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07|回复: 0

张作梗的诗意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3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作梗的诗意美学

——兼谈其诗歌《纤夫》

刘亚明

    张作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反思诗歌写作的契机。
    我想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诗歌的热爱与崇拜。我们不能不承认,那一时期的诗歌不仅繁荣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段时期,也一度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热情。同时,因为诗歌的魅力,更让众多的文学青年把诗歌写作作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和追求。这样的诗歌历史还可以延伸到中国现代史的各个时期,如解放战争的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战场,等等,以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新诗写作,乃至更远更远。这与当今的诗歌写作不景气、诗歌刊物难以维计的情境相比,我们不得不说,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脱节,诗歌对社会的美学意义失衡,导致了诗歌创造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大幅下滑。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我们眼前的诗歌能够被人民大众赏读的诗作不多,更缺少世代流传的旷世佳句。不无夸张地说,我们相当一些诗作者还停滞在一种迷蒙、困顿、毫无鼓舞士气的颓废式写作状态。尽管报刊杂志网络每天登载的诗歌无计其数,但因为精品不多,且诗歌市场鱼目混珠、好坏标准不一,诗歌的神圣不在。
然而,张作梗诗歌的优美意境表达无法被纳入这样的框架当中。诗歌《纤夫》,是诗人张作梗发表在20112月号《诗刊》上半月上“每月一星”栏目中的《灵魂的后方(组诗)》之一。这首诗,让我们聆听到了一种亲切的声音。这种声音,来自于亘古的江河,来自于江河两岸坚硬的岩石和殷实的泥土,来自于诗人灵魂的深处。确切地说这首诗,并不是用诗歌的样式表达某种政治态度或反映什么社会现实,而是用现实主义为基底的高雅艺术描绘,把静态的事物写得生动而鲜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张作梗不仅是一位高亢的生活歌者,更是一位善于发现美的诗人。一方面,张作梗通过《纤夫》展开了美丽的想象空间,如“与一条江拔河”、“翻滚的江水,站着”、“一根血水和着汗水搓就的绳索”,把历史的沧桑从美的意境中打开;另一方面,诗人却在沉思,着力刻画与一条江、与命运抗争的纤夫,用“天空匍匐着。山匍匐着。峡口吹来的疾风匍匐着”来形象地呈现纤夫的艰辛。这些人和身边景物动静结合的场面,平缓地打开电视一样的图像画面,它与我们内心的深处的图画发生穿插、叠印与对比,立体地形成了一种宏伟、旷远的视觉场域。与此同时,很自然地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也体会到:在诗歌的语句排列组合中,我们的思想走多远,我们的诗歌意境就能走多远的道理。“为了防止打滑——血液贴近壁垒,/他们把脚窝嵌进石头,/将沉重的命运勒进肩胛骨。”张作梗这样的叙事写作方式,表现出对纤夫前行过程中动感的强调,也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诗歌内在的深邃性、沉重感和感染力。
    和环境一样,文化生态是需要良性发展的。这样的良性发展,在诗歌领域就是要体现诗歌与人民大众无法割裂开的血肉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那么,此时此刻,重新审视张作梗诗歌《纤夫》的写作动机、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看起来就格外重要了。于是,我们看到,张作梗的诗歌写作方式,毫无征兆地被从“内容”上剥离下来,成为诗人一种自觉自在的文学简约表达过程。这一特征贯穿这首诗歌的全部,促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写作风格。
    一首诗歌再短小,也不应该没有表达的内容。张作梗对诗歌写作方式的改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再次确信:混合着心血而凝成的作品,一定有被读者接受的一天。”这里,我们可以断言:“混合着心血而凝成的作品”正成为张作梗诗歌创作道路上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即是以这样的口吻推介自己的诗歌:“《诗刊》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显现出如此大的魄力,竟然刊发出了我的《方言》、《水上来信》、《书简》等极具实验性质的作品。这不啻给我的写作带来极大的鼓舞和支持。”回过头,我们发现虽然这首《纤夫》不过20行文字,但足以表露他的创作态度和语言之美。美学一直是诗歌所需要呈现的艺术范畴,张作梗运用文字的手段,把绘画意义上的美感再一次铺陈于我们的阅读过程之中。一方面,他试图渲染宏大的拉船场景,把既定的江水、崖石、浅滩、缆绳、人物等构建的画面都模糊成一幅巨大的国画,然后,以时间的维度拉近那些逼真的场面,呈现生命的质感。“逆流、逆流而上,他们从水中拔出太阳像从/石头中抠出灼热的川江号子;一根血水和着汗水搓就的/绳索,成为他们抽打浅滩和涡流的铁鞭。”这样的场面,贴近了大地,贴近了人民,贴近了生活本真的东西,让人感觉到一种返璞归真的艺术取向。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离开了人的感受,离开了人性及其人性的发展变化过程,美就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诗歌同样如此,一位优秀的诗人首先应当是生活的歌者,诗歌之美的发现者。我一贯认为,现在的诗歌问题,并不在于诗歌所要表达的目标本身,而在于如何对于身边事物以及整个社会的深入观察和冷静思考。这样的文学基点,来源于诗人对所经历事物的点滴感悟和深远思索。事实上,人们很少真正从具体的真实的感受出发来研究诗歌意义上的美学。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我们多么需要有一批善于思想、分析和歌唱的诗人,能够透过当前表层浮华的东西,直面社会和人生,捕捉生活之美——实际上,张作梗不正是试图这样尝试吗?
   与一条流动的江拔河,
   毫无疑问,他们是最后的输者。然而,
   当他们的肉身像落叶被卷进江底,
   那些嵌进石头的脚窝还活着,一枚枚,新鲜、
   古老、沧桑,像是生命的纽扣,
缀缝在被江水溅湿的、悬崖的衣襟上……
    现实生活高于艺术,艺术的目的和本质就在于再现生活。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俄国著名哲学家、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提出了“美是生活”的美学命题。张作梗的《纤夫》就是以这样的历史与现实厚重感,关注着我们所赖以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的变化,努力地从中发现美,并用诗歌的语言展现着美。这样的美,透过简约的诗句不仅仅是用来阅读欣赏的,更是要内心感悟回味的。此时此刻,我们读这首诗,大脑就会再一次陷入那美妙的情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及思想观念一定会发生变化,诗歌艺术与人的审美感受本身一定发生不停顿的变化。所以,对诗歌发展变化的关注,在我们这个人们思想境界还不高的年代,通过张作梗这样的诗歌来充实、引申和定义我们所谓的诗意美学,应该别有一番意义。这里,我也多么希望,我们所表述的诗意美学,不仅仅是某个或某些诗人眼中的美,而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入平常百姓的大众美、自然美。
    其实,不仅诗人,作为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信念理想和追求目标。问题是,我们所说的诗歌该如何走出困境,如何继承、发展和超越自己,又如何创造新的辉煌历史时期。
2011.2.18

附:

纤 夫(《灵魂的后方(组诗)之一》


作者:张作梗




与一条江拔河——


天空匍伏着。山匍伏着。峡口吹来的疾风匍伏着。
惟有浊黄的、
翻滚的江水,站着。


为防止打滑——血液贴近壁垒,
他们把脚窝嵌进石头,
将沉重的命运勒进肩胛骨。


逆流、逆流而上,他们从水中拔出太阳像从
石头中抠出灼热的川江号子;
一根血水和着汗水搓就的
绳索,成为他们抽打浅滩和涡流的铁鞭。


当所有风景在诗词歌赋中老去,
与“轻舟已过万重山”相反,他们背负沉重的
意象,在比江水短然而
比时间更长的栈道上,一步一叩首,
走成江边最苍凉、悲壮的风景。


与一条流动的江拔河,
毫无疑问,他们是最后的输者。然而,
当他们的肉身像落叶被卷进江底,
那些嵌进石头的脚窝还活着,一枚枚,新鲜、
古老、沧桑,像是生命的纽扣,
缀缝在被江水溅湿的、悬崖的衣襟上……


【作者地址】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东油大院A楼,邮编124020;
【电子邮箱】lym19630906@163.com

[ 本帖最后由 刘亚明 于 2011-2-23 12:0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