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66|回复: 8

[讨论] 胡卫民先生的一组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炊烟、落日和娘的身影(组诗)

◎胡卫民

    作者简介:胡卫民,满族。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舒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作散见《诗刊》《星星》《绿风》《诗潮》《扬子江》《青春诗刊》《上海诗人》《诗选刊》《青年文学》《民族文学》《青海湖》《文学港》等文学期刊。2006年出版诗集《写尽风情》。

山里的太阳升起来

太阳在山顶升起
一座大山,多像梳妆台
小小的镜子照亮万物
走出家门的人,比昨夜新鲜

剪纸一样贴在山顶上
太阳,被谁揭下来了
又往高处挪了挪

此时的太阳更为生动
红草莓般,汁液丰盈
让我想起女人的乳
哺育我的人如今已经老迈
我竟记不得,哺育我时的样子

有几个身影,从山顶上
那张还没褪色的底片里走出来
我从未见过他们,一会儿
会走进谁家的院落
我站着不动,静静地看着
生怕错过,前世的亲人
      
乡下的真实

回到乡下,用不了多久
皮鞋就会蒙尘,裤腿就会沾泥
头发里就会落满草屑和虫鸣
旮旯里的活计还能看见我
我还能亲手摸到它,以心亲近
而母亲看我的眼神已非同往年
好像该有一个女人从我身后走出来
隔壁邓大娘闭上眼睛时就没抱上孙子
由此每次离乡前
母亲都会拉我在村里走走
去看望那些上了年岁的人
感受大户人家儿孙满堂的幸福
而我的想法却是
将来把她接走
连同故乡一起放在身边

灯  下

娘纳鞋底,我写作业
乡村的夜晚笔画简单

一盏鹅黄的灯,多少年了
还在记忆里亮着

平生我写下多少安身立命的文字
都不如娘手中的线,纳在鞋底扎实

窗台上的三盆花

除了摆放几盆鲜花,窗台
定然另有用意,我每天擦拭
日月星辰的光芒收束时
从不带走遗落的茸毛

仙人掌、小叶兰、杜鹃
就像坐在一条板凳上的三个人
或者月光下的三个影子
我能做的就是浇水和施肥
至于阳光,那是天赐

我栽种的三盆鲜花,是不是暗合了
我身上还有拔不净的毛刺
还能说出带香气的话
我这只疲于奔命的鸟
终将咳血枝头

三盆宿命的花被我一天天养着
让我想起,远方老家
那勾起乡愁的三件东西:
炊烟、落日,和母亲手中的针
从菜园子到院落

读初三正吃紧那年,偶然发觉
母亲的腿脚不再灵便
从菜园子已走出来了,却还像
走在地垄沟里,怕踩了秧苗
那样小心

走进院落
先是给洋井引水的急促声
之后,水声从铁皮水桶里溅出
像一个小孩憋久了,突然哭出来

这声音清脆,冲击我,扯动我
比我在屋里翻书的声音
大出许多,干净许多

戒烟以后

此生的烟瘾,娘戒掉以后
相应地又戒掉了
到菜园拔草的瘾
抱柴禾做饭的瘾
洗洗涮涮的瘾
腿脚不再灵便
力气像雪一点点化掉

但耳不聋眼不花
只是身体一天天变轻
每迈出一小步都压低声音
走在一朵云上
或比云低一些的雨滴、羽毛上
才能这样
娘把余生走得仔细、谨慎
不惊动万物

通常这是来到窗前
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
目光暖暖的
似要把身后的家
背在身上

泥  土

母亲离世了,我没有过度悲伤
该做的,似乎我都做了
剩下的,就是怎样
面对我算计不清的余生

我的泪珠,加起来近于不孝
哭出的声音也不凄凉
我这个40多岁的人,突然发觉
整日面对的土地,不过是白纸一张
谁都将被从上面抹去
谁也不能,从这张纸的背后
再走出来,露一回脸

埋在母亲棺椁上的泥土,并不多
泥土是金
一个乡下人,活着亲近泥土
死了,也不浪费泥土

那么广大的泥土,泪水一样
在我眼里浑浊,打转

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正在睡觉

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正在睡觉
在他乡,我正睡得香甜

我和母亲都在睡觉
公鸡可以唤醒我,却唤不醒她
她这一生,太劳累了
死的时候,七个儿女
只有我不在身边
我像被狼叼走的孩子

小时候,母亲就说
谁不听话就会被狼叼走
可是你知道,这么多年
我是多么乖顺,为什么不等等我
让我看上最后一眼

娘啊,你最后竟也没有看到我一眼
我不是一个记仇的人,早年爹没了
现在妈没了,请原谅
此后,我难免把故乡,束之高阁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1-8-13 09:0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白塔湖文学》里胡卫民先生的一组诗歌,发来大家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净朴实,直抵心灵的一组;诗人对故乡的眷念,对母亲的热爱让读者感动。
值得学习的一组,感谢腋窝同学推荐阅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灯  下

娘纳鞋底,我写作业
乡村的夜晚笔画简单

一盏鹅黄的灯,多少年了
还在记忆里亮着

平生我写下多少安身立命的文字
都不如娘手中的线,纳在鞋底扎实

熟悉的场景,感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组诗的推荐阅读,窝窝应该要多加些自己推荐的覌点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8-13 19:47 发表
这组诗的推荐阅读,窝窝应该要多加些自己推荐的覌点哦

——我帮朋友整理一期作品的时候就留意了这组,还有上一期的《丘陵书》节选。这个有word文档,还有很多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是要有发现的眼睛的,我觉得不是吹嘘。别人的一首质量可能相当自己写了上百首,尤其那些写不出新意,抛开个人情感,真的懒得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更需要解析,或是需要更新的驻足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