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41|回复: 5

[原创] 小草的味道--读《有风的日子,我贴着海面而来》文/冷月无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5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风的日子,我贴着海面而来/踩不死的小草
1、

海风中,长发卷起来垂下去,一脸的线条
妩媚不过如此

如果把视线在偏高一点,和那个著名的
标志拉成一线,背景是曾经凶狠曾经温顺的大海
那我将从重新认识一个词:惊鸿一瞥

不用怀疑一根烟的耐心
我听见涛声在耳边迅速溃败

2、

海的对面有岛,名蓬莱
阳光充足时,有仙人巨石上翻晒秘录
手腕轻颤,奇迹就此漫开
引渡人荡开双桨,海水压过去,驱走大片的旧景象

你站在高处看暗灵飞舞,一些轻一些重
一些美好藏在挤压中
如同婉转的妙乐,抽丝般倾诉,一波三折

有些感觉,来自别人的身体
琢磨中它停止了呼吸

3、

赤裸裸的碎裂,没有什么无所适从
可以计较的伎俩,洗净一身浮灰,低声说话
影子里移动着虚浮的光

另一边的人隔着天涯,莫名的惆怅
一定要呜咽出月光,枉费说出多年的疼痛

继续整齐的混乱,我说不出来。不如漠视流水
崖石,阳光,残酒几许
不停地追溯往事,一遍遍重复着淹没自己

4、

象天一样蓝,透明的心思,悱恻的风
无所顾忌,等候不确定的事物

小精灵跑出来,一路招摇,摇曳
期待遇上你的目光,在海水抵达的地方
清一色孤单。灰色的毒,伪善成花朵

再远一点,不紧不慢地退却,暗藏杀机
汹涌着过来,我来不及躲闪

5、

比起漫长的叙述,来回显得简单并不无趣
少了怀旧,什么都在渐渐消失
有些麻木,有些恍惚,迟暮不归

放逐者起歌,岩石在低处,安然若静
虚无腾空而起,压住飞翔的欲望
完成一次成仙的想象

没什么好说,岸不是我的



写在前面:和小草并不熟悉,因了诗歌,总能在不同的地方见着她的文字。每每读她的诗歌,我最深的感觉是与众不同。在网络上,优秀的写手比比皆是,甚至有许多写手的作品要好过书店的书架上陈放的所谓名家之作。但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只能说出某人的诗歌写得好,却往往无法立马说出其诗歌的特点。终其原因,还是没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之缘由。而一个成熟的写手,一定要有自己个性鲜明的写作风格,说白点,就是自己的味道,谁也模仿不来的独特味道。这种独有的风格,在不署名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让熟悉的读者一眼就认出是谁写的。诗歌写至此,何其幸福哉。

关于这组诗歌,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来解读小草的诗歌,那样会破坏了她的诗歌带给我的特有的享受。是的,就是享受,很舒服很惬意的享受。

“有风的日子,我贴着海面而来”,题目本身就很享受,注意其中的关键字眼“贴着海面”,这是典型的“小草式”诗歌语言,在看似简单平常的字眼里流露出许多的柔情和妩媚,用极为不经意的手法将诗歌的立体感和画面感勾勒出来,从而带给读者非凡的享受。无疑的,这需要非常娴熟的写作技巧。昨天偶遇一位诗友,谈及小草这组诗作,他给出的评语是:技巧性太强了,不是写诗,而是在玩技巧。对此,我保留我的意见。所谓出神入化,不为写而写,随意“玩”得起来,也是一种境界,不是吗?!

刚才我说题目本身隐藏着几多妩媚,我们看到,首节已直接道明心意,而且每一节的起笔都显得从容不迫,细致且极有耐心。猛一看起来似乎琐碎了些,其实不然。这种安静舒缓的起笔对于接下去的展开拔高起着很重要的铺垫伏笔作用。

很显然,这一组是诗人游蓬莱临海而立时的所思所想之作。整组作品反复通过风景来反衬自己纷飞的思绪,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挥发。这让我想起了二十世纪的游吟诗人聂鲁达,每次读小草的诗歌,我总有很“西方”的感觉。好象她就安静的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以一种宁静、安详的心绪来表现幸福和悲伤。表面看起来没什么波澜,实则饱含激情和对诗歌执着热烈的炽爱。

在小草写出这组作品后,我不只一次听到诗友对于尾句的赞叹。而事实上,这一整组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反复把海的汹涌起伏和人生的前尘往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期许紧密的结合起来。整个节奏如流水般潺潺不绝,诗人采用自己擅长的长句,有许多的“的”字,但读起来丝毫不会累,且层次分明,一节高过一节的舒展,直至在最后不动声色的将高潮托出。

如果你够细心,一定可以跟随着诗人的思绪贴着海面沉沉浮浮在时光的长廊中,徜徉。。。读完后虽有些悲情的味道,但个中透出的明媚和释然引得读者反复咀嚼,留恋不止。

人生有无数的悲欢离合,曾经的幸福顷刻间便会变得虚无,面对大海,沉吟往昔,诗人感到了人性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但同时诗人又是非常自我“洞透”的,喧嚣的经历恰恰可以使她如今的精神澄明。在最后一节的叙述里,我们更加可以体会到诗人渴求突破自己超越自我的追求,希望在瞬间不时迸溅出来,对于人生的真正洞透就在诗人吟出的“没什么好说,岸不是我的”这一收关之句里,那么克制,如同渗血的伤口,却又那么释然,透着大无畏的勇气和超脱。

不少诗歌网站反复说诗歌在如今这个现实社会里已经缺少读者了,事实上诗歌从来不缺读者,一如诗歌本身就是孤独的,她的读者也无须将热爱说出口,我相信彼此间一定早有感应。


对于诗歌而言,这种体载本身就是将深邃的思想寓于浅显的故事元素中,在小草的诗歌作品里尤其显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有时让你几乎喘不过气来,而小草诗歌里那种从容娴雅、柔和略带精致的感伤让心灵不断奔波的你我得到了惬意的憇息,作品中从不间断的韵律节奏之美更增添了意境的空间,从而达到了与诗人与作品的共鸣。真正享受到了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愉悦。
发表于 2008-10-2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我们赏诗~~不错不错~~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位。
小草的心态很好。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6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针对还有人看出来“玩”技巧而言。心态好必定出好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诗歌网站反复说诗歌在如今这个现实社会里已经缺少读者了,事实上诗歌从来不缺读者,一如诗歌本身就是孤独的,她的读者也无须将热爱说出口,我相信彼此间一定早有感应。


同感,喜欢有个性的诗风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拜读完佳作:光明与黑暗的抗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1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