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30|回复: 6

中东乱相之二:在既定的轨道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东乱相之二:在既定的轨道中

        事情为什么总是那么奇怪呢?明明卡扎菲被联军炸了个半死,偏偏在此时说班加西的反对派在拉斯拉努夫遭遇滑铁卢。既然美、英、法那么喜欢班加西的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应该为这些叛军们输送武器,尽早对卡扎菲实施斩首行动。可是我们如期地看到反对派在利比亚的中轴线上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世界上稍微有记忆力的人们都会清醒地记得,就在不久美国赤裸着膀子,把狠话都说尽,说一定要干掉卡扎菲。这个被吊死鬼萨达姆吓坏了的灵魂——卡扎菲,经过两年的四处骑墙、投机和碰壁,这次总算是学聪明了。他硬是没敢说是美国要他的命,而是“基地”要他的命。为此,利比亚的局势陷入一种诡异的氛围中。

        一、卡扎菲和美国的双簧。

        卡扎菲老了,是行将就木的一个人。卡扎菲在安排他的后事,也就是利比亚的“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不可能再走个人独裁的道路了,民生和民意都不允许,人类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样式中,国王总是要被淹没的,这是历史的洪流。
        时俗政治不是要权,就是要钱。一个四十年的独裁者,生前要权,死后要钱,后卡扎菲势力恐怕是要钱了吧。但钱也是要一定政治后台才能保障,为此卡扎菲势力在卡扎菲后,依然还会占据利比亚的一定势力。这些小国的政治必然是代理人的政治,也就是政治势力的背后,必然有大国的博弈。
        在这种情况下,卡扎菲势力投靠美国是当下最现实和能看到的短视选择。如果美国要打卡扎菲,绝对不会比推翻萨达姆要难多少,但为什么美国在利比亚动乱之初没有直接发动打击,而让卡扎菲先有一个围剿反对派的动作呢?

        二、美国对欧盟良苦用心。

        美国确实想在利比亚制造动乱,之前我们从海上运输和海盗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对欧盟制造的麻烦,其实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强调海上贸易线的问题。

         美国在阿富汗发动战争本意,一是利用西亚的石油,利诱欧盟和美国穿一条战略裤子,以求欧盟和美国一道对中国实施战略攻击,迫使中国对美国就范。二是排挤中国和俄罗斯在西亚的战略展开;三是在中、俄、欧之间打入楔子,阻隔三方的战略接近,提高三方各自妥协的成本。
        很明显,美国的目的确实没有达到,欧盟在阿富汗也是观望的态度,实际没有太多参与。欧盟又何尝不是为美国制造了一个陷阱,让美国陷入“帝国的坟墓”中去?阿富汗的美军喝的水比喝汽油还贵,中国捏着他的头,老毛子捏着他的尾巴,补给相当困难。为了达到在阿富汗的滞留,美国不断向欧盟、俄罗斯和中国输送战略利益,更要命的是:

       (1)、美国在世界其他地方军力空虚。一个是在东欧方向,美国向欧盟和俄罗斯交割了战略利益,使欧盟和俄罗斯之间成为了欧盟三大战略安全支柱之一。
       (2)、美国重返亚洲,导致了中东的防守薄弱,为欧盟展开“地中海计划”直接提供了空挡。
       (3)、美国绝对没有能力对中国发动单独的战争和金融攻击。因为作为物质输出的亚洲,特别是中国,美国只能采取战略依赖。而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工厂,那就是中国,印度不可能在目前提供全球物质剩余供给。由此,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欺诈,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2、欧盟的欧元是美国的当务之急。

        也就是欧美矛盾是世界的主要矛盾,而已经大大衰弱了的美国已经不能在欧洲的腹地制造麻烦了。欧盟新的决议框架,已经排除了过去一国反对,决议无效的模式。也就是欧盟的整合速度已经跨过了政治外交统一的阶段,美国不能在老欧洲和新欧洲之间,再有所作为了。像波兰这些“悲情的国家”,在德法俄的联合打击下,不会有能量了。
      为此美国为欧盟制造矛盾,就要从新的政治地缘考虑。美国在利比亚的动作,就反映了美国战役选择呈现的“局限性”。

       3、  中东之乱的美国目的和短腿。

        除了贸易线上卡中欧的脖子外,美国还通过石油价格向俄罗斯提供利益,来换取俄罗斯的在中欧俄之间的游离。而实际对俄罗斯石油贸易最不利的,恰恰是美元结算制度,也就是只要是美元结算,那么俄罗斯的利益就被美国卡住,要看美国人的脸色行事。这是大国沙文主义的俄罗斯绝对恨之入骨和一再受到伤害的。
        所以,没有太多必要去担心,俄罗斯人对反美的忠诚度。如果说中、俄、美之间的利益共同之处,倒是俄罗斯害怕中国全面倒向美国。只要中国和美国保持战略距离,那么就不需要对美俄之间,有什么担心受怕的!
        其三、美国对中东的使坏,在于警告中东本土势力对美国依附性的减弱。实际这依然是个未知数,下来我们还会分析美国是否能达到警告的目的。
        其四、石油的供应问题。美国相对欧洲,石油的供应要有保障得多,而欧洲的石油更多依赖进口。换言之,美国通过石油价格来收割欧洲和中国的利益,利用二者的输血来摆脱资本账目的亏空。换言之美国又自然地把欧洲推向中国。

        三、美国对欧盟的攻击又开始了。

          1、  美国对欧盟的攻击陪伴着美国的欺诈。        

        美国和欧盟似乎在形式上有妥协倾向,既通过西方内部的妥协,把俄罗斯和中国排除在中东和非洲的蛋糕外。这同样是利诱欧盟和分化中欧俄。美国就是通过这种妥协,来诱惑欧洲陷入战争的泥潭。
        为了拖欧盟下水,“卡扎菲的双簧”就新鲜出台了。这是一出苦肉计啊,要拖欧盟下水就必然要把戏给当真的演。美国一直在等欧盟的脚步,只有欧盟开始动了,美国才配合。以美国之力独自打较为倾向于美国的卡扎菲政权,这种出卖是吃力不讨好的:
        其一、美国国内经济和政治的不允许。美国十年打了两次局部战争,都是胜而不利,没有人为美国的战争买单,并直接引发次贷危机。战争打下来,如果不能换取经济利益,美国无法收获战争的红利。打下萨达姆没问题,但是战争对经济就如同人得病。病来如猛兽,病去如抽丝,经济的繁荣才能换取战争的红利,而没有人愿意投资和重建伊拉克,没有人买伊拉克的石油,美国有石油也卖不出去!
        根本伊拉克的局势不能稳定,并不是基地作祟,而是中、俄、欧在重建上不配合。这就是胜而不利的原因,繁荣靠一个美国的力量根本不行,伊拉克反而成为压跨美国的稻草,付出如此之多的美元,却得不到一杯开水!按目前美国的经济面目,要想再发动一次全情投入的局部战争,简直就是美国纳税人的毒药。           
        其二、国际舆论的不应许。
       小布什的8年,就是美国“去”软实力的十年。现在,恐怕再愚蠢的国民都不会相信美国的“民主”了。美国失去了世界的道德支持,美国不仅仅是失去了敌人,还失去了朋友。应该为美国带来一个新名词,叫“美国出卖”。美国不仅仅出卖韩国、日本,出卖欧洲,出卖中国,出卖俄罗斯,美国连巴林、沙特和以色列也出卖了。

       2、美国对利比亚既是出卖,又不是出卖。

        卡扎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为此,美国也把他利用到最后。卡扎菲和欧盟有历史的怨恨,打倒卡扎菲就是帮欧洲人出气吧,这和当年科索沃一个形式。所以美国假意挑头,只等欧盟落下陷阱。而欧盟也看的清楚,顺势介入中东,问鼎世界货币的宝座。只要欧盟陷入战争泥潭,侵蚀欧洲的经济基础,欧盟就是自挖坟墓!所以美国对战争进程的把握,就充满了对欧盟的诱惑和欺骗。

        3、  美国似乎等不急了。

        美国对利比亚的攻击标志着欧美矛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当利比亚炮火落下的时候,美国人又等不急欧盟陷入泥潭了。刚刚希腊、苏格兰和西班牙的国债危机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边葡萄牙和意大利又麻烦不断。葡萄牙一再被美国主导的世界金融机构降级,很快就会出现财政危机。而意大利的麻烦在两个方面,一是毕竟意大利是欧盟的核心成员,所以危机起于意大利首相的诽闻;其二就是北非难民,后者有没有可能延伸到金融领域,也是岌岌可危的。
       为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美国既要把欧盟拖入战争,又要金融攻击欧盟。或者以此为要挟,迫使欧盟的地中海计划搁浅,向美国妥协。

         四、再说利比亚的局势的发展。

             后卡扎菲的利比亚有两种模式,一个是肢解,一个是贵族共和。这两种模式都可能有利于美国,或者欧盟。模式是不要紧的,关键是利比亚的局势发展,反映了欧美之间的博弈结果。美国和欧盟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模式。
       卡扎菲说反对势力有“基地”的背景,那么这个标签就成为美国的标签,也就是美国对卡扎菲势力并非砍尽杀绝,而是观望局势,既可以支持卡扎菲,也可以支持反对派。而法国已经承认反对势力,卡塔尔也承认了。换言之,欧盟的政治倾向其实清晰,把棋子走实在了。而阿拉伯世界的卡塔尔却跟着欧盟屁股走,阿拉伯世界过去一边倒向美国的政治面目,也发生变化了。
       1、美国让出指挥权的意图。其一,它反映了美国对欧盟的妥协。其二又反映了美国想把欧盟拖入更深的战争。
        2、好人出来了。最近俄罗斯和中国高调反对空袭,本质上是要有自己的声音,双方一幅“分食”利比亚的态势;但是,中国和俄罗斯也在提醒欧盟,不要破坏团结啊,最要紧的是打倒美元本位的革命尚为成功,要把握好分寸,不要陷入战争泥潭,各自提个醒。
       欧洲人很快就接收了中俄的信息,下来再谈。
       为此,我本人倾向于利比亚贵族共和的选项,也就是所谓的“民主”。中俄欧暂时不会把美国老逼疯,只要美国让出利益,利比亚就暂告一段落。然而这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从西方为反对势力贴上“基地”标签来看,美国有可能一意孤行,会全面倒向卡扎菲势力,复辟卡扎菲。
        3、欧美的妥协是个零和的游戏吗?        
        在贵族共和下,欧美各自扶持一边。如果不是零和游戏,那么就是欧美的联合了。欧美能联合起来吗?如果能的话,何必中东乱相呢?欧美能不能联合,还在于中俄给不给他们联合。从美国向欧盟发动金融攻击的深化来看,欧盟离不开中国和俄罗斯,也就是没有中国和俄罗斯的物质供给,欧盟飞不起来,弄不好就是欧元的瓦解。中俄对欧盟有的是牌可以打出去!因此欧美的妥协在利比亚政治制度中的落实,其实还是一个阶段性的斗争结果,后面还有大戏要上台!

        五、欧亚政治、经济和军事整合的全面启动。      

        南京的事情是个大事情,而提议在南京举行g 20财长会议,就是法国人搞的。萨克齐来中国了,中国提醒法国不要继续深化利比亚战争,一边是提个醒不要陷入泥潭,一边是向欧盟要价,不要以为中东和非洲可以撇开中国。那么萨克齐也是个谈判高手,他要在g20财长会议上提出世界货币的改革问题,要寻求中国人的支持。
        两边要价都不是什么价,因为都是要去做的事情。中国何尝不想美元倒下呢,如今有个高卢雄鸡站出来,何乐而不为。那么作为双方早已经默契的事情,法国人根本对人民币的汇率事情一点兴趣都没。
        人民币的升值一直是个伪命题,西方谁想买高价的中国商品呢?只有那些脑子进水的人,才把它当牌打。由此,我们看到中俄欧良好的政治风尚。最后,萨克齐还要去日本,他去日本干什么呢?他还不是带着欧元去的,或者说欧亚经济整合的“大陆主义”,正式加速了。
        萨克齐应该安慰一下日本,不要老是做美国人的走狗,接纳欧元吧。值得讽刺的是,就在地震核辐射的时候,法国人说辐射要几十年才能干净,这分明就是对日本的敲诈!一句话,日本再撒泼,就别怪欧盟了。到时候,中国和欧盟轮番做空日本,收割日本的时候,日本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欧盟把话给挑明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国天安号事件后,当中国为欧盟抵挡了子弹,欧盟确实开始报之以桃了。
       以上是政治和经济的大陆主义开始展开的前期迹象,那么军事呢?
       最近在印度洋,在西班牙的积极配合和演出下,中国的护航舰队象征性的为“阿米娜号v 2”号运粮船提供了护送。在此之前,欧盟一直呼吁参与护航的多国舰队为欧盟船只提供护航,以便解放他们的海军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护航。这里的暗示性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我个人一直在等待的。

         六、欧元梦和奥巴马的命运。        

        卡塔尔的政治动向很要紧,对于美国这不是个好景象!人们都说看戏的人,总是看到后面的最清醒。中东和北非的乱局一个接一个,难保什么时候到卡塔尔了。所以,卡塔尔对欧盟的倾向,昭示着中东新的发展趋势。从巴林、也门、埃及、卡扎菲、沙特,一个接一个被美国出卖,剩下的恐怕该醒醒了,包括以色列!
          前些日子,黎巴嫩又向以色列发射炸弹了,美国没说什么不准。叙利亚是中东的焦点,触犯这个,就等于触犯了欧洲、俄罗斯,甚至是中国的底线。因为很简单,叙利亚是向欧盟输出石油的关键节点,里面的输油管道动不得。这就是为什么叙利亚依靠伊朗势力,而美国过去始终不敢对他下手的原因。叙利亚的乱,就意味着欧美彻底撕下各自的面具。
          而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钉子户,是俄罗斯的得意门徒!叙利亚的武器很多是伊朗提供的,中国却是伊朗的守护神。这个奶酪一动,谁都会反脸,但是叙利亚确实在乱了。如此,美国看来是一不做二不休了,如此去解读卡塔尔,日本也该看到一些问题了吧。
        美国的冒险正成为美国的自挖坟墓!这个千疮百孔的经济体究竟要干些什么?美国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国内的矛盾重重,为此就奥巴马的利比亚投机政策,共和和民主两党都不以为然。
        也许我们从美国资本垄断集团的动向,去理解奥巴马,那么奥巴马这个聪明的人儿,绝对不愿意重复“肯尼迪和林肯的悲惨”,要知道奥巴马的政治导师正是肯尼迪家族里的人。从美国垄断资本的出逃角度去理解,一个资产价格(货币汇率)相对低廉的欧洲资本区,是符合美国资本向欧洲移植的。
        从这个角度理解,欧美的妥协就在于,为美国资本进入欧元结算,提供一个“公道”的价格和畅通的输入渠道。

         为此,我提出一个欧洲和美国的基本操作模型。
        第一、欧元适度贬值,美国私有垄断资本,逐步把美元资产转为欧元计价。欧元的过多发行,会导致欧元区的通涨,为此欧元发行的同时必然伴随欧元的对外输出。也就是,用欧元的方式去收购发展中国家的资产。如此,中东之乱就是打掉中东资产的水分,保证欧元收购的顺利进行。如此,在欧美企业合并的前提下,把欧元新增货币财富的储蓄池,建立在欧元区外,防止了欧元区的通货膨胀。
        这个模型实际是把北方矛盾,转为南北矛盾,其中阿拉伯世界就是首当其冲,其次是伴随美元贬值,亚洲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在内的美元过多持有者,就要承受资本的蒸发。
        第二、牺牲美国本土的利益,也就是牺牲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美国大众的利益。美国极有可能出现破产的局面,而导致国家分裂。更可怕的是,制造中美战争,在欧元掌控全球之前,把中、美两个大国都砸烂,为欧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扫清障碍。欧元反过头来收购已经极度贬值了美国美元计价资产和中国资产。
        奥巴马要做的事情,无非两样。要么就以美国利益为重,要么以美国垄断资本利益为重。前者就是复归美国的立国思想,并被赶下台或者被谋杀;后者就是成为垄断资本的代理人。中国要从最坏的角度去理解奥巴马!从某种程度上,“卡扎菲的双簧”有可能演化为“欧美的双簧”,这是中国的战略思想必须保持清醒的。

        七、中国和俄罗斯的狙击。

         毫无疑问,以上美国垄断资本的梦,根本就是对中国和俄罗斯的釜底抽薪。欧盟和俄罗斯是历史的世仇,这点几乎不用展开。如果中东资产被欧元盘踞,欧元就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而中国是商品输出,比俄罗斯有更强的回旋余地。为此,中国和俄罗斯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阻击欧元。

         第一、坚决拉抬欧元的汇率。

        中国让美国人恼火的地方就是,每当欧盟组成国出现国债危机,中国就购买他们的国债,这不仅仅是相对减弱中国在美国的国债持有率的问题,而是中国会拉抬欧盟的资产价格,造成美国资本进入欧洲的成本被大大的提高了。实际这是拉抬美国和欧洲的妥协成本,并把这种成本抬高到美国垄断资本无法承受的地步。
        而欧盟也肯定不愿意廉价出售资产,用低汇率把美元计价的美国资本接收过来。再者欧盟如果出现债务财政危机,欧元根本渡不了这个春天。到时候美国反打一耙,弄得欧元崩溃,那才是欧洲的恶梦。作为美元贬值的危机,欧盟的事业绝对是希望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全世界持有美元的人去承担,如此才有美国的有识之士(基辛格)出来说,欧洲的国家利益不一定有利于美国。

        第二、占据中东的道德阵地,参与中东的局势发展。

        扶持中东的地方势力,要防止中东的再殖民化,其中土耳其和伊朗的节点不能丢弃。如果中东内乱,演化为中东和西方的战争,那么民族的再独立,一定能极大地提高欧元走向国际的成本,并且将欧美的妥协窒息在腹中。到那时,一个战争的中东符合中国的利益。如果欧美和中东酋长门达成协议,根本就会挤兑欧元的国际化空间,所以这二者的矛盾就是不可协调的。
        美国垄断资本转身为欧元资本的同时,必然伴随和阿拉伯,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和非西方势力的矛盾,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成本。因为时代不同了,过去西方一杆枪就能控制世界的日子早已经一去不返了。必要时候,和俄罗斯联合在科索沃方向,制造欧洲腹地的内乱,一定程度上左右美国垄断资本的意志,让其帝国梦重新燃烧。

        第三、加快军事准备的步伐。

        欧元的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日成就。为此中国要结合国力,完善太空和海上战力,必要时候上海合作组织军事化,并顺势整合东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一旦美国垄断资本选择逃离美国,那么美国的国力会更加迅速萎缩,而无力控制阿富汗局势,对印度的吸引也会降低,甚至是土耳其也会争取过来。中国的出击必须要打在节骨眼上,在欧美国转身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击即中。

        八、新的国际秩序。

        因此,美国的资本利益会寻找几个避风港吗?欧洲和中国是两个平衡的选项。这样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中,70%都是国际流进的热钱。美国资本进入中国的程度不会比进入欧洲软多少,但是美元进入中国是为了炒作,房地产就是一个集中的区间。而中国的态度则要求这些资本本土化,为此资本的流入和生利性,就会带来技术的进入,毕竟只有实业才能稳定地产出利润,并且中国欢迎这种利润。
        这还需要美国资本放弃幻想的一个过程,为此中美关于技术壁垒的问题,就成了观察中美资本融合的一个方向性坐标。相对的,欧洲和美国却没有多少技术代沟,也就是对美国资本的吸纳功能,欧洲明显没有中国那么可取。也就是对全球的控制力操作,如果在欧盟的欧元区外,不存在另一个欧美资本融合后的货币储蓄池,那么实际中美之间的可行性更强。
        换言之,中国人必须脑袋清醒!在抢夺美国资本和技术的过程中,欧元是需要紧盯不放的。今天是哥们,明天就不一定。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作出战略选择,真心实意地推进“中美国”,那么在消化美元贬值风潮的时候,也肯定伴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抵消美元贬值给这个所谓共同体带来的经济亏蚀。
        为此,美国为什么把军事力量集中于东亚,这里有多层含义被解读。如果美国垄断资本实施逃离的过程顺利,那么东亚燃烧战火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不顺利,那就是增加美国和中国的谈判筹码,以求一个合理、可控和共分的太平洋经济圈的前景。从经济互补性和历史潮流来看,我并不完全否定美国太平洋经济圈的诚意,而这个也是中国政府在耐心等待的事情。要知道美国和中国之间,确实在历史中存在一种说不清楚的历史因缘。二战前美国人对中国抱以那些“传教士”的心态和情结,值得中美双方去回顾。
        在此以外,我确实找不到美国资本进入欧洲的高速通道,因为把一种货币的威力,叠加到另一种货币中,只会为欧盟带来资产泡沫。一个面包本来是一个人吃的,现在是两个人吃,资产价格的抬高,会大大地动摇欧洲社会的公平性,加剧欧洲的贫富分化。如果美国垄断资本和欧洲资联合起来,把危机向非西方势力转移,则我们将面临严峻的局面。为此阻断这一历程,中国人要在所不辞。
        新的世界秩序依然是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资本进入欧洲,也进入美国,同样的其他各方也是如此,并为全球货币的统一创造公平、合理的基础。中国要避免在私有资本和国家资本之间,纠缠于意识形态之分,因为私有资本的消亡总有其历史的规律。
        在全球没有高度融合之前,奢谈意识形态是不切合实际的,弄不好会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在这里我根本否定了斯大林式的大国沙文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中国要避免这个历史的宿命。只要把美国打回原形,把他那些不切合实际的军事力量水分挤兑干净,没钱为航母抹油,报废掉,我看就差不多了。至于美国是不是分裂,我不在乎,我只在乎中国的强大和不受欺凌。
发表于 2011-3-3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政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关心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耳不闻窗外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清不如做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得好不如卖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盗也有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9 18: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