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9-3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李白家世
一、李白家世述略
李白的家世,一直蒙尘于历史的迷雾中,只有透过岁月的罅隙,才能窥知它的一点斑迹。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卷二十六)云:"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安得不言而知乎?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笑以明其心"为了明心,李白随后郑蕈地介绍自己说: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成秦,困官寓家,少长江汉。
李白在《赠张相镐二首》(卷十一)其二中,也介绍过自己的家世: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苦战竞不侯,当年颇惆帐。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有关李白家[的自述,仅此而已。李白干宅应元年(762)逝世,过了二百三十六年以后,即宋真宗成.平元年(998),上柱国乐史曾撰《李翰林别集序》云:"(白)其诸事迹,《草堂集序》、范传正撰新墓碑,亦略而详矣。史又撰《李自传》一卷,事又稍周。"从乐史的序文,我们知道乐史曾撰有《李白传》一卷,时问当在宋咸平元年(998)之前,叮惜今已阙佚。但乐史又说,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和范传止的新墓碑文,关于李白诸事迹,"历来言太自家世者,大都据之。"
王琦在《李太白年谱》中云:
阳冰序乃太自在时所作,所述家世必出于太白自言。传正碑据太自之子所手疏。二文序述无有异词,此其可信而无疑者也。
李阳冰和李白是同时代的人,李白称李刚冰为"从叔",并有赠诗。李白卧病时,曾受到李阳冰和诸友人的周济。李白将自己的诗文全部交给了李阳冰,并对这位从叔"枕上授简"。于是李阳冰乃编就《草堂集》并为之序。所以,我们认为李阳冰序文中所叙述的李自家世,完全出自李白自己之口,是李白诗文自述家世史料中最重要的文献。
李白生时有一挚友范伦,曾写有《与李白浔阳夜宴》诗.过从甚密。范伦的儿子范传正读此诗后,知道范家与李家有"通家之旧"。范传正字西老,乃父曾任户部员外郎。他自已是进士出身,"又以博学宏辞及书判皆登甲科,授集贤殿校书郎、渭南尉,拜监察.殿中侍御史。自比部员外郎出为歙州刺史,转湖州刺史,历三郡,以政事修理闻"。范传正为李白迁坟,撰新墓碑,正当他任歙州刺史时。"传正精悍有立,好古自饬",但最重要的还是,他在褐衣时曾游西边,是一位亲自考察过西域的旅行家,并著有《西陲要略》三卷。此书虽已失传,但在他所撰李白新墓碑的碑文中,曾提到李白的先祖"被窜于碎叶",应是无误的。
图2-1李太白之墓,先葬龙山,后迁神于青山之阳
(中国李白研究会.l993)
范传正过当涂时,在当时的县令诸葛纵的帮助下,曾拜谒过李白墓,并寻找李白的后人。"凡三四年",才找到李白的两个孙,女。这两个孙女,都已嫁农家为妇。李白的一个孙女还找出了李白儿子李伯禽亲制的关于自家家世的手疏。范传正还按照李白生时的遗愿,将李白之墓迁于"青山之阳",并撰写了新墓碑文。该文撰于元和十二年(817),迁神之日是正月二三日,此距李白辞世已五十五年。由此可知,范文的可信性自不待言。
李白生时.文冠天下,慕名者多矣。其中有个王屋山人魏万,是李白的无数追随者之一。魏万后改名魏颢,上元初登第。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序中说:"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论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魏颢(万)也有《金陵酬翰林谪仙子》诗回赠。李白对魏颢很欣赏,曾对魏颓说,"尔后(汝)必著大名于天下,无忘老夫与明月奴。"因此将自己的诗文,尽交魏颢,"命颢为集"。按今天的话来说,就足将诗文手搞托付给魏颢,并授命由魏颢编辑"李白集"。后遇安史之乱,"白章句荡尽"。上元末,颢于绛偶然得之。于是重新编集,援笔成序,这就是魏颢的《李翰林集序》的由来,此序亦是研究李白诗文和家世的名篇之一。魏颢编此集时,"首以赠颢作、颢酬白诗",乃"不忘故人也";次以"大鹏赋、古乐府诸篇。积薪而录,文有差互者,两举之"。魏颢编就《李翰林集》时,"白未绝笔",也就是说李白尚在世,魏颢甚至伴备"吾其再刊",为李向编辑续集。这说明,魏颢序中关于李白家世的记叙,虽然不多,日一定是由李白口授的,当然也是可信的,应是后人研究李白生平家世的重要线索。
下面,我们将李阳冰的序文、范传正的新墓碑文和魏颢序文中,有关李白家世的叙述,比列于后,以便于研究。
李白,宇太自,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禹九世孙。蝉联硅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彖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李阳冰《草堂集序》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筐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白本陇西.乃放形围家于绵。
--魏颢《李翰林集序》由李白的自述,以及李白几首诗中偶然提及的关于李氏家族的话,同上述三篇引文中的家世记述,我们特胪列制一对比表于后,以便于对照索隐。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李白之家世为"陇西成纪人",大概没有问题,自述与他述均持此说。接下来的就是对"凉武昭王九世孙"这一说法怎么看。在李白的自述里,并未提到他是凉武昭王李篱的九世孙。我们只能从李白和与他交往的李姓朋友之间的相互称谓中,约略地推算他的辈分。
然而,由于有关史料匮乏,李白与李姓族人或朋友的称谓与辈分,多自李白诗中述出,迨少史证,故历来方家均持疑团不解,甚至认为是冒姓。
詹镆先生引明代杨慎《升庵集》卷五十"李姓非一"条云:"《姓氏谱》(唐吕才等撰,今佚):'李氏几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唐时重族系,虽帝系之贵.亦自屈居第二,让陇西为一.则陇西之李与唐氏之李不同族明矣。......议世李广为陇西李氏.至唐犹然。然据唐人姓氏谱,则陇西与唐室了不相干,而李氏称陇西者,往往冒唐宗室,又矛盾矣。唐自高祖继位,太宗高宗继之,武后杀唐子孙殆尽。至开元末四十年而李白诗云,'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是又可疑。盖唐人十三望之李皆冒称宗室,既不封以禄位,惟虚名夸人日天潢仙派而已。唐帝亦乐其族姓之繁,不暇考其真伪电。"141故詹镁先生认为,"自亦俗人之见,而欲'高白标榜'耳。"
郭沫若先生也认为,"李白自己对于李霉九世孙之说都把握不定,那就无怪乎得不到宗正寺的承认了。"郭先生又说,"所谓李需九世孙之说,看来是李白本人或其先人所捏造,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门第。"那末,李白为李嚣九世孙,到底是真是伪呢?且看下述。
二、李阳冰为李白从叔之谱证
在历史上或在生活中,许多同道者相见相知,常以兄弟呼之。称兄弟者,至少应具备两个前提,一是相契较深,相慕甚久,故见而交之,秉性相投;另一个条件是年龄相仿佛。是故,历史上有桃园三结艾,有竹林七贤等,均视为异姓兄弟。
而同姓氏者,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唐时,随身带有族谱或家谱手疏,两人相见后。应叙家礼或交换谱牒,以查明辈分,然后以辈分之礼呼之。如是兄弟辈,则按年齿排序。
唐代是李姓天下,入李氏谱系的旁系渐多,而李氏自李耳后乃一望族大姓,各房系分立而又遍及全国。有唐一代,曾出了一位李姓史学家李延寿,他继承乃父遗志,专修《南史》和《北史》。对李氏族系的衍生滋蔓,记叙颇详,所以他所属的支系,环节相当清晰。其他房系的情况,就难免简略些或残损些了。如唐代开国皇帝李渊,他的祖父李虎,有一个哥哥李起头,曾封长安侯,他的儿子叫李达摩,曾为长安县伯,但他的后代却默默无闻了。唐书中的《宗室世系表》里,只记叙了李虎的弟弟李乞豆及其后代,而对李达摩的后世,则说其后无闻。这说明,连皇室的近亲族系。还不一定能弄清,更何况其他的谱系呢!有人曾以李达摩的后代无闻,而推想李白即其后代,但没有可靠的证据,仅成一家之言。
族系谱牒残缺不全的原因,多为社会动荡或战争风云所吞噬;也有的是族系衰微,或贫困交加,或无男性子嗣可继而中断。历史上的风云变迁很剧烈,历数百年而记的族系谱牒是否可靠,也仍是一个问题。虽然如此,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以相识为机缘,还是愿意联宗的,更愿意以族系的辈分相互呼之。
纵观《李太白文集》,酬赠之作良多,可见李白既有人缘,又喜欢联宗。
不过,在联宗之外,也偶有无称谓者。如《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中的李藏用,李白只称他为"公"而不言及辈分。还有一个李居士,名字不详,李白也没有联宗,而只称他为"吾族贤老",回避了辈分。此外,还有诗《送李青归华阳川》,说李青为伯阳仙家子,伯阳指老子,显然是指李姓家族之道友,却没有指明辈分。
对于普通的地位不是很高的李姓友人,李白均愿意联宗并以辈分呼之。在李白的九百多首诗文中,据粗略的统计,就有四十多首是赠给李姓族人的,其间涉及至亲、"族亲"或"从亲"者达三多人。不过有一点值得人们注意,那就是当李自称对方为从兄、从弟、从叔、从祖或族兄、族弟、族叔、族侄......时.却很少也很难见到对方的回应。或换句话说,李白的称谓(笔者认为多数当不会错)多是单向的,很难检核其是否可逆。故而,郭沫若先生曾认为,李白对人的称呼,"自相矛盾,毫无定准","不外是以势利眼光在看人说话"。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认为,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经过认真的研究检核后,我以为,李白对对方的称呼,并不是随意的,绝大多数都有谱可依。下面,我们不妨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同李白交往的三十多位李姓朋友中,惟有当涂宰李阳冰对李白产生了应答关系。李白有诗赠给他,题目是《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卷十二),诗的内容是对李阳冰人品和书品的赞崇。诗略云: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高歌振林术,大笑喧雷霆。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秀句满江国,高才捎天庭。辜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居人若蘼草,扫地无纤茎。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雅颂播吴越,还如太阶平。小子别金陵,来时自下亭。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拨五色毛,意重太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从以上所引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此诗几乎是李白对李阳冰的一篇赞辞!而李白刘李阳冰的称呼也是亲密无间的。李白称李阳冰为"吾家",而不是称"吾族";其次,李白电透露出了李阳冰的房系族籍在燕赵,也就是赵郡。众所周知,李白足"陇西成纪人"。陇西成纪李氏和赵郡李氏,足两大支系,要追溯同祖,须上溯几十代方可。然而,李白对李阳冰却不称"从兄弟"而称 "从叔",肯定是交换了谱牒,认丁宗之后才确定称谓的。
李白还写有一篇《当涂李宰君画赞》(卷二十八),文中对当涂宰李阳冰也竭尽溢美之辞。辞略云:
天垂元精,岳降粹灵;应期命世,大贤乃生。吐奇献策,敷闻王庭;帝用休之,扬光泰清。滥觞百里,涵量八溟;缙云飞声,当涂政成。雅颂一变,江山再荣;举邑于卞舞,式图丹青。眉秀华盖,目朗明星:由赞辞说明,李白对李阳冰是很敬重的。反之,李阳冰对李白也相当关切,尤其是对晚年的李白,竭尽照料之能事,周济他"赠微所费广",且"意重太山轻",说明孛阳冰对李白的照顾是尢微不至的。由此可见.他们之间的叔侄情谊是双向的。
李白晚年在"临当挂冠"叫,突患"腐胁疾",卧病于床,乃将诗文草稿万卷,交给这位从叔李阳冰,"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对李阳冰非常信任,故而对其嘱托后事,寄厚望于他。李白称李阳冰为"从叔",如果称渭有误的话,李阳冰应该予以拨正,何况届时李白已年过六旬,而李阳冰的年龄人概要比李白小些,或者说至少相仿佛吧,不是叔而被称叔,则被称叔的一方,肯定不会心安理得地接受。从这一点上来分析,李白称李阳冰为"从叔",当不会错。
李阳冰不仅欣然地接受了李白对自己的称谓,还将该诗编进《草堂集》中,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叔侄关系是成立的,也是名正言顺的。李阳冰还为此集写了序文。序文一开始就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嵩九世孙。"--也就是说,李阳冰不仅将李白给他的赠诗《献从叔当涂宰阳冰》编入了《草堂集》,还在《草堂集序》中,指明了李白是"凉武昭王禺九世孙",那就在事实上认定了自己相当于"凉武昭王嚣八世孙"。那么,李阳冰的辈分是不是相当于"凉武昭王需八世孙"呢?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由此可见,这是解开李白家世辈分之谜的惟一的一把钥匙。
据《新唐书》卷七十二《宰相世系表二》上云,李阳冰为赵郡南祖房李真的八世孙,湖城令李雍门的第三子, "将作少监"。《宣和书谱》卷二说,"唐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人,官至将作少监。"l0(参见图2-2)。
图2-2 《宣和书谱》中的《李阳冰传》
(中华书局版.l985)
詹锁先生认为李真"于秦将军昙为二十六世孙,较凉武昭
王下一世,则阳冰于凉武昭王当为九世孙,而白当为十世孙。'' 郭沫若先生也认为,"李真低李嚣一辈,论理李白与李阳冰同辈。他李白却称李阳冰为'从叔',把自己降低了一辈。"[12]詹、郭二先生的根据是《新唐书》中的《宰相世系表》,而此表为宋吕夏卿所创,虽在检核时颇为方便,但内中错谬迭出,以致使史实淆乱,后人有沈炳震者,著有《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伪》十二卷,于此可见一斑。笔者为考核李氏族系谱牒,曾仔细核对《新唐书》中的列传和世系表,同样也发现了一些悖误。如《新唐书》卷七十八《淮安王神通传》载:"孝节曾孙嚣,l33少孤,事母孝。"l40同一人,在《宗室世系表》上中示出,"清河郡公、灵州都督孝节",有三子为顼、琬、瑜;瑜有三子为异、置、晕。传里称嵩为孝节"曾孙",而在表中则为"孙",可见此表传。至少有一处谬误。
现在,我们再回到本题上来。为了弄清李氏家族的变迁,笔者从《史记》到两唐书,经核对后,自帝颛顼-高阳氏起,从穷蝉和大业分两路繁衍列举。由大业至理征及其子利贞,殆为李姓始祖,后传至李耳(老子),由李耳至李昙,记述稍详,我们的检核即从李昙开始。李昙有四子,长子李崇为陇西房始祖;第四子李玑为赵郡房始祖。由李崇而后,列于表2-2(亦包括续表)中,以李昙为第①代,那么至李广为第⑩代,至凉武昭王李嵩为第④代。表22的续表即从李嵩开始,则李宝和李抗均为第④代,至李渊为第@代,至唐太宗李世民为第@代,唐高宗李治为第代。如以凉武昭王李嚣为一世,那么李渊为禺七世孙,李世民为八世孙,李治为九世孙。
表2-3也是从李昙列出的,它略击了陇西李氏,而只列赵郡李氏。李昙为第固代,李昙第四子李玑为第囱代,李聪为第园 代.李聪的从兄弟李勰、李系、李奉、李曾当然电为第固代,李聪的儿子李真为第圜代。是故,则李真和凉武昭王李嚣为同辈同代。从表23中可见到李阳冰为李雍门第三子,为李真一李禺八世孙;李阳冰之子李服之,乃李真九世孙。此可参见表2-2及续表和表2-3所示。
如果李白是凉武昭王嵩九世孙(如李阳冰序和范传正碑文所叙),而李阳冰是李真八世孙,李真与李嵩又同辈,那么由家谱可证知李阳冰为李白从叔无疑。
笔者所列的表2-2及续表和表2-3,仅是两个经删节的简表,全表极为复杂。由诸表亦知,李氏望族是一个庞大的族系,其分支良多,本书所述及的问题,都以本表为据。此亦足以证明李白诗中所说的,"我李百万叶"和"柯条布中州",其言果然不虚。
如果说李阳冰是"李白为李嚣九世孙"的始作俑者,那么范传正的"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这话,就是李阳冰《草堂集序》李白家世记叙中的最为有力的佐证和补充。但其间的"约"字,可谓用心良苦,时至今日,我们已不好对这个"约"字妄加臆测了。但无论怎么说,李白为李嚣九世孙这一点,仍是李白家世研究中最基本的出发点或前提。笔者认为,李白称李阳冰为从叔,此事发生在距今一千两百多年以前,他们都是当事人,他们双方中没有一方出来否定,我们何以将其否定呢?因此,我认为李阳冰为李自从叔是能够证明出来的,现根据表2-2及续表(见插页)和表2-3,已经做到了,并证明了这一切。李白为李嚣九世孙,而且都出自李阳冰和范传正之于,其严肃的历史责任感,理应得到后世的肯定与响应。
下面我们来看表2-2及续表(插页)和表23这两张表。
三、李白诗序中宗亲关系之研究
在《李太白文集》中,凡李白同他们联过宗的人,大多可见于《新唐书》宋吕夏卿所制之唐宗室世系表和宰相世系表。吕氏一表虽有讹误疏漏,但仍可成为研究李白家世的参考和依据,如再检核他书,亦可备矣。
现我们按清王琦注本的《李太白文集》诸诗所涉宗室之序,对李白及与之联宗的族亲和从亲,加以检核研究,此必将对研究并揭示李白之家世有所裨益。
我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上文已经证明过的:
李白称李阳冰为从叔."李白为凉武昭王暑九世孙"。
现在,我们将李白与之联宗者(除李阳冰之外),胪列诠释于后。
1.《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卷七)
按《新唐书》吕氏二表在东祖房李勰之弟李系(字和叔,后魏平棘令,追封平棘县男)的后代里,李弈(字景世,后魏都官尚书、安平侯)之七世孙,有濮州刺史李粲。今依本书表22和表2-3知,李系长李禺一辈。李弈为李系之孙,故李粲当为李禺八世孙。以往方家以吕氏表为据,认为李系与李嵩同辈,则李粲当为最九世孙,误,濮州刺史李粲。比李白高一辈,故此表中之李粲,非李白称兄者。
此外,还有一李粲,为汉骑都尉李陵的后代,先赐姓丙,后又赐姓李,亦名李粲,但比李白早三四代,因无涉从略。
又李白称兄之新平长史李粲,前面无"从"或"族"之宁样,笔者疑为李白至亲"家兄",李白被称为"李十二''(如左司郎中崔宗之有赠李诗《赠李十二》等,摄监察御史崔成甫有赠李诗《赠李十二》,载王琦本《李太白全集》卷十九),则说明李白应有一位至亲"家兄"。这十一位至亲兄长,有的可能是李白之父李客所生,即李白的亲哥哥,也有的可能为李白的伯父、仲父、叔父或季父所生,李白也称兄(即今日称堂兄者),亦即同祖父的兄长,当然为近亲。故此,李粲可能为李白全亲之亲堂兄。同赵郡东祖房之李粲,当非一人。
2《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卷七)
按此诗有工琦原注:"李季卿《三坟记》:'先侍郎之子日叔卿一字万天质琅琅,德光文蔚,识度标迈。弱冠以明经擢国。授荐邑虞、乐二尉。魏守崔公沔,洎相国晋公甲科第之,进等举之转金城尉,吏不敢欺。"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注谓:"先侍郎,谓神龙中工部侍郎李适。"又,据《新唐书》卷二百二《李适传》:"李适字子至,京兆万年人。......睿宗刚,待诏宣光阁,再迁工部侍郎。卒年四十九,赠贝卅刺史。......子季卿,亦能文。"[18]
李自称族弟的金城尉李叔卿,正是这位《三坟记》的作者李季卿的哥哥。据《三坟记》可知,李氏兄弟之长为李曜卿.季卿还有弟李口卿,字荣,其父为李适。李适为京兆万年人,既非宗章李氏,亦非赵郡李氏,叉非陇西李氏。吕氏二表巾也无记载.其辈分尤法检核,故应以李白称其族弟而推论之,李适比李白长一辈,李白和李叔卿、李季卿称兄弟,均"相当于"凉武昭王李舄之九世孙。
金城者,按王琦注云,唐称金城的地方有四处,即京兆兴平县、延州敷政县、兰州五泉县、广武县,谓"未知孰是"。詹镆先生云:"当指京兆府金城县而言。"从之。按此诗安旗先生系年为天宝二年,时李白在长安,故去京兆金城游并烛照山水壁画是可能的。所见良是。
3《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卷七)
按唐书吕氏二表中,宗室世系表中有李清者,为太宗八子越王房之越敬王李贞第四子,封常山公。唐太宗李世民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嚣八世孙,故李清当为署世孙,比李白小一辈。
又,赵郡李氏东祖房,李系孙李弈之后代,名李清者有二人:一为李弈八孙,扬别驾李尊之次子,表中未录官职;另一为李弈九世孙,和州司马李鹤年次子,和州长史李清。两李清虽同出李弈祖,但辈分并不同,先者为李禺九世孙,后者为李置十世孙,均非李白称从翁者。
按,李白称翁者,或以为从妻岳家亲友处论之。翁即当父辈者,如妻谓夫之父辈友者可称翁,夫对妻之父辈友者亦可称翁。李白称李清为从翁者,并非上引之三人,或另有一隐者称李清。待考。
4.《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卷九)
按,此诗原注:(皓)"一作晤"。关于李皓,详见下诗解。在吕氏二表中,名李晤者有二人:一为南祖房系,唐高宗相李敬玄之孙,官至金坛令者;其父李守一,曾官成都郫县令李白在川时是否和他有过交往呢?现虽不可知,也小能排除。因诗中有"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句,其中想必也有李皓日在,这里有一种怀旧的情调。李敬玄为马头太守李续四世孙,李续为李延观之子,后魏谯郡太守李善权之孙。自李善权向上,谱系在吕氏表中无载,故以李白称之为从兄者,当为李嵩几世孙。另一李晤,为伊阚尉,有兄为李昭,相当于嚣八世孙,比李白大一辈,故非是。
5《赠临涪县令皓弟》(卷九)
按前诗中李白称李皓为从兄,而在此诗中称弟,故不可能是同一人。前诗可能以"李晤"为是。此临沼县令李皓,李白称之为弟,未称"从弟"或"族弟",笔者认为此人可能是李白家族的至亲,即可能是李白同祖的亲堂兄弟或称叔伯兄弟,亦即李皓之父,极可能是李白父亲李客的哥哥或弟弟。李白本人排行第十二,人称"李十二",那么他有几个弟弟呢?史中记载不清+我以为李皓或即其中之一。
又,皓同皓,古时皓、皓通用。查吕氏二表,亦有两个李皓:一为江王房李元祥四子,义兴郡公皓。李元祥为高祖李渊二十二子之一,当凉武昭王李嚣八世孙,而李皓为嚣九世孙,故与李白同辈。另一李皓为许州司马,李系九世孙。詹铗先生认为,"李系与凉武昭千俱为秦将军昙之二十五世孙",193而据笔者所制之赵郡房李氏族谱表。系当县之一十四世孙(故李阳冰长李白一辈,见上文及表22和表2-3),因此这位许州司马李皓比李白,失一辈,当为凉武昭王八世孙。
6《赠清漳明府侄聿》(卷九)
按清漳县唐时隶属河北道之沼州,明府即唐人对县令的别称。此诗首二句,"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是说不论走到哪里,都能遇见李氏家族的人。从口气上看,李白俨然是"我李"这一姓氏的代言人,不然何以如此大言不惭?此点亦可以作为推测李白是李姓族人的一点根据,而并非如某些方家认定的李白为冒姓李氏者。而且,我甚至还际疑李聿即李白亲侄或亲叔伯侄,因为在诗题上,既无"从"字,也兀"族"字,只称"侄聿",所以我推测此李聿可能是"李一"至"李卜一"甚至"李十三"及其以下诸弟的儿子,因为李白排行第十二,他的哥哥很多,李聿是李白某一兄弟之子,李白当然只能称他为"侄"了。
李聿名字不见丁吕氏二表,他曾是个职务不高的小官,故此亦加深了笔者的上述判断。据《历世真仙通鉴》载,"李聿者,唐宗室也。授歙州刺史之官,过大江时,为鼍所祟,拘聿魂,而附其形赴任。罗公远校录水府见之,飞符诛鼍而还聿之魂。聿乃弃官人青城山,依公远学道,后证仙果。"
若李白的这位清漳明府侄儿就是上述入青城山的李聿,而他又恰当过歙州刺史,李白常往歙州,故此一定曾相过从。
7.《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卷+)
按此诗并未记这位虞城宰从兄之名,李白曾撰有《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并序)》一文,其文略云:"公名锡,字元勋。陇西成纪人也。高祖楷,隋上大将军绵、益、原三州刺史、汝阳公;曾祖腾云,皇朝广、茂:州都督、广武伯;祖立节,起家韩王府记室参军,袭广武伯;父浦,郢、海、辎、唐、陈五州刺史、鲁郡都督、广平太守,袭广武伯。皆纳忠王庭,名镂钟鼎,侯伯继迹,故可略而言焉。公即广武伯之元子也,年十九拜北海7寿光尉。......天宝四载,拜虞城令。"--从李白的李公去思碑之序文中,已经知道这位从兄李锡和李白《对雪献从兄虞城宰》的县令是同一人。该大人是陇西成纪人,也是李白的老族亲和老乡亲。但这位从兄李锡,也不见于吕氏二表。吕氏二表中另有一位李锡者,但他是襄阳令李恕之子,祖为夏津令李知本,决不是祖为李立节、父为李浦的这位虞城令李锡,二人只是重名而已。虞城令李锡出自陇西成纪,但先世的族谱已断,只能上溯到李楷为止,故李锡的辈分无法查清,我们以他被李白称为从兄而知,他也应为李嵩九世孙。顺便指出,前述那位李恕之子李锡,从辈分上说,电当为李嚣九世孙。二人不仅重名,且辈分亦同。
8《赠别从甥高五》(卷)《醉后赠从甥高镇》(卷)按安旗先生《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诗注,高五即高镇,生平事迹未详,待考。从诗中看,"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秋霜生旅鬓",说明二人均不得志。由不得志而同命相怜,故同高镇之娘亲(母姓李),联起宗来。或以为,此高镇之母李氏,乃出李白同祖房之姊妹者。李白称李十二,只是兄弟排辈,而姊妹虽多,并不排辈计数。
9《赠从孙义兴宰铭》(卷十)
按义必宰李铭,谱系不详。吕氏二表中查无此人。但从此诗首句"天子思茂宰,天枝得英才"句知,李铭似为宗室子孙。由常识判断,李白称李铭为"从孙",即李白比李铭大两辈,
李铭应称李白为"从祖",仅此一点,窃以为李白与李铭之间,必有一可靠的家谱相对照,才能使二人的祖、孙关系确立。反之,如无确凿之家谱,对于李白这样一位布衣"流浪汉",怎么有资格让一个主宰一地的"父母官",称自己为从祖呢?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臆想,这位李铭对李白也是很尊崇的,不然的话,李白即使是他的"从祖",他翻脸不认,李白也是要挨骂的。
李铭的谱系,今日已难以查清,但从李白称他为"从孙",叉赠诗给他,还在一起推杯换盏来看,可以推想这位从孙李铭.若联起家谱来,当为凉武昭王十一世孙无疑。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卷十一)《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卷二十)
按前诗中的"使君叔"与后诗中的"长史叔",廊为同一人。詹镁先生的《李白诗文系年》认为,"乾元二年江夏太守为韦良宰,有《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卷十一)可证。太白又有《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此诗题中之'使君叔',疑为'长史叔'之误。"关于这一点,瞿蜕园和朱金城先生的《李白集校注》和阎琦先生的《读(李白集)丛札》,均有不同的解释。
为进一步廓清,查《新唐书·百官志四》下云:"上州。刺史一人.从二品,职同牧尹;别驾一人,从四品下。"后又有小字释文云:"武德元年(618),改太守日刺史,加使持节,丞别驾。十年,改雍驾日长史。高宗即位,改别驾皆为史。上元二年(675),诸州复置别驾,以诸王子为之。永隆元年省(680).永淳元年(682)复置。景云二年(711),始参用庶姓。天宝元年(742),改刺太守。八载,诸郡废别驾,下郡置长史一员。......"释文之后,志文又云:"长史一人,从五品上。"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山,"上卅"设刺史人,天宝元年(742)改称太守。江夏郡属鄂州,为"紧",比"上"还高一级,故知太守之外,还应设有长史,所以,李白滞留江夏时,江夏太守为韦良宰,而另有一位李白称为叔的江夏长史(或简称尊为"使君";"使君"者,长史之别称也)李口。根据上述文析知,江夏长史是江夏郡除太守之外的第二号官员,地位比太守略低,相当于副职。再依上面所引的释文知,唐时,在景云二年(711)以前,别驾(高宗时改为长史)均由宗室王子担任,而在景云一年之后才开始"参用庶姓"。这里一方面说明了,长史或别驾,乃是朝廷的眼线,对太守起监督作用。同时也说明,长史这一职务,在景云二年(711)以前,均为李择宗室子弟,那么这位李白称之为叔的江夏长史李口,是不是宗室子弟呢?《江夏使君席上赠史郎中》一诗,詹镟先生系年为乾元二年(759),已距景云二年(711)下令可"参用庶姓"之四十八年以后了。这样可以推知,江夏长使拿口(李白称"叔"者),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宗室子弟,这里仍不能断决。
窃以为,以李白此时的年龄,按詹镇诗系年.已经五十九岁,是不能轻易称他人为"叔"的。对江夏长史李口,李白称"叔",又不言及名字(避讳),当为李白至亲无疑。
由上引二诗知,后一首诗乃为李白放逐夜郎路绎江复时所作,酒宴的地点在兴德寺南阁。彼时,李白为一罪犯,酒宴在寺庙中进行。而前诗则是在放逐赦还后作。届时又在江夏郡由使君叔宴请之,并于席上作涛赠给史郎中。诗中还提到阮咸与叔父阮籍为竹林游的典故,与赠"任城六父"诗类同,故从诗中可推知,此长史李口即李白称叔者,应为李白至亲。
11.《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卷十一)
按此二诗先后两次用典,一为"梦得池塘生春草";一为"古今两步兵,素从爱美酒";前者同谢氏两族兄弟有关,后者同爱酒有关。查《南史》卷十八《谢晦传》,231知谢氏家族中著名的两位族兄弟谢灵运和谢惠连的宗族关系,如表2-4所示。
[表2-4] 谢氏家族关系辑略表
(据《南史》巷十八《谢晦传》
谢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美风仪、有文采者多矣,表2-4仅列出其中一小部分。据表载,谢瞻与谢晦为亲兄弟,史述谢重共五子,瞻为次子,晦为三子,是至亲兄弟。《南史》卷十九《谢晦传》云:"瞻字宣远,晦次兄也。......与从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243查笔者所制之表,知谢灵运曾祖为谢奕,与谢瞻、谢晦曾祖谢据为亲兄弟,谢奕与谢据为谢裒之长子和次子。故知谢灵运和谢瞻、谢晦共高祖,乃称族兄弟。又,谢瞻父为谢重,酣重有同曾祖之弟谢混,亦有文名,而谢瞻称谢混为从叔。--由此,我们可知,在通常情况下,共祖或共曾祖宗亲者之问称"从"亲;其高祖或更远的辈分间,均称"族亲"。是故,谢灵运和酣惠连的关系,与谢灵运和谢瞻、谢晦间的关系一样,他们都是共高祖的,所以称为族兄弟。一次,谢灵运"於永嘉西堂思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李白诗中,在酬答自己的族亲友人时,曾多次提到谢氏族兄弟并使用"生春草"典,故在此详释之。
如果李白联宗之时非"漫为之说",那么李白称李之遥为从弟,乃知李白与李之遥之族(堂)M弟辈分。能未出四代,或为共曾祖之兄弟则也未可知。而南平太守李之遥,应为李嚣九世孙。存《新唐书》吕氏二表中,李之遥名字不载,房系待考。
12《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卷十二)
按《李太白全集》中,李白称"从兄弗...'族兄弟"者多矣,但称弟者寥寥。称"从"或称"族"亲者,一般或为联宗。故此诗中的李台卿,李白称弟而不是称"从弟"或"族弟",我想这位李台卿应是李白的至亲,抑或是同祖兄弟也未可知。李白称李十二白,那么宁无李十三、李十四乎?如是,李白当然应该称弟,亦当然为李篱九世孙。
李台卿又见于《旧唐书》卷七《永工磷传》:"以薛锣、李台卿、蔡硐为谋主,因有异志。"263《新唐书·永工磷传》云:"磷生宫中,於事不通晓......以薛镪、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鳞、蔡酮为谋主。"27据推断,李白"被胁迫"上了"贼船",随永王磷"谋反",李台卿可能是主要的推荐策动者之一。永王磷败,李白流放夜郎,李台卿从道隐居。故"别舍人"和这位李磷起事的"谋主",当是同一个李台卿。李台卿虽见于两唐书,在吕氏二表中却无载。这更使笔者相信,他很可能是李白至亲本家之弟,故为凉武昭千嚣九世孙不谬。
13《赠从弟宣州长史昭》(卷十二)《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卷十四)《书情寄从弟郇州长史昭》(卷十四)《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卷三十)
按此四首诗中,前两首诗和第凹首诗中的李昭.或为一人.后者或为另一人。查吕氏二表,名昭者甚多,詹镁先生认为."不知何者为是",笔者亦有此之惑。现将几位名昭者胪列于后:舒王房李昭为邸国公,乃舒王李元名之次子。李元名为唐高祖李渊二十二子之一,故邸国公李昭当为凉武昭王李嵩九世孙,与李白同辈。但此人在世时间比李白为早。
赵郡李氏中有李昭者三人,一为李德璋之曾孙、武进丞李昭;另一为散骑常侍李来王之曾孙李昭,无官职;还有一李昭为郾城令,隋晋王文学李孝基四世孙。此三人,按笔者所列之表2-3《赵郡李氏摩阳冰谱系辑略表》推断,均当为李嚣八世孙,比李白长一辈.故非此诗中之李昭者。
姑臧大房中亦有名李昭者,为申州刺史李尚词第四子,无官职。当为李嵩十世孙,也非此李白诗中之李昭。
综上,李白称从弟李昭者,或另有其人。待考。
14《赠从弟冽》(卷十二)
按姑臧大房系,据吕氏二表载,有李冽者当为李虔七世孙,李虔为李罨四世孙,故李冽当李嚣十一世孙。表中李冽无官职,且表又有两处断档,故推断此李冽身世或有疑问。詹镟先生认为.李白"从弟冽"即此人。瞿蜕园、朱金城先生之《李白集校注》注,也认为"李氏姑臧大房有冽"。但笔者认为证据尚嫌不足。李白"从弟冽",待考。
15.《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卷十二)《当涂李宰君画赞》(卷二八)按此诗,关于李阳冰,前文已单独作过解析,故这里不再重复。惟李阳冰,李白按惯例应称"族叔",此称"从叔",乃示亲近耳。
16《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萤上人从弟幼成令问》(卷十三)《送二季之江东》(卷十八)《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卷十九)《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孰亭序》《卷。。二十七)《冬日於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卷二十七)《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卷二十七)
按此处第一旨诗中李白称从弟者,为李幼成、李令问二人。李幼成见吕氏二表中,出武威李氏。"武威李氏,本安氏,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汉末.遣子世高入朝,因居洛阳。晋魏问,家于安定,后徙辽左,以避乱后又徙武威。至抱玉赐姓李"。抱玉弟抱真,为检校司空、平章事、义阳郡工。有子三人,李幼成是其次子,但表中无官职记载。武威李氏非李姓宗族,乃为赐姓,故李白以同族远亲名义称之,亦无大错。
李令问见吕氏二表丹杨(阳)房。丹杨(阳)房源自晋东莞太守李雍长子李伦。李伦五世孙为李文度,曾任西凉安定太守后遭蒙逊难,与族人李宝八后魏,居京兆山北。此李宝即李嵩嫡孙、大姑臧房李承之父。据笔者所制李氏族谱辑略表(表2-2),可推知李文度和李宝同辈。在吕氏二表中,李令问为李大志次子,唐太宗相李清之弟、丹杨公李客师之孙,亦为李文度七世孙,故令问相当于李晨儿世孙。其传云,李令问"未尝辄于政,率游畋自娱,厚奉养,侈饮食,至躬视到宰。有讥之者,答日,此畜豢,灭所以养人,与蔬果何异,安用妄分别邪"?--正因为如此,与李白交谊,实乃天赐之友。
如是,李幼成和李令问与李白同辈.李白呼之为从弟。
李令问是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少数可以推出相当于李暑九世孙辈分的重要人物。李白既呼李令问为从弟,而李令问辈份又可以明确证之。故此亦是可以证明李白为凉武昭王景九世孙的重要旁证之一。
在上引李白诗序中,幼成与令问还被李白称为二季(如"西园见赠"诗),故卷十八之《送二季之江东》诗,方家多认为仍是指幼成与令问。所言良是。余推之,不赘述。
17.《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卷五)
按李延年为高祖二十二子之一徐王李元礼之曾孙,当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冠十一世孙。
此诗系年,詹镁先生和安旗先生均为天宝十五载,即至德元载,该年七月肃宗继位改元。根据诗中"鸣蝉游子意,促织念归期",知涛写于初秋,当为改兀后之至德元载。届时唐肃宗李亨登基,雨宗为唐高祖四世孙,当兴圣皇帝凉武昭千李嚣之十二世孙。李白既为是九世孙,似应称唐肃宗李亨为从"曾孙"。试想,李白入翰林待诏时,出入于玄宗李隆基之侧,初颇得宠,日凼李白长李隆基二辈,李隆基应呼李白为"从祖"或"族祖",故李白即使有潜牒,他在宫中肯定也不敢攀龙联宗。此时,肃宗初臀基,李白以一布衣身份,流落汀东,何能与千室攀亲,李延年嗣徐王后遭贬,至德初为余杭司马,在杭州和李白相见。李白长李延陵二辈,长肃宗李亨三辈,以李白此时微贱之白身。故不能再叙家礼,仅以年齿相别而称李延年为从兄(李延年比李白年龄还大,至德元载卒,称李延陵为从弟(由此可推算李延陵比李白年龄小),应小足为怪。
吕氏二表中李延年见载于徐王房,这和两唐书中的传记是一致的。但吕氏二表中只记述了李延年死后,由其子李讽嗣王,后为施州刺史,表中无李延陵记载。《新唐书》卷七十九《徐康王元礼传》中,亦无李延陵之记述。李延陵为何许人,待考。郭沫若先生认为,"李延年和李延陵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徐王李元礼的曾孙",C29其中李延年已见丁《新庸书》卷七十下《宗室世系下》之徐王房表中,而李延陵为李元礼曾孙,不知何据。或许是以李延年、李延陵为亲兄弟而推之,待释。
按白本布衣,至德元载李白年已五十六岁,人翰林待诏时的辉煌经历,已成明日黄花,与王公联宗似谬。李白既不能免俗,在宗室的真正王公面前,避免以辈分(甚至可能是隐瞒和回避自己的辈分)与之交往,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此称"从兄""从弟",决不是李白与之联宗的结果,而只是此时依年齿言,"各论各的",权当别论而已。由李白尊称比李白还年长的嗣徐王李延年(比白小三辈,白当呼之"从孙"。延年当呼白之为"从祖")为"从兄",实际上亦是抬高自己。如李白不知深浅,硬要称李延年为"从孙"对方承认小承认还很难说),那就等于把彼时新登基的庸肃宗称为"从曾孙"了,李白非宗室嫡传后代,如此这般,剐令不会被杀头,也会惹一身祸事。是故,李白只能委屈自己了。
18.《别中都明府兄》(卷十五)
按中都县隶属河南道,天宝元年更名,隶兖州鲁郡。地处任城北,相距约八十里。
中都明府(县令)兄,末诸其名,但从李白涛中称"吾兄"的口气推测,此兄当为李白至亲中的哥哥之一。李白称李十二.中都明府兄可能即从"李大"到"李十一"中的某一位。详情待考,但一定应为李需九世孙。
19《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卷十五)按浮屠即指佛陀,和尚之别称,故知谈皓为僧人。汉阳开元寺,想必即此僧之宝刹。谈皓俗姓李氏,何房不详,《宋高僧传》中无载,待考。
20《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卷十六)《送族弟凝至晏堀单父三里》(卷六)《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箍山留饮之》(卷七)
按此三首诗分别捕写了李白与李凝相见的过程。先是李凝求婚途中遇李白,然后李白送李凝去单父猎兔,最后在栖霞山饯别。李白和其他友人的交往。可能也都是这个过程:即相识、游猎(玩乐)、酒宴、赠诗。
吕氏二表中有李凝,出范阳李氏。范阳李凝为检校太子宾客兼侍御史,乃"自云为常山愍王之后",可见辈分不详。吕氏表将其列于赐姓中,足见对他的"自云"有疑。既然辈分小清.叉为愍王之后,而愍王为唐太宗诸子中之长子,其孙李适之相玄宗,基本上与李白同时代,而称李凝且为愍王后不可考者,或庶出,或婢生,也未可知。但既出自范阳,距鲁地甚近,或可能与李白相交,疑凝即为此人。
又,大姑臧房有李凝,为李冽之弟,当李籍十一世孙,无官职,非李白称族弟者。
21.《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卷十六)
按此诗笔者已于本书第一章中有详述,此不复言。
22.《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卷十六)
按此诗有李白自注:"时凝弟在席。"可见此诗同前述送李凝涛有关联。又,此诗中的"沈"字,缪本和宋蜀刻三十卷本均作"况"。
按此诗中李白称族弟者李沈,吕氏二表巾无此人,详情待考。
又,因李沈亦作李况,故还应查核李况。在唐书吕氏二表巾,名李况者有两人,一为赵郡李系房之李系孙李弈的后代,属大理少卿李诚之孙,为李系十世孙,相当于李嵩九世孙,故李白可称之为族弟。
另一李况,也为赵郡李系之后代,是隋清池令李孝俊之四世孙,当为李系九世孙,相当于李篙八世孙,比李白长一辈,官右卫长史。非是。
故本诗中的李况,似应为彼上述李诚之孙李况,而非此李况也。
23《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卷十七)《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卷二十)
按此两诗中之李良者,一为侄,一为从侄,或为一人。检吕氏二表,有李良者为三人:一为太宗子纪土李慎之曾孙李良,官抚州别驾;另一为桂府都督袭丹杨公李良,亦为李慎之曾孙;均当为李嚣之十一世孙。可见此二李良非李白称侄或从侄者。
还有一名李良者,为赵郡李氏之东祖房李系的后代,坊州刺史李延之之孙,相当于李嵩九世孙,与李白同辈。此李良曾任光禄丞,也非任杭州刺史之李白从侄名良者。李白对出赵郡房者多未省略过"从"字,故此人更不可能为李白亲侄。或以为,前诗为戏赠,故省略"从"字,也未可知。不过,两人确实亲密无间,同游天竺寺即是明证。
24《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卷七)
按此诗题叉作《同王昌龄崔国辅送李舟归彬州》,可见此诗所涉及的李称族弟者,应为李襄或李舟。
根据詹镇先生的考辨,一作"送李舟"题非是,原因是彼时李舟年龄不过五六岁而已。从之。那么李襄是何许人呢?吕氏二表中杏尢李襄其人,两唐书中亦无李襄传。待考。
25.《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卷十七)
按此诗中之郑灌,李白称其为外甥者,非前文中之高镇高五之"从甥"者,我疑为郑灌或为李白姊妹或堂姊妹所生。是故,李白才可称郑灌为外甥,向非"从甥"。李白有妹名月圆,似婚后早卒,但不知有子女否。反正,李白称李十二,是兄弟之大排行,其问无姊妹或堂姊妹排入,但根据一般的常识推测,李白的至亲与堂兄如此之多,其间肯定也会有姊妹多人,故其姊妹嫁邦姓而生子者,李白当称外甥,该外甥应称李白为舅父大人。郑灌生平未详,待考。
26《送族弟缩从军安西》卷十七)
按姑臧大房李承孙中有李玛,李玛弟李瑾。李瑾五世孙中有李绾,系工部侍郎李义琛之长子,曾为柏人令,后为史部郎中。李承为李嚣曾孙,李绾为李承七世孙,故李绾当为李嵩之十世孙,比李白小一辈,若是李白应称为族侄而非族弟。故知当非此人c但吕氏二表中,李承以下和李瑾以下,均有断档处,故笔者疑此处记载或有误。
又李绾又作李瑁。李瑁在吕氏表中为赵郡房李弈的后代,为棣州刺史李延宗之孙,深州刺史李伯思长子。为李弈八世孙。相当于李嚣九世孙,散李白可以称呼他为族弟。
27.《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卷七)
按此诗题亦作"送族弟锃"。查唐书吕氏二表中名锃者有二人,均在赵郡房中,为赵郡房李弈后代:一为李赞王即兰州长史濮阳男爵之曾孙,屯留丞李埏之子李锃,无官职。另一为兵部郎中李延喜之孙,荆州司功参军李俨思之子李锃,亦无官职。前者李锃K李白一辈,为李羼八世孙;后者李锃为李嚣九世孙,与李白同辈。故李白称族弟锃者,似应为后者。又,此诗原题中无"二从弟"之名宁,但诗句有"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句,足见"从弟"确为二人。若其一为李镶,另者为何人,尚不明,待考。
28.《送舍弟》(卷八)
按此诗中之白称舍弟者,当为李白之亲弟弟。李白之胞弟,名字不详,似应非"临沼县令李皓弟" (见本章所引之第一首诗)。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李白称李十二,有十一位长兄,其中想必亦有一母同胞之亲哥哥;而李白也有亲弟弟,其证据来自李白诗《万愤侧投魏郎中》,诗中有"兄九江兮弟三峡"句,想必此诗中的弟弟,即为同胞之弟,住在三峡。或也偶至江东行商(从郭沫若先生说),李白赠诗给他,当然可以省略其名字了,故只称"舍弟",既非从弟,也非族弟。从诗中的用典看,此典出《晋书》卷八十七《凉武昭王传》:"武昭王讳霉,字玄盛......尝与吕光、太史令郭靡及其同母弟宋繇同宿。磨起谓繇口:'君当位极人臣,李君有国士之分,家有弱草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所以白额驹之典是和"同母弟"相维系的。但白额驹之典更早则出魏,魏太祖曾称本家兄弟曹休为"吾家千里驹"。李白将魏太祖之"吾家千里驹"改为"吾家白额驹",其内涵已略有变化。魏太祖同曹休非同母兄弟,而只是从兄弟或族兄弟。李白改用白额驹之典后,大概是泛指其同母兄弟也未可知。《晋书》署名为唐太宗文皇帝"御撰",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以唐太宗的个性,或许对《晋书》中的全部文字确进行过御览(这里边有钦订的李氏族系),但此白额驹出自《凉武昭王传》中,而唐李氏又自称为凉武昭王李舄的后系于孙,故可推知唐太宗李世民必会对此传文多加审议推敲。李白生活在玄宗时代,彼时《晋书》早已定稿公诸于世,所以李白之用典必定是选用了"母弟"这一含义。且李白也自云为凉武昭王禺儿世孙,他对自已的九世祖李嚣李玄盛的传记,当然会熟读而且铭记在心,因之用典时也就顺手拈来了。--以上,如所言不虚,则此涛中的"舍弟",当为李白之亲弟弟,或谓就是住在三峡的那位弟弟。
李白住在三峡的那位弟弟,可能住在奉节县之石马河畔。其主要根据除这里引录的两首诗外,还有明《正德夔州府志》和清《奉节县志》。两志均记述奉节县石马河畔有青莲铺与青莲河的地名,并均"因李青莲得名"。由此可知.李白的"兄九江兮弟三峡"句,是叫信的,它和志史相映照。李白确曾在奉节居住过,奉节西崖有李白读书处。"
29.《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卷十八)
按此诗缪举及宋蜀剡三十卷本吕峒均作昌岖。郭沫若先生认为"峒"乃"岖"字之误;詹镇先生认为,"以昌垣为是,"从之。查唐书吕氏宗室世系表,牟昌巨为睃东郡公道彦之四世孙,相当于凉武昭王李嚣之十一世孙,以辈分说乃小李白三辈。以辈分论,李自应称李昌炬为从曾孙,而孛昌炬应称李白为从曾祖。此诗系年按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为天窄九载,届时李白年五十岁。以五十岁之不算很高的年龄,且又为一布衣之李白.而称出身于皇室同宗之名门望族的李神通五世孙李昌恒为从曾孙,殆为一不可思议之事因而,李白同鄱阳司马李昌岖的关系.只"另当别论",以年龄区分,称之为弟。李昌岖除在吕氏二表中记载有辰锦观察使官职外,两唐书对他均无记述。李昌炬的同五世祖(李神通)之从弟李镝,为户部尚书李国贞之子,李国贞和李镝,唐书中均有传。查《旧唐书》卷一一二《李国贞传》云:"子铺,以父荫贞元中累至湖、杭二州刺史。......宪宗即位已二年(807),渚道倔强者入朝,而镝不自安,亦请入朝,乃拜镝左仆射。是年李镝被害,"年六十七"。从宪宗即位之元和二年(807)上溯六十七年,则李镝约生于天宝元年(742)。李昌炬似应比李镝年长,因李昌炬四世祖李道彦为淮南靖王李神通之长子,而李铸四世祖李孝同为李神通第三子,是故长孙之李昌炬应比李镝年长些。到底李昌岖比李镝年长多少,无稽可查虽然如此,我们仍可假设李昌炬比李铸大十至十五岁,那么李昌山巨在天宝九载(安旗此诗系年),当在二十至二十五岁左右,所以李白似可称之为"弟"。
不过上述的证明是在假设李昌岖大于李镐十至十五岁的基础。上的,多少有些勉强。所以,我怀疑此李昌炬,并非李白称之为弟的鄱阳司马李昌岖。其根据是,李白称李昌炬为"弟"而非从弟,或"族弟",李白的家世公认为不是唐宗室嫡子孙,那么李白对李昌炬虽以"不能免俗"的世俗之法称"弟"辈,但却没有理由称弟,而只能称"从弟"或"族弟"。由此看来,李白以"知天命之年"称李昌岖为弟者,此李昌岖似应为李白的真正的近亲(同祖)弟,或以为同居于三峡的弟弟一起论之可称之为李十李十四......者。从诗中的句子看,"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其中用典故为谢灵运与谢惠连之族兄弟关系。按谢灵运与谢惠连乃同宗同祖籍者,故此推测,李白与此诗中称弟的李昌炬亦应为同宗之从(族)兄弟的至亲关系。电就足说,此李昌山巨若年长于李白,应排在"李大与李十一"之间,现在他比李白年小,故只能排在李十二白之后的某一位,同李白应为同高祖兄弟关系。这样看来,吕氏表中的辰锦观察使李昌炬,同这位鄱阳司马李昌嵋疑非一人,而只是同名者。按李唐时代,李姓是一个庞大的姓氏家族(我李百万叶),同名者多得很,未录人吕氏二表者多如过江之鲫,因而不足为怪。再如.按上述推测之假设,若李昌炬只比李铺大五六岁的话,那么李白写此诗,李镝为九至十岁,李昌山巨也仅为十四至十五岁,以此年龄袭王公爵位可,但却不可能出任鄱阳司马,所以从年龄上讲,此辰锦观察使李昌炬,定非李白称之为"弟"者。不过话叉说回来,李昌炬同四世祖之间的四世,全断档无录,是故李昌ⅢE之年龄也殊可疑矣。
30.《泾川送族弟镎》(卷八)
按此诗中之李锌,在吕氏二表中为赵郡东祖房李弈之后代,相当于李置十世孙,官河南参军。笔者以为,"往诸方家确认之李锌者,乃比李白小一辈,故疑非李白称族弟者。因李氏家族中同名字者很多,二表所录有限,故李白称族弟之李锌者,当为同名之另一人。
31.《登黄山凌献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卷八)
按詹镁先生注:"《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锦》(卷二十九)有云:县尉广平术陟、丹阳李济。'与此当是一人。"安旗先生今按."充,任也,宜连下读之,谓李济将任泛舟之役。"由此可见,李白称族弟者,乃丹阳李济也。
查吕氏二表,丹杨(阳)房李氏谱系中无李济者,或属漏载。
在吕氏二表中,另有名李济者三人:一为宗室子李乞豆之四世孙李济,其侄李麟曾相肃宗。但李乞豆属定州房.非丹阳房系。李乞豆为武昭王李曷之五世孙,而李济为李乞豆四世孙,故为牵嚣九世孙,与李白同辈。
第二个李济见于吕氏二表中之郇王房,为郇王李稀第五子新郡王李德良曾孙,相当于李罱十世孙,比李白晚一辈。
第三个李济,为赵郡李氏,李系之后代,常山令李元恩之孙,泗州司仓参军李钧之子,为李系之十世孙,李系据笔者所列世系表,比李鼍高一辈,故李钧子李济,亦为李禹之九世孙,与李白同辈。
查《唐代墓志汇编》,"天宝一五一"条,《大唐故国子监丞口李公墓志铭并序》(刘玄奢撰):"公讳济,宁济,陇西成纪人也。今上口从之将广平郡太守讳昭贵之曾孙,博陵郡太守讳文德之孙,秘书省丞讳元璋之子。......享年七十四。天宝八载闹六月十日,终于东京嘉庆里之私第。"按安旗先生《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白此诗系于天宝九载;而詹锁先生引李白之《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按安旗先生,系于天宝十三载:黄锡硅系此诗为天宝六载;故秘书省丞李元璋之子李济,亦非李白称族弟者。
32.《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卷八)《饯校书叔云》(卷八)按詹镁先生认为,上引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歌》,当以后者为是"。
李华字遐叔.吏部尚书,两唐书均有传。在吕氏一表中,见于《宰相世系表二》上,为同州司功参军李嗣业孙,典设郎李恕己独子。查李嗣业出赵郡东祖房,为李系孙李弈之后代。据推算(见笔者所制之表2-3李阳冰谱系),李系子李顺与凉武昭王李嚣同辈,故李弈比李冠小一辈,而李华为李弈七世孙,当为李罱八世孙。李白为李嚣儿世孙,故李白应称李华为"叔"。而詹链先生认为,"华为赵郡李氏东祖房系之十世孙,於凉武昭王当为十世孙......"。
又,郭沫若先生对此诗,认为以"叔云"为是。按李云为吕氏二表中之"道王李元庆曾孙",与李延年同辈,郭氏认为,"李白却称之为'叔'.这又把自己降低了三辈"。查李云从兄弟、小郑王房(称惠正工房)之李勉,字玄卿者,为德宗相,比李白年晚,故非李白称"叔云"者。可见郭沫若先生系年亦误。
按此诗若以李华为足(如从《文苑英华》),则应为叔(从詹链先生)。若非李华仍以"叔云"系之,郭说当不能为据。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李白称叔云者,无"从叔"或"族叔"字样。李白为陇西人,与赵郡房李氏,在一般情况下,均应称"从"亲或"族"亲。除非作一种极为亲呢的表示或故意从略。但这种亲呢或故意从略,若放在诗题上,依李白之诗例,则不妥。若以李华为是,二人虽辈分不同,但相交萸逆。李白卒后,李华撰墓志铭,足见一人情谊之深。虽为叔侄,但情同手足,故不用"从"字或"族"字,以示无间,也未可知。李白与李华年龄相差无多,且从第二首诗中的"不知忽已老"句,亦可推知,存赠诗之前,他们已丰日交有年了。
33《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卷九)《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卷二十一)
按僧中孚可能是李白在金陵一带游历时结识的俗姓李的僧人,中孚应为法名,非俗名。僧中孚亦不见于《宋高僧传》,可见其名不显。
吕氏二表中无"僧中孚"之记载,故依李白称之族侄,排为禺十世孙者,比李白晚一辈,当不会错。
34《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卷二十)《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卷二十)
按李白称"族叔"或"侍郎叔"者,刑部侍郎李哗也。据唐节吕氏二表,李哗为大郑王房李亮之四世孙,亮为李禺六世孙,故李哗当为李嚣十世孙,比李白晚一辈。
既然比李白晚一辈,李白为何还要称李晔为"旅叔"或"侍郎叔'呢?笔者以为,李白同李哗之称谓,非以族谱相论,而是以年齿论之。这大概又是李白"祈愿攀龙"和"不能免俗"的思想在作怪吧。试想,李白以一陇西布衣的身份,称曾任职于刑部的侍郎官李晔为"族侄",总有些不妥,何况白又非皇宗,只是陇西李氏一疏族,故可知李白在此种场合,只能屈身,论年齿而不能排辈分了,这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35《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卷二)
按李白称"从祖"之济南太守者,名字不详,待考。诗中之"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旬,此李膺似也非济南太守,待查。以与此诗相近系年之《东海有舅妇》诗,推测济南太守为李醺,亦误。杏《新唐书》二自二《李邕传》,邕曾为汲郡、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未曾任济南太守,故李白称从祖者,非李邕。
736.《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卷二十)
按此诗中的"侄",《文苑英华》作弟,从之。李黯任职"评事"属大理官,从八品。查吕氏二表《宰相世系表五》下,"柳城李氏,世为契丹酋长,后徙京兆万年"有李黯者,乃李光弼之孙,官景州刺史。因柳城李氏为赐姓,非李氏原宗,故无法同李白换帖,若以辈分呼之,仅能以年龄相攀。从李黯被李白呼之为弟来看,李黯当比李白年龄小,或以《文苑英华》称"弟"亦无不可。但不管怎么说,李白称李黯为"族弟",其中的"族"字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37.《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卷二十一)《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卷二十七)
按由宴姑熟亭序知,李自称族叔李公明化者,为陇西人,吕氏二表巾无此人,故其辈分不明,当从李白依年齿所称。38《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卷二十五)
按吕氏二表巾,唐高宗后许王房系下,有许王李素节,李素节之孙有巴国公李钦古,李钦古之子李贲袭公。唐高宗李治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嵩之九世孙,与李白同辈。高宗共八子.许王李素节为第三子,李素节之第十三子为巴国公李钦古,李贲为李钦古之长子,故袭公。如是李贲当为李暑之十二世孙,比李嚣九世孙之李白低三辈。李白与之联宗并降辈呼之,当然又是攀附权贵的思想在作怪了。
39《秋于敬亭送从侄嵩游庐山序》(卷二十七)
按此序文中,有李白自述:"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予拜见,预饮林下,崭乃稚子,嬉游在旁。......"在这些叙述晕,我们一方而对李白的了解有了加深,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李白同从侄李嵩及其祖父(白呼为季父)之问的宗亲关系。李嵩其人牛平小详,待考。但我总觉得李白同李嵩家之间,比一般的同姓认宗联亲可能要亲密得多。由此,李白在送别晚辈时,才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是故知此之李嵩及李白称季父者,乃是李白之至亲。
40《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公应举赴上都序》(二十七)
按此题中无李白联宗之亲友名,惟序文中有"从兄太原主簿舒,才华动时"句,其中之李舒,李白称从兄。
查吕氏二表,"汉骑都尉陵降匈奴,裔孙归魏,见于丙殿,赐氏曰丙。后周有信州总管龙届县公明,明生粲,唐左监门人将军、应国公,高祖与之有旧,以避世祖名讳,乃赐姓李氏"。受赐姓者为李粲,其四世孙为工部郎中李舒,虽辈分难以查明(查明也没有用),但李白以兄呼之,知其比李白年长。41奉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花源序(卷二十七)按序中言,"二翁耽老氏之言,继少陵之作",知此二翁均为李姓。詹链先生以为此篇中之十七翁,即李白《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诗中之"十七丈",信是。安旗先生《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中亦如是说。但序文中"二十四翁",未再见于李白的他诗与他文。今翁名字与十七翁(丈)之名字,均不可考。因二老均长李白一辈,故名字为避讳不录,乃不见于李白诗文中,盖甚合理。
按前引之序文,由"二翁耽老氏之言,继少陵之作".知李姓一族,在有唐一代是一个庞大的姓氏集团,李白被称为李十二,并非空穴来风。李白诗友杜甫、王昌龄、崔成甫、崔宗之、贾至等,均称李白为李十二,且有诗题为证,盖必源自李白之自述。由此可知,关于李白一支在李姓族系中所占之一隅,尚有许多未解之处待考。此抑或成为永久之疑团,抑或将在更新的史料勾稽中,逐渐剥析。
愚以为,李白游海越、维扬,后来又入赘许家,如无可靠的媒妁之言,乃以一游旅之士,兼又操略带西域味之川腔IZ[音,其不明底细者,许氏安可将名门闺秀嫁与彼哉?或以为此诗中之十七艾(翁),即其作伐之人或与作伐之媒人有关者,也末可知。此为臆想,详情待考。
42.《祟明寺佛顶尊胜随罗尼幢颂》(卷二八)
按此颂文中有云:"我太官广武伯陇西李公。先名琬,奉诏书改为辅。"据郁贤皓先生《李白丛考》云:"《隋书·独孤及传》云:不知何许人,姓李氏,父屯,从齐神武战于沙苑,败,为柱国独孤信所擒,配为伍。赐姓独孤氏,后居京兆。......楷,隋并州总管,汝阳郡公,生凌云、平云、滕云、卿云、彦云。......滕6,荆府长史,广武公。(滕云)生奉节;(奉节)生琬、炎。琬,太仆卿,开元中上表请改李氏,名倘。"按这里的辅与储,当为一人。义李白天宝九载(安旗先生系年)曾撰《虞城令长李锡去思颂碑》文,文云:"(锡)父浦,郢、海、淄、唐、陈五州刺史,鲁郡都督,广平太守,袭广武伯."此文中的李浦,与上文之李辅、李俏均应为一人,但名字必有二字讹。郁贤皓先生亦云:"白天宝四载至天宝十载间,李白与李浦、李锡父子过从甚密。"
由本文上述所析解诗之第"7"题知,李白称李锡为从兄(《对雪献从兄虞城宰》),故可知李浦(先名琬者),当比李白长一辈,以李锡艮于李白推,李白应呼之为从伯或从叔。按吕氏二表所示,有名李琬者计四人,均非后改名称李浦者。由此可以推知,李白称李锡为从兄,非由族系排定,当以年齿论之。
以上我们将李白酬赠诗文中所述及的李白至亲、从亲、族亲,做了粗略的分析,为明晾和直观见,我们将前文所叙,列入以下的一览表中(参见表2-5)。
根据上述析解,表中除少数几位正宗的皇亲国戚,李白为了攀龙,亦不能免俗,均以降低自己辈分而媚悦对方,此亦不可免。而对其他诸友亲,李白均以李嚣九世孙自居。因之,·t李白为凉武昭王蕈九世孙"这一点,是可信的。且前者有李阳冰的序文和范传止的碑文为据,后有李氏族谱及数十首赠酬之诗为旁证,故而不能将其轻易推翻。
唐时,攀亲论辈以加深联系者极为普遍,但这种论法并不自唐始,而更可以上溯自汉及=国时代。杜佑在《通典》中论及"九旅"时说:"王朗《论丧服书》日:'郑玄云,兄弟犹日族亲也,兀所不关之辞也。'吾以为古学以九代之亲为九族,谓兄弟者,亦九代兄弟也。凡属乎父道者则父之兄弟,在乎祖道则祖之兄弟,在乎子道则子之兄弟,在乎孙道则孙之兄弟。故族亲亦可谓为兄弟也。"杜佑还引述"孔安国注《虞书》云:'九族者,从高祖下至玄孙凡九,皆同姓也。"'C423既然有这么多的理论根据,在唐代又热衷于联亲,李白当然也会在社交酒宴的场合下大联其宗了。
从表2-5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在交友联宗时,大体上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即凡出自陇西成纪者或正宗李氏皇族,李白幕本都称"从亲",而对自赵郡李氏房者,除"从叔"李阳冰和另一尚不能准确论定之"从兄李晤"外,基本上都称之为"族亲"。以常识而论,"从亲"似应比"族亲"更近些。因为,只要是同姓,都可以视为本家而称"族亲"。在"从亲"中,自然包含了现代人称的"堂亲"这一"列祖"或"同曾祖同高祖"亲缘关系中的所有可能的论及者。所以,笔者进一步臆想,表2-5中所列入的李白从亲者,一定包含着李白较远的同祖、同曾祖或同高祖方面的亲戚。而在至亲栏中所列及的,毫无疑问,当比"从亲"与"族亲"还要近些。
关于李白的亲戚关系,阎琦先生也认为,"现存李白诗文中,被李白称为从祖、季父(族叔、从叔)、兄弟(族弟、舍弟、从兄弟、季)、侄(族侄、从侄),以及外甥(从甥)的篇目多达五十多首,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根据同是李姓而随场合联宗称呼的,并非都足李白真正意义的祖、叔、兄弟等,但也不排除其中确有与李白同族者,即属于他那个庞大家族中的一员的人。"[43]阎琦先生由此出发,对李白从弟李幼成、李令问,李白季父李口、从侄李岢,任城六父(季父)李口,从祖李口,都做了详尽的分析,并认为他们都是李白的近亲。李白称李十二,本身就证明了李白的"家族绝非申门孤姓,而应是一个根基相当庞大的家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李白自称出自凉武昭王李嚣九世孙,不可能是绝无根据的攀扯"。阎琦先生所言良是。
表2-5中还有一个李舒者,其人为李陵之后,如果我考核得不错,那么李白称其为"从兄舒",当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换句话说,李白可能据族系谱牒,并不否认李陵("苦战不封侯,当年颇惆怅")这门族亲,虽然李陵降匈奴后没人大荒,是远离盛唐七百多年以前的事,但因父系宗族的血缘传递关系,仍是唐时认宗的依据,从而也就不难理解,李白为何积极与姓人联宗了。
对于"从叔"李阳冰,窃以为李白廊称为"族叔",那么为何称"从叔"呢?前已述及,是为了显得更亲切、更近些而已。但中间是台还另有隐情呢?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尚不能做出更圆满的诠释。
四、李自家世祖籍要素之辨识(上)
根据李白的家世述,以及李阳冰序和范传正碑文,我们先从以下几个要点中,对李白的家世再做一番考核。
"本家陇西人"释义
李白在《赠张相镐二首》(卷十一)其二诗中云:"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这首诗的诗题亦作《书怀重寄张相公》也就是说,这首诗是眦自述引发抒情的。故他说,他家是汉将军李广的后代。按"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走,因葬于狄道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李伯考自槐里徙成纪,故李伯考之子李尚称成纪公。而李尚之子李广,据《汉书·李广传》云:"陇西成纪人也。"李嚣是李广的十六世孙,而李白又称是李嚣的九世孙,故李白为李广之二十五世孙(此可参见表22)。要之,李白当然应自称为"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了。基于此点,故李阳冰序说,李白为"陇西成纪人";范传正接过李阳冰的传述,也说白为"陇西成纪人";魏颢文简略些,只称李白为"陇西人"。--不沦怎么既,李白的祖籍为陇西,这一点大概没有什么问题。
正如许多方家所引述的那样,"李氏凡三望.以陇西为第一"。汉晋以来,李氏家族自身繁衍昌盛,又融纳百川,有许多少数民族的豪贵,在汉化依附时,或自选或赐姓,遂使李氏成为中华之大姓。如晋末时,有李雄者,为巴氐族,原为巴西宕渠人,后徙略阳(今甘肃天水东)。晋太安二年(303),继其父李特、叔李流、李庠等,成为蜀地流人领袖,曾建立了个地方政权。建兴三年(306)以范长生为相,继帝位,称国号为"大成"。李特祖先姓巴氏,后改为李氏。
李氏一直在不断地壮大,而陇西李氏则是大姓中的望族。既为望族,支脉亦多,文武官员迭出,故出自陇西的李氏族人,亦能流遍天下。李白祖籍陇西,当是陇西李氏宗族里的一支。他们遭蒙逊难,奔流成秦;隋末又窜于碎叶,谪居条支,后潜还广汉;这螳都是不难想见的。
李自在诗文中自述为陇西人,盖于李自在世时,似乎没有人怀疑过(如果有人怀疑,在白诗文或他人诗文中应有所反映)。如果有人怀疑,作为友人魏颢和李阳冰就不会将此点写人序文了。反之,如果我们来看李贤和李穆(参见表28,在本节之末)的祖籍,《周书》妇史》《隋书》等,在有关的列传中.均言其"'自云'陇西成纪人"。而所谓"自云",按史书撰写的惯例,其可信性就稍逊之,这一点在<(齐书·魏收传》中,可以看出。魏收是史官(虽有微词,但大体不差),他是《魏书》的作者,当然知其要处。
在《新唐书》的人物列传中,出自陇西的李氏要人,除李白之外还有许多比李白地位更显赫者,为对比计,我将其要者摘记于表2-6中。据表2-6,我们可以看出,史家在撰写人物列传叫,对列传中的人物培系祖籍,有多种表述方法,而且有时撰述得并不很严密。换句话说,同一种内容,其表述方法却很多。例如,以李轨为例。《新唐书》说他是"凉州姑臧人";而《旧唐书》则云:"武威姑臧人。"据《新唐书·地理志四》:"凉州武威郡,中都督府。"原来,凉州与武威系一地多名,史家只是变换说法而已。李轨虽为姑臧人,但他并不一定属于李暑之后的姑臧大房的本族宗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述,姑臧大房系"出自兴圣皇帝第八子翻,字士举,东晋祁连、酒泉、晋昌太守。三子:宝、怀达抗宝七子:承号姑臧房。"李承为李嚣曾孙,承以下表中列有姑臧房谱系各代宗人,其中并无名李轨者。唐初史学家李延寿即姑臧房人,曾继父业著《北史》,对姑臧房的记述较为周详。像李轨这样的人物,如果是姑臧房人,不会有疏漏。由此可知,李轨虽云姑臧人,却非姑臧大房的李氏族人,只可能是居于姑臧其他某支系的李氏豪门。要之,李轨可称姑臧人,却不可以称为李嵩之后代(或许,至少我们今日还没有发现他是李嵩后代的证据),而李白是李黯九世孙,故占李白先祖为李轨后代说,殊不可信也。李轨抑或是陇西李氏他房后人或李需后世中某支脉之疏族。隋末纷争时,李渊称李轨为从弟,是出于同姓与政治结盟的考虑,其间根本没有辈分与地望的关系。
2陇西成纪与陇西狄道可视为同一
有人说陇西成纪与陇西狄道,相距数百里,不可混为一谈。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诚然,成纪忙于陇西之东,狄道位于陇西之西北,二者并非一地。但二者自汉晋以来.均为陇两所辖,故从大地域的角度上说,并不错。其次,仍以笔者所制之表2-2为据。李广曾祖李仲翔战死狄道东川,因家焉。而李仲翔之子李伯考又自槐里徙成纪。所以,凡李广之后代,言出自狄道或成纪者,可悉听尊便,二者均能成立。事实上,史学家也是这样做的。如《晋书·李嚣传》和《魏书·李嵩传》,对李嵩的祖籍桑梓,正是这么标记处理的。《晋书》称李嚣为"陇西成纪人";而《魏书》则称李需为"陇西狄道人"。《晋书》为唐太宗御撰,修史班子由房玄龄领衔,是官办的,故选择了"成纪"这一说法(这一说法为的是和李唐的祖籍说法保持高度一致);《魏书》似应视为半官方的,史中多糅杂著作者的个人色彩,虽为官方出资,但与李氏无涉,故选用了"狄道"这一说法。此虽和《晋书》有所不同,但二者并不矛盾,否则,李唐的御用文人,一定要对其进行"修正"。
由上所述,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个人物李嚣(这个人物对本书和本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说他是"陇西成纪人"和说他是"陇西狄道人",是一样的,即可视为同一。
现在,我们再检核一下两唐书,据笔者所制之表26(在本节末)可知,《旧唐书》中的高祖祖籍记为:"其先陇西狄道人。"而《新唐书》则云:"陇西成纪人也。"--由此,我们再一次验证了,李氏宗族其"陇两狄道"与"陇西成纪"的同一性。--是故,李白为陇西成纪人,从广义上说,与李唐为同族宗人大体办是不错的。
3凉武昭王或兴圣皇帝暑之后
刘响在撰写《旧唐书》刚,是鲜用"凉武昭王"之孙这一说法的。查遍全书,只在《高祖本纪》和《李翱传》中,使用了"凉武昭王七代孙"和"之后"的字样。这说明立传者其用辞相当小心谨慎。《新唐书》步前人的后尘,也仅在《高祖本纪》和《李杰传》与《李翱传》中效尤照搬。而使用"兴圣皇帝"之孙、之后者,只有李白和李懂(参见表26)二人。此外,像李袭志、李玄道、李义琰、李揆、李逢吉等,均可使用"凉武昭王之后"的说法,但作者却都回避未用。这种淡化的表述方法同《李白传》和《李传》中使用"必圣皇帝之后",形成鲜明的对照。不过,我以为怀疑李白非李罱之后者同坚信李白是李置之后者,大概是一样多。笔者认为,李阳冰序和范传正碑文,敢于将李白为"凉武昭王嚣九世孙"写出来,在唐代如无确凿之证据,恐怕也是要冒风险的。同样,李白自称为李禺的后代,且又称是李嵩的九世孙,如无家谱谱牒在手(这谱牒是要经官方,即地方官或宗族验证认定的),也会以冒称皇亲被治罪的。而且,李白在世时,为李禺九世孙者已寥若寒星,唐玄宗李隆基是李禺的十一世孙。彼时,李黠后代,多为十世孙至十二世孙.而李白的辈分这样高,连唐明皇这位当朝天子,都要管他叫从祖或族祖,李白属天龙老子、万岁爷的爷爷辈,试想李白在翰林待诏时,敢于向皇帝陈述吗?李白是以一介书生、布衣草民的身份进入京都西安的。他虽开口成文,下笔成章,才华横溢,但在皇帝眼里,仅有一副嗜酒的穷酸相。
试想.如此地位悬殊的两个人,皇帝若不主动同他攀亲,他李白敢和皇帝攀亲,称皇帝这位万岁爷为"从孙"或"族孙"吗?--所以,李白是凉武昭王儿世孙,只能由后人写在传己里,写在序文、碑文中,在他活着时若过分地张扬,反而对李白不利。
宋代人所掌握的唐人典籍和官牒文书,肯定会比一千两百多年以后的我们要丰富得多,欧阳修和宋祁拥有比我们更多的材料的优势。故李白祖籍与家世的传述,当是可信的。他们对《旧唐书·李白传》的某些修正,也当然是可信的。在《新唐书》中,李道玄、李义琰、李揆、李逢吉等,虽然传记中未言明他们是李嚣的后代,但他们都是李氏望族,是李屠五世孙与李坞的后代(在妇E齐书·李玛传》中,李百药亦称他为"凉武昭王五世孙"),而李玛足姑臧大房始祖李承的谪长孙,天宝元年(742)姑臧房已诏人属籍,l49当然不一一明示其身世辈分,似也可以了。但对李白来说,却需要加以明确认定。
封建时代,出身名门望族是很荣耀的事,若与皇族有亲,那就更荣耀无比了。强调李白是兴圣皇帝九世孙,就是为李白饰以皇帝家族的光环,这也可能是欧阳修和宋祁等人的良苦用心。当然,《旧唐书-李白传》称李白为山东人,也并不是对李白家世出身的贬低。刘响以自己掌握的材料来述及李白是山东人,并无可指责。翻检《旧唐书》中的李道玄等人的列传知,李道玄"本陇两人也,世居郑州,为山东冠族";李义琰为"魏州昌乐人,其先自陇西徙山东,世为冠姓";李杰为"相州滏阳人,后魏并州刺史宝之后也.其先陇西徙焉";李揆为"陇西成纪人,家于郑州,代为冠族"(以参见表2-6)。由上述可见,唐时不仪赵郡李氏为山东著姓在"山东"的郑州、魏州一带(今河南姒及与山东、河北交界一带),李宝、李承、李玛之后曾散居之,也成为山东的冠姓了。
--李白曾寄居宋州和鲁之充州及任城.长时间在称为山东的地区生活。故而,即使杜甫没有写过"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的诗句,李白仅以客任城或充州太久,也可以被称为山东人。"山东"是一种大地域的泛称,在两唐书中,"山东"一词不时出现.所指地当多集中在今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北部.以及山东的大部和东北部一带。而且刘晌又将任任城尉的李白六父(季父)误为李白的生父了,自然会称李白为山东人。称李白为山东人,其潜台词中,并不排除出身望族大姓的内涵。《旧唐书·忠义列传》中,有名李橙者,其传云:"太原文水人。"而《新唐书》则云:"并州文水人。或言其先出兴圣皇帝,谱繁疏晦,不复传。"(此亦可参见表2-6)李橙与李白有相似之处。李忸与李白是同时代人,李愤在安史之乱中死难,比李白早卒。李悭一支的谱系疏晦,并非源自安史之乱,而足更早,大概毁于隋末。这和李白家世的"隋末多难,.'房被窜于碎叶",差不多是一致的。李忸有子十余人,大多死于安史之乱,只遗下两个幼子,一子李源,矢志不娶,后削发为僧,历五十余年后灭寂;另.子名李彭得脱,曾历任州县令长,子官愈甲,至孙辈才重新显赫。--由此可见,李白家世中的"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和"亦可叹焉"这种艰涩的经历,在唐代,在社会动荡如安史之乱这样的大变故及其以后,李橙后代的家世变迁,殆出了新版。这也说明了,家族的兴衰和国家民族的兴衰是牵系在一起的。历尽沧桑,有些家族兴旺发达了,有些家族衰微没落了,这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其间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笔者在研究李白家世的变迁中,翻检魏晋南北朝史及隋唐史。家族的兴衰,一般地说都有鲜明的时代和王朝的烙印,这也可能是中国古代社会家族兴衰史上波峰与波谷的显现消隐、变幻交替的某种写照吧。例如。李氏在唐代是大姓,同时的豪右还有裴氏、刘氏、张氏、崔氏、王氏、韦氏、柳氏、韩氏等等;溯其源头.李氏在《魏书》《隋书》中,也是大姓;《北齐书》和《周书》所涉时代,岁月较短,但也多有李氏族人任职高官;是故一部《北史》,李姓人物允斥其间。反之,若舰《南史》,则李氏消隐,而谢姓、王姓、萧姓、张姓、刘姓、陆姓等家族,又显见昌盛了。反之,到了唐代,谢姓、萧姓和王姓又衰微了,这就是历史沧桑
4"凉武昭王九世孙"析解
李白为凉武昭王九世孙,是李阳冰首次记入序文并公诸于世的。随后,在范传正的碑文中,也做了相似的记述。只因为范传正在寻找李白的后人时,于李白孙女家见到李白之子李伯禽的手疏,由于"纸坏字缺,不能详备".乃称"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这个"约而计之",虽比李阳冰的说法退了半步,边缘已经有些模糊,但仍说是"九世孙",而它的"约"宁的始因是则纸坏字缺,并无大不同。李氏与范氏的这两个"九世孙",一个来自于李白的"枕上授简";另一个来自"纸坏字缺"的手疏;虽然来源不同,实质内容却相同。这说明,无论是李白生时,还是在李白的家人中,"凉武昭王九世孙"是毫不含糊的。笔者相信李阳冰、范传正,从而也相信李白和李伯禽,确信李白为瘟武昭王九世孙。关于李白为李嵩之九世孙,笔者已在前文中就他和李阳冰的宗姓关系(从叔侄之关系)做了相应的证明。由于笔者通过表2-2和表23,对李氏陇西、赵郡两大支脉做了数十代的检核,证明,李阳冰虽出身于赵郡,沿谱系溯源,可追至同一祖先.并且证明了李阳冰相当于李嚣八世孙。所以我"才能肯定李阳冰比李白高一辈,而李白才称李阳冰为族叔或从叔。大概在李白与李阳冰初识之际,他们就已经住认宗时排辈讨论过,笔者的所谓证明,实际上不过是重复了当年他们的记叙而已。由上可知,李白为凉武昭王九世孙,可以成立。故《新唐书·李白传》称李白为兴圣皇帝几世孙,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的问题是,以李唐皇室本宗的辈分说,唐玄宗牵隆基和 李白为同时代的人,李白为李嚣九世孙,而李隆基为李嵩之十一世孙。而据表2-5所示,以李白为中间辈,向上有李白的从祖或从翁,向下也有称李白为从祖的李铭。不论是七世、九世或十一世、十二世,既然出自同祖,何以行辈相差如此悬殊?历代的李白方家、研究者,对此曾迷惑不解,故退而称李白的辈分不可靠。如詹镇先生称,"白当为凉武昭王十世或十一世孙。若通体而观之,则白之行辈似在凉武昭王九世至十三世孙之间"。笔者认为詹镇先生的判断,其行辈的辈数跨越得太大了些,从九世至十三世,历五世,问题仍悬而未决。而郭沫若先生关于李白"抬高自己门第"的说法尤其不能成立。在封建时代,如系平民捏造或冒称皇亲,被举后恐要祸灭九族。李白或其先人,大概不会利令智昏到要拿全家性命做赌注去与皇室攀亲的;反之,如果有亲不攀,大概也属于迂腐。所以,笔者认为,李白称陇两成纪人,且又是李嵩九世孙,是光明正大的。李向进长安人翰林未敢同唐玄宗攀龙,其原冈只有一个,他辈分太高,不敢以祖辈面对"龙孙".所以姑且隐逸不露。甚车.在此之前李降基能早有耳闻("以布衣为朕所知"),既然李白含糊,他也就乐得装胡涂了。如真的较起真来.李隆基这个骄横不可一世的天土老子,在召见不过是一个嗜酒的布衣诗人之时,凭空中杀出一个"皇从祖或族祖"来,岂不尴尬已极?
现在,我们再回到"李嚣九世孙"这个问题上来。查南北朝史,李嚣卒于东晋义熙十三年(417),至李白已历几世,若每世以三十年计,应为两百七十年,两者相加应为^百八十七年,同李白降生年(701)仅相差十三四年,时间的误差仅为百分之二,并不大。以三十年为一世的说法,尝见于中国古时道教的一种概况。明代王圻父子的《三才图会》就是用此纪年的:"元是天地终始消息的运气,其计法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C523这种计法以"十二"和"三十"交替进位,在计算人世时,一般大致不差。
非常巧合的是,西方也有以三十年作为一世的说法,英文作generation,1533即家族中的一代之称,其中也有肇始的意思。
由此可见,以三十年作为一代人的时间间隔,应该大体不错。但是,人生在世其经历千差万别,人生岁月所经历的变量太多,要想蠡勺不差,大概用什么方法也做不到这一点。
1991年,刘国伟先生发表了《试论古代家族人l51过程及其观念》一文,其副题是《(李氏族谱)仲温支世系之研究》。这部发现于湖南省安乡县安障乡沙湖口村的李氏族谱,记述了从公元1335年至l935年(元至元元年至民国二十四年),共六百年间的李氏家族房十八世各代人物的谱系关系,其李氏宗族总共收录了五千七百人。l540关于这部李氏族谱的详尽情况,与布书无关,兹可略之不赘。但据此李氏族谱,用比较学的方法析之,乃知此李氏宗族繁衍传递了十八世,历时恰好六百年,那么像李嚣传至李白的九世,若参照之正好是它的一半,即应为三百年,亦即平均每世约为33.33年,比道教宗籍中的"三十年为一世",时间略多些。如借用在李髯至李白之谱系上,李嚣卒于公元年,再加三百年,传到九世时应为公元717年。此时,李白当十七岁,乃居蜀中,正是"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百好剑术,遍干诸侯"之际.李白已成为文武兼备的男子汉了,"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由此口见,自李嚣卒至李白成年,打九世共三十年,应是可信的。
或问,同是凉武昭土李嚣之后,为什么同时代人中,行辈相差如此之大?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答。
如李嵩僭称王的陇西望族之首领,一般都妻妾成群,子孙当然不可数计了。如李嚣有子十人,有女几人,史书记载则语焉不 详,按人口学之生育概率,生女之数大体应与生子之数相差不会太多。我们只知道李禺有一女儿名敬爱,还有一女儿,在遭蒙逊难被俘后而成为蒙逊子茂虔之妻,不夕、即死去。李嵩原配夫人为辛纳氏女,先卒。后又娶尹氏为继室,尹氏乃为寡妇之再醮,人李氏门三年没说一句话,她是否带了了女来,或来李家后生了几个子女,史书均无载。李嚣有几位侧室或妾妃,我们也不清楚,只知道他有十个儿子,长子李谭早卒,这个长子有无后代也不清楚。其余九位,有四位在蒙逊难中死玄。传衍后世的包括死去的四位在内,有稽可查的只有九人。
李唐一支是李嚣第二子李歆的后代,李白属于哪一支,我们后边再讨论之。长子和末子一般都非一母所生,故有时长子比末子之母亲的年龄还要大,因此虽然为同辈,且又是同父异母之兄弟,年龄却相差很多。几代传过之后,行辈的时间距离必然拉大。如以李置曾孙李承和李冲为例,李承为李宝长子,李冲为李宝最小的儿子(第六子)。李承早熟,十三岁即"劝李宝速定大计",并"随表人质"进京辅佐乃父的帝业。而对李冲,《魏书》则云:"少孤,为长兄荥阳太守承所携训卜冲与承长子韶独清简皎然,无所求取,时人美焉。这就是说,李冲作为"六父"(六叔),和他的大俘儿李韶年龄却相仿佛。李冲为李嚣曾孙,而李韶为李嚣四世孙.就在同一个家族的三四代里,他二人已相差一个辈分了。李隆基为李嵩十一世孙,而李白为李嚣九世孙,历九世至十一世而只差两辈,真是"多乎哉?不多也"!李白还有从翁清和从祖济南A守李巴,其问辈分同皇帝相比,更为悬殊,不过这也不难想见。
--由上述可知,李白为李嚣九世孙,当为可信。
五、李白家世祖籍要素之辨识(下)
1."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析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卷十二六)中自述:"白本冢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成秦,因官寓家。"这段话在李白家世研究中,历来颇有争议,至今似无定夺
按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白本家金陵"之字句,系在该文起段"惟君侯察焉"这个末句之后,意为另起之首句囊在文中有"承述"的意思。从句法上看,此句至"少长江汉'数句,基本为四字句,中问不类缺讹字者。故王琦注称,'竺毫缺之讹字"云云,实为臆测,或不足信。但王琦又云:"生警警是金城之谬,亦未可知。"是故,王琦则认为,胡应麟"断为伪作者.非是",笔者亦从其言。
事实上白本家金陵"旬和以下的"世为右姓"等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行文紧凑,一气呵成,故不容间妻譬兰耋。蕊逗攫嚣,"翌芋需鍪爹罂嚣数故可知,此处之"金陵"二字,应是指孕目元徂--芋高Ⅸ#"李昶.李算抑或更早者的桑梓之地。如此,若我之所言不错,登金陵或是会城之谬",当是。据笔者所制之表《魏书!称李黯为"陇西狄道人";称李宝亦为"陇西狄道人"。而"哆西豢言盒既然李白的九世祖李嚣为"陇西狄道人",那么孕日硅郡,所以说,金城即是指狄道。金城为,扶坦刀县,石"属于前者。由此可知,王琦认为"金陵或是会城之谬",是有道理的。
现举一例,足证此"金城"可谬作"金陵"。《伞唐诗》岑参集中,有题为《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其诗云:
古戌依重硷,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56]
此诗亦见于《全唐诗》张谓集中,其诗题变成了《登金陵临江驿楼》,其中"金城"谬作"金陵",另外,"题"作"登","河"作"江";而诗句中岑参诗中的"五凉",在张谓诗中作"五梁";"河"亦作"江";由此例可证,金城谬作金陵,则是有先例的。此诗的归属,我们可以不去讨论,但岑参、张谓均为李白同时代人,故由此可知,李白书中的"金陵",很可能即为金城之谬。--此乃金陵之一解也。
郭沫若先生认为,"盖《书》中所说之'盒陵'是指李嵩在西凉所设的建康郡,地在酒泉与张掖之间。其所以命名'建康'。有意表示对于东晋首都的眷念。东晋设都建康,别号金陵,故李白对于西凉之建康亦称之为'金陵'而已。"建康别号金陵.见于《晋书'王导传》:"导日:'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57]李冠没建康郡纪念东晋,而后人(如李白)称此建康为"金陵".亦似无不可。盖"金陵"一词于《晋书》中亦可偶然见之。如《晋书。慕容云传》云:"史臣日:'四星东聚,金陵之气已分:五马南浮,玉塞之雄方扰。"'㈣3慕容氏称霸业,正当东晋末,故此拿喀系指东晋之都南京。--郭沫若先生的金陵析解,当为李白家世祖籍研究中的第兰种解释。
如将土琦说与郭沫若先生之说进行比较,王琦说指的金城,曾统狄道。《新唐书·地理志》云:"临州狄道郡。天宝三载析金城郡之狄道县置。县二,狄道、长乐。"故可知,金陵如果真系金城之谬,那么李白的"白本家金陵"句,仍足指的陇西郡望,即是指的祖籍狄道。这和李白自述中的"本家陇西人"是同一的,都是指自身之祖籍。古时,国人祖籍的烙印是不可磨灭的.非经几代不可更改,即使更改了,有时也会偶尔提到,就像李白自述况"本家陇西人"一样。相比之下,郭沫若先生的"系指西凉之建康"说,虽亦通,但如是指李白祖籍之地,就不甚妥当了。西凉建康当在古凉州酒泉附近,而洒泉正是李嚣的西凉之都。查唐初之《贞观氏族志》和李白稍后之《元和姓纂》,凉州酒泉均无李氏望族。故可知建康虽号金陵,而李白"金陵"如系指西凉之建康,且又寓李白之祖籍,恐非是。《贞观氏族志》敦煌残卷见纠平图书馆馆刊》六卷六号,其中"赵郡条"记云:"赵郡二姓,赵州李、眭。"l601在"丹阳条"下又记云:"丹阳郡四姓,润州纪、甘、许、左。"按李氏之丹阳房始祖为李雍长子李伦,李伦之末弟李柔为北地太守,而李柔系李嚣之曾祖,至唐时已历十余世百多年,而丹阳房尚无李氏为右姓之记载。由此可知,其客居之姓,在重土著的《贞观氏族志》中仍无记载。在"太宗称善"的这部氏族志中,酒泉(含西凉之建康)亦无李姓,何以李白(肯定读过这部唐代的禁婚媾的官编姓氏族谱)会以"金陵"指之?故此可知,郭沫若先生断定之"金陵系指西凉建康郡"之说,殊难成立。
胥树人先生认为,李白既称"白本家金陵",那么李白先祖就应是真正的金陵或金陵一带的人。他说:"秦丹阳县,在今安徽当涂县东;汉改为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县。吴徙都建业......在今南京市内。所以,不仅吴、隋的丹阳可称金陵,即使秦的丹阳(今安徽涂、宣一带)也可称金陵。如唐人将今扬州、镶江等地也称金陵,即属于后一种广义的说法。"所以,他认为李白是丹阳房李伦的后代。但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丹阳房后代中并无李白这一族脉。故笔者认为,胥树人先生"试着提出一个假设",只是一种假设,现还不能成为定论。其次,从李氏家族的谱系中,我们根据表22可知,李广的后代,在长子李当户和三子李敢处,即已分道扬镖,到了东晋之东莞太守(李嵩高祖)李雍处又再次分支,丹阳房李伦为李雍长子,而北地人守李柔为李雍末子,李嚣是李柔曾孙,而李白是李嵩九世孙。既然李嚣均称祖籍为陇西狄道或陇西成纪人,那么作为李嵩之九世孙之李白就不凌称为金陵人。如果李白是李伦(金陵一支)的后代,那么他就和凉武昭王无涉.也就没有理由称是李禺的九世孙了。根据述理由,笔者认为胥树人先生的假设亦难以实证,故当为一家之言。
当然,胥树人先生的"金陵说",并非孤论。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杭州的公盾先生就已著文指出,"李阳冰的《草堂集序》说他是陇西成纪人......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则自称白卒家金陵'从这些材料分析.我们大致可以肯定亨白的本籍是金陵,先世望族住过陇西成纪......"[633两人的"金陵说",仅此一援,尚难以展开做进一步实让,故笔者仍坚信王琦的"金陵或是金城之谬"之说为是。
李白的"白本家金陵"关于金陵的第四种解释,是张书城先生提出的。张书城先生认为,北魏初时的云中余陵当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附近(或有称在山西左云、自玉两县之间者)。此金陵在《魏书》中曾多次出现,是北魏开国初期几代皇帝的陵地,当然也是一块风水宝地。但在李白的自述和他述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其先祖和此处金陵相联系的明确的汪据,并可以证明"白本家余陵"中的"金陵"是云中金陵。张书城先生称,李广之孙李陵降匈奴,后代中的一支称拓跋氏。拓跋氏随北魏皇族南下,故有可能居云中金陵一带。其实,这也足'种臆测,非有史可勾稽者。李陵后代有李斌、李文保者,曾居高平,"因家焉",怎么能和北魏的皇陵有涉呢?故此可知,张书城先生的猜测,也仅能是一家之言。其次,李白如系李陵之后,当也有某些可能,但却不可称之为李寓九世孙。由此可知,"白本家金陵"中的"金陵",当不是云中之金陵。再次,北魏政权初始时,正是李禺及其父、祖李昶、李彝在世之时代。李嚣祖父李葬为天水太守,仕张轨为武卫将军;而李嚣父李昶,"幼有令名,早卒"。也就是说,从李彝至李昶,再到李冠,正是北魏政权初始时。其时李嚣__族主要活动在陇西、天水一带,根本没有人生活在云中或代北。如此怎么可能有李氏望族生活在云中金陵附近,并称云中金陵为祖籍呢?这里值得指出的是,"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句是在"遭沮渠蒙逊难"之前,而非之后,其历史次序不可颠倒。由此司。知,张书城先生提出的云中金陵说.亦有不可解处。
李氏是中华大姓,自古皆然,而陇西李氏在整个李氏家族中,地位尤著。《姓氏谱》云:"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所谓右姓者,即第一姓也,或祖籍地中之大姓电。王仲荤先生《(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云:"鄂州江夏郡出七姓:李、黄、程、费、任、衙、喻。"释文引《广韵》上声六止李.又姓,出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襄城、江夏、梓植、范阳、广汉、梁国、南阳十二望。"所以,李白在叙述自己的祖籍后,又说自己是右姓:"白本家拿唪(白本家拿城),世为右姓。"从《广韵》的释文中可以看出,陇西李氏在李良十二望(或十三望)中,排为第,因此陇西李氏,不论是在族姓中或是某一具体的地域巾,均为右姓。
关于右姓,《新唐书·柳冲传》引述了柳芳的论述说:故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太和以郡阳姓为右姓;齐浮屠昙刚《类例》:凡甲门为右姓;周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右姓;隋丌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则为自姓;唐《贞观氏族志》:凡第等则为右姓;路氏《姓略》以盛门为右姓:柳冲《姓族系录》:凡四海望族为右姓。下通历代之说,不可与言谱也。"由上述可知,李白所系之陇西享氏。,并逢盹皂彘亩敦擅轰毫陇西成纪之李嚣一族,均当称作"世为西卅右姓"。[67]既然如此,陇西李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都应该称做右姓。
李白因家出自陇西,所以世世代代都称右姓,累世均称望族。2.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离家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所说的"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实质上就是指西凉后主李歆及其弟之身死及西凉的灭亡。据《宋书大且(沮)渠蒙逊传》'68'云:永初元年(420)七月,蒙逊东略浩堂.李歆乘虚攻张掖,蒙逊回军西归.歆退走。追至临泽,斩歆兄弟三人(即西凉后主李歆,歆之弟李李情等--引者注),进攻酒泉克之。歆弟引敦煌太守恂据郡,自称大将军。......十月,蒙逊遣世子正德攻恂,不下。三年(422)正月,蒙逊自往筑长堤引水灌城,数十日,叉不下。三月恂武卫将军......举城投降。恂自杀。李氏由是遂亡。又据《晋书'李玄盛传》云:"蒙逊徙翻子宝等于姑臧,岁余北奔伊吾,后归于魏,独尹氏及诸女死于伊吾。":
现在,我们清点一下李嵩家族要人在蒙逊难中的情况(亦可参阅表2-2之续表),凉武昭王李嚣共牛有十子,713其中:
长子李潭,早卒。其后代史书无载。
次子李歆,为凉后主,李嚣薨后继之,死于蒙逊难。歆生八子:勖、绍、重耳、弘之、崇明、崇产、崇庸、崇裱。重耳在蒙 逊难中奔宋,为汝南太守,后叶为李唐皇族先人。其余七子,史书无载,不知所终。
第三子李让,死于蒙逊难。其后代史书无载。
第四子李惜,死于蒙逊难。其后代史书记载不清,只知道有曾孙李系,为平凉房始祖。李惜或另有后代,为镇远房始祖。第五子李恂,于蒙逊难中城破自杀身死。其后代史书无载。第六子李翻丁蒙逊难中,足死、是逃、是被囚,史书记载不清。《晋书.李玄盛传》《魏书·李宝传》《北史·序传》《新唐书宗室世系》《资治通鉴》等,均没有交待,或疑死于难中。李翻生三子。其之子李宝,在敦煌城被攻破时,李恂自杀而李宝被俘,因于姑臧,居岁余,和舅父唐契等逃奔伊吾(今新疆哈密)。以后他'招集遗民,归附者至二千余家,臣于柔然,柔然以契为伊吾王"宋元嘉十九年(442),"李宝自伊吾帅众二千入据敦煌.缮修城府,安集故民",加从而继承了李氏大业。北魏时,李宝封沙州牧、敦煌公。李宝有六子:长子李承为姑臧房始祖;次子李茂.为敦煌房始祖;三子李辅,仟颍川太守,卒于任。"妊子伯尚,少有重名,孝文每云:'此李氏之千里驹。"李白诗文中之"吾家千里驹"用典,亦喻此。--总之,李辅后辈亦盛,只是未称房系。李宝之第四于李佐.子叶亦多,但也未称房系。李宝第五子李公业,早卒;其后代情况,史书未记述。李宝第六子李冲。子叶如云,其曾孙李礼成,在同辈之七兄弟中一枝独秀,为绛郡房始祖。
绛郡、姑臧、敦煌房,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时,诏人属籍,正式划入皇室为宗亲。
李宝还有一弟李怀达,曾任北魏敦煌太守,其后世情况,史书未载。
李宝三弟李抗,。在蒙逊难中,"自凉州渡江左,仕宋,历晋、安陆、东莱三郡太守。李抗有子十四人,嫡子李斌袭爵,早卒。李斌兄李奖,拜魏尹,卒,赠济州刺史、巾书令。子瑰,位中书舍人。其他子系史书均无载。李抗的情况同李重耳的情况有些相似,见后叙,此处从略。
第七子李豫(预),东晋时任西海太守,似乎未遭蒙逊难。蒙逊难后,李豫的后代情况亦不甚明,李豫子,史书无载;其孙名李琰之,后魏侍中;其玄孙李充节,后为隋朔州刺史、武阳公。李豫后被称为武阳房始祖。
天宝元年(742),武阳房同绛都等房一起谓入属籍,正式成为皇室宗亲,
第八子李宏,亦遭蒙逊难,时为前将军、中华令;后生死不明,其后代史书无载。
第九子李眺,亦遭蒙逊难,时为左将军;亦生死不明,其后代史书无载。
第十字李亮,亦遭蒙逊难,时为右将军;亦生死不明,其后代史书无载。
据《唐人诏令集》和《唐会要》知,陇西李氏家族,在李嚣后代的十个儿子中,只有李翻之后代的终郡、敦煌和姑臧三房,以及李豫后代的武阳房,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入属籍。其他在蒙逊难中死难及未死难的诸房系,还有许多支脉该人属籍而没有受诏入属籍者。--未入属籍的原因很多,如名位不显者、子孙衰微者、人唐后与李唐宗室无瓜葛者等等,如李白家世,乃因"流离散落,隐易姓名",而"漏于属籍"。由以上所述,可知李禺之后,在唐代因故而漏于属籍者非常之多,并非李白一家,入属籍者仅是少数。故而,李白一家未入属籍并不奇怪,它本是许多该人属籍而未入属籍的"遗漏"者之一。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在遭沮渠蒙逊难时,凉武昭王李嚣的后代中,有哪一房系可以称为"奔流成秦",且又"因官寓家"的。
在进入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讨论一下所谓"咸秦"问题。关于"咸秦",郭沫若先生认为,"'咸秦'即碎叶之讹。"郭沫若先生解释说;"成秦地望,注家不详所在。如为建都咸阳之旧秦,则与碎叶、条支等相抵触故'咸秦'必系讹字,盖因原字蠹蚀破坏而后人以意补成之。余意'成秦'当即'碎蕖'之讹,碎字左半包含在'咸'字中,藁字下部也包含在'秦'字中。"[75]
对于郭沫若先生的上述论断,有人曾提出过疑义,并认为,"成秦"乃"成秦"之误。"成"指成州,"秦"指秦州,成秦即成州与秦州。对此,杨镰先生撰文认为,"成秦"是唐代习用的地理概念,是指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在另一篇文章中,刘友竹先生认为,"'成秦'一字并没有错。咸秦者,成阳所在的秦地也事实上,杨、刘二先生的看法基本上是刘的。笔者认为,咸秦就是指的成阳。咸阳为古秦地,即今陕西省长安县东的渭城故地。渭城故地在九峻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阳,故日咸阳。而"秦"字,本身就是指咸阳。此史书有载,如《北史-斛律金传》所云:"......先是天狗西流,占日秦地。案秦即咸阳也。"由此可见."咸秦"二字绝非讹字,"成秦"就是指的成阳,即唐时长安关中一带地区。郭沫若先生对"咸秦"的诠释不确。
那么.是谁"遭蒙逊难,奔流咸秦",迁至长安关中一带,"因官寓家"的呢?
查上述李嚣之子孙,在遭沮渠蒙逊难之际,除许多下落不明者或史书无载者外,那么只有李宝和李抗,可以和"奔流咸秦"沾上边儿。按李宝为李嚣第六子李翻的长子。遭沮渠蒙逊难时,李宝先是被俘囚于姑臧,居岁余后同他的舅父唐契逃往伊吾。从伊吾回到敦煌后,他继承了李氏大业。先是派他的弟弟李怀达和儿子李承,奉表归诚",入朝北魏于平城。后怀达拜散骑常侍、敦煌太守。而李宝,则"别遗使授宝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两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仍镇敦煌,四品以下,听承制假授"。其权势不可谓不赫。存太平真君五年(444),李宝"因人朝,遂留京师,拜外都大官。转镇南将军、并州刺史,还除内都大官.文成初(452),代司马文思镇怀荒,改授镇北将军"。l8"这就是说,李宗在遭蒙逊难时,先被俘被囚,后向西逃往伊吾。再后乃招集l日部,重振祖业,返回敦煌。他的活动范围大致在今甘肃西部和新疆东北部一带,与陕西和"咸秦"无涉。李宝遣弟怀达和子李承拜魏封敦煌公之后,于太平真君五年(444)才人魏都,遂留京师。
这时李宝的家眷也随着迁移至陕西。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晋东莞太守雍长子日伦,五世孙文度,西凉安定太守.与族人宝人后魏,因居京兆山北。"此处的京兆山北,也就是咸阳附近。但如果说他是"奔流"逃难去成秦的,稍嫌牵强。--由此可知,李白一家不可能为李宝的后人。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李宝的三弟李抗。
据史-序传》载:"韶(李宝孙--引者注)从祖抗,(遭蒙逊难后)白凉州渡江左,仕宋,历晋寿、安陆、东莱三郡太守。抗子思穆,字叔仁。有度量,善谈论,工草隶,为当时所谈。太和十七年(493),携家累自汉中归魏,位都水使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累自汉中归魏"。换句话说,那就是,在归魏之前,他们一家曾迁徙到过许多地方,最后才由汉中归魏。也就是说,从遭蒙逊难时(约420~421)起,到归魏时止,已过去了七十多年。在这七十多年巾,李抗、李思穆及其后人,一直在"奔流"中,直到归魏时才由汉中迁徙而来,"奔流"到了"咸秦",并"因官寓家"。李抗和李宝不同,李宝遭难被囚后西逃伊吾,而李抗遭难是渡江左仕宋,所以说如果在李宝和李抗之间选择,是谁"奔流咸秦",那必然是指后者。所以我们说,在李禺后系子孙的支脉中,只有李抗这一望族大系,最有资格,也最有条件称为"奔流咸秦,因官寓家"。
六、李白家世诸说之比较
李白到底该是李嚣之后的哪一房系的子孙呢?在我们进入这一问题之前,先回过头去,看看以往方家学者之诸说。
1.胡人说
陈寅恪先生认为,"李白生于西域","至中国后方改姓也","其人之本为西域胡人,绝无疑义矣"。
詹镆先生认为,"意者白之家世或本商胡,入蜀后,以多赀渐成豪族","而白幼年所受教育,则中西语文兼而有之"。 李白为胡人一说,其说较早,近年来已被多数方家学者所否定,且其否定亦为学界所接受,故不再复辨。
不过,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李白研究家松浦友久先生仍持"异族说"。在《李白的出生地及家世》中,松浦先生断定,"李白的父亲不是李禺的子孙,他原来的姓既不是般的李姓,也不是其他的中国式的姓,而是异族式的姓名"。不过,松浦先生又退一步说:"即使可以推断李白的父亲是异族商人,但究竟是哪个民族的,仍难以断定。虽然从广义上说,当时的碎叶地区属于突厥居住区,但是作为俄亚西斯的商业城市,那里是以所谓苏古托商人为首的多种民族的聚集地,简单地否定为托鲁克族是不恰当的。恐怕应当看做是与汉族同一个系统的蒙古族,或者至少是以此为基础的混血的异族出身吧一-可见松浦先生也没拿定主意,而且他自己已先动摇了。
2汉人说
胡怀琛先生认为,李白先世是"突厥化"的中国人。[88]
陈贻馓先生认为,"李白总是以汉人自居。"并说,"从各方面考察,这种认为李白父亲是胡人的说法都无法成立。仅从外貌上说,李白是贺知章,目中的仙人,庸明皇想像中的绮皓,当是汉人的形象。"
俞平伯先生认为,"我们应该尊重李白自己的话。虽然有些矛盾不确的地方(当时的情形我们小知道),至少他自己认为是中国人这一点不应该错,我们也没有理由说他错。"
郭沫若先生认为,"李白肯定是汉人,而决不是'西域胡人。
如前述,李白是西域胡人的说法,源起于陈寅恪先生1935年发表在《清华学报》十卷一期上的那篇题名为《李太白氏族之疑问》的文章,此后讨论文章迭出。l954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陈贻掀先生曾撰《太白氏族管见》一文,这篇文章当刚没有发表,而足在二十多年后的1987年,陈贻煅先生出版《论诗杂著》时,才收入集巾的。对此,陈先生在该书前序文说:"三十三年前,我写了一篇短文,想就此问题向陈寅恪先生请教。陈翔鹤先生看了,以为是老话,不必再提了。l964年,中华书局编《李白研究论文集》,重新刊出寅恪先生的那篇论太白氏族的文章。近年来,太白先世之谜,又引起不少学人的兴趣。我不揣谫陋,特将此拙文收入集中;但恐愚者干虑,一得也无,徒贻笑大方耳[92]也就是说,
图22李白行吟图(昊道于画)
七十年代末期,有关李白的研究讨论更加深入,众说纷纭,故陈贻虫皎先生将旧作刊出,是为李白之研究增一新说。他认为,李白"当是汉人形象"。
3.混血说
范伟先生曾撰文认为,李白乃汉之苗胡身躯的中原与北地的混血儿。且李白非凉武昭王之后裔
混血说即指李白为胡汉或汉胡之混血后裔。但笔者认为,不沦是胡汉混血,抑或是汉胡混血,自中古以来之汉胡混血,最后都以汉化而告终。所以混血之说,严格地说,仍应归于汉人之说中。张书城先生曾立论"考证"出李白为李陵之后裔。李陵自汉人匈奴后,中原之妻儿被杀戮,而在匈奴巾又娶妻生子,当然是汉胡混血了。李陵的后代,在北地生活多年,恐怕是代代娶"胡妻",代代生混血子女,那么试问到了北魏时,已历数百年,还有多少汉族人的血统呢?后来,他们依"胡人"之俗,改姓拓跋氏,直到再次回到中原,进入今宁夏固原一带立足,并参预军政大事。有一天,他们忽然向世人宣告说,他们原来姓李,而且是李陵的后裔,但却没有人出来反对,好像也没有人怀疑。只是史学家在撰写他们的传记时,注明是"自称为李陵之后",当然内中亦有"未经考核"之意,不过他们终究叉成了汉人,这些并没有叫人怀疑过,甚至连皇室当局也未曾去追究过。这说日月r,汉胡或胡汉之混血为汉族者,不仅大有人在,而且已不成其为问题了。张书城先生之李白为李陵后代说,严格说来,仍可以划人混血说一类中。
4.唐宗室说
李白出自唐宗室的说法,最早见于孙楷第先生于1946年10月30日在《经世日报》之《读书周刊》第十二期上发表的《唐宗室与李白》一文。此文于l964年收入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李白研究论文集》上辑中;1985年,孙楷第先生的《沧州后集》出版时,其卷四也收人了此文。李白山身丁唐宗室之李氏说,盖源于此。
麦朝枢先生亦认为,"李白是与唐帝同出之近祖,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获得证明:"他又说,"李白与汝州诸李,无论老少,亲爱如此,如果说没有血统关系,是不可想像的。而从(李白)送令问序文中'天王之令弟'一语,可以证明汝州诸李都是唐的宗室。"[95]
李从军先生在他的《李白家世考索》一文中指出,"李白先人并不是坐光宅元年(684)和垂拱四年(688)杨、豫、博起兵倒武之案......所坐应是永昌元年(689)谋迫中宗之案:(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夏四月,甲辰,杀辰州别驾汝南工炜、连州别驾鄱阳公谨等宗室十二人,徙其家属于嵩州......'李白先人,当是李白祖父,即是此宗室十二人之一。-[96)
这里的疑问是,李白先人流嵩州后,"又由嵩州逃往西域"。但笔者认为,自配流之地如嵩州(今四川西昌)者,如南逃似还有可能,若逃往西域,中问必须经过中原或蜀陕陇,此人烟稠密之地,逃奔殆为不可能之事。李从军先生所引之徐敬业弟事,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徐敬业之败也,弟敬真流绣州(今广西桂平),逃归,将奔突厥,过洛阳,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张嗣明资遣之;至定州,为吏所获,嗣业缢死。甲申,光辅与敬真、嗣明等同诛,籍没其家"。由此可弛,从福州(今四川凹昌)逃往西域,唐代有严格的"过所制度",其路远关卡多,不可能成功。其次.李从军先生的推断,也为从隋末唐初"下移七十多年",和孙楷第先生之推断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个推断和李白先人"隋术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不符。因为,唐永昌元年(689)时,唐已建国七十二年,再言隋末,也不相符,所以,该说殊难成立。
对李白的家世,又有徐本立先生对范传正碑文重新断句析解后,撰文阐述道:"李白先祖即'禺九世孙'是李虎至李渊这一支,再具体一点说,就是李渊之孙。李渊有二十二子,皆为嵩八世孙。(中略)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断,李白非建成之后即元吉之 后。""徐本立先生接着又在另一篇文章巾补充道:"隋末唐初逃于碎叶之李嚣九世孙是李白的先祖(据作者对范传正碑文重新断句,推之为李白先人为禺九世孙,故作者有此说。--引者注),不是李白本人,此人只能是李虎的直系后代。而李白则是此人的直系后代。"
不过,徐本立先生推断李白为李渊五世孙后,李白就成了李嵩之十二世孙。这种说法,虽在通过重新对范传正之碑文进行断句得之,但此种断句本身,叉同李白和李阳冰之排辈发生龃龉,而且也未得到史实的证明。笔者亦持怀疑态度,其说非是。
除了以上四种意见外,台湾学者也不甘寂寞,褚问鹃先生在台湾《艺文志》上撰文介绍了台湾学者罗香林(元乙)先生对李白家世的看法。罗香林先生认为,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子妃闻变,将(太子的)独子托孤给一名亲信的宫女。这名宫女随胡商队逃往西域。"他的结论是:'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李白的高、曾祖了。
褚问鹃先生的这篇东西惜未见到全文,只拜读过张书城先生《李白家世之谜》一书所附该书末之该文节录。随后,笔者又查阅了蒹葭先生在《中国青年报》l985年7月28日星期刊上发表的短文,此短文题为《李白身世之谜》,内中介绍的正是这位从大陆移居台湾的学者罗香林先生的"研究成果"。但依笔者之愚见,褚问鹃先生的这篇文章,除引言外,其他文字类似传奇小说而非论述,仍难以有力的证据为之张本,故亦非是。
台湾的另一位学者钟吉雄先生曾撰有《李白的身世之谜》的文章,该文发表于l984年10月28日之《台湾时报》副刊。该文认为,"李白出身帝王之家,可能是唐高祖的长子建成或三子元吉的曾孙,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被废为庶民并流放西域。 钟吉雄先生的论点和介绍罗香林先生之说的褚问鹃的文章观点有某些相似之处,因矛盾迭出,笔者殊难苟同。
李白为唐宗室之本家的说法,还有一些,但主要论点基本已为上述诸说所囊括,故不赘述。
5李轨后人说
李轨是隋末群雄并起时陇两李氏崛起的一个重要代表,李渊称他为从弟。李轨为大姑臧人,似乎也算是陇西李氏的支脉之一。但查两唐书《李轨传》,其中都无介绍李轨和李嚣宗族关系之文字,《新席书》吕氏二表中亦查无此人。李渊称李轨为从弟叉不知何据(是彼时有据,或仪是出于政治结盟的考虑?),所以现时,我们只能认定李轨为陇西李氏之疏族,非李嚣的直系后代。是故,笔者愚以为既然李轨非李嵩后代,那么若李是李轨后人。也就不能称李为李嚣九世孙了。反之,李白若为李冠九世孙,那么它一定不是李轨的后代。《新唐书》吕氏二表中,还有如李氏名嵩者,其孙李晟相德宗,后囚功勋卓著而在元和中人.属籍,他们这一支亦属陇西李氏疏族,但与李禺无涉,虽入属籍,却非李禺直系后人。由此可见,陇西李氏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家族,李嚣一支只不过是其中的 支,属举世大曜者,李轨、李晟者流,大概算是偶尔露峥嵘吧。
主张李轨为李之先人者,主要有以下几位方家:王文才先生(1982),耿元瑞先生(1982),周维衍先生
6李抗后人说
此说见于刘伯涵《李白先世新探》,文载《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上册),评述已见前文。简言之,即"李白也可能自称为李禺的另一个孙子渡江投奔刘宋的李抗的后裔"。--笔者亦认为此论有一定的可能性,详见后述。
7李伦后人说
"李伦后人说"的提出者是胥树人先生。前已述及,胥树人先生在他的《李白和他的诗歌》一书中,阐述了李白的家世。胥先生认为,李广后人有李雍,位东莞太守。李雍长子李伦居金陵,为丹阳房始祖,李伦五世孙李文度曾为西凉安定太守,安定即今甘肃泾川,与陇西、陇东、秦州相近。在沮渠蒙逊灭西凉之难中,"文度与族人李宝逃到北魏,因居京兆北山。"胥树人先生随后解释说:"这里有点问题:因为北魏首都在洛阳,京兆也可指洛阳。不过两唐书世系表使用唐地名,因此京兆也可指长安。这就和信中所说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相符了.关于李白家本金陵一说,《李白家世之谜》的作者张书城先生曾和胥树人先牛通信有过一些简短的讨论。ll04胥树人先生在复张书城先生信中说:"对尊说考虑之后,拙著关于李白的世系看法仍皆未修改,可能我太胶着于'家本金陵',迷途而小知返也。"胥树人先生的金陵说,笔者在研究思索中曾抱有很,人希望(其问也曾寄希望于云中金陵),但终因"李伦之后"同"李异之后"无法同一而终放弃。据笔者所制之"李氏族谱辑略表'(即本书之表2-2),可以清楚地看出,李伦和李柔同为李雍之子,李罨是李柔之曾孙,对李伦来说,应称之为从曾孙。如李白是李伦之二世孙,那么应称李白为李嚣之从九世孙。其问虽仅多一个"从"字,可谱系支脉则相距何远!且李白晚年卒于当涂,此距金陵咫尺,但墓志中却无一处提及金陵。故笔者私谓,金陵之说,仅一说而已,其间许多环节仍无法圆通。胥树人先生及早年之公盾先生其金陵说,ll06]尚待详考。
8李陵后人说
李白是李陵的后人,前已述及,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巾期,最早由兰州大学之张书城先生提出的。
"李白为李陵之后"其说提出后,曾一度引起国内外许多李白研究者的关注。笔者曾认真研究了张书城先生之《李白家世之谜》一书,甚感全书前后互相柢牾之处太多(作者对此也不讳言,只望读者察之),有致命的弱点。兹简述如后。
首先,李陵之后不能称为足李禺之后,虽然按照笔者所制之李氏谱辑略表(表22),李陵后人和李罱后人同是李广的后代,但李陵没入匈奴后,娶匈奴妻,姓匈奴姓,其后代辈数均不可稽考。周后期与隋初时,有李贤、李远、李穆兄弟自称为李陵的后人,活跃于政治军事舞台,可他们是李陵的第多少代孙,连自己都说不清楚,怎么能同李嚣相联排辈呢?这是其一。其二,如果说李白果真是李陵的后人,那么这些后人绝不可以称是李罨的九世孙,若说是李广的若干世孙,还能说得过去,反之若称是李嚣的直系孙就实在太牵强了。张书城先牛认为,李白称自己是李嵩的九世孙,是撤弥天大谎,是捏造的,是谎说。[107]张先生的这种诠释,略嫌武断。张书城先生还认为.李白自之所以不敢承认是李陵的后代,是因为"汉帝不忆李将军",是"至死不得不避李陵之讳"。其实.真正的李陵的后人却不那么担心自己的出身,李贤、李远、李穆都不回避自己是李陵后代这一事实,而且在北周末至隋代的政治纷争中,一直拥有军政大权,也一度受到重视,并委以重任。到唐代时,另一支李陵的后裔开始活跃在当时的军政舞台上。如《新唐书》吕氏二表云:"汉骑都尉陵降匈奴,裔孙归魏,见于丙殿,赐氏日丙。后周有信州总管龙居县公明,明生粲,唐左监门大将军、应国公,高祖与之有旧,以避世祖名,赐姓李氏。"H0叫改为丙氏的李陵后代,后又以赐姓为契机恢复了李姓,到唐玄宗时,李粲的曾孙有李元结,曾在唐玄宗时代当过宰相。这说明了李陵的后代井未受到歧视,照样可以得到朝廷的重用,由此亦证明了唐代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民族共融的开明时代,各民族出身者,不论其家庭背景或血统如何,均可在政治舞台上一显身手。
奇怪的是。在两唐书《李元缘传》中,只云:"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万年。本姓丙氏。曾祖粲......"这里的李粲是李陵之后却一句也没有提,更不要说他是李陵的第多少代孙了。想其奉源,大概是辈分不清,决非他因所致。
如果退一步说,出身丙姓的李氏果为李陵之后(笔者对唐书此说并不怀疑),而且李白也假定为李陵之后,并如张书城先生所言,为李贤、李远、李穆之后代,那么李白应称李元纯为"从亲",或者这位喜欢联宗的诗人,也一定会利用去长安的机会.拜会这位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大人的,甚至也会借助李元纯的力量攀附,或至少也可以有诗文记述这种联系和往来。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诗文中却根本没有这类记述。李白亦有一个叫李粲的朋友,那就是李氏东祖房系的后代,李弈七世孙。濮州刺史李粲。此亦可参见李白诗《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及其' 笔者为之所作的析解。我们找不到李白同李元纭相往来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那么我们只好认定.李白的家世与李元纯无直接关系,当然也就和李陵无涉了。
同样,我们至今也未找到李白同李贤、李穆家族相联系的蛛丝马迹,故对李白为李陵后人之说,权称它为一家之言。
综上所述,李白的家世出身,已经有了许多种说法,其说并市,其中没有任何一种说法无懈可击。相反,每种说法都有其破绽或叮疑之处。关于上述诸说,笔者归纳了一个李白家世诸说比较表(表2-9),供读者明鉴稽考。
七、李白家世通解
在前述中,我们曾经留下了一个疑问,那就是李抗有没有可能是李白的先祖?
刘伯涵先生认为,"李白也可能自称为李嵩的另一个孙子渡江投奔刘宋的李抗的后裔。"笔者现同意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并在刘文基础上,补充理由如下。
首先,在李禺的后人中,遭沮渠蒙逊难时,李嚣的十个儿子除长子李谭早卒外,另有三个儿子死难。他们四人的后代中,除李歆第二子重耳"奔于江左,遂仕于宋,后归魏,位恒(弘)农太守"外,其他的人,史书都没有记载他们的下落。如李重耳其人,上有两个兄长李勖、李绍,而下有李弘之、李崇明、李崇产、李崇庸、李崇桔等五个弟弟。这七个人的后代,到唐时均已湮没无闻。既然李重耳为李唐的七庙之祖,那么另几位和李重耳同父异母的兄弟,本应是唐皇空的最近的族亲。按理,从血缘上看他们要比李宝之后的姑臧房、敦煌房.绛郡房和武阳房诸族人还要近许多,那么为什么只有以上"四公子房"的人诏人属籍,而李重耳的另几位亲兄弟之后人,无一支诏人属籍呢?这里只有两种解释,一是他们均已死难,只留下了李重耳这一支独茁;另一种可能,就是陈寅恪先生考证后的结论,即李唐乃冒称为李嚣之后。李重耳实尢其人,纯系杜撰关十后一个问题,笔者无意介入,兹略去。至于七兄弟均死于沮渠蒙逊难,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所以.李唐氏皇室在诏上述"四公子房"人属籍时,不在唐初,而是在唐朝已掌握政权一百多年以后方/进行,这期间的内涵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但笔者论述李白之家世时,宁愿相信史书,仍然认为李重耳实有其人,只不过他不可能是李白的先人,这一点我们在前边的文字中,已经述及。同样,我们也宁愿相信李重耳的诸兄弟都是在遭蒙逊难中死去的。
李嵩第七子李豫(预),在遭蒙逊难时,位西海太守,鞭长难及。他似乎既没有去救难,也未遭到沮渠氏的打击。他们这一支脉保存了下来,存唐天宝元年(742),其后代以武阳房被诏人属籍。除述五子外,李嚣的另外几个儿子的情况是,李翻之子李宝在遭蒙逊难时,和他的舅父唐契一起,被俘后西逃伊吾。《北史》记述云:"其遗众之归附者,稍至二千,宝倾身礼接,甚得具心,众皆为之用,每希报雪。这里的二千人中,有没有李氏的其他族人,史书未有记述,我们也只好存疑。
李宝率族人西逃,而李抗率族人东逃。后者逃难的方向,和李重耳的逃难方向大体相仿,但他们井未同路。李重耳先仕宋,"后归魏,位恒(弘)农太守"。而李抗仕宋后,曾三迁,"历晋寿、安陆、东莱之郡太守"。李抗这一支里,有没有其他的族人追随呢?史书也没有交待,我们当然亦不好妄测了。
李抗和李重耳是史书上明确有记载的李氏遭蒙逊难东逃的族人。只有东逃,才能"奔流咸秦",才能在那里"因官寓家",所以李白是李抗后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不是李重耳的后人的话)。
其次,我们看一下李抗的族人。李抗大概只有个儿子李思穆(亦可能是遭难后只李思穆一人随父逃出)。李思穆在"位都水使者"之后,"及东驾南伐,以本官兼直阁将军,从平南阳,以功赐爵乐平子。宣武进祚,进爵为伯。累迁京兆内史,在郡八年,颇有政绩。卒于营州刺史,赠安东将军、华州刺史"。李思穆有子十四人,嫡子李斌袭爵,早卒。但李斌不是长子,李斌.还有哥哥李奖(庶出)。奖为魏孝庄帝(528-530)所亲,"超赠思穆卫将军、中书监、左光禄大夫,谥日宣武。奖以戚里恩泽,赐爵广平侯。"李斌是嫡子,李奖比李斌年长,是故可知李思穆的十四个儿子中,亦有小少甚全其余者均可能为侧窒所生,而侧室即妾似乎也绝不止一位,这样十四个儿子的年龄段就会拉得很长(其间肯定也会有数量可观的女儿出世,但封建时代重男轻女,女儿一般不上册籍)。妾生之儿女当然不如原配夫人所生儿女的地位高。如果是、头或婢女所生,那地位就更为低下了。李奖是长子却不是嫡子,当为妾所生,不过他很幸运,曾得到了皇帝的青睐,由此也可以推知乃父对其钟受(尤其是嫡子比他小许多岁刚)。但李思穆有十四个儿子,在李思穆活着的时候,他们可能还居住在一起,在他死后,这些人必然会散居丁各地。因此,我们不妨臆想,李白先祖一支如是李抗的后人,那么他们这一支极可能是李思穆十四个儿子中其家族地位并不甚显赫者。也只有这样,李白才能既足李是的九世孙,女 "难求谱牒";既,"奔流成秦",却又对自己家世的解释"不能详备";而尤其令李白难过和失望的是李宝之后的几房李氏族人均诏人属籍,而作为李宝之弟这一房系的人,却没有一支享有这个殊荣。,家谱一般均由长房长孙保存,侧室子女即如夫人或妾所生养者,有的大概根本上不了册籍,有的就是上了册籍,也无册籍在已手(在手也是另册),何以能够证明其详呢?
关于这一点,书史上并不乏其例。如周时有安康人李迁哲者.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汀左。周天和2年(568),进傅大将军,多立战功,又于建德二年(573)进爵安康郡公,卒赠会州总管。据《周书》记载,"迁哲累世雄豪,为乡里所率服。性复华侈,能厚自奉养。妾媵全有百数,男女六十九人。缘汉千余里间,第宅相次。姬人之有子者,分处其中,各自僮仆、侍婢、奄阍守之。迁哲每鸣笳导从,往来其问。纵酒饮醮,尽生平之乐。子孙参见,或忘其年名者,披簿以审之。"由此可见,因妻妾成群,"妾媵至有百数",连李迁哲自己也弄不清自己儿孙的情况,每有儿孙相见时,需要对照登记谱牒的簿子,审定后才能相认。此虽有些荒唐,但在封建时代,这种以家族为核心,形成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经济和地域性的宗族集团,或许并不罕见。
却说,李思穆有子十四人,女儿按概率估,其数目和儿子的数目也羞不了多少,故可知也会达到李迁哲子女六十九人的五分之二还略强,因而也是一大豪雄家族。故亦不难想见,宗族老子一命呜呼之后,其家族必然星散衰落,遍及各地。
第三,李白的文韬武略可谓双全。一般而言,普通的家教根本兀法企及这个高度。而李嚣一族,确是文精武备,诚为家传,其代代相袭,每有优秀者出焉。也只有如此,李白从小才能受到良好的家教,才能"五岁诵六甲,岁观百家";才能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李臼之所以之成为李白.成为巾匡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代高峰,是和有这种极好的文武俱佳的家教一脉相承的。在李抗这一支脉里,李抗或李思穆及其后代,都是文武双兼的佼佼者,他们的后代,肯定也英姿勃发。
如上所述+李白的先人或许可能足李抗、李思穆的后代疏族,极可能是庶出,居于寒门,因此身世被湮没,"五世为庶"(当然此处的"庶"不是指庶出,而是指平民而言),"累世不大曜".李伯禽手疏的十数行谱牒之记述,即使没有"纸坏字缺",也仍"不能详备",盖因有其难言之隐在其间矣。
李白为李抗之后,笔者认为,此仍当属臆测,其间并无确据,仅聊备一说。
不过,笔者亦瞥愚想。李嵩一族占据陇两数百年,"我李百柯条布中州",陇西之李氏何其多也!以李嚣而论,他有子十人,遭蒙逊难死三人,早卒一人,早卒与蒙难死者,也都有后代,虽然史书记载语焉不详,但并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这砦下落不明者,再加上李冠没有罹难的六个儿子及其后人,就已经形成了个庞大的"凉武昭王之后"的家族体系。陈寅恪先生认为李唐皇族可能是李嵩族人的假冒牌或疏族,正因为该体系十分庞大糅杂,才有隙可乘。就以李嚣族人来说,嚣死后,家族遭到沮渠氏的毁灭性打击,族人奔流星散,可能已遍布西域、关陇、汉中、成秦与中土,成万户千脉之势。
检查李白一生的踪迹,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哪里都有宗亲可认,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本家族人。这说明李罱一族,或再大一些的陇西李氏一族,在有唐一代的李氏族姓中,是有其特殊地位的,它的"族网"已遍及全国。因此,愚以为李白是凉武昭王李禺的九世孙是确凿无疑的,想否认这一点不仅是荒谬的,也是徒劳的,更是不可能的。
根据本章的综述,我认为现时应对李白的家世做一模糊性的通解,以勾勒其大致的轮廓。在没有更为详尽的考古材料发现之前,我们可以对李白的家世做一这样的描述:
李白一家为陇西成纪人,是凉武昭王李嚣的第九世孙。在北朝沮渠蒙逊攻灭西凉的战乱中,西凉亡。李篙的后人一部分战死,另一部分四下奔亡逃难。李白的先人逃到成秦,因官寓家。这一支很可能是李抗的后代疏族或寒门之脉,也可能是一不可考的李氏衰微之家。他们历经磨难,又在隋末时,冈谶青"李氏当为天子",而复遭大规模的杀戮。李陵之后有李穆、李浑者,"一家三十二人遭诛,其余皆徙岭表",当在其时。李白一家虽然不是李穆、李浑之后,但隋末忌杀李姓族人,居于咸秦京兆一带的李白免人,只好向西逃窜。因为李姓在西域是有些根柢的,所以他们不难在那里生存下去。但谶言遍布,李盘牛居危,故他们"隐易姓名",更远时逃至热海的碎叶,在那里既有中原来的汉人.又有突厥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在一起杂居。他们以经商为谋生手段,在西域流离散落于碎叶一带居八十余年。而他们的家族成员,也接受了一些西域胡人的文化。既然在西域繁衍了=代,那么就不能排除其间偶与胡人的血统相融。但从李白父母对李白小时的启蒙教育,可以知道李白父母应为汉人。大足元年或长安元年(701),李白就生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汉胡混合文化的家庭氛围中。李白的父亲李"客"(李白父亲在改姓李氏之前姓甚名准已不可考,李"客"的"客"字,是邻里的称谓,非真名。)在李白五岁时,携家迁至广汉,"因侨为郡人"。当时的动因,可能是涉及了一场官司。
李白之父李"客"原名不详,后因"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也就是说,李白之父默认了这个名字)。"逋其邑",用《易经》讼卦之意,其卦为乾上坎下(卦形为蓁),其"九二辞"日:"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三百户,无眚。"蚓其"六三辞"日:"食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又,"象日;'食旧德,从上吉也。"'根据台湾学人孙振声先生《白话易经》注,知:"'食',相当于食邑的食。......'日德'指先祖的遗德。'食旧德'是说前往因先祖遗德所得到的领地去就食。"当"无力与人争讼"时,"隐怨前往先祖遗留的领地,坚守纯正,自励自勉,才能度过艰难,最后得到吉祥。"由此,我怀疑李白之父李客"潜还广议"的去处,或许就是他们先人的封地。也未可知。据《北史·序传》云:"韶从祖抗,自凉州渡江左。仕宋,历晋寿、安陆、东莱三郡太守。"一按南朝术时,晋寿"故治在今四川昭化县南"《宋书-州郡四》云:"梁州元有晋寿,文帝元嘉十二年(435),于剑南以侨流立,领县五。"李抗任昔寿郡太守,亦当在此前后。此郡的设立之原由,就是因为侨人流人太多之故加之地人稀(唐时户一千五百十七),故可推知李抗或许在此受过封地,并留给了他的后代,抑或购人地产给了他的后人。如此这般,李白父李客带领一家人,才能称作"潜还广汉"。这里有一个"还"字,历代方家均予忽略。愚以为,既然称"还",那么在这以前,必然曾经在此地住过(?)如果说,此处的"还"字是指从西域还内地,那么就不该称"潜还广汉",而应称"潜还中土,居于广汉了"。假如拙说不谬,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李客举家人川,不是无目的地流徙窜人(和"窜丁碎叶"不同),而是回到先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卦意),即祖荫之地食旧德,或者在这块祖荫之地上,还有他们的本家和至亲。
我们以"逋其邑"的卦辞,可以究察到这一点。关于这一卦,王夫之船山称,"君子则日:与其为讼也,不如其为遁也。干我者吾避也,劳于我者吾所应得。"由王夫之的析解,我们可以确认,李客携家"潜还广汉",有借祖荫以逃讼之意,而内中的"遁"字,既"潜"又"还";也就是说,既含"逃"字,又含"隐"字,抑或是二者兼有。如果没有祖荫(封地或购人之地产),李客之家,虽多赀亦难成豪族。在生疏之地,若无棍柢,必为豪右所欺。相反,如有本家族人祖居其地,才能以"多赀渐成豪族"。这里令人更为惊奇的是,孙振声对六三"象辞"的析解中,还有"不可逞强争胜,隐忍自励,才是策"的话,正好和李客"高卧云林。不求禄什"的行止是一敛的;面李白青少年时代,隐居于岷山之阳,养禽并习经练武,不也是出自同一卦辞所导引的吗?
"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大人梦长庚而告详,名之与字,咸取所象"。这里的"公之生也",有人认为是李客潜还广汉之后的事,并据此以为李白生于川。窃以为此说殊难成立。李白生于大足元年或长安元年(701),是根据李白诗中自述的年龄向上推出的,这一点当然不会错。李客携家潜还广汉时为神龙元年(705),故彼李白已经五岁,已经开始启蒙诵六甲了.有人说"神龙乃神功"之讹,笔者认为此说也难成立,前已述及繁体字的"蘸"字和"功"字,字形相距太大,讹变是不可能的。所以,李白应是大足元年或长安元年所生。既然李白生时.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亦可推知,李白绝非生于冬天,即非十月后所生,因冬天通常不易见到长庚星,想必亦难以梦见。故此,窃以为李白当生于该年的十月之前。该年十月改元闩长安元年.那么李白应确认为发生于大足元年(军九月末)。现在,我们还难以确定李白的生日,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他为大足元年所生。该年是牛年(辛丑),故李白属牛。
所谓"公之生也"一句,不是指李白一家到广汉后生李白。而是碑文的作者,在讲述李白名字来由时的另一段文字的起旬。所以,"公之生也"句,还有同上句不相连且转引的意味在内,是一个回忆句子的起句。因此,"公之生也"句,不能作为李白生于蜀的佐证。
又"指天枝以复姓"句,以愚之见,内中乃有两个含意:一个是"指天枝";一个足"复姓"。指天枝,当然是指"考虑李唐政权姓李这一因素"了。李唐为李嵩之后,李客亦为李嚣之后,为什么不考虑复姓呢?既然足"逋其邑",又是"潜还",那么恢复李姓,有没有问题呢?当然要认真地权衡一番。其次是"复姓",复姓就是将隐易姓名之前的姓氏恢复,将姓改回来。既然权衡之后,认为可以复姓,为什么不恢复自己的原姓呢?所以,笔者认为,范传正的这句碑文,是同上文"隐易姓名"相呼应的,根本不存在李白之父李客,"本不姓李,非要姓李和皇帝攀亲"不可。李氏虽有百万叶,但挨杀的也不少,和皇帝攀亲,是祸兮?是福兮?谁能说得清?所以,笔者还以为,李客潜还广汉后,他认为诉讼的危险已经消除,故可以从容地复姓了。或许,正是为了躲避这场诉讼之灾,才复姓而隐其所易之姓呢!如是,我们甚至还可以另外推之,既然李客可能为一场官司所累才逃遁入蜀的,诉讼时,他用的是当年滑袭下来的隐易时的姓名,人蜀后才恢复了李姓,不正好可以躲避诉讼的麻烦吗?李袭志五世祖可以避地安康,李白一家何以不能避地广汉,居于漳明呢?既然李白一家,又潜还,又复姓,当然会幻想着渴望有一天,他们这一支脉能够被诏入属籍。然而,最后他还是落空了。可以想见,类似李白这样的李最之后的疏族,在有唐一代肯定不会太少。
综所述,李客、李白、李伯禽一家,极可能是李最后世分支中名见经传的某支疏族(已"五世为庶"),而这一疏族早已多经磨难(蒙逊难、隋末难和诉讼难),且又难求谱牒,所以我。们对李白家世的认识,还只能停留在这种模糊学的析解上,更深刻的揭示,当容考古文物或新的史证被发现之后。
在五世为庶之后,李白显而易见由乎民出身(陇西布农),那么,为什么我们非得将李白的家世和当朝的李隆基这一皇族龙脉相勾连呢?李白虽为李嚣之九世孙,但经过五世为庶之后,他们一家早已成为平民百姓,且又是浪迹天涯者,李白也自称为布衣出身。作为平民百姓或出身布衣对李白有什么不好呢?当前关于李白家世的研究,其通解只能将其定位在李嵩之后的疏族庶民中,这样,李白也许会离人民大众更近些,而离人民大众越近,人们越会感到李白活生生的存在。
李白虽是"谪仙",但他不是神,是人茌样:
[1]詹镁《李白诗论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l4页:
[2][3]《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下.《范传止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830页,
[4]同注[1],第l9页;
[5]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第l2页;
[6]麦朝枢《关于"李白的姓氏籍贯种族的问题"》,载《文学遗产增刊》,1958年,第6辑;
[7]王步高《李白是达摩的子孙吗》,载《衡阳师专学报》l986年第l期,对麦氏说进行了否定:"李白自称是'凉武昭王九世孙'而未称·懿祖光皇帝'五世孙,说明李白即使是凉昭王之后,也不会是达摩的子孙。
[8]同注[5].第l2页:
[9]《新唐书》卷七十二上《宰相世系表二》上,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473~2475页:
[l0]《宣和书谱》,著者不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奉,1985年版第57页:
[11]同注[1],第l6页:
[12]同注[5],第l2页:
[13]这里叉出现了一个"李嚣",我仃且称之为小李嵩。小李需按《淮安王神通传》,为李孝节曾孙,李孝节为李神通第七予,而李神通为大邦王房孝王李亮之子,而大郑王房是唐宗室嫡传后裔,既然唐室自称为凉武昭王李晷的后系子孙,为何唐宗室的后系子孙中,也有称李需的呢?或许这只是一种对祖先的崇拜,也未可知,按中国人传统的命名习惯,子孙用先祖名为大不敬.是不可破的禁忌之一,笔者写至此处.犹殊为不解《新唐书》卷十八《椎安王神通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531页;而在世系表中,"淮安王"叉作"淮南王";
为研究方便起里,我们将陇西李氏、李广一李嚣旅系、唐李氏系列,在表2-2中用①号码表示;而在研究赵郡李氏时,我们用田号码表示,以便于检核对照之;
[16]《新唐书》中的《宗室世系表》和《宰相世系表》,简称"二表",为宋代吕夏卿所创,故本文中简称为"吕氏二表"。吕夏卿为泉州晋江人,学于史,叉通谱学,"创世系诸表,于唐书有功云"。此可参见《宋史》卷三三一,《吕夏卿传》。李系.见《新唐书》卷七十二上《宰相世系表一》.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506页;
[17]参阅《全唐文》卷四五八,李季卿《三坟记》,上海古籍版,第2073页;关于李叔卿的考述,亦可参阅郁贤皓先生《李白丛考》第142~143页,惟郁先生所引《三坟记》文多缺佚。又,据郁先生引《迁先茔记》文."知李叔卿卒于天宝五六年问"。
[18]《新唐书》卷二百二《李适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748页;[19]同注[1],第l5页;
[20]参见亭叔还《道教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版,第368页。按此记载,多传奇性。小过,有两点还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第一,李聿为唐宗室后裔;第二,李聿后来辞官皈依道教,隐居山林了李聿曾任歙州刺史,李白一直在宣歙州一带活动,李丰和李白有交往是完,全可能的。但若是宗室,李白则应称"从亲",今未称"从"或"族",或许仍是至亲。此仅存疑,待考。鼍(tu6),即扬子鳄,在今安徽歙县一带尚存,故《历世真仙通鉴》所言不虚。
[21]詹镬《李白诗文系年》.作家出版社l958年版,第l33页;
[22]《新唐书》卷三九下《百官志呷》下,中华书局标点本,第l317页;
[23]李延寿《南史》卷十八《谢晦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21~545页;
[24]同前注,第523页;[25]同前注,第537页:(26]《旧唐书》卷一。七《永王磷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264页;
[27]《新唐书》卷八卜二《永工磷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611页;
[28]同前注,第3447页;
[29]同注(5],第ll页;
[30]厝太宗《晋书》卷八十七《凉武昭王传》,载《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合刊本,第二大册,《晋书》第264页:
[31]谭文兴、杨君昌《谈李白的两次出峡与三次到万州》,载万县李白研究会编《李白研究文集》(第一集.l995);
[32]同注[26].《牵国贞传》,第3342页;
[33)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第917页题注。
[34]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天宝一五一条,上海古籍出版社l992年版,第l637页;
[35]同沣[1].第l6页:
[36]同注[5],第ll页:
[37]同注[27],第3443页;
[39]参见张书城《李白家世之谜》,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有关篇章;
[41]郁贤皓《李白丛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l38页;
[42]杜佐《通典》卷七十二,九族条,中华书局版,第2000页;
[43]阉琦《李白在安陆,东鲁的亲族臆考》,载《巾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第298页;
[44]《晋书》卷八十七《凉武昭土李玄盛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57页;
《二十五史》第一册,《汉书》卷五十四《李广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台刊本.第228页:
[46]转引自詹镆《李白诗论丛》,第l9贞;
[47]《晋》卷《李特传》,中华书局标点奉,第3201页:
[48]《新唐书》卷七叶二上《宰相世系表二》上,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443页;
[49]宋敏求《唐大诏令集》,第325页;
[50]同注[1],第l8页;
[51]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第l2页;
152]许地山《道教、困明夏其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3]参见江南《江南小语》中国友谊出版公司l985年版,第34页。亦可检索《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0页;
[54]参见《谱牒学研究》第一辑,:正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敝。[55]《魏书》卷五十三《李冲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179页;[56]《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此诗《岑参集》,见第74页;《张谓集》,见第459页;又,本章完成初稿后,见《文史知识》1997年第7期载有蹇长春先生文,专题讨论此诗,并断此诗应为岑参作,所见良是。
[57]《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751页;
[58]《晋书》卷一二四《慕容云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109页;
[59]《颓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四》,中华书局标点本,第l042页;
[60]
[61]岑仲勉《重校(贞观氏族志)敦煌残卷》,载《岑仲勉史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32页;
[62]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l984年版,第l5页;
[63]公盾《李白研究》,载《人物杂志》l947年第十一期至l948年第二期。此文后收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84~108页;
[64]转引自詹谟《李白诗论丛》.第l9页;按,N,tHNNNSI-Z姓为:李、时、辛、董、艾、彭、关、骞、闵、万、泄、边此可参见壬仲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考释》;
[65]王仲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载《蜡华山馆丛稿》,中华书局l987年版,第385页;
(66]《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678页;[67]同注[30],第2257页;
[68]《宋书》卷九十八《氐胡·大且(沮)渠蒙逊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414页;
[69]同前注,第2414页;
[70]同前注,第2271页;
[71]参见蚶史》卷一00《序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313~ 3345页:
[72]《资治通鉴》卷第----)L《来纪一》,岳麓书社版,第537页;[73]同前注,第597页;
[74]同[71]注,第3326页;
[75]同[5]注,第5页:
[76]郁贤皓、倪堵翔《建国以来李白研究概述》,载《李白学刊》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78页;
[77]刘友竹《李白的出生地是"条支"》,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二期;
[78]《北史》眷五十四《斛律金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l970页:
[79]参见工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7页"注1l'
[80][81]同注[30],第3317页:
[82]《新唐书》卷七十二《宰相世系表二》上,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464页;
[83]同注[71].第3336页;
[84]陈寅恪《李太白氏族之疑问》,载《清华学报》1935年十卷一期;或《金明馆丛稿毫U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3页:
[85]同注[1],第24页:
[86][873(日)松浦友久《李白的出生地及家世》,载《中国李白研究》l990年集下册,江苏古籍H版辛f=1990年版,第211页;
[88]胡怀琛《李太白的国籍问题》,据《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0页;
[89]陈贻煅《论诗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200页;[9()]俞平伯《李白的姓氏籍贯种族的问题》,载李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华*局1964年版,第263页;
[91]同注[5],第l0页;
[92]同注[89],第l96页;
[93]范伟《关于李白氏族的研究》,载《求是学刊》1986年第三期。此处转引自《李白学刊》第一辑,郁贤皓、倪培翔之《建国以来李白研究概述》:
[94]孙楷第《沧州后集》,中华书局l985年版,第315页;
[95]麦朝枢《关于"李白的姓氏籍贯种族的问题"》,载《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l964年版,第296页;
[96]李从军《李白考异录》,齐鲁书社l986年版,第43页;[97]《资治通鉴》唐纪一十,岳麓挡社版,第681页;
[98]徐本立《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载《中国李白研究》l990年榘册第l98页;
[99]徐本立《(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补让》,载《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第295贞;
[100]转引自张持城《李白家世之谜》之附录:《李白身世的研究》(节录),兰州大学出版土1994年版,第316页;
[101]同前注,第323贞:
(102)王文才和耿元瑞哺人的文章.惜未查到原文,此据郁贤皓、倪,培翔《建国以来李白研究概述》;周维衍《关于李白的先世问题》,载《学术学刊》1985年第六期;
[103]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第15兜;[104][105]同注[100],第50页附录;
[106]公盾《李白研究》,载《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l964年版.第86页;
[107]张书城《李白家世之谜》.第l4~15页:同前注,第18负;
[109]《新唐书》卷七十二上,第2468页;
[110]《旧唐书》卷九十八《李元纯传》.中华书局标点木,第31)73页;[111]陈寅恪《省代政治史略稿》(手写影印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至二十页;
[112]《北史》卷一00《序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316-3317页。
[113]同前注,第3336页;
[114]同前注,第3337页;
[115]《周书》卷四四《李迁哲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792-793贞:
[116]孙振声《白话易经》,台湾星光出版社1984年台北第^版,第84页;
[117]同前注,第85页;
[118]同注[112],第3336页;
[119]臧励貅《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馆分馆l931年版."晋寿"条;
[120]《宋书》卷三十八《州郡四》,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179页;
[121]李白一家潜还广汉,居彰明县,此当在李抗仕宋时之晋寿郡所辖五县地之一;
[122]王夫之《周易外传》.中华书局l997年版,第21页;
[123]乇小甫《唐·吐蕾-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l992年版.第133页。该页记公元700年为鼠年,放可推知于次年生之李白属牛。叉以公历推之,亦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