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23|回复: 2

关于诗歌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诗歌文化       
余年峰
导言
文化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生存方式.诗歌文化是传统社会文化中的一种文学艺术表现方式.是人们运用特有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产品,使人们在精神上享受文学的一种美的文化.所以说,我这样来表述诗歌文化的定义,诗歌文化就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运用文学中的诗歌形式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诗歌文化是人们认识社会生活,思考社会生活,总结社会生活而创造出的精神成果,是人与社会生活在语言和文字上的和谐感应而产生的一种文学特有的诗歌文化.虽然在漫长的历史社会进程中并没有使用和定义”诗歌文化”这一概念,但是诗歌文化活动和诗歌成果一直存在.人们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探索并总结出诗歌写作规律,诗歌存在价值的文化思想,体现了人们与社会生活和谐相处的诗歌文化价值观,诗歌是一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为是一种传统的诗歌文化.
传统的诗歌文化来源于人们对社会生活本体的直觉感悟,如顺口溜等形式演变而来,常常表现为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的群体行为.比如各地的诗歌学会,诗歌协会和诗社等,现代诗歌文化是人们实践人与社会生活和谐发展的新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民族特征,时代特征,全球化特征.
诗歌文化可以从思想和艺术两个层面来认识,从思想层面上来说,诗歌文化是指诗歌理论,诗歌价值等.从艺术层面上来说,诗歌文化是指关于自然,生活的诗歌,涉及面广泛,包括诗歌茶文化,诗歌花文化,诗歌竹文化,诗歌酒文化诗歌瓷文化,诗歌生态文化,诗歌校园文化,等等.诗歌文化是人们在精神上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即诗歌写作的创造方式和诗歌享受的生活方式.诗歌文化正在从过去的崖刻,碑林和壁挂等形式向生活器具,交通工具和城乡建筑等形式转变.这种诗歌文化形态是人们对诗歌文化生存方式的认可变革.
诗歌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诗歌文化是一种精神成果,当然要与物质成果相结合.需要协调和科学发展.诗歌文化是基于文学艺术系统的,要充分尊重诗歌艺术的规律和文化科学规律的新思想,新思维,新生活的方式.以此来满足人们对诗歌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欲望和文化享受。
2009年2月6日于江西省景德镇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导言
第一章建设诗歌文化       
第一节诗歌文化的民族性
第二节诗歌文化的时代性       
第三节诗歌文化的群众性
第二章诗歌文化的社会价值
第一节诗歌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诗歌文化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标志
第三节建设诗歌文化是中国诗人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建设诗歌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诗歌文化
第二节繁荣诗歌文化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第三节诗歌文化是发展的文化
第四章民族精神是诗歌文化的灵魂.
第一节民族精神在诗歌文化中的体现
第二节民族精神在诗歌文化中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民族精神是建设诗歌文化的强大动力
第五章诗歌文化的培育
第一节诗歌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诗歌文化培育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诗歌文化培育重在人性化运作
第六章诗歌文化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应用先进性的原则
第二节应用实践性的原则
第三节应用群众性的原则
第七章诗歌文化与国际交流
第一节弘扬中华民族诗歌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国际亲和力
第二节弘扬中华民族诗歌文化,增强诗歌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弘扬中华民族诗歌文化,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第八章诗歌文化与精神文明
第一节诗歌文化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
第二节诗歌文化可以升华人们的道德
第三节诗歌文化可以激励人们的精神       
第九章诗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节辩证地看待诗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二节诗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需要中国诗人的诗歌革命精神
第三节诗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应当追求美学价值
第十章诗歌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诗歌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第二节发挥文化站在新农村诗歌文化建设中积极作用
第三节新农村诗歌文化建设要发动农民积极参与
第十一章诗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诗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规律客观的
第二节诗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第三节正确认识诗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十二章诗歌文化与诗歌文化研究
第一节提高诗歌文化研究水平
第二节诗歌文化研究成果重在应用
第三节加强诗歌文化研究会的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建设诗歌文化

建设诗歌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设诗歌文化,以此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诗歌文化需求.繁荣诗歌创作,要从文化高度来充分认识诗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关于诗歌文化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诗歌文化就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运用文学中的诗歌形式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理论的,制度的,观念的等形态.狭义的诗歌文化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感情而创作的诗词和歌曲等成果.是人们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诗歌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根植于中国诗人的伟大实践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点,在当代,建设诗歌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发扬古代诗歌文化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诗歌文化成果.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方向,发展面向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众的诗歌文化.也就是说,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文化,是世界诗歌文化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转化和发展的产物.

第一节诗歌文化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诗歌文化的本位属性.世界各国的诗歌文化都具有民族性都是以民族精神为依托的.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文化,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等,是在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反映了国情民意,这样的诗歌文化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对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
诗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依托.只有民族的独立自主,才有民族诗歌文化的独立自主.从古至今,请问世界上有哪个民族,在诗歌文化上是依赖别人而鼻息生存的.一个民族的诗歌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无形纽带.也是推动诗歌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弘扬中华民族诗歌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国诗人的民族精神,使诗歌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这是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以至教育意义的民族大事.继承和发展坚持诗歌文化的民族性,一定要坚决地反对和克服那些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奴化思想.建设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歌文化,当然并不意味着一切排外,应当有选择地吸收世界各国的诗歌文化的优秀部分. 诗歌文化应当是一种人们创造出的优秀诗歌与文化进行的融合.以本民族为主,借鉴他民族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诗歌文化.   
从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诗歌文化的尴尬发展来看,不坚持中华民族诗歌文化的独立自主精神何以能够变革,盲目的拿来主义是没有活力的.只有用诗歌文化的精华来滋养,丰富内涵,才有可能更新诗歌文化的变革.如果随人仰俯,如果任人驱使,如果被人同化,也就失去了民族性.也就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民族诗歌文化精神.那种违背民族,那种违背民众心理,那种违背地域风俗的诗歌文化行为,必将会遭到人们的排斥,一定会被人们所唾弃.也一定会被历史的风浪所淹没.
       
第二节诗歌文化的时代性
       
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不是抽象的,诗歌文化也不是抽象的.无论是封建时期诗歌文化,无论是资本主义时期诗歌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时期诗歌文化,诗歌文化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时代性.当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一伟大历程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诗歌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诗歌文化产生农业文明时代.并服务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阶段.作为一种传统,诗歌文化长期存在,其中优秀部分得到永远珍视,继承和发扬.如唐诗,宋词和元曲,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种时代特点反映了时代精神.不管是历时短暂,还是长久,都是服务时代的.西方的诗歌文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是以其民族和国家传统作为背景的.因此,我们说的中西结合,应该是对包括中国传统诗歌文化和西方传统诗歌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遗产的优秀部分进行继承,立足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创造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点的新的诗歌文化.
建设诗歌文化就是要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诗歌文化,首先意味着对传统诗歌文化按照时代要求进行改造,提倡集体主义与尊重个人资源,价值的和谐统一.其次是意味着弘扬时代精神.也就是说将民族精神在当代诗歌文化中最光辉的体现.五四运动以后,从新文化革命开始,中国诗人在诗歌革命上做出了一下探索,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在革命浪潮里,为了革命的胜利,一些优秀的中国诗人自强不息,体现出一种战斗品格,产生了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将中华文化的精髓------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体现在当时的社会文化需要中.如<义勇军进行曲>等一批红歌,写出并唱出了时代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当代社会主义民族精神,诗歌文化,建设要利用好民族精神文化财富.
诗歌文化的时代特点与诗歌文化的时代精神是融为一体的.因为文化是民族精神和设计精神的载体.具有高昂格调的诗歌文化受到群众的欢迎.有利于人心的团结.那种萎靡不振的诗歌文化往往是民族精神的腐朽剂,以及文化走向没落的催化剂.那个三座大山重压下的中国,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自主,正在改革开放中努力实现文化崛起.我们所追求的诗歌文化应该是一种以民族精神为主的与时共进的文化精神,只有契合时代才能兴盛诗歌文化.
       
第三节 诗歌文化的群众性
.
诗歌文化具有群众性.诗歌文化是群众的文化,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诗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群众的这个主体.在文化领域里,群众是占诗歌文化的主导地位的.也就是说,诗歌是由群众创作出来的,又是为群众服务的.诗人是群众中的一员,诗人的文化精神是与群众的意愿息息相通的,也只有这种由群众创作出来的诗歌文化并为群众服务的文化,群众才会从中发挥凝聚作用和受到激励的作用.
建设与发展诗歌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热爱中国诗歌的素质,培养一批热心于诗歌文化事业的有心人.中国诗人应该要有建设发展诗歌文化的灵魂.用团结的力量凝聚群众,用创新的理论培育群众,用和谐的环境发动群众,用民族的精神塑造群众,用优秀的作品鼓舞群众.繁荣诗歌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创作出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诗歌作品,由于诗歌创作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脑力劳动,而诗歌作品又是一种极富个性特点的精神形式,因此,诗歌文化是一种由个体与群体和谐相印,共同参与所组成的结构方式,群众对诗歌文化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必须以弘扬诗歌文化的主旋律为主.
从心理学上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营造良好的诗歌文化环境,就能使人受到良好的诗歌文化的熏陶.所以说,建设和发展诗歌文化,应当重视营造群众性的诗歌文化环境的创造.促进诗歌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诗歌文化是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应当充分发挥骨干诗人在诗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04: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