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37|回复: 11

[其他] 禅的小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是佛教徒,但对精短隽永的禅话,却一向兴趣浓厚。特别是那些涉及公案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深思,同我对诗的看法颇为相近。二十多年前台湾的联合副刊曾陆续刊载了我从英文转译的一些来自日本的禅的小故事,刊出后读者的反应相当不错。有一年台湾一位小说家来芝加哥访问,他告诉我他正在研究禅,也提到联合副刊上刊载的禅故事。我发现他是以全身心投入,把禅当成一桩严肃的生命事业。反观我自己,却多少是抱着游戏好玩的心情,把它作为轶闻趣谈。想想不该,便叫了停。几年之后,却意外地收到台湾一个叫晨星的出版社的主持人来信,说记得曾在报上读到我的禅故事,深感兴趣,问我愿不愿多译一些,结集出版。这便是我书架上多了一本叫《织禅》的书的来由。

前些日子为一位没见过面的文友的一本关于禅思的书写序,突然记起了这本书,便拿出来翻读,发现依然妙趣横生,便从这些历经时间筛滤的充满生命智慧的禅故事里,挑出一些来与读者共享,消暑。

顺便一提,这些日本禅故事大多是从英文转译过来的,其中的人名地名不一定正确。虽然无关紧要,仍得请大家多多包涵。


(一) 写中国诗

有人问一位有名的日本诗人,如何写中国诗。

「通常一首中国诗有四行,」他解释道:「头一行是起始的句子;第二行承接上句;第三行从这主题转开,开始一个新主题;最后一行把前面的三行联系起来。有一首日本流行歌是个好例子:

丝商有两个女儿住在京都,
小的十八,大的二十。
武士用刀取人首级,
这些女孩呀杀人只需眼睛一睨。」

(二) 大限到了

禅师一级从小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宝贵的茶杯,是一件稀奇的古董。有一天一级不小心把它打破了。正在他拿着碎片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听到老师的脚步声,赶紧把碎片藏到背后。老师来了,一级问:「为什么人非死不可?」

「这是自然规则,」老师解释。「每样东西都有一定的寿命,大限到了,便非死不可。」

一级把碎片从背后拿出来说:「您的茶杯大限到了。」

(三) 洗碗

一个和尚对禅师说:「我刚到贵寺,请您多多指教。」
禅师问:「你吃过饭了吗?」
和尚答道:「刚吃过。」
禅师说:「那你最好先去把碗洗掉。」

(四)无水无月

一个尼姑想学禅,却苦不得其门而入。

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她用旧水桶提水。竹片散落,桶底掉了下来。尼姑在一瞬间便悟了道。

为了纪念这因缘,她写下了这首诗:

自从竹片开始腐烂随时要散
为了抢救这老水桶我千方百计
直到它脱了底。
桶里不再有水!
水里不再有月!


(五) 欲与同情

从前中国有一个老太太,她供养一个和尚达二十年之久。她造了一间茅屋给他住,在他打坐冥思的时候送饭给他吃。最后她想知道过了这么多年,他究竟有了些什么进展。

她找了个美丽多情的少女来帮忙。「去抱住他,」她告诉她,「然后问他:『现在该怎么办?』」

女孩找到了和尚,没费多少工夫便把他抱住,问他要怎么办。

「一棵老树长在冬日冷硬的石头上,」和尚略带诗意地回答:「没有一丝温热。」

女孩回来把他的话告诉了老太太。

「我白养了这家伙二十年!」老太太气得大叫。「他对你的需要漠不关心,也不愿了解你的心情。他可以对欲情无动于衷,但至少该表示一点点同情。」

她马上去把和尚住的茅屋放火烧掉。


(六) 真兴旺

一个富翁请选外替他兴旺的家族写一些可传给后代的东西。

选外拿过纸来,写道:「父死,子死,孙死。」

富翁大怒:「我要你替我写些兴旺的吉祥话,你为什么开这种玩笑?」

「我不是开玩笑,」选外解释。「如果在你死前你的儿子死了,一定会使你大大伤心。如果你的孙子死在你儿子之前,一定会伤透你与你儿子的心。如果你的家族,一代又一代,都照我写的次序死去,那将合乎自然的生命之道。我认为这才是真兴旺。」

(七) 泥路

有一天炭山与役度走在一条泥泞的路上。雨不停地下着。

来到一个弯处,他们看到一个穿丝绸和服的可爱的少女,走不过去。

「来吧,姑娘。」炭山马上说,抱起她,把她带过泥坑。

直到夜里他们抵达投宿的寺庙,役度没讲过一句话。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了。「我们当和尚的要远女性,」他告诉炭山,「特别是年轻漂亮的。那太危险了。你为什么那样做?」

「我老早把那女孩子放下了,」炭山说:「你还带着她?」

(八)心动

两个和尚在为旗子争论。一个说:「旗动。」

另一个说:「风动。」

禅师刚好经过听见了,便告诉他们:「不是风,也不是旗;心动。」

(九)棍子

博修对他的门徒说:「你有棍子的时候,我将把它给你。你没有棍子的时候,我将从你那里把它取走。」

(十)滴水

岐散禅师因洗澡水太烫要学生去取冷水。

学生用冷水调好洗澡水,把剩下的一点水泼在地上。

「你这笨蛋!」岐散骂他。「你为什么不把剩下的水拿去浇花草?即使只是一滴水,你有什么权利把它浪费掉?」

学生在那一瞬间悟了禅。他把名字改为滴水。

(十一)三磅

当山在秤亚麻。一个僧人问他:「佛是什么?」

当山说:「这亚麻有三磅重。」

(十二)不开不闭

一个僧人问不洁:「不开口,不闭口,你如何表达真理?」

不洁说:「我记得中国江南的春天。鸟在各种各样的花间唱歌。」

(十三)生活是道

常习问难战:「什么是道?」

难战说:「日常生活就是道。」

常习问:「能靠学习得到它吗?」

难战说:「你越学习,离它越远。」

常习问:「如果我不学习,我怎能知道它就是道?」

难战说:「道不属于知觉世界,也不属于非知觉世界。知识是妄念,非知识是愚见。你如果要达到真正的道,便把自己放进天空一般的自由里。你既不称它好也不称它不好。」

听了这些话,常习顿悟。

(十四)一只手的声音

默雷禅师是坚忍寺的住持。他有一个叫渡洋的小弟子,才十二岁。渡洋看到年纪较大的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到师父房里去参禅,或接受公案,他也想参加。

「等一等,」默雷说,「你还太年轻。」

但小孩坚持,师父只好答应。

黄昏时分小渡洋来到师父的禅房,敲了一下锣宣布自己的来临,在房门口毕恭毕敬地鞠了三个躬,然后静悄悄地走进去,坐在师父的身边。

「你听到两只手合击的声音,」默雷说。「现在告诉我一只手的声音。」

渡洋鞠躬而退,回到自己的房间去思考这个问题。从他的窗口,他能听到艺妓的音乐。「啊,有了!」他叫道。

第二天黄昏,当师父要他解释一只手的声音,渡洋弹奏艺妓的音乐。

「不,不,」禅师说。「那不是一只手的声音。你根本没找到。」

怕受那些音乐的打扰,渡洋搬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去住。他再度打坐冥思。「究竟什么是一只手的声音呢?」刚好他听到滴水的声音。「有了。」他想。

当他再度见到禅师的时候,他模仿滴水的声音。

「那是什么?」禅师问。「那是滴水的声音,不是一只手的声音。再去试试。」

渡洋徒然地打坐想听一只手的声音。他听到风声,但不是。他听到枭啼。也不对。

一只手的声音也不是蝉鸣。

渡洋用了十种以上的声音来问禅师,都不对。为了找一只手的声音,他苦苦思索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最后小渡洋进入了真正的冥想之境,超越了所有的声音。「我再也找不到声音了。」他过后解释,「所以我达到了无声之声。」

渡洋终于体认了一只手的声音。
发表于 2011-6-9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坐沙发了。问好非马~~

我先收走了~~等细读后,再来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师一级从小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宝贵的茶杯,是一件稀奇的古董。有一天一级不小心把它打破了。正在他拿着碎片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听到老师的脚步声,赶紧把碎片藏到背后。老师来了,一级问:「为什么人非死不可?」

「这是自然规则,」老师解释。「每样东西都有一定的寿命,大限到了,便非死不可。」

一级把碎片从背后拿出来说:「您的茶杯大限到了。」


非常幽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心动

两个和尚在为旗子争论。一个说:「旗动。」

另一个说:「风动。」

禅师刚好经过听见了,便告诉他们:「不是风,也不是旗;心动。」


匛亇更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是道

常习问难战:「什么是道?」

难战说:「日常生活就是道。」

常习问:「能靠学习得到它吗?」
难战说:「你越学习,离它越远。」
常习问:「如果我不学习,我怎能知道它就是道?」
难战说:「道不属于知觉世界,也不属于非知觉世界。知识是妄念,非知识是愚见。你如果要达到真正的道,便把自己放进天空一般的自由里。你既不称它好也不称它不好。」
听了这些话,常习顿悟。
我什么也没悟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洗碗

一个和尚对禅师说:「我刚到贵寺,请您多多指教。」
禅师问:「你吃过饭了吗?」
和尚答道:「刚吃过。」
禅师说:「那你最好先去把碗洗掉。」

禅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细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无水无月

一个尼姑想学禅,却苦不得其门而入。

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她用旧水桶提水。竹片散落,桶底掉了下来。尼姑在一瞬间便悟了道。

为了纪念这因缘,她写下了这首诗:

自从竹片开始腐烂随时要散
为了抢救这老水桶我千方百计
直到它脱了底。
桶里不再有水!
水里不再有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0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非马先生!

一种大彻大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来自梵语“禅那”,意为打坐顿悟,启迪智慧.禅,诞生于佛祖的"拈花一笑",经达摩带入中国,传至六祖慧能,“中国禅宗”便应运而生.它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禅,不立文字,以心印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禅,来自梵语“禅那”,意为打坐顿悟,启迪智慧.禅,诞生于佛祖的"拈花一笑",经达摩带入中国,传至六祖慧能,“中国禅宗”便应运而生.它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禅,不立文字,以心印心.


飞雪片片也是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禅的世界太深奥,虽然向往,难以抵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25 0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