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39|回复: 7

读诗笔记--贪官诗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5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诗笔记--贪官诗话

    凡是贪官十有八九都是文化人。目不识丁的人想贪也没机会。贪赃枉法的人一旦栽倒的时候,都好写诗忏悔。诗歌这种体裁,有时候就像果蓝子,什么甜瓜、苦果都能装得下。但唯一装不下、提不起来的是泪水。
   
    读贪官的忏悔诗也别有意思。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和坤。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巨贪了。和坤被嘉庆关押之后,写过一首狱中诗:

    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
    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突负九重仁。


    句句是血、字字是泪。
    我一直以为和坤是凭溜须拍马混日子的。待我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对他油然起敬。“室暗难挨晓,墙
高不见春”。这一句诗非常工整。不是银屏上的和坤所能写出的。和坤留下的诗不多。有一首也就够了。因而,我想顺便扯一句,是“贪”成就了和坤的文化地位。和坤最后被抄家斩首,罪有应得。只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人生识字糊涂始”。历史的长河中,真有那么几个人,书读多了,官做大了,贪心愈炽。宋时的蔡京,熙宁进士,官至太郎,犹贪得无厌、误国误民。及至边境犯事,携家南逃,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因官声不好,沿途官员纷纷避让,视而不见,百姓怨声载道,不肯提供宿食,结果,蔡京被活活饿死在一座庙里。中途,他写下一首《西江月》: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到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此因贪恋此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蔡京到底是文人,最后还是有自省意识的。“此因贪恋此荣华,便有如今事也”。一声捧喝,“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人趁早“惊回首”。

    古人是如此,现代人也差不多。“广西第一贪”原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在狱中也写过一首“忏悔诗”:


    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
    功名利禄如黄土,富贵荣华似浮云。
    如君能出赉赦手,脱胎换骨重卧薪。


    一失足成千古恨。“脱胎换骨重卧薪”是没有机会了啊。

    君子好德。齐家、修身、平天下。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以身试法,贪多难咽。

    记得河南内乡县衙里有这样一副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好在有一批正直的文人,是懂得如何高筑防腐的堤坝。

    以史为鉴。立此存照!


发表于 2008-3-15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很多官儿  贪一辈子都抓不着,那叫点儿高。那是真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人要啥有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说的就是那些贪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以为低处的迷雾不会说出这样的损话挖苦话呢。真性情,听着过瘾,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十三不靠 于 2008-3-15 11:15 发表
原以为低处的迷雾不会说出这样的损话挖苦话呢。真性情,听着过瘾,赞一个!





现在是和谐社会,俺是个和谐的人。所以俺啥话都会说,啥事都会干.........知道吗?和谐就是这麽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特别努力的去做一名贪官,结果没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5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