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77|回复: 2

[散文诗] 我的家乡清又亲(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3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家乡清又亲(组诗)

文/白钰

◎古南街道

綦江城的一支臂膀,结实,健壮,鲜闹,繁华。
犹如在綦江河开着快艇,放着摇滚乐。尖叫声,嬉笑声,不绝于耳。
綦江县的交通枢纽,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丰富。

只要你愿意,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可以划一波水浪,在綦江河。
只要你愿意,无论春天还是冬季,都可以加入波浪滔滔的经济浪潮,经商,言发展。
只要你愿意,走进自己的天地里,潜心写作,静心画画。
在清清浅浅的綦河边,柳树下,拢一兜月光,网一篓金色。之后,载着一双温暖的小手,还有幸福,归去。
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里,说昨天,说今天,说明天。


◎文龙街道

綦江城的又一支臂膀,开放,一切新新然。
与古南,如同新婚的夫妇,年轻,充满活力。为了家园,团结,各自营生,相对独立,相互关注。
重庆联系西南、两广、上海重要的陆上通道,渝南、黔北重要物资集散地。綦江县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白玉兰,银杏,草坪,广场。驱散身上的困乏,绿,点亮心中的一角暗影。
眼睛不用支撑,睫毛不用拔节,大自然已经进驻这片土地。
拿出琵琶,弹一曲《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再弹一曲《高山流水》。
也许会飞来一声声鸟鸣,也许会有蝴蝶的艳影。


◎乐兴村

一切从零开始,希望那么多年后,又回到零的地方。
一条长长的街道,窄窄的,从下而上,从上而下。赶集的日子,人们的背篼,箩筐,还有摊点。无疑完全有能力阻止前进的车辆。
那些年前,一条哗啦啦的河流,东岸是一个政府,西岸是一个政府,如同两小无猜的玩伴。那些年后,一个政府像女儿一样嫁出去了,搬到了另一个地。相邻,还割舍不下那份情感。
乐兴的人缘挺好,綦江最北端。热闹的时候,曾被六个乡镇簇拥着。
那个年代,许多商人望着不想离去,如果交通能像今天一样。也许,春天的树上早就开满了如果的花朵,秋天挂满了如果。

其实,现在有许多的农户,田地里不是挂如果,挂了许多橘子,李,梨,木瓜。
其实,田地里还有许多花草,在黎明时分赶早场。
其实,如今的街道更长了。
其实,不少农户自己当上了商人。


◎三角镇

土地与数字三相连,让人浮想联翩。
三把一和二巧妙牵到一块,天长日久,不可分割融为一体。

两条河流相逢,相恋,相守。穿过绿地,共赴长江。
那些波光,那些艳影,那些欢笑,给鱼儿、綦江人。不谈及轻舟,不谈及嬉戏。
如同父母对儿女,只言付出,不求回报。
綦江人的生命水库----鱼栏咀,悄悄的,也是公开的,日落东升,朝朝暮暮。伴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

奇异在三角开出花朵,吸引许多蜜蜂、蝴蝶,还有大大小小的人物。
千年不变的石头,开花了,这是天堂的神话降落三角镇,成为真实。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平民,高官。来来往往,为着那墩石头,评头论足,一会儿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遍布山上的红岩石,享有重庆“红色处女地”之美。一处处,被绿树包裹着。海拔千米处丹霞地貌,绝。太阳出来的时候,大放异彩。几重山之外,远眺,绿中的红,是相亲相爱的两位老人,正襟危坐,没有牵手,仿佛从千古一起走来,一起相拥而坐,相敬如宾。
来到岩石下,仰望,老人的样子只剩下一片红色,藏了真身,隐了真面目。

老瀛山虎牙绝壁,“山盘四十八面险,云暗三百六旬秋”。
瀑布飞虹,山泉,雾凇,莲花宝寨,宏钟,白鹤林,再配刚劲的“虎山”大字,熠熠生辉。


◎新盛镇

新盛喜欢新型的,旺盛的寓意。朝着这个目标奋进,上代,这代,还有下代。
不断制定新的目标,不断实现新的目标。

上天的厚爱,天然气,自然资源。
水田里,公路旁,小河里,那些不断冒的泡泡,火附身,锅放上去。饭能熟,菜能熟。
那一会,街头巷尾,几个石头组建临时的炤台,热闹。冷落了家中的炤台。
如今,小朋友与火柴,打火机在放学后,节假日,守着一团火,有的从早到晚,有的今日到明日。有时一个,有时一群。天然气站,新盛镇,用户,接成一家。

人们的观念,更新,靠前。
蚕桑圆了一些致富的梦,开发圆了另一些发财的梦。
向城市靠近,发展是硬道理。
想致富,先修路。路通畅,招商引资办工厂,开发土地新项目建农家乐。一座厂房又添一座厂房,一户农家乐添一片农家乐。
许多老人,自发走在一起,学习文化。街头巷尾,一道风景线。

距离的左边和右边是谁,数字当然不同。
綦江与新盛的距离,环城路开通,一个字,近。
浓荫下的两条水泥路,车辆不多也不少。每天天不见亮,不少人进城去,天黑之前返回家。
城里的来新盛买新鲜的食品,新盛的到城里卖新鲜的食品。大手牵小手,永不放松言致富,言自由。
长安车,摩托车,三轮车,货车,小轿车,自家的。自豪写满许多人的脸。


◎东溪镇

东溪披着古色古香的外衣,说起它,很多人仿佛眼前放着舒缓的音乐,脚下升腾出一股浓浓的烟雾。
那种感觉,好像步入中国的古代。望见东溪,自己犹如穿着长袍,挽着发髻从远古下山来。

一排接一排的吊脚楼,穿过时,那屋檐恍若触碰你的耳,拉扯你的衣。
往深处走,脚下的石板路,着了一身青衣。黄角树掩映下的小桥,石壁上添出些许小树。绿绿的青苔爬满桥身。
为了古镇能完好地保存下来,一些土墙壁有缝补的痕迹,一些木楼间或镶入新木。木楼边沿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木楼顶上一对对双龙戏珠。仍旧逼真,吸引人。
木楼檐边一串又一串的红辣椒,黄玉米。看出丰收的喜庆,快乐。
如今的高楼大厦替代不了木楼的地位,祖祖辈辈,习惯了。还有古色的民族文化,沿袭下来。
亭台,寺庙,大户人家的庭院。风尘后,苍劲,古老,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阳光下照常能看出当年的健壮与威风。

水田里的藕,场里的鸡,池里的鱼,沙土里的花生,很快被接纳了。
迅速演变,出手,脱贫,圆富裕的梦。
小重庆的美誉,非徒有虚名。


白钰简介:真名黄代银,作品选入《诗刊》《中国诗歌》《辽河》《绿风》《北方作家》《诗潮》《江门文艺》《辽河》《莆田侨乡时报》《岁月》《当代教育》《中外文艺》等。
地址:401420 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中心小学  黄代银
发表于 2011-5-2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切,自然,淳朴,清新,特别是楼主细腻的情思,给人流连忘返的感觉。有韵味的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市綦江县啊,了不得的妹子哦,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 1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