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32|回复: 4

[散文] 与爱人常回娘家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3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条三四里长的山路,落满积年的松针,踩上去,软绵绵的,有轻微的沙沙的响声,两边松涛阵阵,有鸟窃窃私语,有花偷偷开放,有叶轻轻飘落。
       这,就是走在仁丰村道上的感觉。
       仁丰座落在我们高坡九寨的一个半山腰里。虽说是半山腰,其实是个大坪,更像个孤岛。从高踞山头的黄门村口望下去,两三百户的仁丰,在梯田以下溪涧以上的半山腰里,被高大密麻的松树林包围着,炊烟袅袅,若隐若现,像摇篮里似睡非睡的的孩子。
       仁丰这寨子,林木葱茏,古树遮天,特别是松树,多得你无法去数。据估计,合抱以上的松树,少说也有上千根。在以杉树为主的锦屏县境,如此规模的松树群,实属罕见,即便是“百年环保第一村——文斗苗寨”,也没有这样单一整齐的森林群落。
       孩子的外公外婆在仁丰,因此一年中,不管有事无事,总要携妻带子的,去走走看看,少则五六回,多则十几回。都说“郎崽半边儿”,去得多了,我都成了半个仁丰人了。
       从老家到仁丰这段路,只要不是下雨或有什么要紧事,我宁愿步行,不愿坐车。从仁丰步行上黄门,再回到老家石引,虽说要有十四五里,且要爬一段很长的坡,但于我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愉悦的旅行。这些年,乡亲们四处奔走,来去匆匆,赶的是时间,就连下地干活,只要离公路不远,都要打车的主意,除非情不得已,很少有人去走那冤枉路。
       去仁丰,我喜欢从村庄出来后,扛着孩子慢悠在林间村道上的那份天伦与野趣,喜欢趟过村口小溪时坐在石桥上洗洗手照照脸的那种心境与感觉;喜欢春播时节那些被称作老农的乡亲叼着烟斗在农田吆喝老牛的情景,那是一幅最美的乡村版画;喜欢秋收时节从田野上传来的咚咚的打谷声及那一缕缕清香的稻草的气息;喜欢在路上寻些野果打些野菜捉些虫子什么的然后跟那些劳作归来的老人打声招呼或坐下来拉杂些农家话题的那种朴实与友好。哎呀,喜欢的实在太多,而这一切,对孩子来说,更是有无穷的乐趣。
       孩子未上学的时候,被他妈宠惯了,上坡没走几步,就累得不行,便爬上背来骑到老爸肩上,任你怎样激励鼓劲,硬是不肯下来,扛着扛着,不到二里地,也就累了,中间要歇好几次。快到坡顶时,离黄门只有几步路了,接下来的路程宽敞平坦,孩子也愿自己走了,虽然离老家还有六七里,然而就像到了家门口,一点也不着急了。这时,找一块稍平的地方,要孩子他妈把从娘家满载而归的背篼放下来,松口气擦擦汗,坐下来,吹吹风,喝喝水,或处理一两个从娘家带来的水果什么的,真有说不出的劳累过后的舒坦与快感。
       说也奇怪,人一坐下来,风也就跟着来了,吹得你不爽不行。这一坐就不想起了,还非得躺上半把个小时不可。这时,再看山腰下的仁丰,已远在六七里开外,一屋一瓦,仍依稀可见。对面山顶上的九勺、皮所、高坝等寨子,越来越模糊了。更远处是天柱与剑河的县境,只能看见越来越淡的山体,好似与天相接,遥不可及。若是傍晚,被一抹红霞染上,或被一轮落日击中,这时,只要是不枉活在世间的鸟儿,比如乌鸦、白鹭等,一定会跟着飞去,去赴那大自然所恩赐的美的盛宴。
       这其中就有我,以及孩子和孩子他妈,或者孩子他妈和孩子,以及我。可惜,我们并不能飞。
       总不能因留恋这路上的美景就不回家吧。孩子可不管这些,只要能在爸妈身边,哪怕你去天涯海角。着急的是孩子他妈,连连催着再不走就天黑了。这时,你不起来也得起来。在乡野长大的我,活到这一小把年纪,做过的大小好事坏事也不少,夜路我是走多了没什么可怕的,至于鬼嘛,也还没见过长的什么模样。虽说如此,但总不能让孩子也跟着走夜路吧。这一想,马上就站了起来,抖抖身上所沾的泥土和枯草,我们这一家部队,又准备出发了。这时孩子也愿自己走了,并说老爸这回该到你背背篼了吧我妈都快累扁了。我说你小子就只会偏坦你妈看老爸回家如何收拾你,边说边接过背篼,让孩子妈在前面开路,我则在后面,催着孩子快走。
       这背篼也够沉的,少说也有三四十斤,背二三里路不觉怎样,可背上十多里,还爬坡,真够吃一壶的。背篼里一般都是些白菜呀,大蒜呀,芫荽呀,豆豆呀,玉米棒棒呀,红薯呀,腊肉呀,甜酒呀,米酒呀,粑粑呀,猪油呀什么的,只要是家里有的,孩子的外公外婆,总要给塞得满满的,特别是孩子爱吃的红薯玉米之类,生怕饿坏了他们的外孙宝贝。却不曾想,这可累坏了孩子他妈,于是又抱怨孩子外公外婆不管人家累不累只管什么都往背篼里塞,不要了都硬要塞进来;一会又抱怨我要看什么风景其实是节约那几块钱不让坐车跟着走一路受罪。我就说外公外婆是爱好但主要是你太贪心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拿背不动了还说老人家的不是,真是你爸你妈的个好女儿。她就说,我不背来你两爷崽吃什么?再说了放在家里他们也吃不完,最后还不是拿来喂猪?有孝心你这当女婿的就多送他们几块钱,不过你放心,爸妈现在还能上山下地,他们不缺钱,缺钱的是为买房子欠了一屁股债的我们,爸妈不图我们什么,一年三百六十天,不一定要逢年过节,不管有事无事,只要多走几次常回家看看就得了。我说娘子高见一定遵照执行。一向说不过她的我不知是真心还是演戏,把她的背篼换过来,背在背上,然后再抱着孩子走。没走几步,母子二人终于不忍,一个吵着要下来自己走,一个赶忙说这样做天上要打雷的还是把背篼拿来我背,于是一番折腾,又恢复原样,孩子妈还是背她的背篼,孩子走不到几百米又让老爸扛着。
       就这样,走走歇歇,坐坐看看,闹一闹,笑一笑,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家就到了。
       一家人,有大有小,有说有笑,忘记车,忘记俗世的纷扰,步行在连接家与家的村道上,听一树鸟语,看一天夕阳,沾一路花香。我想,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愉悦的旅行呢?。

[ 本帖最后由 龙道炽 于 2011-5-17 14:15 编辑 ]
发表于 2011-5-1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爱人常回娘家看看。一路上,这细细碎碎的心情,这欢畅的笑,都是甜蜜的,连写下的字,也会开着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心情是在这慢慢的走路中培养起来的,文章质朴亲切,有着江南乡村特有的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3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条三四里长的山路,落满积年的松针,踩上去,软绵绵的,有轻微的沙沙的响声,两边松涛阵阵,有鸟窃窃私语,有花偷偷开放,有叶轻轻飘落。
       这,就是走在仁丰村道上的感觉。


品读美文,囬娘家的山路的感觉是神奇美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见笑了。

说实在,散文不是我的强项,还要向各位多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7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