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93|回复: 3

一个诗人和一座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上海一家大型国企的办公室主任,程林看上去没有半点官样;身为一位校园诗人出身写诗长达二十余年的青年诗人,程林丝毫也不象人民群众印象中的诗人。但程林的城市诗,的确独树一帜,充分体现出一个诗人对一座城市爱恨交加,若即若离的生态解读。

    中国文学乡土寻根的母题源远流长,却非常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写作,尤其是诗歌。虽然在山头林立流派纷呈的所谓诗坛,城头变幻的大王旗中,亦有几杆标榜“城市诗歌”的旗帜,可高挂的羊头下大都卖的是狗肉。程林从不自命“诗人”,更不以“城市诗人”自居,而是坚持私人化的诗歌写作来默默记录自己这个个体蚁民与大上海这座浮华都市的纠结。

    当下的诗歌写作,呈现两极分化,要么是故弄玄虚的各种主义,要么是流于大白话的“梨花体”,诗人要么远离生活现场,要么浮于生活表层,再加上网络诗歌泡沫翻涌,以致诗人成为大路货色,读者则成为稀缺资源。

   程林的诗歌便是他的生活,好读也耐读,不追求“深入”也不刻意“浅出”,轻描淡写又意味深长。

   拥有上海身份证与作协会员证,且成功跻身上海中产阶层的程林,并非土生土长的上海土著,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北小镇,自然也没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上海的二十年里,他还曾开过出租车,对底层生活感受颇深。因此,他的诗歌没有一般城市诗人的小资味道或异乡心态。程林眼中与诗中的上海,不是一个平面的符号,而是一座立体化多元化的城池。组诗《上海地图》单是一系列标题就呈现出了上海的城市细节——《衡山路的酒吧》、《午夜立在延安路天桥上》、《淮海路有一棵树倒了》、《雨打在南京西路上》、《在胶州路家中刷牙》、《恒丰路的新客站》、《外滩的黄昏》、《襄阳公园的几只麻雀》……

   上海也让程林迷茫:“阳光下/无数高楼大厦/像交错闪亮的牙齿/我不知道/这座城市/到底要吞下什么?”他甚至有过逃离的冲动:“在恒丰路的上海火车站/我象一个真正的过客/却找不到一件值得带上路的行囊/我不是那些背着棉被、草席/或者拎着一只特大号蛇皮袋的外乡人”但他终究离不开上海这座令他又爱又恨的大都市:“我喜欢在恒丰路上走一走/然后在新客站停一停/其实我无路可去/就象火车开到了铁轨的尽头”

    程林和他的城市诗,都已扎根于大上海,注定无法挣脱。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做诗人好多年后读古筝诗集<虚构的房子>有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值校园诗歌的黄金时代, 校园诗人便是如今的超女和好男儿.当年俺还是年少轻狂的中学生,嘴边尚未长出绒毛,青春期骚动的诗情却在心头疯长.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挤出不少作品又变成大大小小报刊上的豆腐块,收割了一麻袋同样是中学生读者的来信之余,飘飘然面无愧色地弄了顶校园诗人的草帽招摇过市.

   时过境迁,当年的诗友纷纷出落成所谓70后诗人或在网络诗坛混个脸熟.俺却早在十年前就背弃诗神缪斯,从抒情转向叙事,写起了小说.套用一句歌词我不做诗人好多年,甚至于对曾经求之若渴的诗歌刊物和各种诗集敬而远之,就连朋友寄送的诗集也难得有耐心细读.

  2007年五一,梨花体和诗人裸体的尘嚣尚未完全消散,闻听上海新城市诗刊在离俺家不远的下河迷仓举行三位诗人的诗歌朗诵会,其中程林正是当初的校园诗人出身.无所事事兴之所致便溜过去充当了一回听众.在诗会上,见到南京的才女加美女诗人古筝,得到她主编的<陌生诗刊,又听说她与当年的偶像级校园诗人洪烛同为少年诗友,年龄不大诗龄不短,不由对她新出版的诗集<虚构的房子>产生了阅读兴趣.

   收到<虚构的房子>一书,首先被雅致的装幀设计吸引住了.但生就一幅好皮囊并不代表素质就高.俺这些年不写诗不读诗,很大程度上在于觉得诗坛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写诗的比读诗的还多,且能驺几句的都自比诗仙李白再世.

   读过<虚构的房子>后,俺感到古筝最让俺敬佩的不只是对诗歌始终如一不离不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写作的澄净如一,在不断磨砺诗歌灵性的同时从未磨灭自我的个性,不被种种拉虎皮作大旗的流派和哗众取宠的风潮所挟裹.说句有点肉麻但完全真城的套话: 古筝的诗与人正所谓诗如其人人如其名,古典空灵又鲜活机敏,才气流倘中不失风骨,没有某些美女诗人无病呻吟的故作忧郁,也不象某些民间诗人标榜反叛的故弄玄虚.

  俺向来好大喜功志大才疏,写诗时喜好写长诗,后来写小说也老写长篇(长篇便于出书换银子也是一个因素),因此一直偏爱厚重的作品.古筝的诗歌无疑是轻盈的,但并非轻飘飘的失去份量.”我的桃花开在折扇中/一撕两瓣的春天, 一瓣流落到江南”,春天的桃花自当不会如秋天的落叶一样随波逐流随风飘逝.”这样的春夜,我一直在耳鸣/风声,虫声,树叶的抖擞声于黑暗中”,如此意境,比之古人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更深沉.中国新诗原本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并非汉语的最佳表达方式,先天不足需要吸汲古典诗词的营养.古筝的诗歌在现代意识中不乏古典韵味:”如今,那些蛊惑夜晚的香味/已荡然无存.你混迹于一堆旧书中/浸染一身油墨的味道”(香水瓶).

   女诗人作诗往往难脱脂粉气, 古筝亦不例外.但她的诗歌在个性和感性之外,已逐渐脱离小女人趣味,灵性中不乏敏锐.”我的灵魂是否已经背离/在肉体之外生出一对翅膀/在静魔中以长眠的形式/返回过去”现代人灵与肉二元生存,表达的淋漓尽致.”喧嚣之后归于沉寂的树杆和破旧的站牌/竖立在白天和夜晚的两侧,车辆缓慢驰过/扬起的泥浆淹没了整座城市的天空.”看似冷静客观的叙述,流露出刺骨的悲凉.

   古筝是公认的才女,但才气纵横不一定能成就好诗人,多少诗人空负满腹才情却写不出一首好诗.从<虚构的房子>可见古筝写诗并非完全依赖才气和灵感.

   “我有九条命/我要九次跃起,九次降落/以九次的重生否定过去” 坚守个性  ,使古筝不曾在喧哗的诗歌风潮中迷失自我; 磨砺灵性,令古筝在坚持写作中不断超越自我.对比之下,不仅吾等诗歌叛徒应当惭愧,某些以大腕自命的诗歌活动家更该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两位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8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1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