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72|回复: 2

风荷的《九分完美》(外3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很忙,因为儿子的病还在恢复之中。生意也是不十分顺利,无锡的一个项目还在洽谈之中。人总是在忙忙碌碌中挥霍了一大把时间,在顺与不顺之间梳理着自己的心境和困惑。
    作为一个歌者,一个灵魂交给了世界的人,他的心境尤其如此。只有时刻保持爱的温度,新鲜感,才能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和动力。所以,我一直偏爱美好的东西,细腻的情感和意象的转折。因为它能折射一个诗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心态,它能表现诗人的心境和世界的趋同。

    我在读风荷的作品时,就有这样的感受。首先吸引我的一点是美,是她的引申与转折。“现在一种自在,放松/被镜头吐出:黑发,花裙,光脚而行/这样子就好了/像被宠被爱的样子/像另一个她,剔除了姓氏里的青苔和泥沙/像一尾鱼,被露水擦亮”(《时光之鲤》)。
    我发现我现在有点偏爱女诗人的作品,我也时常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有一天,当我看到一只白色的蝴蝶停留在我窗户的一瓶红酒上时,我终于明白了。它触动了我生命中最柔软的部分。那时,我刚从户外归来,阳光暖暖的。蝴蝶是从户外跟随我而来,还是一直在窗沿等候,我不得而知。她说:“我必须忘了背影,在自己的浪尖上/练习坚韧地潜入。”(《时光之鲤》)

    女性与男性不同,这是一种自然,天性。我也喜欢这种差异,正是有了这种差异,世界才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才有了爱的本源和美。什么同性写作,或者刻意地掩饰,都是一种病态,一种故作而已。(当然,病态写作到一定程度,是可以获得批评家的认同的,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做延伸。)
    “她理了理右鬓的发丝/在水光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一件旗袍确实有些旧了,旧了就显得/松散,包括年华/她自言自语:“要在古典气质上加一匙/超现实主义的盐。”(《从内容到形式》)。女性是天生的尤物,她们时刻想保持这种状态。要保持这种状态,就要某种分寸和节制,某种喜好和修饰。这是女性与男性最大的不同,爱在内心亦在表象。

    “一枚中年的果子仍在怀春,仍有仰望的秘密/但风向已偏西。手持魔杖也主宰不了轮回”(《一枚中年的果子》)这是步入中年后,女性的纠结。“她在河边,在镜子里/一次次看见这枚果子,它向人吐露/它成熟之后的酸涩”(《一枚中年的果子》)。女性是一个伟大的整体,她们需要诗人们自由地呈现她们的一切,包括爱恨情仇,生死离别。她们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诗歌组成的。美,在她们身上,诗歌也就在跟随。

    所以,就有了《九分完美》。有了“一个女子把染香的自己分作了两瓣”。生命的形态呈现后,诗歌的形态也会慢慢呈现,这是辩证的,也是一种必然。“磨墨的人,慢慢低下头去/宣纸上,多出七八点胭脂红的飘零”(《九分完美》)。诗歌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发现还在继续之中。信仰的自由也很大地激活了人的本性。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中,其实,诗歌是一种最好,也是最能表现,感知,融合世界的一种文学载体。它敏锐,快捷,饱含激情。

附诗人风荷作品

《时光之鲤》

现在一种自在,放松
被镜头吐出:黑发,花裙,光脚而行
这样子就好了
像被宠被爱的样子
像另一个她,剔除了姓氏里的青苔和泥沙
像一尾鱼,被露水擦亮
身子。露出二十四楼风轻月白的部分
然——墙头的蛇精
时时喊她,喊她转身,喊她漩涡纠结的章节
大到倔强的欲念,小到狡黠的雀斑
后来。河水汹涌
梳齿落下的声音,与窗外的蝉鸣迎合
她说:“我必须忘了背影,在自己的浪尖上
练习坚韧地潜入。”

《从内容到形式》

把词粒安排的太妥当了
她,摸了摸手中光滑的小句子
“不可以如此上口,
这些小意象简直就是午夜的小甜点,
带着些十九岁女孩的忧愁。”
她理了理右鬓的发丝
在水光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件旗袍确实有些旧了,旧了就显得
松散,包括年华
她自言自语:“要在古典气质上加一匙
超现实主义的盐。”
“要让惊险从领口处突兀,斜出——
像一道闪电。”
该换一件了,明天

《一枚中年的果子》

仍在怀春,仍有仰望的秘密
但风向已偏西。手持魔杖也主宰不了轮回
何况根须,枝条,曾经的花朵……
都在要求它,牵制它
身体里该有的糖分,不该有的皱纹
不是自己说了算。至于最后的归宿更是个迷
她在河边,在镜子里
一次次看见这枚果子,它向人吐露
它成熟之后的酸涩
现在,她的头发也像落叶一样地掉了很多
而那枚果子仿佛就坐在在她的头顶
摇晃,这多少令她有些不安。
“幸好我不迷恋果子,更不想深究冬天的阴谋。”
她自信地说——

《九分完美》

秋雨了。草木向寒
听得,在昨夜,一个女子把染香的自己分作了两瓣
理不清,剪了还是乱

一种悲凉。悉数,记起那个叫莲花池的冬天
磨墨的人,慢慢低下头去
宣纸上,多出七八点胭脂红的飘零

左边是破碎,右边却是细小的桂朵默默迎合了菩提子
闻得,都想流泪
心想跟谁说去:这孤独如霜,这苦短人生

只好隐忍,只好无谓,只好赞美西风
独守得,九分完美
转过身去,似一只案上青瓷,在暗处怀抱了有病的一面

[ 本帖最后由 胡月 于 2012-10-9 14:05 编辑 ]
发表于 2012-10-9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这几首拿的好,评的也好。
有些诗歌需要摆脱脂粉气和戏说结构,应该来读读。
亮上,大家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4 1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