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这篇诗歌的结构张力还是有的,字句也挺不错。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写这类的诗歌需要的是震撼人心,你觉得这首诗歌有吗?以同样的思维方式,换不同的表达方式试试吧!或许会取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你要知道,你也是自己的读者。
B: 我没太看懂你的意思,这类诗歌指的什么?原文的写法可能更适合你,但后来改了,是改得更柔了? 对诗来说,我其实更愿意做个读者,这是实话。。。 谢谢朋友,纯属探讨,但我的确需要更深层次的意见
A: 首先,我看到你的这首诗歌是启示类的?是吗?而且根据你后写的来说,还应该是那种铿锵有力的类型。但是力度不够,要是能让读者看了就有一种在心上锤了一下的感觉。当然,我也只是说说。。。我也是一名读者,望多交流!对于诗歌来说,有些时候不应该太柔,个见!
B: 刚开始写的时候,是像启示类的,后来改的原因,是因为既不震撼又像说教,就改婉约派了,哈哈,偷懒的结果
A: 弄得现在也不婉约了!要么就颓废到心碎!要么就震撼人心。共同学习!加油!
C: 我看的是暗喻类的,尤其是再等等吧,压抑的强烈很强烈
D: 你的震撼这两个字貌似不太恰当。还有,我分明感觉到了诗中的情趣。你们对诗歌的划分方式很奇怪。 。 。 。
A: 或许吧!是我没有融入!奇怪?
D: 你否认了一首诗歌在读者那里的多重指向,也就相当于你否认了诗歌的张力。科学的方式是从形式上划分,因为从诗歌内在或意志方面是任者智者的,比如,你能给我解释一下策兰的一首水晶该怎样划分吗?
A: OK,是我无法代入!还有就是,我没有否认任何问题,况且我说的是结构张力,不是诗歌张力,完全是两个概念!
D: 恕我才疏学浅。张力难道不是一种由有限蕴藏无限的意思吗?张力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对话之后的结果,如果把美的存在解释为审美主客体的话。另外,什么是结构的张力?待赐教。
A: 结构的张力:完成语言与意象的对立、碰撞与交融,从而彰显文本对事物的坚守和弹射出去的追求。
节构一般都是指文章的句/行或段落;张力可以说是情节的高低起伏,也就是在诗的叙写上,紧张有紧张的节奏,快乐有快乐的节奏,愤怒有愤怒的节奏,掌握这些节奏,精准用字,造句,分行
D: 文本对事物的坚守?杨矗教授在其著作对话诗学里解释过什么是文本意识,按照我对它的理解,文本应该是发生在经验之前或者在经验之外的,即超验或先验的。而对于事物的知识论应该是在经验之内的,文本代表一种来源于事物的认识论但又超越了事物的,那么,如何解释文本对事物的坚守?
A:文本代表一种来源于事物的认识论但又超越了事物的。这本身就是对文本的坚守,好不好!
其中B是作者,C是路人,个人对D相当反感,有种故意找茬的感觉。我想说的是,如果大多数诗歌者都这样的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