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71|回复: 7

漫谈诗歌阅读及创作的个人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8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生活琐事较为繁杂,近日一直没有与文友相聊.但偶尔上来之后发现几个朋友对现代诗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是非常有益的或有趣的事情.说有益,是因为通过大家的争论,对自己的一些认识有了促进,纠正自己的有些偏颇的想法,也相信对此类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一定也有所得.说有趣,是因为现代诗歌看着热闹,实际上回到社会及生活之中,已经非常僻远边缘化了,一个很冷清的话题被拎出来,也算是乐事.
一,对诗歌及现代性进行定义,很有必要.但不要作茧自缚.所谓的定义,无论是哪一种,均是需要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实际上哪一种定义,均是发展的,或引起争论的.举例:什么是美,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人,什么是哲学,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诗歌,越根本的定义,我们如果去追本求源,往往是在最后不是让人更清楚还是更糊涂.人的聪明从文字开始,亦也是从文字开始人的糊涂.在一个或清楚或糊涂的文明时代,我们通过讨论,达到的目的不是得到一个清楚的定义,而是让人更加有智慧,这就足够了.这有点像前些天电视上较为流行的大学生辩论会一样,胜者从来不是理论正确的一方。
二、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问题。按经济市场学的观点,广告是当今社会非常需要的,但广告的定义很清楚的说了,广告不是包治百病的,不是给每一个消费者看的,广告是通过一定的媒体向一定的目标客户传达一定的内容,以达到一定的效果的信息传播活动,当然这是一种社会活动,肯定要对社会负责。诗歌的阅读,无论是平民化或学院性,无论是易懂较白的还是意味深长品之再三的,实际上均会在一定的阅读群中得到欢迎和认可。喜阳春白雪的肯定不会喜欢下里巴人的,喜欢中国音乐的或许不太喜欢西式音乐,喜欢萝卜白菜的或许不太喜欢山珍海味。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人上一百种种色色。用此否定彼,用彼否定此,肯定是不可能的也不应该的,用大棒实际上打不死人的。在诗歌的创作方面,或产品,不,是作品的产生来说,有针对性的目标群去写,或自己较为个性的爱好及追求去写,均是不错的事情。因为自己的个性化写作而对社会性的政治要求的作品厌烦之极,是不应该的,反过来肯定也不行。比如,萧剑的诗歌创作,比较个性化,有着极为自学的诗歌技巧的表现,这样的虚构性角色有着自己思想或生活的影子,而他的小说或其它的作品,虚构性的程度更大,这有什么呢。自己写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有较多的变化,我的内心是希望,有创作某一作品的状态下,那冥冥之中有一种诗境要求自己或口语化或很书面体,或独白式,阅读者在台下;或对白式,阅读者即在舞台之上。一个读者能懂,我满足,二个,我亦满足,三个以上,我也满足。有的东西是强求不来的,你的作品再好,可是有些人对这样的体裁根本就没有兴趣,你说上一千遍,他也不会心动。
三、诗歌创作的动力问题。既然每个人均是纪晓岚所言,来来往往无外乎名利二字。每个人去创作总有些目的性,无论是高尚的或低俗的,自己一定应该在内心对从事的事情有所敬畏感,有所顾及。在一个无神的时代,自己只能对自己进行界定和规范,有些人认为下半身的创作,认为梨花诗体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没有触犯法律,我们作为旁观者,自然不能强行制止,你完全可以不看不理,也可以批判或指责,如果批判与指责是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话。法律保证的是道德的底线。自己去创作或阅读,应该有所引领,向着自己所认为的道德的上线,或美的上线,或真的上线来要求自己,追求自己的那个绝对理念。具体到一个作品的创作当中,实际上是自己对自己的约定。
四、关于诗歌创作者的人性分离问题,只要是人,那么人的两重性肯定天生存在。一是个性,二是社会性。个性是根本,如果人人不存在,何以谈到社会性。反过来亦然。这也是老二所说的,为社会服务的意义所在。我不为我,何以为人,有道理,没有自我,做到忘我舍我,你何以为社会为大众为他人。反正这样的话我们听过很多,什么大公无私等,我是不相信的。承认自我,并顾及其它人,应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常态。诗歌创作或阅读者的人性分离是很实际的,我们应该接受,而不要责全求备。顾城对诗歌的纯净化追求,写出大批好的诗歌受人传诵,但最后他在实际生活当中把兽性从内心放出来,成为杀人犯并且自杀。海子被认为是是神性创作的典范,写下的诗句至纯之极,在神性的引领之下,他在现实生活无处可存,选择了自杀。作为旁观者来说,观而反省,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是神性与兽性的微妙平衡,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立足世上。就自己认为,这个社会上存在沙质灰尘,那么我就在这样的沙尘中存在,我告诉自己必须接受。曾经与萧剑说过:把身体看低起,把思想放高一点。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
发表于 2006-12-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是神性与兽性的微妙平衡,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立足世上


十分赞同,学习你的漫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是用知性写作.神性太远,兽性太张扬.中庸之道也.学习了.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歌语言,很多人说是一种文字游戏.于是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怎么可能说,诗歌是游戏呢.
实际上,艺术难道不是源于我们的祖先的游戏吗.是游戏,有什么不得了的.
我们很多的人太喜欢把文字当成千秋留名的不朽之事,不废江河万古流.李白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诗人,那不过是文余之事,他想要的是建功立业.一不小心,他的理想幻想破灭了,他的余事却千古流传.
很赞同萧剑所言,就语言的突破性来说,诗歌要求在语言形式上进行艰苦卓绝的创造与开拓,这已经是诗歌本身的一种诉求功能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
而,我真的认为,就是这样的一种文字游戏,我们并没有玩好没有玩精.没有玩出个性和乐趣.这才是是现代诗歌最大的不足.顾彬所言,现代中国文学产生了不少的垃圾.说明,中国当代的文学没有出现真正的玩家.像李白杜甫苏轼那样的玩家,像鲁迅钱钟书林语堂贾平凹那样的玩家.多一些这样的玩家,实际上是多好的事情啊.
我们太多的人,不喜欢现在的玩家,而轻易否定了玩的游戏.是这可怕的也不应该的.不喜欢现在的玩家,那我们想的是如何把这个游戏玩好,想的是改进的方法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本是一场戏,诗歌实际上是其中的一个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壮飞 于 2006-12-18 15:04 发表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是神性与兽性的微妙平衡,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立足世上


十分赞同,学习你的漫谈


呵呵 谢谢朋友进来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j208 于 2006-12-18 15:12 发表
呵呵,我是用知性写作.神性太远,兽性太张扬.中庸之道也.学习了.问好朋友.

呵呵 谢朋友进来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需要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1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