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卖菱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搜了一下,学习一把:

                           菱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菱又叫菱角、水粟。原产欧洲,我国南方,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菱肉含淀粉24%、蛋白质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风干制成风菱可贮藏以延长供应,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菱为菱科一年生浮叶水生植物,茎、叶、果实相当特殊。主根较弱,长约数尺伸入水底泥中,有固定植株、吸收养分的作用,茎蔓细长完全沉于水中,上有分枝及"须"也能起吸收作用。叶分两类,聚生于短缩茎上,浮出水面的叫浮叶,倒三角形,相互镶嵌成一盘状,俗称菱盘,每个菱盘有叶40-60片,叶柄粗肥,中部膨大成气囊,使叶片能浮于水面,沉于水中的叶狭长为线状,无叶柄和叶片之分。夏末初秋叶腋开一小花,白或红白色,花受精后花便向下弯曲,没入水中,长成果实即为"菱"。等片发育成菱的硬角,按角的有无和数目分为无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嫩果色泽为青、红或紫色,老熟后硬壳成黑色,果肉乳白色,食用部分为种子的肥厚子叶。  2、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不耐霜冻,从播种至采收约需5个月,结果期长1-2个月,因此要求无霜期在6个月以上地区才能获得丰产。开花结果期要求白天温度20-30℃,夜温15℃。  二、品种分类  菱的品种按来源分为野生菱(小菱)和栽培菱(大菱),按菱角的数目可分为无角菱、两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按色泽分为青菱、红菱和紫菱等。按栽培条件分浅水栽培和深水栽培菱。  1、适于浅水栽培的品种:以采鲜菱供食的品种应选含水分和糖分较多,淀粉少的,如浙江嘉兴南湖菱、苏州、杭州永红菱、广州五月、七月菱等。  (1)南湖菱(和尚菱或元宝菱)中熟。四角退化,仅留痕迹,嫩果绿白色,壳甚薄,极易剥,菱肉细糯,品质好,最适生食,每500克40个左右,成熟的果易脱落,要及时采收。当地处暑到霜降采收,亩产500公斤。  (2)五月菱(红菱)早熟。耐热不耐肥,果皮紫红色,老熟时黑色,两角平伸,果肉含水分较多,淀粉少,脆嫩,可生食或做菜,品质优,在广州6-8月收获,亩产900-1250公斤。  (3)水红菱早熟。有四角,每500克25-35个,果皮水红色,菱肉含水和糖分较多,淀粉少,味甜,多做蔬菜或生食。亩产400-600公斤。  (4)七月菱(大头菱)晚熟。果较大,两角稍下弯,果皮青绿色,老熟变黑色,厚而硬,肉白色,含淀粉多,广州8-9月收获,以老菱供熟食或制淀粉。亩产500-750公斤。  2、适于深水浪大的水域栽培的品种:应选择抗风力强,生长势强,适应性广,根茎坚韧的中晚熟种,此类菱富含淀粉,宜熟食或加工制粉,如江苏吴县大青菱、小白菱、苏州馄饨菱、浙江风菱、小种白亮菱等。  (1)馄饨菱果有四角,皮白绿色,每500克40-50个,肩角上翘,腰角下弯,菱腹凹陷,肉厚实,皮薄质优,出粉率高,晚熟,秋分至霜降采收,亩产500-600公斤。  (2)大青菱果形大,每500克20-25个,果四角,皮白绿色,肩部高隆,肩角平伸,果皮较厚,品质中等,中晚熟。亩产500-60D公斤。  (3)小白菱果小,每500克约60-70个,果四角,皮白色稍绿,肉质硬、含淀粉多、宜熟食。中晚熟,白露到霜降采收。耐深水,抗风浪力较强,较稳产。亩产400-500公斤。  三、栽培技术  1、土壤耕作:  菱稍能耐深水,菱塘宜选择水深1.4-1.6米,避风、土质松软肥沃的河湾、湖荡、池塘或活水河道。如湖荡的风浪较大,只要不在风口,并注意固扎蔓垄保护,也可种植。种植前,必须清除野菱、水草、青苔和草食性鱼类等。  2、播种育苗:  (l)直播水深在3.3米以内的浅水面多行直播,长江流域在清明菱种萌芽时播种(华南于冬季11-12月),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大水面以条播为宜,先按菱塘地形,划成纵行行距2.8-3.3米,两头插竿牵绳作标记,然后用船将种菱沿线绳均匀撒入水中,播种量与密度视品种和水面条件而异。大果品种,瘦塘、深水塘和未种过菱的塘宜密;小果品种,肥塘、浅水塘或连作塘宜稀,一般每亩水面用种菱20-25公斤。  (2)育苗移栽水深在3.3米以上,直播出苗困难,芽细瘦弱而产量低,必须育苗移栽,长江流域春分至清明选避风,水位较浅,土壤肥沃,排灌两便的池塘作苗池。按行距1米见方点播育苗,每亩用种量65-90公斤,可供8-10亩菱塘使用,播种时控制水深85-100厘米,菱苗出水后,逐渐加深水位进行锻炼。播后2-3个月后(芒种至小暑),菱苗主茎达2.3-3米以上,已生有小菱盘(约10多片叶)时栽植,从菱田拔取苗后,堆于船上,两人操作,一人将8-10株菱苗盘成一圈,用小绳扎好,按穴距放入湖中,另一人用长柄菱叉叉住根部小圈插入湖底土中,菱苗结绳的长度以苗充分生长后能浮出水面为度,菱苗绳固定易于成长。栽植密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土壤肥沃,水位较浅,每穴5-8株,穴距1.4-1.6米见方,如水位较深,可增加每穴株数至10-13株,穴距2.3-3.3米见方,以增强抗风能力。华南地区采菱后,从9月至翌年2月即可播种育苗,育苗时把菱种放在浅水塘中(6-10厘米),利用阳光保温催芽,每隔5-7天换水一次,发芽后移至繁殖田,茎叶长满后分苗定植,定值时截取33厘米长菱苗,按行距1-2米或1.3米见方,每穴3-4苗。  3、管理:  菱苗出水后,要在菱塘外围扎菱栏,一般用毛竹每隔5-7米,打一桩高出水面1米左右,两桩中间拉一草绳,每隔33厘米再扎水草,即成为活的防波堤。10亩以上大菱塘,每3-5亩再扎一条横垄,5-6月间菱叶满布水面后,每隔7天翻盘一次,其方法是用菱桶乘人,从每隔1.6-2米之菱叶间划过,使空气透入水中,以免菱的花叶腐烂。菱塘一般不施肥,开花期喷2%过磷酸钙2-3次,使菱皮变薄,增进品质,产量也可提高。  4、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为菱金花虫,初夏发生,以成虫幼苗蚕食叶片,几天繁殖一代,严重年份可造成无收。在发生初期喷90%敌百虫1000倍,蚜虫喷40%乐果300-500倍。  5、采收与留种:  一般在开花后25-30天,即可采收嫩(青)菱,65天后菱成熟时,萼片脱落,尖角出现,手触易落,要分次采收,一般每隔7-9天采收一次,共5-7次,采收时要做到三轻,即提盘轻、摘菱轻、放盘轻,尽量少伤植株和防止老菱落水,种菱应于盛果期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果大,形圆整饱满,皮色深,果实背部与果梗分离处有2-3道同心花纹的老菱留种,果实初选后放置水中,除去半浮果,清洗后留下完全下沉的果做种。种菱必须贮藏在湿处,防止干燥,贮藏方法有两种。  (1)水中吊藏将菱种装筐篓内每篓75-100公斤,系绳沉于河池中贮放,要求上不露水面,下不沾泥。  (2)水中库藏按3.3-6.6米正方形建成竹木架,架底脚高30厘米左右,四周用竹条编篱,内用木条分层,底层垫芦席,菱种分层置于库中,每库可存7500公斤。置于活水缓流河港中,保持水温0-10℃,若放在死水中,每半个月要翻动淘洗一次,定期检查,防冻、防热、防干,至翌年三四日发芽后,即可拿出播种。 信息来源:(浙江农村科技信息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各地有异,但春种秋收也大致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绕城菱莲一千顷,三秋菱歌满街头”(沈瑾学)。
“王孙老去伤迟暮,画出玉湖湖上路。两手纤纤曲有情,我思红袖斜阳渡。”(金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0-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这一带菱种值的不多,自生的不少,所谓菱塘,也就一次引入,年年收成。卖菱女用不着那么辛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采,夏秋可收
我这
池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 菱当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桃源 于 2006-11-1 10:10 发表
江 菱当有

关键是汉字中的“江”字比较宽,比如水阳江就是条大河,河湾中有菱便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