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有一篇《论灵心》的文章,谈到人类灵心的沿进过程。他说:「当头脑每次和其他有关的知觉器官脱离联系,从事所谓『抽象的思维』时,当每次离开极姆斯(W.James)所谓知觉的现实(Perceptualreality)而逃进意念的现实世界(Theworldofconceptualreality)时,它的活力消灭了,人性也消失了,也退化了。」如果他活在今天,我不知他对当前的虚拟的现实(Virtualreality)会怎麽说。
根据卡内基·美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一项对匹兹堡地区四个学校及社区选出的169名参与者长达两年的的调查研究,发现即使每星期只花几个钟头在电脑网络上,他们所经受到的消沉感与孤独感,也比那些不上网的人要来得高。网络的应用显然对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的作用。
这结果恰恰同一般的预期相反。它似乎指出,这互动的新玩意儿(如电子邮件及网上聊天),也许并不比那些『被动』的旧式大众媒介(如观看录影带)在社交方面健康多少。参与者报告,他们同家人的接触以及朋友交往圈的减少,同他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这些资料,研究者推论,远程关系无法像那些面对面的接触一样,为人们提供一种支持及相互作用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促成心理安全及快乐的因素。许多时候,在网络上所建立的肤浅关系,反而会导致或增强人际间的疏离感。
我自己便有这麽一两次,半夜里睡不着觉,爬起来上网络逛聊天室(chatroom)的经验。每次室内总有那麽七丶八个人在那里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讪,说些呵欠连天无聊透顶的话。我待不了几分钟便赶紧离开,临走时真想抛下一句:「你们为什麽不都上床去好好睡场大觉呢?」
虚拟的现实再逼真,也不可能变成真实。我常想,这世上能真正让我们留恋的,恐怕只有那使我们身心舒畅的习习清风丶和煦的阳光丶以及坚实的土地,这些我们的感官能触能摸能感的东西。金钱丶成就与名位,有当然很好,但毕竟不是能让我们确知我们还好好活着的直接证据。
最近受到全球许多地区的经济恶化的影响,美国的股票市场也跟着大幅波动。这使我想起一九八七年的美国股市狂泻。那时候我们正在夏威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消息传来,引起了许多在那里度假的游客们的震撼。我曾写了一首题为『土生土长的土褐色』的诗以志其事:
差点被数字胀死的
华尔街
终于狂泻不止
使远在威奇奇沙滩上
大晒其太阳的速红脸孔
都一下子惨白了起来
终年同阳光亲昵的土褐色
在土生土长的劳动者身上
因此更显得
浑厚真实
**选自《凡心动了》,非马著,花城出版社,广州,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