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55|回复: 12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0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撞见卖花女孩》
当夜晚降临,所有的人都头顶着灯光的花朵
唯独你,怀抱一束鲜花
像怀抱被人遗弃的梦想
徘徊在人群中
你的目光四处环顾,却不能开口讲话
述说梦
梦见眼睛里的绿叶枯败,花瓣飘落
我撞见你,犹如撞见一千朵花
在身体内的尖叫

《骨子里的忧伤在无眠的夜晚恣意生长》
被黑夜削尖的城市像一把刀子
1、
此刻,我把自己交给黑夜
任由它的摆布
它让我哭,我便哭
它让我笑,我便笑
2、
它让我安静,我便端坐在它的身旁
看它像老朋友一样
安抚我心底莫名的忧伤
3、
终会有那么一天
和现在一样,我走向黑夜的深处
只是,那一次我不再归来
4、
清晨,你醒来时亦莫要慌张
多年丛生的忧郁的草都化成了虚无
5、
我是与风赛跑的孩子
在你推开窗子时,站立在你的肩头
你飘动的发,是我的小手
发表于 2005-11-20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这个贴子最后由石侃在 2005/11/20 10:55am 第 4 次编辑]

   诗歌艺术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但它又是一种秘密,可以说经过前人的努力,这些秘密被揭露了许多并形成了系统的,规范的理论表述。
  从唐代开始,诗歌的内部结构以及关涉到的文学现象具体,比如意境、意象等等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多少,只是作者或者一个时代的创作群着力于哪一方面的表现和表现方法出现了注意的变动。
    现在最新的《美学》把现代文艺的动向特点归结到语言的阶段,实际是认为哲学领域的本体的探究大体上已经完成,到了如何让本体下放的问题。对意象的关注实际是要解决本体如何下放,实践让本体如何通过和文学形象的联结而回到现象界中去。这一实践它进一步解放了语言的使用。
    就比如任何一个画师他首先是从把握事物的特点中开始成长起来的,他在掌握具象特点的同时也获得表现它们的机会,获得了艺术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停留在具象的特点上是不足够的,因抽象的经验并不能从单独的具象事物本身的客观中得到,具象的意义在于它存在世界中,存在过去和未来都与之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关系总和中,而它所有的外部特点也是在关系中产生出来,并在关系中体现出它的价值。
    因此本体的获得是一个对抽象思维更加高的要求,这也是诗歌艺术首先要解决的,而后才的到达表现它们的过程,才到语言的问题。这是形而上学区别形而下方法论的地方,尽管众多抱持形而下观念的反对唯思在先,但现代诗歌的特点也许人们本身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早已经在那样的事实中了。
发表于 2005-11-20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美!丫头,你的身体状态好些了吗?保重。
发表于 2005-11-2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很漂亮:)~~~~~
问  寒   好
发表于 2005-11-20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这个贴子最后由石侃在 2005/11/20 03:15pm 第 1 次编辑]

《撞见卖花女孩》——里面有人文性的关怀,但不够深刻,原因在于你的人性的视角而不是社会的视角。
   《骨子里的忧伤在无眠的夜晚恣意生长》——后两节像是多余的,因为它不是深化,而是又回到一般的表现中去。把它们连接起来更好,没有断裂。
    诗歌回到你自己本身,通过黑夜与生命自身的表现关系,把对生命的理解推向了一个高度,有了新的人生境界。题目不好,语言不够光彩丰盈。
此刻,我把自己交给黑夜
任由它摆布
它让我哭,我便哭
它让我笑,我便笑
它让我安静,我便端坐在它的身旁
看它像老朋友一样
安抚我心底莫名的忧伤
终会有那么一天
和现在一样,我走向黑夜的更深处
只是,那一次我将不再归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下面引用由牛哥哥2005/11/20 11:12am 发表的内容:
美!丫头,你的身体状态好些了吗?保重。
问好GG,好了~实习回来学习更紧张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下面引用由子默2005/11/20 10:00pm 发表的内容:
很漂亮:)~~~~~
问  寒   好
问好子默,多批评:)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回石侃先生:
1、“因抽象的经验并不能从单独的具象事物本身的客观中得到”这个有点不明白。:)
2、“《撞见卖花女孩》——里面有人文性的关怀,但不够深刻,原因在于你的人性的视角而不是社会的视角。”换位思考一下,我想知道你会怎么分析这个角色:)
3、第二首写得有些仓促,内心有一种感觉是这些文字都不能完整而清晰地描述出来的,后二节是后添加上去的,可能私人化了一点,或者是因为这首“诗”写给阅读的人只局限在一个人的缘故所造成的,如此,有一条感情线路是忧伤的,而另外一条则是轻松与淡定的,两种冲突之下就成了不伦不类的了。:)
发表于 2005-11-22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你的目光四处环顾,却不能开口讲话
述说梦
梦见眼睛里的绿叶枯败,花瓣飘落
我撞见你,犹如撞见一千朵花
在身体内的尖叫”
我感觉这些诗句不错,作者一贯的语言和思绪。尽管现实中,卖花的女孩并不都意味都忧伤。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卖花女孩
我撞见你,犹如撞见一千朵花
在身体内的尖叫

黑夜的忧伤
终会有那么一天
和现在一样,我走向黑夜的深处不再归来
舍掉了:)
问好永河,最后一句话揭了现实的伤疤,却也是不得不面对的。
发表于 2005-11-22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大家评诗这么用心,诗者来此,必有收获!感动!
发表于 2005-11-22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我撞见你,犹如撞见一千朵花
在身体内的尖叫
我很喜欢这样表达方式,欣赏。第一首更好些
发表于 2005-11-23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撞见卖花女孩(外一)

    或者是因为这首“诗”写给阅读的人只局限在一个人的缘故所造成的——这个完全可以是理解的。
    当你能够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件去看待的时候,悲哀就不会是个人的哀怜,悲哀会成为一种艺术上张力,一轮一轮扩展开去,而你的气质就是艺术家的气质,哲学家的气质,最后它能达到史诗般的壮美。
    去看看卡瓦菲斯和艾略特,去看看荷马吧,如果你真的愿意走在艺术的道路上,不管贫穷还是疾病。
    也许这就是我最后要是说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7 0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