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632|回复: 12

[原创]《初恋杜鹃》:反拨爱情诗歌现状的经典之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王久辛是一个大诗写作的坚定践行者,大思维、大气魄、大构架是他一贯坚持的特色。他的长诗代表作《狂雪》、《致大海》、《肉博的大雨》、《大地夯歌》无不是以电闪雷鸣的态势,带来诗坛巨大反响。
   《初恋杜鹃》横空出世时,他却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唱出慢4/4拍的爱情G大调,以淡蓝色的勿忘我的姿态,显示了这位大气磅礴的军旅诗人怀柔的一面。
   《初恋杜鹃》全诗以进入花海、引起初恋的回忆、离开花海为基本情节线索,构架了一个浪漫主义的爱情时空。大气内敛,品质卓然,对爱情诗的发展现状形成了一次有力冲击。下面我从思想与艺术的相关层面做一个概括。
   一、建制上的宏大气象。坚守大诗写作,是王久辛诗歌创作的一种可贵品质,他曾经说过:“能写大诗,为什么不写?浪费了才情多可惜。”
   王久辛是有着大气魄的写作者,在他的笔下,一向被人们低吟浅唱于风花雪月的初恋之情,也在花海的气息中,荡漾起无垠的浪漫。全诗三百八十多行,十三个自然节,文字上形成的大框架,给大抒情提供了物理空间。王久辛的大诗结构,在爱情诗上的成功运用,意味着突破小令形制的婉约抒情新格局的形成。呼应这种格局,诗人采取了大写意的笔法,展现了情景中悬浮的美好意绪:
心醉神迷
是心醉神迷的渴望期盼
幻化出的歌声
是歌声在心上缠绕
缠绕出的小溪潺潺

一团团如丽眼飞翔的杜鹃啊
把我的心照亮
把我的情儿牵
我要亲吻歌儿一样的杜鹃
我要杜鹃含着我的吻一样的歌儿
遍植群山
让所有的游人啊
不仅心动如潮
还要梦魂萦绕的痴迷苦恋
   前节寓人,后节绘景,天人一统,王久辛的初恋世界与大自然的花卉海洋形成了完全交融的天地结构。境界阔大,意指飘逸,这是情感世界里的泼墨山水。
这首诗歌的大气,还在于她思想气脉上的价值估量始终是巨大的。虽然为爱情诗歌,却总有思想总纲运行其中,诗人对情感、现实的潜沉思考,不时在诗中得到突现与放大。诗人认为“美不是美的本身”,美是生活:
美不是美的本身
美是灵动鲜活的丽眼
是丽眼的扑闪灵动
灵动扑闪出的
心醉神迷
是心醉神迷的渴望期盼
   随着诗绪的升华,美在诗人眼中还是哲理性的信仰高度: “哦/美并不是美的本身/美是万物生灵的精神”。这些都超越了狭隘情感的范围,成了诗人理想的诗性影像。当诗人吟唱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便看到了他高于私情忠于理想的质实人生:
不慕虚荣把朴素当作箴言
不追时尚把坚定当作信念
热爱生命啊
珍惜所有的时光
酷爱生活啊
把每一寸土地都当作花园

    王久辛是一个手持大诗写作尺度的诗人,他以自己的标准剔除了儿女情感的狭隘、偏执,以自己的大视野重新熔铸初恋记忆中的星星点点,并因此形成情感的大宇宙。一时,情与美相生的爱情大观园里,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二、思想上的 “软锋芒”。这是指《初恋杜鹃》中隐性的思想创见,与前面正面现状直抒胸臆的思想内容不同,对照于现实,它几乎是一种冷凝在淡然意象之后的悖逆甚至冲杀。
    王久辛的这首情诗总体主题的呈现简单、轻盈,曾引起了个别读者对内含的质疑,针对这样的问题,王久辛曾说过:“初恋写复杂了,就是黄昏恋了。”诗人这话是颇有哲思了,人之初,性本善,清纯透明、碧玉温润、气息清朗,是初恋的特质,过于深远的打量,反而会南辕北辙。诗人唤醒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本原意义,意在让我们更加接近情感美的自然状态,也包容着诗人在创作理念上的拨乱反正的想法。回顾生活中的颓废爱情观,爱情成了游戏,一些梦幻迷离的崇低爱情观主导了人们的生活,不少诗人与他们的作品开始背离审美原则向下滑行,并在情欲包容的畸变心理的映照中将爱情的透明变得混浊起来。王久辛还原了爱情的本真面貌,他取消了现行诗歌表达中的间接、迂回的方式,以清澈雅致的语言重铸了爱情的水晶小屋。这种复位,是传统格调的复位,对现行紊乱无章、污浊不堪的爱情观是一次反动。
不曾被唇亲吻
不曾被欲望惦念
有寂寞的红孤傲的黄
有温馨的橙娴静的蓝
甚至还有紫色的神秘与高贵
和白色的圣洁
   这是七色杜鹃象征初恋美好神韵的有关描述,诗人通过五彩缤纷却又纤尘不染的色泽与品相,确认了爱情的圣洁无瑕。诗歌的后面进行了深层的补证,从意蕴的肌理与逻辑上与之对应:
像天理那样果断
像人道那样自然
像赤诚那样鲜艳
艳啊
漫山遍岭的艳啊
一直漫到了天边……

    至此,初恋形质统一的琥珀形态无可挑剔地呈现我们眼前。在对初恋回忆过程线性客观叙述中,诗人通过细节的拓开,增加表达上的活力与弹性。避免了表达上呆板、单一的缺陷。
    基于上面的理念,诗人珍藏着花海与初恋的宁静、美好, “我的心/只珍存没有杂质的真情/哪怕这真情只有那么一点点/或一小段儿/我也会把这真情含在心底”,诗人还以微妙的心理呵护着初恋这个透明而脆弱的安琪儿,“比露珠更晶莹/比星星更明亮/是含着芳香的水晶/是一碰就破的花仙”,这种感性敏锐、挚切真诚的爱恋心理,在今天已是西洋风景了。王久辛凝定的坚执姿势,是向那些失去唯美品性的爱情发起无声挑战。诗人说, “这首诗先甜后苦,含着苦,不诉苦,我只怀念那一点甜,用一小点甜对抗苦,只有一个充满笑意与爱恋的眼神儿望着我就足够了”,爱的心境至纯至美,透露出一种高洁的人格力量。这是王久辛爱情诗的底色,对比这一底色,凌乱的呼号与情绪的勃发,都不是真正的爱恋。
     关于色的描写,当今诗坛并不陌生。色几乎成了一个廉价的哲学抑或诗学概念,被不少诗人扛在肩上打天下。沈浩波是一个天才诗人,但他的 一些“下半身”诗歌却坚持原生态与审丑原则,我们来看一首他的代表作《一把好乳》:

我就盯住她了
胸脯高耸
屁股隆起
真是让人
垂涎欲滴
我盯住她的胸
死死盯住
那鼓胀的胸啊
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
她终于被我看得
不自在了
将身边的小女儿
一把抱到胸前
正好挡住我的视线
嗨,我说女人
你别以为这样
我就会收回目光
我仍然死死盯着
这回盯住的
是她女儿
那张俏俏的小脸
嗨,我说女人
别看你的女儿
现在一脸天真无邪
长大之后
肯定也是
一把好乳
   这是一个好色者心理极度膨胀之后的心理写真,情趣低下,品相不高,具有瞬间激射人的非积极情绪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王久辛笔下的 “色”之描写,辐射、灵动,包含着健康的人生心态:
你被一峰峰的花波掩埋
在花峰浪谷间神游
犹如与当年的情人拥抱
那个酣畅啊
几近贪婪


而那起伏的风吹着抑扬的花
又随着山峦的起伏抑扬
而抑扬起伏
多似热吻后的少女
那起伏又抑扬的酥胸
在把难奈的心跳遮掩



花的浪花的峰哟
千峰叠起优扬的七彩
万花堆出芬芳的汪洋
一浪高一浪
花峰如嶂
勾起人遐想无尽
哗——
又把人拽回鲜花盛开的人间
   以花海涌荡的形态交汇写出爱恋如火的情状,色而不色,因性而产生的美感流向始终在花丛的起伏中得以升华。
   境界高下,不言自明。
   王国维认为,境界之元质,艺术之本体。在泛爱诗歌盛行的今天,在色相诗歌无所不在的今天,王久辛坚持爱情诗歌纯正的高格品相,是对社会的一种承担。
    三、抒情手段上的冷热结合。冷抒情是近年来现代诗歌创作手法中比较普遍运用的一种抒情手段,这种抒情相对于浪漫色彩的直接抒情,显得冷静、克制、隐忍,寓动于静,寓情于理,琴瑟钟鼓全在文字内心奏鸣;有些诗人自称自己拒绝抒情,事实上也属于这种抒情范畴,完全不抒情的诗歌是不存在的;热抒情相对于冷抒情,直抒胸臆,飞流直下,热烈奔放,是传统抒情的主要手段。
   王久辛的诗歌以热抒情为主,他的许多大诗里以气壮山河的情怀,以奔腾咆哮的气势,以涌荡起伏的情绪性词语,直接喷吐自己内心的熔岩:
泥脚更快了吧叽吧叽

一片吧叽吧叽吧叽吧叽的
泥脚在山路上奔突
吧叽的奔突天越来越暗
吧叽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又下雨了又下大雨了

吧叽中又加入了大雨打在
树叶上的噼叭噼叭的吧叽
吧叽的噼叭噼噼叭叭
叭叭噼噼吧叽的噼叭
噼叭的吧叽吧叽吧叽
吧叽的噼噼叭叭噼叭的
吧吧叽叽奔突奔突
一片吧吧叽叽噼噼叭叭的
奔突大雨中的奔突
一群泥人的奔突--
乌龙江奔入双耳
奔入一群泥人的双耳
是吧叽噼叭中又加入哗哗的
涛声的乌龙江乌龙江哗哗着
吧吧叽叽噼噼叭叭
噼叭的哗哗哗
吧叽的哗哗哗
哗哗哗的噼噼叭叭
哗哗哗的吧吧叽叽
    这是王久辛著名长诗《大地夯歌》中的一段文字,我在一篇分析文字中指出:近乎疯狂的笔触,带来近乎疯狂的旋律,这是基于当时大部队行军现状的超验,实景、节律、战斗心理、信心无不混杂其中,成为情绪飓风。情绪风暴是王久辛诗歌的一个特色,尽管有时风力不一样,但我们还是感受到这位军旅诗人直击世界的激射的锐气。
    《初恋杜鹃》延续了这种风格,并根据题材特点做了语境压力的放松和情绪释放中的内敛处理,这并不妨碍字里行间热带风雨的情感之鞭放牧诗人的意绪:
那是一大片
一大片连着

一大片
含着啁啾的光
在山上盘旋着飞
在湖面上嘻戏着飞
在游人的心上骄傲地飞呀
一瞬瞬
一瞬瞬的美哟
闪电般掠过人心
一闪
一闪
如玉指拨动心弦
弦响铮铮
铮铮弦响
又如仙女一群一群
飘飘徐徐
徐徐飘飘
飘到眼前
飘到我身边
   这种抒情风格是全诗的主导风格,只是格调比较以前的诗歌更加雅致、亮丽、玄幻,从基调上反映了一位军旅诗人情绪霍霍的不变本色。
     如果从地域上讲,热抒情是南国风情,冷抒情则是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其外在表征。炙热的火舌却在内心的大地然动不息。冷抒情对诗人把控抒情火候的能力提出另一方面要求。
   诗人王久辛《初恋杜鹃》冷抒情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理性抒情,理性抒情又称潜沉抒情,是将抒情隐藏在哲思之后。诗中称 “美不是美的本身”,以白马非马的二律背反推导,表达出对美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里的思维方式表现为抽象、归纳、分析、综合的一些特点,形质上离感性的认知远了一点。但它的终极目标却是在于达到对花海和恋情赞美的感性高潮,这是沸点到来之前的一次冷却,其丰富的情感意蕴在说出之前已经非常饱满。
   二是零度抒情。零度抒情,是指纯客观的议论与描述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取向。它与单纯的理性抒情不同,增加了广义记叙的成分。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崇尚天人合一的祖先
像光一样道法自然

人说
山无林不俊
于是
层林尽染
人说
林无花不秀
于是
杜鹃绵延
他们把生存的幻想
变成杜鹃花的花海
   这是一段带有宗教哲学推导逻辑的文字, “天人合一”的概念在这得到了抽象与具象的整合。从情感的抒发角度来看,缺少激变的关口,许多赞美的情愫潜沉在意识深处,给透视这些文字的人以明亮的反射。
三是逻辑抒情。《初恋杜鹃》中,诗人借助于形神结合的分析和自然语言逻辑推导,展示了形而上的浓郁诗情:
她为她内心的美而盛开
盛开了就盛开了
决不会把付出的一切清算
不是宽容
不是麻木
是魂归自然
是自然魂归
像太阳有升又有落哟
似月亮悄悄挂在中天

美吗
美——美的自然
自然的美啊
才是真正的大美无限…

    冷情情与热抒情在形态上形成了抒情状态的两极。那么,冷热抒情结合起来,产生什么样的抒情格局呢?《初恋杜鹃》里有一例典型:
苦恋的杜鹃鸟啊
你为什么啼血

为什么你的单相思
像那盛开的簇簇杜鹃
红遍山岗让人认识赤诚
白遍天涯令人理解纯洁
紫遍阡陌命人梦见高贵
黄遍桑田让人见识灿烂

美并不是美的本身
美是万物生灵的精神
时刻把人心感染
   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本质一点说,就是有节制的抒情,这是抒情世界里的春天,微风和煦,温润宜人。
   这些抒情手段的综合运用,颇显出王久辛抒情笔墨的繁富:大江东去,他唱铁板铜琶;晓风残月,他也会笙箫合奏,灞陵折柳。
      四、对经典作品和古典文化的传承。
   《初恋杜鹃》出现之前,纵览中国文学史,有“两棵树”堪称爱情诗的风景。一棵是建国初期闻捷的《苹果树下》,这首诗以叙事的框架抒写了一对在劳动中的青年男女的恋情,这首诗里程碑的意义在于从传统爱情诗“自我抒情式”走向“客观叙述式”,注重爱情生活的理想化色彩的敷着和“意义”的寻找;另一棵是七十年代一经发表出来就有轰动效应的舒婷的《致橡树》,诗人以“虚拟的口吻、运用新奇的意象、含蓄的剖白”,以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捕捉了复杂细致的爱情体验,并上升到人格独立的人文高度,歌唱一种想象中的独立、平等、依存的理想爱情。从艺术到思想,舒婷都将爱情诗写到了极致。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站在这“两棵树”下,等待更优秀的爱情诗歌的出现。风花雪月、低吟浅唱、质地轻飘的情诗充斥了我们的视野,那些爱情的落英,因为缺损水分与芳香,不再缤纷迷人。
    但是现在,《初恋杜鹃》,以其融通古今的造型,以其情韵幽雅的色调,以其对灵魂深度回顾和追问的思想“软锋芒”,打开了艳压群芳的诗性质地和向度,她无疑把我们带到了爱情诗歌写作的另一重崭新天地,介于她的经典意义,可以称之为“两棵树”空间之外爱情诗歌的第三极。

    首先《初恋杜鹃》从“两棵树”之上吸取了盛开的营养,并将自己的根须延伸到古典主义的土壤。“杜鹃花”开在了苹果树上,这是王久辛艺术嫁接之后的情景。《初恋杜鹃》情节框架抽象外来,就是由景及人,由景入情,再由情归景,由景返人。全诗首尾回环紧扣,天然一统。把观花与回忆初恋的过程统一得极其完美。其以叙述脉络张本的结构方式,与《苹果树下》以季节转换紧扣爱情成熟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首诗,归结起来都是以叙述为形式,抒情为本质。不同的是,《苹果树下》构架上是青年男女的爱情和苹果在季节轮换中同时成熟了,这是一个平行的双向指认的时序过程,有力加强了象与义的交互确认。《初恋杜鹃》中,诗人观花与回忆,是一个交错的时序过程。该诗借鉴《苹果树下》的构架基础上,不株守旧有格式,使得诗歌的整体结构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灵活性,意义的跌宕变化有了更多的可能。《初恋杜鹃》的手法上则偏重于对《致橡树》的承继和发展,比如对爱情体验的有效捕捉和具象化、细节化的展开,就与舒婷橡树的爱情枝柯有着同一个延伸方向。《致橡树》中爱情的象征体“木棉的形象”表述占了全诗的近一半内容。突出主体形态是为了突现意义与情感,使木棉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崇高的爱情观正是在这样深刻、有力的描绘中打开了难以释解于抽象解说的内在。《初恋杜鹃》对杜鹃花海的描述几乎贯通全篇,从某一个角度上看,这首诗本身就是花的海洋,花的气息,花的芳香,花的明丽,花的立体形态与初恋的美好合二为一,并由此突出初恋的唯美质地。这与《致橡树》突出主体的基本创作走向如出一辙。当然诗里表现出的浪漫玄思,清新情韵,与《致橡树》深沉严谨的思想格调略有不同。
    “两棵树”上有为 “杜鹃花”盛开输送养料的枝柯,但“杜鹃花”对古典文化、民俗文化的自然融入,是“两棵树”与许多爱情诗所未能企及的。比如“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比如古典主义经典音乐《梁祝》,当王久辛写到花海忆恋时,情不自禁地吟哦道:“她打动了多少妙龄少女的芳心/又勾起了多少英俊少男的思念/我知道她是圣洁的花神/如出浴的西施/似微熏的赵飞燕/她含芳带露呼之欲出/她粉妆羞媚巧笑顾盼/她是夺魂的迷离/又是还神的妙曼”,“四大美人”中出场两个,最后两句是不是受了古典爱情剧《还魂记》的影响?诗人王久辛对古典文化的传承是广泛而认真的,他的诗歌因为古典文化的浸淫显得异常厚重。
   《初恋杜鹃》宏观上的广大和微观的纤丽完美结合,以皈依传统的 “反现实”抒情姿态,从思想到艺术上,对爱情诗歌创作状态进行了一次突进。全诗构架了花海与初恋人生的象征性呼应,用华兹华斯的田园式浪漫笔法一路写来,将来自斯卡布罗集市的爱情写得芬芳、轻盈、纯洁,掀开这层神奇纱幕,我们便会看到诗坛的 “男高音歌唱家”王久辛,正弹着爱情的老吉它,将一脉脉如水的柔情弹奏成当空飘展的柔情彩练。




[ 本帖最后由 祁鸿升 于 2008-10-6 22:27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6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需要的宏篇,也需要经典理论支持,挂了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官儿 于 2008-10-6 22:30 发表
时代需要的宏篇,也需要经典理论支持,挂了大力支持

感谢官儿总版的鼓励,远握,祝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比原诗还要厚道。问候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体会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久辛其他作也概而捧读,亦颇为欣赏其作沉厚大气味旷。
但说实话,鸿升兄的此评佳矣,久辛此作貌似不足以担如此论。
个人浅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诗何需一评,鸿升是在浪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水作k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0-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飞骏 于 2008-10-7 15:15 发表
这种诗何需一评,鸿升是在浪费时间。


个人也觉得此诗担此评论貌似不足。

[ 本帖最后由 红娃v 于 2008-10-7 17: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评论是需要真心学习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0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