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3-11-28 21:58 发表 第2个让我稀饭的紧。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28 21:59 发表 是,这个时间所标志的概念,很难发起多个年龄层面的共鸣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28 22:02 发表 无剑好,第一个当年押送一个历史老师的故事,真的不好写。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3-11-28 22:04 发表 我倒觉得这里的“多个年龄层面的共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呈现出了那段厚重的历史。而且也是不应该遗忘的。对社会的政治的体制,对大环境下突出的灰色人性……。期待这长诗早日完成,我们早日读到。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3-11-28 22:05 发表 或许还原原来的样子,不加入任何东西,或许写作上会更顺些。事件本身,已经很重了。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28 21:58 发表 说实话,这组比较难写,不能写成纪实,还要照顾到各个空间层面。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3-11-28 22:11 发表 个人觉得沉重的东西可以选取较轻快的节奏或境,来反衬有时候更有效果。沉重更好是在共鸣中,文本太过沉重会不会把义压坏。大叔莫怪 又来胡说了
原帖由 墨石 于 2013-11-28 23:20 发表 嗯,俺明白这个难点所在,特别是暗礁和架构,暗礁是必须避开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9 1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