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66|回复: 3

[原创]·96期临屏诗赛第10—17首诗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9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有幸第二次学习评诗,如有不周之处,望各位诗人体谅!
               96期临屏诗赛第10—17首诗评述
                                              文/ 龙袭长空
10、熟悉的陌生人
                文/菩提萨锺
他面壁的时候
突然发现墙壁深处隐藏着一个陌生人
看不清他的脸和身体的细节
但是与他飘忽的目光迎面相撞
不要指望顺着他的目光能看清他内心的一切
他开始怀疑、动摇
不要指望他说出心里所想的
那个陌生人却看清了我们内心的一切,然后得意地笑了
现在让那个陌生人出来,推倒墙壁
刚才与你交谈的人再次重复他的交谈
刚才被贪婪攫住的人再次重复他的贪婪
刚从夜晚苏醒的光线再次经历白昼的幻觉
离开那个不断与你交谈的人
他猜疑、他说谎、他懒惰、他快乐
离开那个无法摆脱贪婪的人
他固执、他险恶、他狂热、他坚韧
他是夜晚的星光、白昼的雨水
他是你手中的茶杯、你的椅子、你桌上的台灯
他在每一样事物中注视你们
不是冷漠,是孩子的期待
我面壁的时候
突然发现墙壁里隐藏着一个陌生人
我不是凄怆者、不是虚伪者、不是残暴者
但是我爱他们以及那些被迫作恶的人
人类天真的目光里
善良与邪恶、正义与残忍、野蛮与单纯、愚昧与聪颖
尚为发育完全
[简析]
菩提萨锺的诗作总会给人带来许多思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内心极度的矛盾以及本我与自我的思想斗争的激烈程度。一个陌生人,其实指的是自己,自己在内心深处的另一面。这一面有时连自己都不易觉察,只有在发生某些事情,需要面壁思过时,他才清醒地意识,去思考真实的自己。“面壁的时候,突然发现墙壁深处隐藏着一个陌生人。” 其实这种思想斗争的痛苦别人只可理解却难以体会,那是挣扎、砥砺的过程,是自我清洗的过程。猜疑、说谎、懒惰、欢乐、固执、险恶、狂热、坚韧等等这些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也会时不时地让人们作苦苦地思索。
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有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其寓意为: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人的高贵之处在于他的灵魂生活。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他在每一样事物中注视你们,不是冷漠,是孩子的期待”,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因为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没有任何杂质与混乱,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如此地和谐,如此地天成,如此让人向往。但在成长的岁月里,“善良与邪恶、正义与残忍、野蛮与单纯、愚昧与聪颖,尚为发育完全”,所以诗人更庄严地提醒世人,在人性的最懦弱的时候,更需要努力剔除自身的劣根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此诗真可谓用心良苦呀!
若要寻找瑕疵,只能说是在“你”与“我”角色转换上衔接有点迷糊,但瑕不掩瑜。妄评了!
===================================================================
11、熟悉的陌生人
                   文/郁汀
1、
一片落叶
划破平静的心境
寒风接踵而至
我们凄厉地咆哮
一刀一刀
挖对方的心
直到血肉模糊
我们改变
失去了
往日的优雅和宽厚
反目成仇
我悲哀地想
宽容被丢弃的时候
人性窒息,狭隘
朋友甚至夫妻
都会形同陌路!
2、
阳光就在前边
我已经走过去了
你怎么还守着荫翳?
斗志在那里
我不知道我们的誓言
你是否收藏
阳光就在前边
可你还在原地
徘徊复徘徊
我忽然感到你的陌生
时间在阳光里浸泡
你里我越来越远
[简析]
郁汀此诗写出了普通人情感的血泪。平静时,风平浪静,海阔天空,但在偶然波起波落时,一点小小的矛盾就足以破坏辛苦营造的和平氛围,“一片落叶,划破平静的心境”。那种破坏力是巨大的,令人不堪想象,是一种剜心的痛,是一种无情的痛,“一刀一刀,挖对方的心,直到血肉模糊”。结果比较凄惨,“人性窒息“,这在不同程度上写出了人性的脆弱点,这个由熟悉变陌生的过程,让人不由得思考,难道只有这一条让彼此都受伤的路吗?能痛快地结束吗?难道彼此只能仇人相见,用红色的怨恨射杀对方才为痛快吗?这是一种憾人的思考。
对于此种思考,诗人也做出了实践。在第二节中,对待问题的态度比较明朗,有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走出阴翳,走向阳光,“阳光就在前边,我已经走过去了”。在自己走出自我的同时,也希望心伤的爱人也能沿着光明的路途,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你怎么还守着阴翳?斗志在那里,我不知道我们的誓言,你是否收藏”,是对爱人的引导。但彼此的差距,甚至陌生已因互相伤害而变得无力挽回,这是一种悲哀。“你离我越来越远”的感叹让多少人暗自垂泪,感谢郁汀带来的情感小诗。此诗的脉络特别清晰,结构明确,如果多打磨文字,定为上品。
====================================================================
12、 熟悉的陌生人
                 文/张月寒
听说爱要永恒
需要两人用心经营
于是
我们把每一点爱
凝在石头里
修筑爱的长城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长城变得不再遥远
你我也总是
向朋友炫耀
爱的誓言
旁人说:
“你们之间真是无懈可击,
长城永恒,爱也永恒。”
我却发现了
你还在长城的另一边
是那麽陌生
[简析]
张月寒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诗人。他对爱情的感觉非常浪漫抒怀,把“初恋——热恋——疏远”的过程写得令人心里徒增几分酸涩的遗憾。爱情的长城需要牢固的情感作石,不管是否是听说,但相互间的美好承诺,爱的誓言却不离不弃地实现。“我们把每一点爱,凝在石头里,修筑爱的长城”,这句诗用喻贴切,是啊,根基牢固了,大厦就坚固了。可是爱情又并非像建筑一样,因为爱情是有生命的,就像人一样,呵护爱情,爱情便是一个活生生的命,虐待它,爱情便会如霜打的茄子慢慢蔫了。而建筑则是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它并不因为谁付出的多就对谁倾向,它们对人的态度真正做到人人平等,没有任何偏颇和不满。可爱情的天平必须平衡,不可偏向,否则不可设想。
可诗人却含蓄地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呢?诗人也做了解释:浮于表层的婚姻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并且也做了证明:“你我也总是,向朋友炫耀爱的誓言”,“总”字点出了恋人之间不可名状的感觉,是炫耀,是表态,是谨慎,是无奈,已不可猜,或许统统在内。旁人语言似乎也可成为美满的佐证:“你们之间真是无懈可击,长城永恒,爱也永恒。”但最终的结局如何呢:“你还在长城的另一边,是那么陌生”。原来,爱情不是说出来的,是彼此呵护出来的,是精心营造的,在这块责任田里每个人都必须努力耕作,努力播种,努力收获,而不是光磨嘴皮子,不劳而获。
若提不足,就是最后一节没有过渡,显得突兀一些。谢谢月寒了!
====================================================================
13  熟悉的陌生人
                  文/令狐扳
雪白的墙上那条
细黑的裂纹四处游走
门闩在寒风中
模仿你的脚步声
我在冬天的小屋中
等待你的造访
等待你
一双炽热明艳的眼眸
为我温一壶酒
就一把闲言碎语
渡过蜿蜒漫漫
如羊肠小道的黑夜
窗外零星的梅花
寄来你的问候
我知道
今天你又被浮云
挽住了身形
点燃一支香烟
在三尺青色长叹中
我突然记不起
你到底是谁
[浅析]
令狐板打动长空的是你那美妙的诗句。比如:“门闩在寒风中,模仿你的脚步声”——写出了诗人的听视都调集起来,注意着爱人的动静,连门闩的吱呀声,都让诗人心动,由此可见,期盼心情的急切。“一双炽热明艳的眼眸,为我温一壶酒”——这是何种热度,这是热恋中男女眼神中灼热的温度,胜过热酒的电炉。显而易见,此时的诗人是多么渴望恋人的到来,说是酒冷无人温,实是说心情冷郁无人安慰,苦闷彷徨罢了。
恋人的爽约使得诗人倍感清冷。“零星的梅花”诉说着内心的孤寂,让人感觉诗人的颓废而又无奈,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他自己做了解释:“今天你又被浮云,挽住了身形”——此句“浮云”诗人应该想象为“烦人的琐事”,也许诗人并不愿意把它想到是“许多追求的人”,可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也许心中的她已经不再爱自己,所以不愿试约,故此“挽住身形”。在无端的想象当中,诗人不作任何冲动,只是想在“一支香烟”燃起的雾气中作自我的安慰。种种复杂心情的缠绕,忽然让诗人觉得本来熟悉的人竟又如此陌生,这是人的一种习性,越熟悉的人隔的越远。谢谢令狐板带来如此精彩的诗句。
====================================================================
14  熟悉的陌生人
                    文/井风
一闪就进去了
墙上昏黄的影子
出去再进来
拖一身旧衣服
[浅析]
井风的这首短诗别有一种味道。“闪”字显得快而急切,轻车熟路,“熟悉”一词算有了着落,“墙上昏黄的影子”一句,有“影”必有人,不知是否是重影,或是双影,没有告知。然而,结局是不言而喻的。“出去再进来”这是一个过程,“出去”与“进来”时间差是一个小时,还是几个小时,并没有交待,但是“拖一身旧衣服”却能说明些什么。长空今妄揣测了,井风勿笑。有“旧”必有“新”,新衣服,此句“旧”字并非完全指衣服的新旧程度,倒是指出去后整个人的心情,是好是坏,诗人留下了空白。真是不错,感谢井风的短诗,虽短,却很耐读。
====================================================================
15   文明的脚步
                  文/舒展的波浪
从细胞中,走来
从蛮荒中,走来
历史,画着数不清的圈
成全了整个世界
喜玛拉雅山,将头颅
昂扬天间。它知道
天外有天。“神六”飞船
抢占了新的制高点
母亲,还存在缺陷
上帝说:缺陷不等于无奈
我迈着坚定的步伐
随母亲走向  未来
[浅析]
舒波的诗有很强的现实性。本诗就严重关注中国的文明史。第一小节中,“整个世界”,是指全人类都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成长,发展。“细胞”“蛮荒”是原始的生命体和原始的生活环境,象征着人类生于艰难。“数不清的圈”也许是远古之树的年轮,意思应该是: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发展,人类向文明的目标大踏步地迈进。
然而,舒波对于这种发展有一个非常理智的认识:他认为中国虽然有“将头颅昂扬天间”的喜玛拉雅山,有“抢占了新的制高点”的“‘神六’飞船”,但就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中国仍有不如人的地方,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缺陷”。是悲观失望吗?是孤独无奈吗?是坐以待毙吗?是守株待兔吗?诗人用上帝的话作了明确的回答——缺陷不等于无奈——是的,中国能坚强地走到这一步,实乃大振奋人心也!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充满希望的态度:“迈着坚定的步伐,随母亲走向未来”。感谢舒波!舒波,真爱国也!
===================================================================
16  熟悉的陌生人
                     文/旸草
她带着我的幸福
迎面而来。她的目光
过滤我的身影
偶尔有一两句话
她说,你是谁
什么事情都是如此
太熟悉,终于熟悉到
无边无尽的陌生
再用力的拥抱
终究也抱不住爱情
鲜花和蜜蜂曾经
拥有同一个春天。一转眼
鲜花有鲜花的夏天
蜜蜂有蜜蜂的夏天
[浅析]
又读到了旸草富有哲理的诗篇!第一节中的“她”是应是诗人极为在乎的人,诗人觉得自己的幸福悬于其身,非常在意她的任何举动,一颦一笑,皆入心中,虽然经常找“她”搭讪,却换来“你是谁”的问候。原来,一切的虚幻都是自己内心造成,本就一厢情愿,何苦自作多情呀!不过,这也该是大多数人的经历吧!
诗人由此得到了一个结论:再用力的拥抱,终究也抱不住爱情。是的,爱情单靠一方的努力是达不到理想的结果的。正如约翰生所言:爱情是两颗灵魂的结合。拉萨尔也曾说过:爱情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塞缪尔更是说过: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这些名言也许能成为佐证。
诗人作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结尾,富有哲理内涵。鲜花与蜜蜂本相知,可由于彼此诸多方面的差异而各自离散,拥有各自孤立的天空。爱情如此,实是遗憾至极。也谢谢旸草的哲思之诗。
特注:受旸草的启发,今附几则关于“爱情”的名言——
1。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入骨。---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2。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艾迪生,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3。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理查.德.弗尼维尔,英国学者
====================================================================
17  熟悉的陌生人
                 文/大地安
晨风吹拂雾气
树竖起叶的耳朵
听风呢喃私语
一朵黄花盛开在河中
沿着一个方向缓缓飘动
将各色花收罗在它花瓣下
每天
树梢开满白色花的时候
黄花就凋谢了
它们从来没有交谈过
就像两条平行线
遥遥相望
又不可或缺
互相装点着树木河流和城市的眼睛。
[浅析]
大地安的诗作耐人寻味。此诗有多种意象:“晨风”、“树”、“一朵黄花”、满树“白色花”。相关联的意蕴擅自揣测如下:树在听取风的呢喃私语,意在象征地说明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彼此联系。可就在如此背景下,仍有一桩遗憾在上演:“一朵黄花”与“白色花”“遥遥相望”,心有灵犀,但却像两条平行红,“树梢开满白色花的时候,黄花就凋谢了”。这确实让人不堪。
本诗稍有不足,比如:一朵盛开在河中的黄花,如何将各色花收罗在它花瓣下。也许你此处应交代一个过渡。长空妄评了,望大地安见谅!谢谢你的诗!
大地安的诗,使长空不由得想到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他们互赠的《钗头凤》成为千古名词。
另附陆、唐爱情简介,以求此次评诗之完满!再次感谢活动大厅给长空这个机会:
陆游16岁娶表妹唐婉为妻,少年夫妻,郎才女貌,琴瑟和谐。初次赴京应试,结果名落孙山。陆母遣怒于唐婉,逼陆游与唐婉离异。后来,陆游再娶,唐婉他嫁。一次春游,两人在沈园偶然相遇,陆游见人思情,感慨万端,深知“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提笔在园壁作《钗头凤》一词,匆匆离去。唐婉见词,肝肠寸断,也和一阕,不久郁郁而亡。这次婚姻悲剧,在陆游心中成了抹不去的阴影,而沈园也就成了陆游寻梦觅影的地方。
发表于 2005-11-19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96期临屏诗赛第10—17首诗评述·

很到位的诗评,一字一字的细品,建议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9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96期临屏诗赛第10—17首诗评述·

长空这么快哦 ,写的还这么老道,,同意老树斑斑哦...问候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9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96期临屏诗赛第10—17首诗评述·

这样细致的评论的确让人受益,同意老树常务的推荐,偶来操作精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 2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