领上 永远晒不干的月光盐粒。
《像野草一样生长》
(汉·关中·未央宫遗址)
在夯土墙的裂缝里, 我找到你留下的种子——比竹简上的篆字更倔强, 比宫女的叹息更葱茏。春风吹过时, 整座废墟突然变成绿色的烽火台。 士兵们铁甲下的草根,正悄悄顶开铜钱大小的天空。 当暮色降临,每株野草都举起微弱的灯笼—— 照亮那些未被史书记载的生长。
《布谷,布谷》
(唐·巴蜀·剑南道)
布谷鸟衔着耕种的诏书, 飞过诸葛亮未耕完的田垄。农夫们停下犁耙倾听—— 那声声啼叫里,藏着均田令的韵脚, 和未缴纳的租税重量。当布谷鸟第七次掠过麦田, 整片土地突然隆起:稻穗是绿色的竹简, 麦浪是翻滚的奏折,而泥土深处 传来先秦农书里未冷却的体温。
《黄昏也很美》
(宋·汴京·樊楼)
夕阳给琉璃瓦镀金时, 我看见李师师的胭脂盒里,盛着半勺汴河的霞光。 说书人的惊堂木落下——"且说那黄昏最动人处, 不是华灯初上,是打更人路过时,故意放慢的第三声梆响。" 酒旗在晚风中舒展,像未写完的情书。 当最后一缕光消失在虹桥,整座城突然安静—— 为了衬托某个窗棂后,欲说还休的剪影。
《为了更好的遇见》
(明·南京·秦淮河)
我打磨每一块青石板, 让它们记住马蹄的弧度。绣楼里的绣娘穿针引线, 将"再见"绣成并蒂莲的纹样。 当画舫的灯笼次第亮起,整条河开始倒流—— 为了让你在下一个转角,遇见更明亮的月光, 更清澈的流水,和更懂你沉默的 那个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