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09|回复: 1

感情练达满十分,人间无处不春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7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心者,“情”人也。有“情”者,诗人也。所谓诗人的人生,简言之就是人之“情”生。能享受诗人人生的不一定都是“大家的诗人”,但至少得是“自己的诗人”。换言之,您可以没有大家的“锦绣谜面”,但不能没有自己的“锦绣谜面”。再换言之,这种享受不一定都是直接的“表达”,更多的则是间接的 “感悟”。然而,“表达=创作”也好,“感悟=欣赏”也罢,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何为“情”?怎么做才是“练”?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我认为,只要我们把这个“情”字界清了,再回答任何别的都会是十分轻易的。
何为“情”?“情无解,却有常相,犹如水无形。”我们将这句不是佳句但应该是佳句的词句释译一下:对于我们灵类来说,无一无情,无一不时时刻刻与情相伴,无一没有自己的心解,却又无一能够向别人说个“全清”,就像我们灵类赖以生存的水一样,大家对它是那样的熟悉,却无一能够说全它的具体形状——它遇圆成圆,遇方成方,随“皿形”而定,其“皿形”就犹如我们灵类每一个自己对“情”的心解。然而,就像我们用化学成分来释译水是H2O一样,我们对“情”还是能有个通俗的解释的,仅就我们人类而言,这个“情”应该是客存的所有已经发现的所有文化的总和与我们本体的灵性相碰撞后产生的那片“火花”——这片无形的“结晶”,就是我们所难以释译的“情”的“本体”。 由此说来就再明白不过了,文化是“情”的载体,所谓“练情”,说到底了就是积累文化——并把这种积累有机化——也就是说把自己积累而来的零散的文化片片揉合成整一的活体——您的灵性就是伴着您的这种文化的积累而逐渐发育和成熟,而最终显示出它越来越无法遏制的创新功能——由此可再见,诗人的人生是多彩的,同时也是枯燥的,它意味着终生的辛苦的一点一滴的不停的积累——由一碗,到一坑,再到一湖,再到一海……——此道无近可抄。
“世事洞明皆学问,感情练达即文章。”其实,小说巨匠曹雪芹早已将此真谛道出……
发表于 2007-4-1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实在。。所谓文学也就是“情”学,不论情字的悲喜善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6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