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83|回复: 12

谁能看清光阴的手势??----晏弘<<光阴四行>>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能看清光阴的手势---晏弘<<光阴四行>>浅读

评/涉江采芙蓉


    收到晏弘先生赠阅的诗集<<忘了她>>,慢慢读来,有很多喜欢的诗作.不由萌发写一个诗评的想法.选了一首我喜欢的,作一个粗浅的阅读,以与大家交流探讨, 也算是对先生的一个回馈吧.

大家先看原作:

光阴四行(组诗)
文/晏弘

@手势
春风十里长裙,千手白玉兰
甩开绿叶的顾虑,走在队伍前面
心花怒放,翘起兰花指
顶着小喇叭,广播了---

@快乐
快乐小成一截,是挨饿时
塞进嘴里的 那颗零食
馋过头了 长出翅膀
扑鹿一声 会飞

@阅读
午时三刻之前
英雄和美女 白了少年头
我躲在光阴的背后
无意中 成了目击的证人

@滴答
钟表滴答 滴答---
模仿光阴的叹息
其实,时光不超过页
一夜长于一生

@觉醒
月光 也是过客
离别时 折取人间一枝
惊起迷梦的鸟雀,尖叫一声
钻入我的喉咙---

@情丝
水稻,一年顶多孕育三茬
再数,情丝只有七根
带你见过上帝,四处看看
从明天回到现在 记得洗脑


==================================================================

下面是我的理解:
@手势
春风十里长裙,千手白玉兰
甩开绿叶的顾虑,走在队伍前面
心花怒放,翘起兰花指
顶着小喇叭,广播了---


==================================================================

    作者从“手势”写起.光阴是有手势的呵春风的长裙必然是绿的,轻盈多姿的,温柔的意象,是一个美丽清新的春天.,..接着以千手白玉兰为描写主体,这样的时刻, “ 心花怒放,翘起兰花指”,很生动的拟人, “ 顶着小喇叭,广播了”很形象的句子..光阴的手势原来是如此迷人呵.
    这一首很活泼,有童话意境,很入味,我是被它吸引了的.


==================================================================

@快乐
快乐小成一截,是挨饿时
塞进嘴里的 那颗零食
馋过头了 长出翅膀
扑鹿一声 会飞


==================================================================

    光阴很难着笔,作者从快乐入手,因为快乐是光阴最有价值的体现.快乐是很难写的,作者用形象说话.在作者眼里,快乐是有形的, “ 小成一截”,是“ 塞进嘴里的 那颗零食”,会长出翅膀,会飞.这是儿童化的表现方式,类似于口哨或短笛的感觉.这种化抽象为具象的手法,运用得好往往以少胜多,短短四行却蕴含无限:快乐不是大的,是小的,快乐不是饱食时的感觉,而是饿时馋时的滋味.
    这首言短意长,以生动可感取胜.继续了上节活泼的风格
.

==================================================================


@阅读
午时三刻之前
英雄和美女 白了少年头
我躲在光阴的背后
无意中 成了目击的证人


==================================================================

    光阴并不只有春天与快乐,不知不觉中, “英雄和美女 白了少年头”一句话概括所有红尘之人. “我躲在光阴的背后”这一句切题而深刻,”成为目击的证人”是很耐人寻味的句子.显然这是一种虚写,寓意深长的.再看诗题<<阅读>>,其主旨就很明显了:我在阅读历史,阅读光阴. “午时三刻”在古代是犯人问斩的时间,作者用在这里,让人心中不禁凛然:所有的人,不都是要在“午时三刻”被光阴问斩吗?一个“躲”字用得妙,可以躲在背后,却躲不过光阴的问斩呵.我既是目击的证人,也必将成为光阴的“犯人”..
     这首与前两个不同,风格突变,显得凝重而深思,精悍有味.


==================================================================

@滴答
钟表滴答 滴答---
模仿光阴的叹息
其实,时光不超过四页
一夜长于一生


==================================================================
    承接上首的凝重,这里用钟表来表示光阴的叹息,这种比喻并不新鲜,但我喜欢这个句子“ 模仿光阴的叹息”,一个“模仿”用得妙极:光阴的叹息谁能捕捉?只能模仿罢了.. “时光不超过四页”这句话我想了想,不超过四页,那就大致是这几种情形:一页(开始便是结束)二页(开端,结尾)三页(开端,过程,结局)四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生都必然是这样的历程呵.后一句“一夜长于一生”,这句说法颇有些与上面的内容相悖,时光如此之短,可为什么“一夜长于一生”呢?
也许可以反过来说,一生比一夜还短..那么,时光之迅疾飘忽也不难理解了.
    这首简洁明朗,给人印象也深.


==================================================================

@觉醒
月光 也是过客
离别时 折取人间一枝
惊起迷梦的鸟雀,尖叫一声
钻入我的喉咙---


==================================================================

    从翻阅历史到聆听钟声,诗人开始觉醒了: “月光 也是过客”这句话似乎突然,却也巧妙.月光是过客,星星也是过客,万物也都是过客了吧,让人横生感慨.后面几句用惊起的鸟雀的尖叫,让诗歌的前两首所带来的沉闷气氛有所打破, “
钻入我的喉咙”,这句形象难言.也许这觉醒仍只是一声惊叫,如梗在喉吧…
    这首第一句好,第四妙,但觉醒的内涵似乎还没挖出.


==================================================================

@情丝
水稻,一年顶多孕育三茬
再数,情丝只有七根
带你见过上帝,四处看看
从明天回到现在 记得洗脑


==================================================================
     觉醒过后的诗人来理“情丝”了 水稻,一年顶多孕育三茬,用水稻来起兴,说到情丝,三茬的水稻与七根的情丝,二者在数字上有一种相映成趣的味道,而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内里有一种诙谐之趣..情丝只有七根,断了还可以再长吗?
     后面两句写到上帝,有点不明就里了, “ 从明天回到现在”,该是着眼前的意思吧, “记得洗脑”是忘记从前吗?这个结尾我觉得不够好,有点可惜..
    几首之中,我觉得这首最弱了,没能收成一个很好的尾,遗憾.当然,只是个见
.

==================================================================

        整体来看,作者笔端纵横,从春天的美丽,快乐的感受,写到历史的感悟,时间的流逝,写月光,写情丝…无一不跟光阴紧密相连,而其中感慨,谁没有过呢?其明显的特点有:

一.        活泼与沉重相搭配,使组诗有了跌宕之姿.
二.        用词生动,巧妙,短小,没有累赘之感.
三.        从不同角度诠释光阴,有丰厚的内涵给读者带来充实的阅读体验.

个人感觉这组诗有待提高的两点:

一.        少数句子表意含糊,如<情丝>后两行.
二.        前面诠释得很好,到后面显得收笔草草,光阴的问题还是没怎么解决(当然,是不大容易解决的),未能带来阅读预期的快感.

        我与晏弘先生无甚来往,因得他赠书,读其诗而有感,也无他意..写写诗评练练感觉吧..在此问好晏弘先生,解得不当处请谅解.感谢大家阅读&#61514;,愿与大家交流&#61514;
(06.8.5)


[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06-8-5 18:55 编辑 ]
发表于 2006-8-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解,忘了诗;再读诗,再读解。哈哈,美妙的解读,富有真情实感,几乎只要有涉江采芙蓉的解读,我必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抽空再来细看一遍,好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芙蓉的解读.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晏弘君的诗,再来看芙蓉的评,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也更进一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芙蓉的这种评法:)先分别细析,最后再总结特点,读起来自然渐进,舒服:)这种评论很有意义,客观认真,下了功夫的~向芙蓉学习:)我相信对于原作作者和我们读者都是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马丁,百话,迷雾,野桥,二草的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到芙蓉几篇诗评,感触最深的是认真,当学习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妙笔

都  是  妙  笔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读着漂亮,评写的真挚,芙蓉勤奋,收了,待细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芙蓉的诗评,很到位,有的句子在你的阐释下得到了升华,比我写作的时候更加鲜活、灵动。
最后一首《情丝》,自己也不满意,没能把那种感觉造出来,反而白话了。诗人沈天鸿说过,诗歌需要模糊的技巧,需要发散思维。在这方面,我还得面壁了!
再谢。我将之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赶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青梧,书生,伊人,成佛好,谢谢阅读。

回晏弘先生,不揣冒昧,不当处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9 0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